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俗语提升高考作文思辨性
2014-03-11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陈元德
◆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 陈元德
全国近三年的高考作文题越来越倾向于文章的哲理性、思辨性,如江苏高考作文《忧与爱》就必然要考虑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拒绝平庸》也需要考虑“平庸”与“不平庸”的区别,而2013年高考“探险者与蝴蝶”的新材料作文更需要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审题,辩证地看待双方才能独辟蹊径,在立意上胜人一筹。上海高考作文也是如此,如2013年作文题“重要的事和更重要的事”,2011年作文题“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不会过去”。
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我们发现如能对中国的俗语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可以迅速提高学生写作的思辨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俗语是中国人几千年积累下来的生活经验,很多时候成为人们的生活准则和价值观,如“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等等。但在众多的俗语中往往会发现很多矛盾性,可以折射出国人内心的困惑和挣扎,与上面几句相对应有这样的俗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大丈夫能屈能伸”“大人不记小人过,宰相肚里能撑船”。学生写作时如能想到这些俗语,无疑会增添作文的文化品味,如能进一步对俗语中的矛盾之处作合理的深入的分析,无疑会增添论证的深刻性,如在矛盾的分析中能互相比较突出人性的优劣,无疑会增强文章的思辨性和说服力。以俗语为切入点,训练学生论证分析的能力,提高写作的思辨性与批判性,应该是非常好的选择。
第一,广积善累,应用分类
石岩先生的《俗语中的人生智慧》(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把中国的俗语分成了“品德修养”“社交处世”“珍惜时间”“人间真情”“生活智慧”“生存法则”“人生感悟”几大类,详细而生动地介绍了中国俗语的来源及内涵运用,对学生尽快掌握俗语有很大的帮助。而且这几个主题基本上也涵盖了高考作文的主题内容,面对形式各异内容繁杂的高考作文,如能熟练掌握,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与俗语相对应。如有这样一则新材料作文:
螃蟹在树林里迷了路。遇到青蛙,问道:“青蛙哥哥,到河边去,怎么走?”青蛙指着前面说:“你一直往前走,一会儿就会到达河边。”螃蟹走了老半天,还是没走到河边,后来,螃蟹遇见了青蛙,指责道:“你害得我好苦,走了老半天还是没有见到河的影子。”青蛙说:“我没有骗你!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却横着爬,当然到不了河边。”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如果从螃蟹角度出发,我们很容易得出:对于他人意见,不能盲目听从,完全照搬,要结合自身情况。从青蛙的角度会得出:帮助别人要从实际出发,多站在别人角度提问题。大部分学生会选择螃蟹的角度,能站在青蛙的角度的学生的作文在评分时肯定优于“大部分”,如果有学生对俗语比较熟知,能抓住青蛙和螃蟹的对话和人与人交往的相似性,很容易想到俗语“逢人只说三分话”,文化与生活因此密切联系,切口很小,而且非常集中,而在分析论证中,“逢人只说三分话”是人生常用的生活准则,青蛙说“我没有骗你!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却横着爬,当然到不了河边。”不正是秉承着这一原则吗?生活中很多人也是如此事不关己明哲保身的,大多数人如青蛙一样说着三分话却忘记了俗语的下半句“且莫失却一片心”,丢失了一片待人帮人的真诚之心。如此分析,文章的思辨性、对社会人的心态的批判性就会自然而然地呈现,怎能不引起阅卷老师由衷的欣赏呢?
