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儒家生态伦理思想述略及其当代价值

2014-03-11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伦理思想荀子敬畏

王 艳

(中共聊城市委党校,山东 聊城 252000)

在生态危机日趋严重的今天,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把握好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自然资源的关系,维护好当代人和未来人的生活环境等,这一系列的问题越来越引发全球的广泛关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生态危机和环境污染的难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无疑是巨大的和令人振奋的,但是同时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也是令人震惊的。以牺牲环境和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模式,在一定时期有其存在的客观性,可是这种发展模式难以长期沿用,因其既损害当代人的生活环境和切身利益,又会殃及到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包括精神层次、制度层次和物质层次的有机整体,而精神层次,主要就是指生态伦理思想。可以说,生态伦理思想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精神支撑和智力支持,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传统儒家文化中有着许多关于生态伦理思想的表述,虽然科学系统的阐述和专门的著作较少,更多的是零碎的甚至是略显粗糙的只言片语,但其中仍包含着许多尊崇自然以及人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思想观点,我们梳理并挖掘其中的思想精华,尤其是那些与现代生态伦理观相契合的合理因素,可以使其为我们今天的生态伦理建设提供丰富的精神资源和深厚的文化根基。

一、传统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发展脉络

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是历代传承并不断充实完善的,我们可以通过梳理历代儒家传承人的观点,来找出一条明晰的线索。

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唯天为大”(《论语·泰伯》)。此外,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 畏大人, 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论语·季氏》)。在此,“天命”是指自然规律;畏“天命”,就是要敬畏自然。从孔子的表述中,我们不难看出,孔子对于自然是持有一种敬畏的态度的,而敬畏自然的意识应当是生态伦理思想的基点。

孔子主张“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用网捕鱼,因为会把很小的鱼也捕来,不要射栖宿巢中的鸟,因为栖宿巢中的往往是正在孵卵或育雏的鸟。孔子的这一主张,或许是源于将其仁爱之心由人类推广至自然,是源于其对于自然万物的一种悲悯情怀,但在客观上却直接有利于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如何处理与自然的关系这一问题上,孟子曾言:“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林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孟子·梁惠王上》)这段话的大意是指:不论是农业耕作、渔猎还是伐木,都要遵循大自然的节气,这样做的话,米谷、鱼鳖就吃不完,木材也取之不尽。总之,就是告诫人们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不要违背自然法则。

在生态伦理思想方面,荀子师承了孔子、孟子的思想精髓,同时又加以发展完善。孔子、孟子在论述生态伦理思想时,往往都是为了强调要行“仁政”, 而荀子则有《天论》一篇,用以专门说明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有其客观规律。因此,可以说,“荀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有机自然观体系。”[1]较之孔孟的生态伦理方面的表述,荀子的相关表述更具体、更深入。例如,孔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荀子曰:“列星随转,日月递,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荀子·天论》)两者所言皆是指万物各自得到相适应的自然条件而生长,这些自然现象都是归因于“天”的运行,但荀子的表述更加具体。对于如何处理与自然万物的关系方面,荀子的表述与上述孟子的一番表述有明显的传承痕迹,但荀子的表述更加科学,他指出:“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网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荀子·王制》)

此外,荀子的生态伦理思想还包括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强本节用”,即“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荀子·天论》)大意是说,加强农业,节约物质消费和国家的开支,大自然就不会使人贫穷;给养充足,动作应时,大自然就不会使人困顿……与此思想紧密相连的是荀子的另一主张:“节用御欲”。即“节用御欲、收敛蓄藏以继之也,是于己长虑顾后,几不甚善矣哉!”(《荀子·荣辱》)荀子认为,节约费用,抑制欲望,聚集财富,增加积蓄以备接济之用,这对于自己作长远考虑,顾及今后,岂不很好吗?

汉儒董仲舒在继承先秦儒家“仁民爱物”思想的基础上,建立了天人感应的理论体系。透过董仲舒感应学说乃至灾异谴告说的神秘外衣,他的许多貌似荒诞不经、充满神学色彩的论述,都明显地透露出保护自然万物的合理思想。如“木者春,生之性,农之本也。劝农事,无夺民时。使民,岁不过三日,行什一之税,进经术之士。……恩及草木,则树木华美而朱草生;恩及鳞虫,则鱼大为,鳝鲸不见群龙下。如人君出入不时……事多发役,以夺民时,则茂木枯槁”。(《春秋繁露·五行顺逆》)同时,他在《春秋繁露·仁义》篇中明确指出:“质于爱民,以下至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矣谓仁”。这就非常明确地把道德仁义标准从人的社会领域扩展到自然界。

