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批评视域内外的《红字》读解
2014-03-12左彤阳黑龙江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左彤阳 (黑龙江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众所周知,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以弗雷泽的人类学和荣格的心理学为根基。弗雷泽认为神话是属于人类学范畴的,但在弗莱那里:“神话,是一种叙述体,其中某些任务是超人,他们的所作所为只能发生在故事中;因而神话是一种与真实性或现实主义不完全相符的风格化或程式化的叙述体。”1在弗莱看来,神话是各类文学作品在不断演变发展之下所具有的共性基础,一切文学作品都是神话的延续和变体。以神话作为“原型批评”的基底,弗莱大量吸收了心理学家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荣格称原型是反复发生的领悟的典型模式,是人类在早期进化过程中、甚至包括前人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些初始经验内容。在弗莱眼中这一“集体无意识”理论恰到好处的解释了不同作家在创作文学作品时有意或无意体现在作品中互相类似的意义与形象,或者经过“移位”而具有相同情节结构的缘由。总体来说,“原型批评”是一种“神话的批评”。霍桑作为一名清教徒,他的作品在原型批评的理论之下可谓具有代表性。
霍桑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他出身于贵族世家,在政治上是一个保守派,幼年时期受到加尔文教的熏染使得他对加尔文教的腐朽内幕了如指掌,加尔文教的关于人类“原罪”和“上帝唯一”思想也同样深深影响了霍桑的创作风格。作为一个清教徒,他的身上展现出来的并不是浪漫主义作家所独有的激情四射和热烈奔放,反之却是一种阴沉冷郁,好比在潮湿的雨天里燃烧的火焰,有挣扎与抗争也有压抑和屈服。集矛盾冲突于一身的霍桑将眼光放至过去,力图借助想象去挖掘历史上对创作有益的素材,达到借古喻今的创作意图。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看《红字》意义更为深远,但这其中也有一些不可利用原型批评解释的部分,笔者将在下文一一表述。
一、“原罪”母题与人物原型
据《圣经·创世纪》记载,上帝创造了亚当夏娃之后,给予了他们管理伊甸园中万物的权利,但是让他们在伊甸园中幸福生活的前提是绝对不可碰善恶之树的果子,如果吃掉善恶之树上的果子则必将受到惩罚。但是隐身与蛇中的魔鬼诱惑夏娃吃“禁果”,并告诉夏娃,吃掉那个果子之后你的眼睛就明亮了,就知道善恶了。夏娃没经受得住诱惑自己吃了一个果子,并给亚当留了一个。吃了果实之后他俩的眼睛果然就明亮了,知道善恶也知道羞耻了,于是引来上帝大怒,将他们逐出伊甸园,并令蛇永远趴在地上吃土。
基督教中的“原罪”由此得出,由于人类违背了上帝的意志,所以无论是刚出生的婴儿还是已经行将就木的老人,所有人身上都背负有亚当夏娃的罪孽。罪,与生俱来,生命则是对罪的赎救。
弗莱说:“悲剧行动中的主要女角色却显然常把悲剧冲突推向极端。”2在《红字》里,海丝特·白兰也难脱窠臼。她本来是一个有丈夫的人,如果她遵守妇道安心等待丈夫归来那么她不会在以后身负罪孽隔离与人世间,本可以生活在“天堂”中。海丝特此时展现出来的是一个受到诱惑的夏娃的形象,因为偷吃了禁果所以将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作为一个罪人的原型,她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赎罪,所以她被判胸口上戴着红色的“A”字站在刑台上示众三小时,并且将自己隔离于世人。
