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安院校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2014-03-11刘杰辉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公安院校纲要

刘杰辉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 100038)

公安院校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刘杰辉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 100038)

为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在公安院校学生思想教育中的实效性,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在教学改革实践中,要注重突出“忠诚”素质培养的教学内容改革、突出运用案例式教学的教学方法改革、突出“申论式”考试的考核方法改革。三者结合,构建出一套具有公安院校特点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模式。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改革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作为按照教育部2005年“马克思主义和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方案中确定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担负着通过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使学生了解国史、国情,认识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进而树立起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树立起为实现“中国梦”奋斗的人生理想,树立起对党“忠诚”政治品质的重要教育使命。作为培养共和国预备警官的公安院校,更应该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和大学生政治思想特点,不断进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以适应新时期对公安队伍建设的新要求。

一、教学内容改革上,突出“忠诚”素质培养的教学内容的选择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实践中,我们深切感觉到:用一个学期32课时的教学时长讲授从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到党的“十八大”为止的180余年的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显得过于仓促。因此如何更合理地在有限的时间内安排最有效的教学内容,就成为本课程任课教师首先要思考的一个问题。笔者认为,作为公安院校,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过程中,在保证教学大纲要求的前提下,教学内容上应更突出有关学生“忠诚”素质教育的相关内容。

(一)为什么要以突出“忠诚”素质教育作为教学内容改革的中心

首先,是由培养合格的共和国预备警官的教育使命决定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作为党领导下的政法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社会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重大的社会和政治责任,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国家、忠于法律的“忠诚”素质是第一政治素质。胡锦涛总书记在第20次全国公安会议上强调指出:“要坚持把政治建警放在公安队伍建设的首位,把忠诚作为警魂”。2013年9月郭声琨部长在考察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并与全国公安教育战线代表座谈时也明确要求全国公安院校深入开展忠诚教育,大力加强实战训练,有效提升办学水平,为促进公安事业发展进步提供坚强保障。并要求始终把忠诚教育作为公安教育人的第一位任务。

其次,是针对新时期公安队伍存在的一些思想政治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的客观需要。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随着经济建设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中西文化的交流也更加频繁。这些变化不可避免的也影响着公安队伍所有人的人生追求。作为负面的影响,在少数公安干警和公安院校学生中出现了理想信念动摇、道德要求下降、个人主义盛行、使命意识淡化和责任意识缺失等诸多问题。为此我们必须加以重视并进行针对性的“忠诚”素质教育。

(二)突出“忠诚”素质教育的改革内容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中,在完成课程规定的一般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我们确定更加突出“忠诚”素质培养的教学内容的讲授。包括:一是更加突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的革命史和建设史的教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学习多重温,心中会增添许多正能量。”二是要在教学中结合进公安史的相关内容。回顾人民公安事业的历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尽管公安机关所肩负的任务有所不同,但是人民警察的忠诚本色始终未变。从瑞金到延安,从新中国建立,到现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许许多多的人民警察和保卫干部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捍卫了这条惊天地泣鬼神的忠诚道路。据公安部统计,1981年到2010年,全国公安系统共有10414名公安民警因公牺牲,15万7046名公安民警因公负伤。可以说是天天有牺牲,时时有流血。新时期的人民警察以巨大的牺牲和奉献,捍卫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维护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保障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无愧于坚强的共和国之盾。公安 (保卫)史是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忠诚”就是公安队伍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政党的精神旗帜。”建设和发展什么样的文化,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未来。进而我们知道,公安文化的建设也关系到公安工作的未来,要大力加强建设和传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要把红色基因融入官兵血脉,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但我们也应知道,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人类历史的积淀物,文化的核心信息来自于历史传统,在一定程度上,文化与我们分离,必须通过教育转化为知识、价值、意义时才能内在的控制人的行为。所以要做到把“忠诚”这一“红色基因”融入每个公安院校学生的血液并代代相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加强公安史教学,把公安事业发展中的“忠诚”文化传统转化成公安院校学生忠诚素质的自觉追求。

二、在教学方法改革上,主要运用案例式教学法来实施课堂教学

(一)什么是案例式教学法

案例式教学法又称“苏格拉底式”教学法,是以案例为基本教材,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让学生尝试在分析具体问题中独立地作出判断和决策,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为什么要运用案例式教学法

