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研究述评
2014-03-11黄诚
黄 诚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湖北武汉 430079)
流动儿童研究述评
黄 诚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湖北武汉 430079)
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背景下,流动儿童及其境遇是学界广为关注的议题。本文首先从研究历程、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对近二十年流动儿童研究概况进行回顾,然后从教育政策研究、教育状况研究、社会融合研究、心理研究和卫生保健研究五个方面着重探讨了流动儿童研究的基本主题,最后对已有研究的研究主题、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成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和评价,并提出流动儿童研究应从“问题模式”向“治理模式”转变。
流动儿童;研究概况;研究主题;研究述评
一、流动儿童研究概况
(一)研究历程
社会对流动儿童的关注,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通过文献梳理,关于流动儿童的研究大致经历了研究起步期、缓慢发展期、快速发展期和繁荣发展期四个阶段。国内最早涉及流动儿童问题的文章是1994年华耀龙的《招收流动人员子女入学》[1]、龙腾华的《漂流的花朵——打工族子女教育备忘录》[2]。而1995年记者李建平的《流动的孩子哪上学——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探讨》[3]一文则使得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开始为社会各界关注,流动儿童的研究进入起步期。1998年《流动儿童就学暂行办法》的颁布,学界以此为研究话题逐步展开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增加,进入研究缓慢发展期。笔者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以“流动儿童”、“农民工子女”、“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打工子弟”为篇名搜索结果显示:2003年前,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文章逐年增加,1999年至2002年共有167篇,其中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有15篇。2003年《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等政策性文件颁布,学界对流动儿童问题的研究开始步入快速发展期。2003年至2007年,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关于流动儿童的文章呈现出井喷状态,仅2007年一年就有249篇论文发表,其中核心和CSSCI期刊达到67篇,硕博论文达到49篇。2008年开始,国家对流动儿童的问题更加关注,《国务院关于做好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地方政府在流动儿童义务教育上的责任。2010年国家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更加强调流动儿童的教育公平问题。在上述政策背景下,学界对流动儿童问题的研究进入繁荣发展期,仅2010年一年就有350篇论文发表,其中核心和CSSCI期刊达到96篇,硕博论文达到73篇。此外,相关研究专著也陆续出版。
(二)研究对象
在研究对象上,呈现出一个逐步扩展的特征。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流动儿童,着重探讨义务教育阶段流动儿童的教育机会,即上不了学、上不起学、上不了好学校、上不了高一级学校。随着农民工举家外迁的规模增长,农民工随迁子女的范围也从义务教育阶段扩展到学前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因此,研究学龄前流动儿童“入园”、“入托”问题和初、高中阶段流动儿童“异地中考”、“异地高考”问题都逐渐进入研究者视野,学龄前流动儿童和后义务教育阶段流动儿童成为研究对象之一。
(三)研究范围
基于文献梳理并结合相关研究成果[4],笔者认为,在研究范围上有以全国流动儿童问题为背景的宏观研究和区域性流动儿童问题为背景的区域性研究之分。宏观研究偏重于理论探讨和思辨研究,基于数据分析的主要是人口学领域著名学者段成荣论述流动儿童总体状况的几篇论著[5]。区域性研究主要以大中型城市如北京、广州和武汉,或者以几个大中城市为研究区域[6],大多数以问卷调查数据作为支撑,人口学、心理学和卫生保健类学科大多以数据描述和分析作为研究支撑,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则多以理论探讨为主。
二、流动儿童研究的主要主题
