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共产党文化民生思想的历史演进及启示

2014-03-11陈宇洁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民生群众思想

陈宇洁

(华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发展研究中心,上海 200241)

一、中国共产党文化民生思想的历史演进

(一)文化民生思想的探索阶段——对人民文化主体地位的提出

毛泽东始终将“以民为本”、“为民服务”作为文化建设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紧紧围绕“文化为什么人的问题”,对新中国文化建设和发展进行逐步深入的探究,确立了人民的文化主体地位,其文化建设思想中闪耀着对于人民主体性的尊重,体现了文化建设深厚的民生底蕴,为后来者文化民生思想的进一步深化开辟了探索的空间。

第一,剖析文化的来源与属性,提出人民的文化主体地位。首先,毛泽东坚持唯物史观,认为在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上,“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是首先决定那一定形态的文化的,然后,那一定形态的文化又才给予影响和作用于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1]通过对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的阐述,进而提出文化建设作为意识形态建设的组成部分也具有阶级归属的问题。在旧民主主义社会中,民众无法享受文化生活,更没有文化话语权,毛泽东指出:“中国历来只有地主有文化,农民没有文化。可是地主的文化是由农民造成的,因为造成地主文化的东西,不是别的,正是从农民身上掠取的血汗。”[2]对于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阶级属性的论述,毛泽东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基本观点,明确指出人类精神文化根源于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实践,并一语中的地提出,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的主体则必然是人民群众,文化来源于人民群众,也应当服务于人民群众。并从此展开,结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际,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提出:“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3]新中国成立后,又对文化建设的民生方向作了进一步指导:“诗是人民创造的,我们是人民的代言人。”[4]逐步重申和强调了文化来源于人民,也确立了文化为人民利用、为人民服务的民生价值。

第二,阐明文化的服务对象和归宿,关注人民的文化生活。毛泽东不仅坚持文化起源上的实践观和群众观,强调文化源于人民群众,唯有人民才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多次强调了文化的服务对象和归宿问题,即“为群众和如何为群众”的问题。社会主义的文化工作和文化政策,应从文化的基本立场、服务对象、创作源泉等方面解释和归正文化与人民的关系。毛泽东在文化工作中多次指出,文化民生的真正实现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和口号上,文化工作者要深入广大群众,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思想感情和希望要求。只有推动文化建设回归到人民群众中去,致力于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改变以往中国历史上文化被统治阶级所垄断、占有,为少数人服务的局面,才能从思想和实践上树立起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充分展现自身的才智和个性。因而,“必须领导全国人民克服一切困难,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扫除旧中国所留下的贫困和愚昧,逐步地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提高人民的文化生活。”[5]

(二)文化民生思想的深化阶段——对人民文化需求、文化素质的关注

毛泽东对人民文化主体地位的强调,对人民文化生活的关注开启了文化民生思想的初步探索,然而遗憾的是,“文化大革命”的爆发,抛弃了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的、亟待发展成长的文化民生思想,经济领域不切实际的狂热与政治领域的混乱遮蔽了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与理性,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邓小平为核心的新一届领导集体纠正了文化与政治的从属关系,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指明了新方向,之后邓小平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论述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实践也推动着中国文化民生思想进入深化阶段。

第一,规正文化发展的方向,平衡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首先果断放弃了“文艺从属于政治,文艺为政治服务”的错误思想,匡正了文化建设“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1980年12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6]这就是著名论断“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初步表述,之后其又多次强调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这就规正了文化发展的地位和方向,除了在方向上指明了文化建设的路线,邓小平还阐明了文化建设的价值归宿。一方面,邓小平充分重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他希望的是物质经济和精神文化平衡发展的社会全面进步,期待的是人民过上物质丰硕与精神完善的双重进步的生活。对于民众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需求的双重重视,将文化民生建设推向正确的轨道中向前进发。另一方面,在文化民生建设中,邓小平把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视为文化发展的动力,坚持以人民的需求和利益为导向、以提高人民文化满意度为宗旨,提出保障民众对文化的需求和消费的一系列措施,让其充分享有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成果,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质量。

第二,强调人的发展,凸显文化发展的民生价值。邓小平对人民物质、文化需求双重强调的背后,是对人的发展的关注,凸显的是文化发展的民生价值。邓小平认为,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依赖或取决于数以亿计的各级人才的培养和全体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7]这就把社会主义社会广大人民的发展纳入到了社会发展进步的范畴,把人的发展真正回归到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上。反言之,文化的发展、文化民生对与人的发展的促进则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现实要求和必然措施。邓小平提出的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培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旨在实现人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的辩证统一。在邓小平的文化民生思想中,实现人思想、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发展,是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是人民自身发展的需要,这就是以文化民生建设为纽带,在宏观视角将人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有机统一起来,成为具有内在一致性的共同目标。