案例式教学方法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近些年来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在全国很多大学本课程教学中多有应用。实践证明,这一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相比,案例式教学法一方面更便于选择有关“忠诚”内容的案例来实好实现公安院校学生政治素质的培养,另一方面在教学中适当使用案例教学法来阐述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将理论教学与实际案例结合起来,可以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讨论和相互交流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口才,加强与他人沟通;可以使课堂讲解生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使学生分析和决策技能及内在素质提高而非单纯知识获取。

(三)案例式教学法的具体运用

在公安大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教学中,教师先结合突出“忠诚”素质教育的教学内容改革的需要,设置一些具体的案例题目:如 红色“恐怖”——中央特科、新生的呐喊——建国初期的肃反和社会风气的治理、铜墙铁壁——新中国公安保卫工作 、共和国卫士——改革新时期公安英烈谱等等;然后指导学生按题目搜集整理案例资料;在课堂上主要采用对话式、讨论式和启发式进行教学。把学生引导到实际问题中去,进行学习、研究、通过分析、讨论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师生讨论、生生讨论,在分析和研究所展示案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精神,让学生在对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并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启迪,渐渐归纳并领悟出有效的思维路线和思维逻辑,理论联系实际,真正做到学历史、懂历史、用历史的有机结合,全面提高其素质及能力。

这里特别需要说明的是,与一般课程的案例教学不同,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案例教学中,要时刻注意案例教学的正确政治方向。进行案例式教学方法改革主要目的一是配合本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需要;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作用,在课堂讨论中增强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分析、表达能力的训练,进而提高教学实效性。而不是要在讨论中得出与教材观点不一致的结论或是同一史实的多个结论。因此,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搜集资料和组织讨论的过程中,要不间断地加以指导,以保证案例式教学中正确的政治导向。

三、在考核方式改革上,主要采取“申论式”考试方法检验课堂教学效果

(一)什么是“申论式”考试方法

“申论”一词中,申,即说明、申述;论,即分析和说明事理。因此申论考试是一种具有申述、申辩、论证、论述内涵的考试形式,是一种对应试者就案例和材料进行分析、判断、概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综合素质及能力的测试。“申”的基础是材料案例,出题者想通过看到的是考生对给定材料的理解程度,来判定考生的理解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而“论”的基础同样也是材料案例,出题者想通过看到考生能否依据给定材料,语言准确,逻辑清晰的阐明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所谓“申论式”考试方法就是考试中主要采用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阅读材料题型来对学生进行考核。

(二)为什么要运用“申论式”考试方法

首先是这种考试方法与我们所实施的突出“忠诚”素质培养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和案例式教学方法改革相配合,可以更好地促进前两者的改革,三位一体共同形成一整套的具有公安特色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模式。更重要的是适应公安院校毕业生全员参加公务员考试的现实需要。公安院校作为人民警察行业性院校,与其他大学不同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全员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公务员职位考试以取得从事人民警察职业的资格。能否通过国家的公务员考试关系到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出路问题,也关系到公安院校进一步发展的问题,是我们所有公安教育者在当前教学改革中必须重视的一个新情况。结合公安院校学生实际情况,提高公务员考试中的申论科目考试水平和成绩又成为重中之重。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申论式考试改革,对夯实学生参与公务员申论考试所需的思想政治基础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十分重要。

(三)“申论式”考试方法的具体实施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每学期期末的考核中,教师在试题设计上,给出有关“忠诚”素质教育的相关历史材料并提出问题;在考试形式上,采取开卷的方式,主要考核学生运用历史资料论述问题的能力;在评判要求上,完全采用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科目的评分要求。

(四)结论

综上三点,我们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改革中,形成了突出“忠诚”素质培养的教学内容、案例式教学的教学方法和申论式考试方法的具有鲜明公安特色,符合课堂教学实际和满足学生需求的三位一体的完整教学模式。进而为提高本课程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 刘 敏)

D631.15

A

1672—6057(2014)04-132-03

2014-05-27

本文是公安大学基础科研业务费项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案例式教学和申论式考试改革资料库建设》(2013Jkf16)的结项论文。

刘杰辉,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人文社科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

猜你喜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公安院校纲要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我国公安院校水上教学课程的困境与出路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影视艺术在公安院校素质教育中的价值探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中国梦教育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融合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解读
公安院校大学生身体意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