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钢琴演奏者和听众之间的关系

2014-03-12广西艺术学院530022

大众文艺 2014年17期
关键词:演奏者钢琴演奏听众

余 立 (广西艺术学院 530022)

演奏者要以何种心态去面对观众?单单说负责任的心是不行的。对于演奏者,演奏是一种技巧,同时也将成为自己的一份心情释放。

一、钢琴演奏的负面影响解析

我们在演奏时通常会产生一定负面的影响,比如尾声心态,情绪过满心态等,分析这些负面影响的产生和及时做出应对是我们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钢琴演奏者的必经之路。

(一)尾声的心态。钢琴演奏艺术与表演艺术一样,需要把平时的练习成果完美的或者完善的在听众面前演绎,所以演奏者除了拥有精湛的演奏技巧和丰富的乐感以外,还需必备过硬的心理素质。在听众面前,演奏者受到演奏情感,演奏动机,演奏欲望,或多或少的会在心态上产生紧张,懈怠,忙乱等心理反应。因此在钢琴演奏者的心理感官上,我想先简单分析一下尾声心态,它是一种很多演奏者在演奏曲子尾声时产生的懈怠心理反应,而且我们在练习曲子时通常会喜欢多练前半段或者旋律好听的地方,往往忽略尾声的重要性。大多数演奏者,尤其是缺乏经验的新手,在弹奏接近尾声时,会有一种解脱感觉,这是一种心理上的懈怠反应,会让我们在演奏时候技巧,情感,音色受到很大的影响,严重甚至会忘记曲谱。懈怠在心理学中的解释是一种精神松懈和身体怠慢,这种心理会让我们在演奏一首曲目时产生一种不完满的感觉,因为最让听众记忆犹新的往往是开头和结尾。因此,我们在演奏时必须从始至终的保持专注度,这要求我们练习时候要曲目尾声部分专门挑出来仔细练习,并且寻找作者在曲目尾声中的旋律和和声的编配以及动机,激发我们的练习兴趣和演奏时的条理性,这样有助于演奏者在演奏尾声时依然能够保持稳定,不懈怠的情绪,有始有终。

(二)情绪过满的心态。钢琴演奏是一个非常富有情感的艺术,在调动听众的情绪同时,演奏者自身情绪也是此起彼伏,所以演奏者必须把情感与理智融合起来,做到游刃有余。很多演奏者,在演奏时候慷慨激昂,但是却在孤芳自赏,完全没有考虑听众的感受,这是一种错误的演奏方式,因为钢琴演奏毕竟是为听众服务,我们要满足听众的耳朵。因此,我们需要在演奏时,七分情绪在演奏,三分要走出情绪,不要让演奏失去理智,让过多的情绪控制音乐,给听众带来一定的听觉和视觉负担。尤其是巴洛克和古典时期的作品,尽管你演奏的是像贝多芬所创作的强弱对比剧烈,主部主题与副部主题内部动力冲突不断的曲目,也需

要控制在一定情绪范围中,失去这个尺度的把握就等于失去了曲目本身的韵味。

适当的走出情绪,走出音乐,可以让演奏者很好的对曲目的理解产生更多的理性认识,在演奏时,也可以帮助演奏者拥有放松的心态,往往过满的情绪会使人造成紧张等负面心态,这是我们演奏者最容易也最怕遇到的。所以走出过满情绪的心态,会使我们更好把握音乐,把握听众。

二、听众对钢琴演奏者心理的影响

听众永远是演奏者最大的慰藉,听众一般都会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对演奏者演奏的曲子进行一个评价,所以听众犹如钢琴演奏者提升自身对音乐的理解并获得进步的一块明镜,能帮助演奏者克服音色以及负面心理等问题

第一,观众都是客观的收报机。我认为一个好的听众,在去欣赏一个钢琴音乐会前,第一件事情就是想办法知道音乐会演奏的曲目,在网络上搜索两个以上的演奏版本,然后充分发挥我们客观的信息转换纪录功能,对曲子的不同版本进行鉴别和欣赏。这么做一是能够大致对曲子旋律有个初步了解;二十听不同的版本可以增强听众自己对乐曲理解,有助于在现场听音乐会时候更好的融入演奏者所演奏的曲目,同样可以理解演奏者的心理情绪。当听众对曲子有了一定的熟悉度,和在进行演奏版本对比后,在欣赏演奏者演奏就可以在脑子中有喜欢和不喜欢的地方,形成客观感受,并对演奏者演奏的技巧,情感把握,音色做评价。在听音乐会前进行版本对比,音乐会后对演奏者的演奏作出评价,长此以往并会形成客观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态度,成为一个优秀的听众。有了优秀的听众,不但能为曲目、演奏者直观提供意见,而且才不枉费音乐家们日以继日的练琴,正如伯牙遇到子期一般。有了这些欣赏者,音乐家才能充分树立自己演奏形象,不然对牛弹琴只会让钢琴演奏萧条衰退或者自娱自乐的主观练琴态度也会使得音乐黯然失色。