流动儿童随成年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过程中,首先遇到的是在就学方面国家和地方政府政策的阻滞,这是流动儿童研究关注的最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主题,它内在地包含着流动儿童教育政策研究和流动儿童教育研究。后者又涉及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等方面。在农村出生甚至相当长一段时间在农村成长的流动儿童,进入与原有农村物理环境、文化环境和教育环境迥异的城市社会后,他们能否顺利融入到全新生活、学习环境中,是流动儿童研究关注的又一个重要主题,即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研究。社会学主要从外在、客观和宏观层面来探讨流动儿童融入城市社会的状况、过程、影响因素和障碍等,此即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研究;而心理学则主要从内在、主观和微观的视角来探讨流动儿童融入城市社会的状况、过程、影响因素和障碍等,此即流动儿童的心理研究。此外,对儿童进行体质健康状况检查和计划免疫是国家保障儿童健康的基本途径和重要义务。结合文献梳理和上述逻辑,笔者将已有关于流动儿童研究划分为五个主要主题,即流动儿童的教育政策研究、教育状况研究、社会融合研究、心理研究和卫生保健研究。
(一)流动儿童教育政策研究
对流动儿童教育政策的探讨是从理论层面展开的,主要涉及教育权利和教育公平等方面。具体而言,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从社会控制角度探讨流动儿童教育权利和教育公平受阻。针对早期流动儿童城市就学难的现象,有研究者认为,“流动儿童就学政策背后的理念就是社会控制”,“解决流动儿童少年就学问题,是在对流动人口进行综合管理的大目标下加以考虑的,有利于对流动人口综合管理大目标的政策,可以执行,与大目标相抵触的,就不执行”,从而导致流动就学权利让位于社会控制的大目标[7]。另有研究者认为,“我国对流动儿童的社会控制分为三个阶段,即前控制阶段、有限抵制阶段和接纳阶段,不同阶段流动儿童教育政策反映出不同的社会控制理念[8]。”二是从社会排斥角度探讨流动儿童教育权利和教育公平。影响流动儿童教育的制度性因素主要有: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户籍制度,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教育体制,学籍管理,教育评价制度和升学制度[9][10]。除了制度排斥,经济排斥和文化排斥也影响流动儿童教育公平[11]。三是多元利益视角中的流动儿童教育政策问题。在国家现有义务教育“以县为主”、“地方责任、分级管理”模式下,流入地政府、公办学校、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及其家庭都有其各自的利益需求且产生冲突,从而导致问题的出现[12]。流动儿童的教育需求是多元的,因此流入地政府应该采取不同策略、分担不同责任以回应流动儿童多元化的教育需求。有些教育需求,政府应发挥积极作用;有些教育需求,政府当有限介入,从而解决当前流入地政府及其公立教育资源无法满足流动儿童就学需求的问题[13]。四是对流动儿童教育政策执行难的解读,包括对财政政策、“两为主”政策,认为教育财政问题是流动儿童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应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等[14]。五是对我国流动儿童教育政策演进的梳理和批判。吕少蓉认为,国家对农村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问题的认识呈现出从模糊到清晰、从片面到全面、从简单到深刻、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这些变化体现了转型期国家对自身职能的认识变化过程,表现出对农村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的重视程度逐年加大、理念从管制到服务转化、对地方政府的工作要求逐步具体清晰的特点[15]。谢春风认为,我国流动儿童教育政策陷入了教育行政决策的伦理困境,并提出解决之道[16]。
(二)流动儿童教育状况研究
流动儿童教育状况研究所关注的重点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转换。研究起步期和缓慢发展期着重于流动儿童教育机会保障及其途径的研究。概而言之,主要结论是,流动儿童就学率低,保障流动儿童教育机会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流入地政府和教育部门要重视流动儿童教育,采取措施吸收流动儿童就学,打工子弟学校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它是对城市公立教育资源重要补充资源,要允许其存在并对其加以管理、指导和服务,同时要废除现行义务教育阶段学籍管理制度,运用电脑网络化科技优化学生学习档案管理,进行户籍制度改革,等等[17]。研究发展期着重于教育机会得到保障的前提下解决流动儿童教育的其他问题,如教育不连续性及其不利影响,如何应对流动儿童教育需求结构从入学机会向教育过程、教育质量和初中后入学机会转变,如何保障流动儿童教育绩效,如何通过学校教育促进流动儿童的社会整合,等等[18]。繁荣发展期的研究将研究对象拓展到了学龄前流动儿童。研究者齐明珠认为,学龄前流动儿童呈迅速增长的趋势,已经成为一个特殊群体,同时对学龄前流动儿童的服务基本为空白,学龄前流动儿童应该和学龄前户籍儿童享受同等待遇,政府等应该根据学龄前流动儿童特点提供服务[19]。研究者王晓芬认为,相对于非流动儿童,流动儿童入学准备状态不佳,将影响其后期学校适应,并建议进一步提升托幼机构的保教质量,转变养育者的教育观念和行为,并做好相关课程与资源库的建设工作[20]。研究者庄甜甜等认为,上海的流动儿童接受的学前教育较差,政府、群体和个体支持系统均缺乏,建议加强社会支持系统建设[21]。此外,有研究者希望能从国外流动儿童教育治理实践中借鉴和吸收经验,从而促进我国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主要启示是要完善相关立法、促进教育公平、简化流动儿童入学手续、救助贫困流动学生家庭,等等[22]。
