论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践路径
2014-03-12□秦文
□ 秦 文
引 言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领导方式和工作路线。在革命战争时期,群众路线发挥了指导、带领群众争取自由与解放的历史重任。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始终秉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观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积极动员群众支持与参加革命。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形势下,毛泽东率先提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①《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9页。在他看来,只有依靠大众力量,才是克敌制胜的法宝,他说:“依靠民众则一切困难能够克服,任何强敌能够战胜,离开民众则将一事无成。”②《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二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381页。新中国的建立,让全体中国人民当家做了主人,掀起了中华民族蓬勃崛起的新的历史篇章,面临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事业,面对复杂的国际与国内形势,毛泽东深刻剖析了新时期党的工作路线方针,他说:“ 所谓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就是我党从来经常说的走群众路线的问题。共产党员要善于同群众商量办事,任何时候也不要离开群众。党群关系好比鱼水关系。如果党群关系搞不好,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制度建成了,也不可能巩固。”③《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六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547页。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探索与努力,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能否践行与创新群众路线,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运用于政治与社会实践,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长久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关键。
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历了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巨大转型。与西方市场经济“线性轨迹”的发展路径不同,中国的社会转型是以重叠形式加速推进的。在取得辉煌发展成就的同时,巨大的社会变迁与经济变革,使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乃至社会结构都面临着较大的风险。有学者指出,长期积蓄的矛盾、危机在未来改革与发展的某一时期极有可能随时找到突破点而爆发出来,打断社会的演进和转变过程。这就把整个中国社会推向了所谓的“高风险社会”。①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9页。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新时期,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并使其发扬光大,倾听来自广大群众的真实声音,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解决好群众的现实困难,将关系到政治稳定、社会和谐与经济的持续发展,也将为有效化解社会风险提供助力。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要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这项活动将适时展开。”②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8日。开展这项活动,最重要的问题是要教育引导全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拥护,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③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2月28日。
党的群众路线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既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基本思想为理论基础,又充分汲取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合理内核,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恩格斯设想共产主义是“把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的规模,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状况;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通过消除旧的分工,通过产业教育、变换工种、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通过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④《马克斯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3页。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人的全面发展与经济、文化、人们的物质生活状况可以形成良性互动关系。物质生活的改善与提高,是人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人的全面发展,又可以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因此,群众现实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是个人全面发展的前提,也将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的前景。鉴于此,现阶段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践路径,即是要在高度重视群众利益的基础上充分保障民生,并努力增进社会公平与正义,着力缩小贫富差距,在民生的基础上实现民富。
一、从超越民本到以人为本
民本思想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思想来源和历史积淀。《尚书·五子之歌》中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之说。这种观点在后来的诸子文集中有比较集中的论述。《孔子家语·五仪解》记有:“夫君者舟也,庄人者水也,水所以载舟、所以覆舟。”孟子在孔子思想的基础上,集西周以来民本思想之大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⑤《孟子·尽心下》。这成为贤君明主奉为圭臬的至理箴言。传统的民本思想蕴含了宗教性与道德性的力量,关注民心、体恤民情是中国政治文化根深蒂固的精神传统。民本思想敦促君主践行仁政,柔化万民,以稳固政权,确保统治恒久,因而具有明显的政治利益驱动倾向,缺乏对人之为人的主体认同。所谓“爱民”、“恤民”则为统治精英出于对民众疾苦的同情和怜悯而施行的一种德治。中国共产党远远超越了民本思想,成为真正为民族和人民谋利益的先进政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
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将人民群众视为社会发展的主体与根本动力,也是社会发展的归宿与落脚点。人在世界中居主体地位,同时人的生存与活动需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民本思想的高度跃升,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基本思想与中国社会实践相结合,就是无论在革命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改革时期,都要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
毛泽东牢固地树立起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观,坚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缔造者、社会的推动者。他曾明确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1页。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强调指出,“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每句话,每个行动,每项政策,都要符合人民的利益,如果有了错误,定要改正,这就叫向人民负责。”⑦《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28页。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群众观,并汲取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合理因子,尊重和保护群众的权利,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这是自毛泽东以来,历届党的中央领导集体贯彻群众路线一贯奉行的宗旨。
新时期践行群众路线,必须超越民本,坚持以人为本。从超越民本到以人为本的思想转变,体现了关注视角从“类的群体”向“类的个体”的转变。马克思批判地吸收了资产阶级人本思想中的合理因素,通过对人的本质的揭示,开创性地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我们党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科学地提出以人为本的理念,认为人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与根本目的,人民群众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的中坚力量。这是结合中国时代特征与具体国情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发展与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色体现。
二、从解决温饱到保障民生