北宋理学家张载著有《西铭》,文章短小精悍,却颇负盛誉。这篇文章从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出发,提出了著名的“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学说,认为天下人都是自己的兄弟姐妹和同胞,自然万物也都是自己的朋友和伙伴。这篇文章把儒家的“仁爱”观进一步发扬光大,启迪人们去思索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不仅要建立人际间的伦理道德秩序,还要构建人与自然万物间的伦理道德秩序。

南宋大儒朱熹在吸收继承前代儒家代表人物的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新的理学体系。朱熹更加注重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角度来讨论“理”和“仁”的问题。蒙培元先生曾评论道:朱熹哲学既是生命哲学,也是深层的生态哲学。[2]朱熹对于张载的《西铭》推崇备至,并专门作《西铭注》,对其中所提出的“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思想又作了进一步阐发,他认为,人类要真正认识到自己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应该对天地万物一视同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万物,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明末清初的学者王夫之,可谓创造性地继承了儒家的“天人合一”观,他曾言:“天之化裁人,终古而不测其妙,人之裁成天,终古而不代其工。”(《尚书引义》)大意是说,人要善于运用自然规律,促成自然界的发展变化。可以说,王夫之首次提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问题,既要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说王夫之“创造地”转化出了中国传统“天人之学”中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性相统一的思想。[3]

二、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对于当今生态伦理建设的几点启示

(一)对于自然界要心存敬畏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经济和科技都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充分证明了人类的聪明才智,也充分展示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人类有意无意中忽视了自然规律的客观存在,忽视了对于自然的保护,一味地强调对自然的开发利用,甚至是掠夺式的、“竭泽而渔”式的开发,导致了当前存在全球性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问题。急功近利的心态埋没了对于大自然应有的敬畏之心。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畏天命”,就是告诫人们要敬畏自然。敬畏自然才能保护自然,不敬畏自然的结果必然是破坏自然。除了在思想上强调敬畏自然之外,孟子、荀子、王夫之等还阐述了具体的措施,强调要通过遵循自然规律来保护自然,这样做既有利于人类利益,又有利于其他生命和自然界。这与当今生态伦理学所主张的人类应该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观点正相契合。

(二)重视生态伦理道德的建设和宣导

人类社会在飞速发展的同时,却面临着各种各样的伦理难题,如经济伦理、科技伦理、生态伦理等等。由于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日趋加剧,生态伦理越来越引起广泛的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生态伦理智慧,也引起了西方学者的关注。正如瑞典物理学家汉内斯博士在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大会上所说的,“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传统儒家的历代代表人物无一例外地主张“仁民爱物”,不仅人与人之间要讲究仁义道德,而且应当推而广之,对于自然万物也应心怀仁爱之心,这一思想可以作为当今生态伦理道德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在学校教育方面,可以选取一些经典名篇,收录进中小学课本,使学生从小就接受生态伦理道德的理念。政府相关部门也应采取有力措施,使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起良好的生态伦理道德风尚。一旦良好的生态伦理道德植根于民众内心,不仅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调发展,也必将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与整个社会风气的好转。

(三)树立绿色的消费观念,倡导节俭的生活方式

荀子的“强本节用”思想,思考和表达的正是人类应当珍惜和节约资源,克制欲望,取之有度,用之有节,考虑到长远和未来。这一思想与当前存在的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是针锋相对的,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绿色的消费观念,养成节俭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将引导人们更加注重资源和环境在代际之间的公正分配,不至于寅吃卯粮。正如现代生态伦理学所认为的,人类应改变过去那种高消费、高享受的消费观念与生活方式,提倡生态消费,即提倡一种既符合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又符合生态生产的发展水平;既能满足人的消费需求,又不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消费观念。如果每个公民都能够自觉地从自身做起,减少对资源的耗费,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必将有利于推动生态文明的加快发展。

总之,传统儒家生态伦理思想虽然产生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古代社会,难免有其历史和时代的局限性,但仍闪烁着超越时代的智慧之光,许多现代生态伦理学的基本主张和观点都可不同程度地在传统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中找到“知音”。为了加快生态伦理建构的步伐,建设美丽中国,我们应当在借鉴现代西方生态文明成果的基础上,认真发掘整理我国传统的生态伦理文化资源,将其作为一个启迪的源泉和思想的宝库,并赋予其现代意义的阐释,以接通与现代社会发展的关联,更好地服务于当前的生态伦理构建和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王立平,王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192.

[2]蒙培元.人与自然——中国哲学生态观[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89.

[3]黄小波.儒家天人观的逻辑发展[D].苏州:苏州大学,2008:28.

猜你喜欢

伦理思想荀子敬畏
荀子“道心”思想初探
《荀子》的数学成就初探
荀子的“王道”观念
一些敬畏
敬畏一粒米
和谐
以儒为本与因时之变:颜之推的家庭社会伦理思想论
敬畏先烈
两方对特殊教育人文关怀的伦理思想
马克思伦理思想中的“道德”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