第二,矛盾透视,求异思辨
中国的俗语有很多令人费解的矛盾之处。如,明知钱不是万能的,却仍难抑制拜金的冲动,于是俗话说“金钱不是万能的”,可又说“有钱能使鬼推磨”。看得清是非曲直,却抵不住舆论压力,于是俗话说“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可又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景仰铮铮铁骨,却又贪生怕死,于是俗话说“士可杀不可辱”,可又说“好死不如赖活着”。推崇舍身取义,却总是明哲保身,于是俗话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可又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虽有相助之心,却无拔刀勇气,于是俗话说“路不平有人铲,事不平有人管”,可又说“自家扫取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虽信善恶有报,却总怕吃善亏,于是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又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看到了中国俗语的矛盾性,中国人心理的矛盾性,中国人自古以来仿佛都为自己的行为找各种理由,生活得非常没有原则、没有逻辑,生活得非常马虎而且自欺欺人,很容易对自己妥协,表现得很耿直又很圆滑,也难怪外国人永远不会理解中国人真实的心理。但是这么看中国人就很偏颇了,中国俗语里的矛盾性其实更多地展现的是中国人看问题的思辨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内因与外因,普遍性与特殊性,纵向与横向等等,这些正是我们学生在写作议论文时所欠缺的。如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意思是说多读书有好处;但俗话又说“读过万卷书,胸中无适主”(郑板桥),意思是说读书多而无所适从,失去主见,反而有害。
两个名句放在一起矛盾非常突出,但我们如能具体分析则可看出两者侧重点不同,这就需要学生要有点思辨性,杜甫名句指广泛阅读,重点讲的是知识的积累与写作的关系,它是必要的;郑板桥的名句指的是读书多而无所适从,谈的是读书后的思考问题,如何学以致用。角度不一:读书与思考,学与用。但又可统一:既要广泛阅读,又要认真思考,学与用要结合起来,这就要求学生具备求同辨异的能力,既可根据论点选择其一,又可综合两者重新立论。
在俗语的对立矛盾中我们也看到了中国人的智慧,不同语境下,正反都有理,并非非此即彼,非白即黑。这种分析就与辩证性思维联系在了一起,多方面多角度地分析问题,避免看问题绝对化,你可以选择此,也可以选择彼,你的思维方式在矛盾的分析中不断改变,一切都要你自己根据情况进行选择,如有“众口铄金”,也有“清者自清”,我们在选择的时候,基本上会达成共识:既不能无视流言,也要相信自己的人格。
第三,生活思辨,顺逆批判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作离不开生活,俗语又是几千年生活经验的结晶,高考优秀作文必然是指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思辨中肯定与批判,否则只能是一潭死水,毫无微澜。
例如这样一则作文:
“半”,相对于完整而言,是一种未完成的状态;相对于传统而言,是一种失落的缺憾,例如,“半途而废”“半壁江山”等。但是,“半”,往往又是一种美妙的境界,例如,“犹抱琵琶半遮面”表现一种羞涩、朦胧之美,“行百里者半九十”赞扬一种坚持、执著之美,“事半功倍”展示一种技巧、功力之美……生活中,因“半”而产生的美非常多,请你展开想象和联想,说说你所发现的生活中的“半”之美。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是一则典型的思辨型新材料作文题,无论审题还是立意,还是论证的过程,都需要学生在“半”的分析中避免一边倒、绝对化的思维模式,“半”之“美丑”的判定不可平分秋色,也不可喧宾夺主。根据题目要求“说说你所发现的生活中的‘半’之美”,“半”有遗憾,但与“半”相对的“满”“全”“多”“大”也会产生很多遗憾,从这一辩证的角度去思考,学生如果能够对所熟知的俗语展开联想,很容易想到“谦受益,满招损”表现谦虚之美的俗语,想到古代的先贤们常说的“酒饮半酣正好,花开半吐偏妍;帆张半扇免翻倾,马放半缰多平稳”(清代诗人李密庵)的适度之美,想到“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含蓄之美,“四两拨千斤”的力量之美,“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的品行之美,“知足常乐,终身不辱”的知足之美,想到“鸡大飞不过墙,灶灰筑不成墙”“话说三分好,信人七分妙”“话说三分,情留八味”“见人不施礼,枉跑四十里,见人就施礼,少走十里地”“让礼一寸,得礼一尺”“广交不如择友,投师不如访友”等等耳熟能详的俗语。
逆向思维去审题,联想引用一两句相关的俗语涵盖主题,行文时多层次多角度看问题,边肯定边否定,结合生活去突出自己的中心论点,让自己的文章处处呈现对事物的思辨性看法,成为具有成熟之美的议论文。
俗话说“文章最忌随人后”,通过议论文写作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深刻的思辨性是高中作文教学的重点,巧用俗语训练学生作文的思辨性,可以使学生在作文时有一个有力的支撑点,把道理说清说透,避免片面性和幼稚化,避免假大空的套话文章。在这样的思维训练之下,相信学生议论文写作的逻辑性会逐渐增强,从而形成独立思考的精神和严谨审慎的思考态度,求同存异,在高考的千军万马中独树一帜,脱颖而出。
[1]何士龙.《红楼梦》语言美鉴赏[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89.
[2]石岩.俗语中的人生智慧[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