(三)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研究
从社会学视角来看,流动儿童教育权利和教育公平无法得到保障主要源于各种社会排斥的因素,因此,要消除社会排斥的不利因素,促进流动儿童和城市社会的社会融合。首先,研究者们关注了社会融合的事实前提——生存环境。研究表明,与原来在农村相比,流动儿童来到城市后的生活条件有所提高;但是与城市户籍儿童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流动儿童受歧视的情况较为普遍,童工现象还存在[23]。在此基础上,研究者们着重考察了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的融合状况。在融合困境归因上,王毅杰等认为身份认同融合和结构性融合两个维度都存在困境[24],而曹凝则认为流动儿童融合困境在于相关政策制度的不完善、当地社会的排斥、流动儿童的家庭环境[25]。在融合影响因素上,地区、制度、入城时间长短和市民的社会包容(反之即社会排斥)对流动儿童的城市融入具有显著的影响[26]。在融合状况上,流动儿童内部整合较好,但与其居住社区之间整合不是很好[27];公立学校的流动儿童在城市的适应状况基本良好,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来自社会的排斥有强烈的体验,心理健康受到一定的影响[28];流动儿童的城市社会化呈现出“封闭化”与“街角化”[29];92%以上的本地生愿意与外地生交朋友,22.7%的流动儿童感觉难以与本地生交朋友。外地城市户口的流动儿童,显著感觉容易与本地学生交朋友。那些在民工子女学校读过书的流动儿童和那些高年级的流动儿童,均显著感觉难以与本地学生交朋友[30]。在考察流动儿童城市社会融合状况的基础上,对社会融合的研究进一步深化和微观化,表现在进一步研究了社会融合的策略、社会网络建构、社会交往、融合的代际传承、身份认同和社会认同[31]。
(四)流动儿童心理状况研究
流动儿童的心理状况研究侧重于心理健康和人格特征等方面。首先,从流动儿童心理状况研究看,有些研究定性讨论流动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32],有些则利用心理量表,研究流动儿童的焦虑、孤独和自我意识等情绪[33]。上述研究表明,流动儿童心理存在许多负面、消极的评价。如流动儿童在社交焦虑、孤独、自卑和幸福与满足感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存在更多的问题行为、更低的自我意识、较低的自尊水平和更多消极的人格品质,且学习效能感不足,自责倾向严重,恐惧心理明显[34],自豪感要高于自卑感[35]。而且,流动儿童心理存在的各种消极评价随着时间的失衡仍然得以延续[36]。同时,也有研究认为流动儿童比本地同龄人更具明显的独立、灵活、创新与合作的人格特征[37]。
(五)流动儿童卫生保健研究
流动儿童卫生保健研究包括健康保健状况研究和计划免疫状况研究。在健康保健状况方面,有研究指出,流动儿童的健康水平明显低于本地儿童,主要归因于营养供应不足、卫生保健意识薄弱和健康教育落后[38]。有研究进一步指出,流动儿童未能与本地儿童享受相同水平的卫生保健服务[39]。此外,还有研究探讨了在校流动儿童面临的健康风险[40]。在计划免疫方面,研究表明,流动儿童的接种率水平显著低于本地常住儿童[41],且存在着严重的“三低一高”现象,即四苗覆盖率低、建册率低、认识低和相关传染病高。这与流动儿童家长免疫知识缺乏、保健意识不足以及当前我国妇幼卫生保健网应变滞后,防疫部门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流动人口问题认识不足以及管理模式落后、政府低投入等因素有关。此外,研究者还对流动儿童母亲的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认为流动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掌握情况较好,获取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为电视广播、宣传栏、手册和报刊杂志;影响儿童家长知识知晓率的因素包括家长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和家庭居住情况。结论需针对流动人口特征,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流动人口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程度[42]。
三、流动儿童研究述评
上述简要回顾表明,近二十年来,学界关于流动儿童研究的成果丰富,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表现在研究对象不断拓展、研究主题不断丰富、研究方法不断完善、研究内容不断深化等方面。已有研究成果和重要观点,有的已经对流动儿童问题解决、维护流动儿童权利起到了推动作用,有的将在未来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但已有研究成果也呈现出一些问题:一是尽管研究对象不断拓展,但已有研究过于集中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流动儿童,对于前义务教育阶段和后义务教育阶段关注仍显不够。二是尽管研究主题不断丰富,但已有研究过于专注于某一个研究主题,大部分是单兵作战,未能将流动儿童的教育、社会融入、心理和卫生保健等问题作全盘考虑,而实际上流动儿童所面临的问题是一个系统性问题,包括上述各个主题。