(三)文化民生思想的成熟阶段——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视和文化权益保障机制的探索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中国进入经济体制深刻变革、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社会转型期,各方面建设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经济的迅猛发展为文化建设带来更多的活力,也为文化民生实践巩固了物质基础。随着文化建设实践的广阔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民生思想也日趋成熟。

第一,对文化发展中人的利益、人的发展的全面性的审视。从毛泽东提出人民的文化主体地位、确立文化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属性到邓小平时代对人的物质与文化需求的双重重视、对人的能力发展、素质提升的关切,文化民生思想发展体现出越来越具体、系统和全面化的趋势。进入新世纪,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人紧紧把握时代脉搏,推进文化民生实践的深入和思想的成熟。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们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8]江泽民认为,“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9]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不仅表现为物质丰富,而且表现为精神生活充实、人的各方面全面发展。文化建设始终是为了人的完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为解决民生问题提供精神支持和思想灵魂,也就是说,文化建设是为了让人努力配享幸福,彰显人的尊严、为展现每个人的人生价值提供广阔的舞台、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开辟广阔的前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人民的利益、人民的发展。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仅仅表现在其解放、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上,更应体现在社会主义先进的精神文明对于人民发展的促进和滋养上,在于其倾听人民的呼声、反映人民的诉求、表达人民的意愿、代表人民的利益的价值归宿上。人的地位在文化建设中的进一步凸显使得文化民生建设的人文关怀更具有时代气息,文化民生建设对人的发展的各方面的多层次关照也使得文化民生建设更贴近人心。

第二,对人民文化权益的强调和保障机制的提出。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与之相适应的精神文化的需求就会越来越明显和迫切。基本文化权益作为人民群众发展权、生存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而然地进入到文化民生的发展视域中。2007年,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讲话时特别提出“人民文化权益”的概念。随后,党的十七大把“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则要求到2020年,文化事业全面繁荣,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这一系列任务的提出,体现了党对于文化建设以人为本的价值旨归的深刻认识,对民众文化权益的制度化尊重和对文化民生使命的主动担当。2008年,胡锦涛再次强调“文化建设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充分发挥人民主体作用,把人民是否满意作为根本标准,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努力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要,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0]三贴近原则,在理论上进一步突出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反映了文化建设立足现实问题、反映群众生活、张扬群众需求的本质,更以长远视角将制度体系的构建原则补充进了文化民生思想,将制度、机制建设作为文化民生建设的支撑,在制度的层面阐述了如何维护和保障人民文化权益,促进人民全面发展,这就使文化民生思想成为一种系统化、全面化、科学化、法制化的并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民实践产物,使得文化民生思想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规范的发展路径。

文化民生思想由经毛泽东的提纲挈领、邓小平的规正重塑、江泽民的遵循深化到胡锦涛的返本开新,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将日趋系统化、全面化。文化民生思想不仅是文化建设面向当下的审视,更指向未来,具有集过去、现在、未来三重意义于一体的动态性,在不断超越现状的实践中愈发清晰和全面。文化民生建设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逐步深入、逐步丰满,它不仅仅是设想和目的,更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是基于民众的生存和生活状态的变化而不断追寻和实现的过程。

二、中国共产党文化民生思想的当下启示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决定了社会发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的各项需求和权益,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全面发展的要求。因此,党领导我国的文化建设事业须牢牢把握人的因素、紧紧契合时代趋势,长期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实践创新,在价值旨归和实践的统一中实现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

(一)价值旨归——文化民生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第一,人民群众的需求是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民生思想的历史演进情况,我们可以发现,不管中国面临怎样的国际形势,国内建设面对何种挑战与机遇,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关注人民的文化生活、关怀人民的精神世界,中国最广大老百姓的需求和利益始终是我党解决文化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数字化科技铺天盖地、网络化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人民的文化需求呈现多元化、多层次的倾向。把文化的发展与人的动态需求联系起来,在满足人民群众物质需求的同时,敏锐捕捉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共享人生出彩机会”的热切渴望,超越器物层的丰裕,让关怀的目光抵达精神价值层面的人生意义、自我实现,是时代和人民的双重呼唤。满足民众精神文化需求既是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也是文化建设能否获得生命力、走向可持续的关键。在文化民生建设中,由于人民群众既有公平获取文化资源的诉求,又有多层次、差异化的需求,因而如何尊重人的主体性、满足群众多样性文化需求,是党在制定文化民生政策时需要深层次研究的方面。

第二,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发展的中心任务。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价值追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体现。扬弃人的发展的片面性,促使人民群众拥有全面发展的人生,它不仅是一种理想追求和价值目标,而且是一个与社会进步相互促进的现实过程。素质和能力是衡量人的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体察人的文化需求、实现人的文化权益、推进人的能力拓展,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文化建设所要解决的问题,更应主动把它作为文化发展的中心任务。文化源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文化也在塑造和影响着广大人民群众。可以说,文化的进步与完善成就了人的生成与完善,而文化民生则在更大意义上使这种生成与完善具有普遍的价值。如何从现实生存发展的角度探讨人的全面发展实现路径,以文化建设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在文化民生建设中不仅要提高人的生存技能和发展能力,也要提高人的思想境界、拓展人的视野、挖掘人的潜能,释放文化对生活质量与人的发展提升的潜在力量,使人们在占有和享用多样化的文化资源中,塑造与养成丰富的能力素养与个性品质,从而为人们获得自由而全面的生活储备主体条件开辟实现路径。