第二,听众将从客观变换到主观意识。听众在欣赏完演奏者演奏的曲子后通常会有两面反映。第一个方面,是听众对音乐会当场演奏家演奏的版本意见诸多。当听众在欣赏完钢琴音乐会后,不管是好坏都会对演奏者做出一定评价,然而当不好的客观评价居多时,这些客观地评价会影响演奏者主观意向,从而使演奏者改变自己主观想法,把听众客观的评价变化为自己主观理解。这就是为什么演奏者需要收集很多听众的意见,然后达到自身的不断提高。第二个方面,听众对音乐会当场演奏家的演奏非常满意,是两个以上的版本对比中最好的。此时听众就会把这位音乐家的演奏版本作为最佳,当改变听众之前对曲子的感受和理解后,音乐家理解音乐的客观演奏就会变为了听众的主观感受。这样听众会不断寻求更好的版本,从而变向推进钢琴表演艺术的发展。

三、听众与钢琴演奏者之间的关系

钢琴演奏者与听众一直以来就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并且想要相互之间继续更好的发展,可以进行一定感官意识下的角色互换与融合。

首先,一个好的演奏者,其实首先要做一个好的倾听者。与听众的这种交换是为了跳出演奏者的主观感受,从而使自己的听觉更客观。把“耳朵”放到观众席去倾听自己所演奏出的声音,这是一种真实的声音。作为演奏者换位到听众的角色时,应该充分发挥听众对自然的赞美感,所以在曲子演绎上音色必须朴实,而不是华丽。听众在一个安逸的,适度音量的环境下会更能享受音乐。著名钢琴演奏大师霍洛维茨在音乐会上演奏一曲舒曼创作的《童年情境》之梦幻曲,唯美的音乐使得台下很多的听众不禁纷纷落泪。如果霍洛维茨没有去做为一个听众的角色,去幻想自己童年时刻的甜美,我想一定很难弹出能令听众落泪的音乐共鸣。这是一种更客观了解自我和音乐的过程,在一种环境中,提升自己与听众达到意识上的统一。

其次,音乐是依赖声音而存在的,这种声音是承载情感的声音。没有情感的声音打动不了人,所以如何在声音当中倾注情感是我们每个演奏者应该学习的方向。这是一种共鸣,让听众融入音乐。每个人对接受情感的方式不一样,如何让演奏者的主观情感的表达引起听众的共鸣呢?这是一种良性的听众代入感,换句话说,让听众的听觉具体化、形象化,让音符变成立体的画面,感受演奏者的情感。就好比远处的美食菜肴,我们通过空中传过来的香味去想象它的味道,并且打开味觉视觉等等感官意识。也就是通过一个美好的声音,打开我们的情感体验体验。一个理想的声音状态能够正确的传达作品的情感,以至于得到听众下意识的反馈,这是一种大脑物化的过程。首先,并不是我们在音乐中做出外在的情感的表达,而是通过触键发出美好的声音来刺激听众的听觉,从而打开他们的情感想像力,进而和演奏者以及作曲家同步对作品内在的精神产生共鸣。好的声音就像美味的食物,糟糕的触键就会得到难听的声音。建立演奏者对声音的关注力。弹完一个音以后,腾出一些时间来感受飘在空中的声音所呈现出来的味道,让声音在空中飞一会,我们去闻闻它的味道,体会这种味道,是否如同好的菜肴那样散发出香味吸引到听众,是否能通过这样的声音刺激到听众的味觉嗅觉,进而得到互通的情感体验而产生共鸣。这是一种和谐的相互交互的方式,通过融合找到自我与观众间的桥梁,通过共鸣,了解这种桥梁下的内在层次,不仅提升自己的演奏水平,也能充分将这种情感,音乐本身的内在精神传递给听众。达到一种和谐的演奏气氛。

总之,当代社会,演奏者与听众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相互间的影响作用也越来越大,而想要达到艺术表演上可持续发展,更应该在所有环节找到一个平衡,这是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一个人与琴,一个感官与创造,一个声音与艺术间的平衡。但相信,只有身为演奏者的我们,怀着一个对艺术无限热爱、对听众无限负责和诚恳的心,音乐定将成为开启人类心灵大门的钥匙,在音乐的海洋中感受、遨游!

[1]王英君.钢琴演奏中的音色审美问题.《艺海》,2013(1).

[2]宋晓微.浅谈钢琴演奏者的放松.《大众文艺》,2009(1).

猜你喜欢

演奏者钢琴演奏听众
器乐演奏舞台艺术实践音乐表演心理调控探究
钢琴演奏中的表现力分析
视唱练耳在钢琴演奏中的实践应用探讨
钢琴演奏中心理控制的作用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二胡演奏者的合奏技能探究
听众
浅析心理活动对钢琴演奏的重要影响
怎样让竞职演说“挟持”听众
表达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