不过这些只不过是苦难的开始,站在刑场上的海丝特看到了她生死未卜的丈夫奇林沃思。《红字》中有一段对奇林沃思的外貌描写很容易便能使人联想到那条被上帝同样赶出伊甸园的蛇的形象“他的目光很快就变得敏感尖锐起来,他的脸上忽地蹙起一阵躁动不安的恐怖,像是一条蛇飞快的缠来,转眼间就盘成一团,使人一目了然。他的脸因某种强烈的情绪而发黑。”3在原型批评的理论中,魔怪的世界分为神明、人类、动物、植物、矿物五类原型意象,其中代表魔怪世界里神明形象的就是蛇,蛇是魔鬼撒旦的化身。《创世纪》里说,蛇被上帝惩罚永远趴在地上吃土,《红字》里面奇林沃思尽管富于智慧但是其外在形象总是弯腰屈背如匍匐在地上一般。奇林沃思在小说中充当着的是魔鬼撒旦的角色,支撑他的全部是对牧师丁梅斯代尔的复仇计划,他像一条蛇一样紧紧缠着牧师,直到把他勒的窒息而死。小说中只要是奇林沃思出场,则都会着重描写一下他更加日渐佝偻的身材和发黑的面孔,小说中也明确写道“如果有人窥见老罗杰·奇林沃思此刻欣喜如狂的样子,他就可以想见,当一个宝贵的人类灵魂由天上坠落而被收进魔鬼撒旦的王国时,撒旦又该是何等模样了。”
牧师丁梅斯代尔也正好对位于和夏娃同吃禁果的亚当形象,亚当本是上帝亲自创造出来的子民。但是也和夏娃一样背叛了上帝,作为维护上帝和上帝在人间的代言者,丁梅斯代尔隐藏在一副温柔虔诚外表下面的是伤痕累累的灵魂,因为无法站在世人面前坦白自己的罪孽,他选择了沉默和自我惩罚,胸口戴上和海丝特一样的红字,承受的却是一种双重折磨。一方面维持着受人尊敬爱戴的形象,一方面是个人内在精神的放逐。外在的还有奇林沃思魔鬼式的催逼追逐。直到最后鼓起勇气坦白自己的罪行之后支撑着他最后一点精神的大厦也轰然倒塌。
在原型批评理论中,人体与植物界的认同作为一个范畴,是建立起交流跟沟通的象征。《红字》中跟珠儿联系在一起的都是红色的蔷薇,还有山川草木、欢跳的动物。某种意义上而言,珠儿在其中代替大自然,作为大自然中精灵的形象成为整部小说忧郁气质之下唯一的一抹亮色。从中可以看出,珠儿代表着自由和新生不但可以洗刷海丝特和丁梅斯代尔的罪过,也可以说是整个人类获得救赎的希望。
牧师丁梅斯代尔的死提出了对人类“罪与罚“问题的拷问,珠儿充满生命活力的花一样的存在预示了人类在苦难之中可以得到救赎的必然结果。善恶都不是完美的,重要的是在黑暗中看到希望的存在。霍桑想要表达的东西大概即是如此吧。
二、“苦难——救赎”结构与“替罪羊”原型
在《圣经》中“替罪羊”作为一个典型形象存在于基督教文化中。上帝跟魔鬼打了个赌,考察自己的教民约伯,给予了他无尽的折磨之后要他将自己的孩子向上帝献祭。当约伯拿起刀刺向自己的孩子之后上帝出现了,并要他用羊来代替。因此,“在动物界中历来羊之备受器重,为我们提供了牧歌形象这一主要原型,以及宗教中“牧师和教徒等隐喻。”4此外《圣经》中所写的关于基督代替人类受苦,被钉在十字架上三日后复活,同样也担负着一个“替罪羊”的角色:替人类受苦从而令人类得到救赎。
小说中海丝特身上带着红字,为了弥补自己的罪孽,她几乎把全部的生命都用来照顾穷人和病人,将自己奉献给自己带来极大痛苦的社会。小说中有一段写到那些看到她胸口上红字的人们有些报之以轻蔑,有些报之以羞赧。足以说明世人皆犯有罪过,无非是还未被发现或者有人代之受过而已。这一原型还见于莫泊桑的小说《羊脂球》和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等作品。
“苦难——救赎”结构和“替罪羊”的原型是密不可分的,弗莱说:“悲剧乃是对牺牲的模仿。悲剧是一种矛盾的结合:一方面是正义的恐惧感,另一方面则是对失误的怜悯感。”5所谓的正义掌握在大多数人的手里,海丝特追求自己的爱情犯了世人眼中不可饶恕的罪过,即便是她保持着自己的高贵和独立,但也始终无法做到超脱于世。霍桑的宗教观决定了海丝特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于是海丝特背上了赎罪的十字架。于此同时,牧师也难辞其咎,饱受精神鞭挞的牧师的生命正像抽丝一般离开他。读者都等待着牧师给予这个世界和自己的最后一击,他和海丝特承受的苦难已经远远大于了自己犯下的错误。