第三,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文化建设的价值归宿。文化民生建设旨在改善人民生存境况以及增强个体间在利益和价值层面的共识性,归根到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文化民生思想的理论及实践归宿。在理论上,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始终着力凸显社会发展的人本意义,探索如何超越物质困乏与精神贫瘠对人处境和命运的束缚,使人本身的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实践初衷和价值归宿。在实践中,从毛泽东时代在整体上确立人民的文化主体地位到邓小平时代关注人的文化素质再到胡锦涛时期保障个人的发展权益,中国共产党孜孜不倦地致力于解放人的思想、完善人的生活、凸显人的意义。毋庸置疑,党在不同时代境遇下的文化民生思想都将“人的根本利益”置于其价值视野中,在实践中不断促进人的发展。将人的利益视为文化民生建设持续性推进的动力与归宿,让文化民生的人民受益性成为思想共识,既是文化民生思想历史演进所留给当代人的启示,也是当代人面向未来的生存觉识,更是引领当代中国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路径。

(二)实践创新——文化民生建设应坚持与时俱进

第一,加强文化民生建设思想与机制的完善与创新。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过程。[11]文化民生思想进步完善的过程,实质上是其从宏观走向微观,走向制度化、系统化、具体化的过程。只有以与时俱进的文化民生发展理念和体制机制的不断创新完善,才能形成更开阔的视野,不断体现和弘扬时代风貌。一方面,应坚持思想观念的更新。与我国改革开放日趋深入、广泛的趋势相适应,文化民生建设的创新也离不开解放思想,我党应以更开放的心态主动适应全球化时代知识经济的新变化和新趋势,吸收借鉴国外优秀的文化发展经验,推动新兴文化产业与创意性科技文化的蓬勃发展。另一方面,应加大文化民生政策机制的创新。我国改善文化民生的视野也应从宏观层面的政策引导走向微观层面的机制创新,要以政策性和机制性创新作为文化民生建设创新发展的基石。我国在文化民生建设制度设计和政策安排上应加强系统性、凸显服务性和推进全面性,更深入地研究教化机制、激励机制、推进机制、评估机制、保障机制等方面的可操作性和衔接性,在更广的范围和更深的层次上实现文化民生均等化、普惠化。

第二,协调文化发展与经济建设,推进其良性互动、可持续发展。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联系愈发紧密,融合度越来越高。能否确保其协调发展、良性互动成为文化民生建设的重要关注点,也成为文化民生思想的重要生长点。回顾文化民生建设的历史,从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民生建设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需要社会合作和机制整合的系统性工程。实现文化民生的过程也伴随着物质基础、制度环境、技术设施的优化,只有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制度等全方位配合,才能让文化民生避免陷入困境、突破发展瓶颈,在与时代共进共新的步调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当下文化民生建设中,应坚持推进文化与社会的全面互动。一要促进公益性文化事业与市场化的文化产业的有效对接,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高度契合,发挥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对全社会全方位服务与渗透的功能。二要以社会转型的需要为导向、以群众发展的诉求为切入点,为社会提供宽阔多样的文化视野和高雅丰富的文化产品,更新人的知识、完善人的能力、充实人的精神家园,为文化的传承与持续性发展储备能动性力量。

第三,注重文化民生建设内容的科学性和时代性。时代环境常有变迁,人的发展也在与时俱进,促进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文化模式的转变与社会主体生存样式的转变保持一致,确保文化的进步与人自身的发展同步共进,离不开文化民生建设内容的更新。因而,构建当代文化民生,一方面要在实现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延续传统文化资源对人的关照与润泽的同时,抛弃过时的知识结构,体察人的新的发展需要、思想观念,体现丰富的社会内容和鲜明的时代精神,在传承与创新中迸发出生命力;另一方面要坚持现实性与超越性的统一,帮助人们在现实生存的基础上不断实现超越。文化民生建设应打破束缚人的发展潜力的利益藩篱,推进文化资源的公平分配、扩大民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享有率,从而拓宽民众上升、发展的通道,促使人民在文化润泽中不断克服自身的不完善性,不断超越现状、超越自我,获取更具幸福感的生活。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3-664.

[2]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9.

[3]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63.

[4]王少青.毛泽东文艺美学编年读本[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60.

[5]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348.

[6]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67.

[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80.

[8]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43.

[9]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621.

[10]论文化建设——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学习出版、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46.

[11]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03.

猜你喜欢

民生群众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多让群众咧嘴笑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