生存发展权是人首要的权利,是决定其他各种人权的最基本的人权。重视人的价值,首先必须重视人的生命存在;尊重人的权利,首先要尊重人的生存发展权。管子曾论:“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①《管子·牧民》。孔子亦论:“富与贵,是人之所欲。”②《论语·里仁》。孟子从义利关系角度阐述道:“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③《孟子·梁惠王上》。荀子谓:“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④《荀子·荣辱》。儒家学者对追求合理的物质利益持肯定的态度。即使是不屑于儒家“礼义”之说的道家,在所构想的理想社会里,人们“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⑤《老子·十八章》。即衣食富足,安居乐业。从而对生存之“利”也给予了充分肯定。因此,“经济”一说在中国古代,实为“经世济民”之简称,是古代贤士们的立世准则。《抱朴子·审举》谓:“故披洪范而知箕子有经世之器,览九术而见范生怀治国之略。”《晋书·殷浩传简文(司马昱)答书》:“足下沈识淹长,思综通练,起而明之,足以经济。”因此,经济的发展目的即在于“济民”, 国家富强的根本亦在于“利民”。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需要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人们从几千年前直到今天单是为了维持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从事的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58页。毛泽东秉承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基本理念,十分重视民生的保障。他说:“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⑦《毛泽东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67页。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要“为着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一切“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⑧《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8页。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始终强调大力发展生产,以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因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表现为“他能够容许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因而生产不断扩大,因而使人民不断增长的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⑨《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67页。邓小平指出:“物质是基础,人民的物质生活好起来,文化水平提高了,精神面貌会有大变化。”⑩《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已经有了极大的提高,这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事业取得的伟大胜利。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途中,保障民生的任务更为艰巨。我们生活的时代已经从生活必需品阶段迈入耐用消费品阶段,满足生存与生活的基本需求大体不成问题。经济学用恩格尔系数描述这种变化,恩格尔系数越低,表明物质生活发展水平越高。现阶段我国城镇居民生活的恩格尔系数基本稳定在40%以内,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判断标准,现阶段我国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基本实现小康。然而现实情况却并不乐观。在社会转型的加速期内,随着现代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就业问题、教育问题、医疗保障问题、养老问题、住房问题等相互交叠,牵动着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神经,也使得社会转型与体制转轨面临巨大的压力与风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①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6日。这为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的践行与创新指明了方向。新时期践行群众路线,必须更好地保障民生。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是我们奋斗的最高目标,实现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是我们的崇高理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有通过改善与保障民生,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创造出丰裕的物质财富,才能为未来社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从缩小差距到共同富裕
30余年的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全面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也有了大幅度提高。然而中国的贫富差距在经济改革以来也有逐步扩大的趋势,现已成为备受关注的经济与社会问题。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刘易斯曾说:“收入分配的变化是发展进程中最具有政治意义的方面,也是最容易诱发妒忌心理和社会动荡混乱的方面。”②刘易斯:《发展计划》,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18页。因此,在社会现阶段,深度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应在保障民生的基础上,努力增进社会公平与正义,缩小贫富差距。
中国传统社会的思想家对于财富分配多表达了“均平”的思想。《潜夫论·务本》提出:权利分配或利益划分的原则是“为国者以富民为本。” 中国古代政治家管子说:“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③《管子·治国》。儒家圣哲孔子言:“丘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④《论语·季氏》。《春秋繁露·度制篇》指出:“大富则骄,大贫则忧。骄则为暴,忧则为盗,此众人之情也。圣者则于众人之情,见乱之所从生,故其制人之道而差上下也。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与可供分配资源的高度紧缺,所形成的分配格局是普遍贫困基础上的收入均等化。“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平均主义思想无论是封建政权统治时期还是建国后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时期都占据主流地位。然而“均贫”思想带来的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与群众的普遍贫困。因此,绝对平均主义的做法确实是行不通的。
马克思设想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83页。。马克思在这里强调的是全社会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一部分人的发展和另一部分人的不发展。毛泽东继承和发挥了这一思想,他在谈到农业合作化问题时进一步指出:“我们领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帮助农民提高生产力,增加收入,共同富裕起来”,不仅“穷的要富裕,所有农民都要富裕” ,“全体农村人民都要一年一年地富裕起来” 。⑥《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98页。邓小平指出:“我的一贯主张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⑦《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6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释放出巨大的活力。在以经济总量增长为导向的发展模式下,中国经济近五年保持年均9%以上的增长速度,经济总量从26万亿元增加到约52万亿元,按现价计算翻了约一番。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新增就业达到5870万人。财政收入从5.1万亿元,增加到11.7万亿元,也翻了一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500美元,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极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竞争力、影响力,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恩格尔系数有所下降,消费结构加快升级,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条件明显改善。
然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我们看到希望的同时,也将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新的挑战。当前,贫富悬殊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经济学以基尼系数来反映收入分配的差异程度。根据联合国有关组织分析,基尼系数在0.3至0.4之间表示收入差距相对合理。 国家统计局给出了官方数据,2012年中国的基尼系数达到0.474,已经大大高于基尼系数0.4的国际警戒线,这充分说明加快分配制度改革、缩小贫富差距的紧迫性。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在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为重点任务的基础上,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关系,解决好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新时期践行群众路线,只有深入到群众生活中,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始终不脱离群众,关注群众情绪与需求,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赢得群众的拥护。因此,通过社会再分配手段,实现公平与正义,是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的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①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3月18日。
经济改革与制度转型,带来人们生活方式与消费观念的转变,社会结构分化与利益格局冲突使得社会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断裂,社会成员离散化趋势凸显。贫富分化造成社会阶层固化,并由此产生社会抗拒心理,于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十分不利。因此,现阶段群众路线的深入贯彻,即在于由基本民生保障向实现共同富裕稳步推进。当前,制度配套改革与利益分配措施应着力向社会弱势群体与欠发达地区倾斜,坚决杜绝权力腐败与垄断所产生的贫富分化,并努力促进机会平等,不仅是消除贫富分化的具体举措,也是群众路线深度落实的内在要求。
结 语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建设与改革实践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革命战争时期,群众路线是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法宝。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继续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牢固树立人民群众利益高于一切的坚定信念。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应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并不断探索与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大业取得胜利的关键。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与体制转轨的关节点,30余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潜藏在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利益冲突与社会矛盾不断显现,贫富差距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新富阶层、官僚权贵和广大贫困人口、普通民众之间的利益冲突不断加剧,社会分层与阶层固化所造成的社会张力加大,已经成为中国经济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巨大窒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重申实践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强调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社会和谐因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贯彻落实群众路线将要面临新的、更为严峻的挑战。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体察民意,解决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困难,最大限度地保障社会公平与增进社会福利,这是取信于民,使群众路线发挥实效的关键,也是这个时代所赋予的核心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