正如耶稣死后复活那样:天空裂开一个口子,天使出现将耶稣救走。牧师拉着海丝特和珠儿于夜晚站在刑台上,面对天地忏悔时的场景也可以说是耶稣复活的景象重现:天空也同样裂开了一道口子,闪现出来的红色闪电既象征着海丝特胸前的红字也被群众认为是天使下凡。由此牧师得到启示,只有将自己剖白在世人面前才能得到精神和肉体的解放。这个闪电起着神谕的作用,也是小说转向悲剧的重大转折点。牧师的灵魂在那一刻得到了救赎,苦难到此为止走到了尽头,像弗莱说的那样:“随着英雄的陨落,一个曾由他巨人般的精神勾勒出来的更伟大的世界忽然闪现了,可是人们仍然感到那个世界是神秘和遥远的。”6
“苦难——救赎”的结构核心都体现在主人公所受的苦难和压抑之上,苦难结束,赎罪完成,随之而来的就是心灵得到了净化,生命寻找到了存在的意义。
三、物象原型
《旧约》中有这样一则故事说,该隐因为嫉妒弟弟亚伯的祭品受到上帝青睐,一怒之下将弟弟诛杀。上帝问该隐你的弟弟在哪里的时候,该隐隐瞒了事实。于是上帝惩罚他四处流浪,该隐哀求说请求赐予自己一个护身符,得以保护自己流浪异乡之时不死。上帝就在他的额头做了一个标记,并说:“凡杀你的,必遭七倍报应。”
海丝特身上的红字和该隐额头上的印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从海丝特的角度出发,红字与珠儿是合二为一的,珠儿代表着海丝特以前的耻辱同时也作为海丝特余下生命的保护神与海丝特同在。为了洗刷耻辱,海丝特把工作得来的钱除了打扮珠儿就是用来救济穷人或者救护病人,病人只要看到身上戴着红字的海丝特心里就觉得安慰。在为自己曾犯下的错误赎罪很久之后,标记在她胸口上的“A”字逐渐被人们解释为“Angel”(天使)。无论是遭到放逐的该隐还是被隔离与人世的海丝特,他们的生命都得以救赎和延续。这个印记代表着的是过去的耻辱和将来的救赎。
《圣经》中火的意象一是指圣灵的火,有焚烧净化的作用。一是指地狱中的火,代表神的审判、毁灭。在描写医生奇林沃思的时候“从他的眼里还不时射出一道红光,似乎老人的灵魂正在燃烧着,他的胸里憋着一股郁闷的黑烟,除非偶尔由于激情的迸发才会喷出一阵火焰。”7这个火焰正是地狱之火,它不但煎熬着老人行将就木的身躯也灼烧着周围人的灵魂。反之,在珠儿身上“她那不息的创造精神所焕发的生命的魅力,能与各种东西沟通,好比火把总会燃烧。”这里形容珠儿的创造力和生命力好比熊熊燃烧的火把,生生不息。珠儿的火焰是红色的自上而下燃烧,老人的火焰是黑色的自下而上燃烧。圣灵的火同地狱之火的象征表达由此体现出来。这也正是旧有的即将死去,新生的即将到来的寓意。
玫瑰与珠儿有着不可割舍的因缘,在她和母亲被关的牢门前,开放着玫瑰花丛;当她看到总督花园里盛开的玫瑰花时,她就伸手去要;当老牧师威尔逊问她你是从哪里来的时候,她更是说自己是母亲在玫瑰丛中摘来的。玫瑰象征着珠儿火红色的生命,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珠儿带着大自然的神性洗刷施加于她周围人身上发生的罪恶。
四、“原型”之外
霍桑作为一个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仅仅利用原型批评的理论来梳理其内在的理论原型,总是不够的。《红字》究其本源,是一部追求自由、追求爱情,努力进行抗争的的浪漫主义作品,透过笼罩在几位主人公身上的神话雾气,我们看到是一对青年男女在对抗世俗摆脱腐朽陈旧的宗教禁锢在人们身上的枷锁的不懈斗争。
小说中写到海丝特向丁梅斯代尔揭露了奇林沃思的卑鄙企图之后和丁梅斯代尔坐在森林中自由的交谈,并且将身上戴的红字扔向了小溪边。扔掉的那一刻,海丝特摆脱了长久以来覆盖在身上灰色的雾霾,重新显露出来了自己作为一名年轻女性的生命力和渴望爱情时候身上散发出来的魅力。此时的海丝特提出要和丁梅斯代尔离开,换一个环境进行新的生活,而此时的丁梅斯代尔受到海丝特的鼓舞也一洗前尘,摆脱掉了病恹恹的样子,充满了前所未有的生命活力。这是整部小说中最鼓舞人心的段落,其中涌动着的对自由的向往和美好生活的期盼可谓是振奋人心。
只不过,作为一部爱情的悲剧,美好总是会被撕碎了给人看。在得知医生也要跟他们同船离开的时候,所有一切美好的计划都结束了。丁梅斯代尔选择了直面自己的罪孽,同海丝特和珠儿一起站在了刑台前面,亲手掐断了自己对新生活的希望,以死亡了结了自己的罪孽。由复仇支撑起来的老朽的医生在目睹年轻牧师的死,支持自己生命的复仇大厦也轰然倒塌。很快就离开了人世。医生去世之后将自己的财产留给了珠儿和海丝特也算是对自己的最后救赎。总体来说,《红字》是一部爱的悲歌,对爱的向往和对爱情的自由追求才应该是它的主题。
医生死后,复仇不复存在,一切都归于寂灭的时候。无论是对死去的牧师还是海丝特母女两个而言他们向往的自由应该是得到了的,海丝特的身上的红字也不再具有它原本的意义,因为海丝特为了洗刷自己的耻辱付出的远比得到的要多得多。所以小说的结尾又要海丝特重新背上红字回到耻辱之地有些令人费解。也许作为一个清教徒的霍桑将自己的赎罪观念也加之于海丝特身上了吧,我更愿意理解为海丝特回归故里是为了怀念丁梅斯代尔以及自己用了半生时间得到的短暂的爱情和自由。
综上所述,弗莱的原型批评吸收了人类学和心理学的精华,把文学放置在了人类发展的潮流之中,打破了英美新批评观念僵化,眼光狭窄的局限。文学批评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文学也拥有了一个自成的系统。所以原型批评之下的各类文学作品也同样拥有了可供挖掘的内在原型。由此解读《红字》中的神话原型可以更好的挖掘小说内在的精神和思想。《圣经》中各类场景和形象移位到《红字》中使作品拥有了极深的艺术魅力和思想魅力。成为了人类永恒艺术宝库之中长盛不衰的经典存在。
注释:
1.《批评的解剖》.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1月1日.
2.《批评的解剖》.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1月1日.
3.《红字》.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2年8月1日.
4.5.《批评的解剖》.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1月1日.
6 《批评的解剖》.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1月1日.
7《红字》.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2年8月1日.
[1]《批评的解剖》.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1月1日.
[2]《圣经的故事》.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4月1日.
[3]《红字》.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年8月1日.
[4]张培芳.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5月15日.
[5]张中载.外国文学,2003年1月28日
[6]梁工.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