由于仅仅关注某一个主题,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的研究视野,因而为其开出的药方也仅仅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三是尽管研究方法不断完善,但已有研究成果大多是以区域或某个社区为研究对象来收集研究数据资料,并且所收集的资料也大多只涉及流动儿童问题的某一个方面,缺少一种大规模、宏观性和全面性的数据做研究支撑,从而影响了统计分析的结果的可行性和代表性。四是尽管研究成果提出了诸多建设性的政策建议,但已有研究大多仍然停留在“问题”阶段,将过多的精力花费在对原因的探析上。实际上,关于流动儿童的研究早就应该从“问题模式”向“治理模式”转换。同时,在提供的研究对策上,大多数研究也沉溺于某一问题,未能建构起一个系统的政策体系。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表明,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已经超过2.6亿,其中18岁以下流动人口4271万,占全部流动人口的16.37%[43]。流动儿童问题作为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产物之一,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存在。他们面临着教育、城市社会适应、健康等问题,国家和各级政府应该通过创新社会管理,构建流动儿童关爱服务体系,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1] 华耀龙.招收流动人员子女入学[J].天津教育,1994(6).
[2] 龙腾华.漂流的花朵——打工族子女教育备忘录[J].社会,1994(8).
[3] 白文飞,徐玲.流动儿童社会学研究综述[J].教育导刊:上半月,2008(5):15-17.
[4] 周皓,荣珊.我国流动儿童研究综述[J].人口与经济,2011(3):94-103.
[5] 段成荣,梁宏.我国流动儿童状况[J].人口研究,2004(1):53-59;段成荣,杨舸.我国流动儿童最新状况——基于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J].人口研究,2008(6):23-31.
[6] 如邹泓,屈智勇,张秋凌.我国九城市流动儿童生存和受保护状况调查[J].青年研究,2004(1):1-7;邹泓,屈智勇,张秋凌.中国九城市流动儿童发展与需求调查[J].青年研究,2005(2).
[7] 史柏年.城市流动儿童少年就学问题政策分析[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1):26.
[8] 周序.流动儿童教育政策中的社会控制理念[J].江西教育科研,2007(5):12.
[9] 李永道,林琳.影响城市流动儿童教育的制度因素及对策探讨[J].教育探索,2005(9):45.
[10] 徐玲,白文飞.流动儿童社会排斥的制度性因素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9(1):16-20.
[11] 冯帮.流动儿童教育公平问题:基于社会排斥的分析视角[J].江西教育科研,2007(9):97-100.
[12] 刘鸿渊.多元利益格局下的城市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7(6):35.
[13] 雷万鹏.从多元需求看流动儿童教育政策选择[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12-16.
[14] 范先佐."流动儿童"教育面临的财政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经济,2004(4):1-5;汪明."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新思考[J].人民教育,2007(9):6-9;班建武,余海婴.教育政策执行难的利益分析——以北京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政策实施为例[J].教育科学,2006(3):10-13;韩嘉玲.流动儿童教育与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J].北京社会科学,2007(4):98-102.
[15] 吕少蓉.1996年-2007年国家关于农村流动儿童义务教育政策的变迁[J].教育导刊:上半月,2008(6):20-22.
[16] 谢春风.我国流动儿童教育政策演进的伦理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12(5):5.
[17] 罗建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探析[J].教育科学,2002(4):25-27;段成荣.要重视流动儿童少年的教育问题[J].人口学刊,2001(1):12;周皓.我国流动儿童少年就学状况及比较分析[J].南方人口,2001(2): 43-47;韩嘉玲.北京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J].青年研究,2001(8);韩嘉玲.北京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续)[J].青年研究,2001(9):10-19.
[18] 武向荣.流动儿童教育的不连续性与治理[J].中国特殊教育,2006(10):10-14;雷万鹏,杨帆.流动儿童教育面临结构转型——武汉市流动儿童家长调查[J].教育与经济,2007(1):59-63;周皓,巫锡炜.流动儿童的教育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多层线性模型分析[J].人口研究,2008(4):22-32;杨菊华,段成荣.农村地区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和其他儿童教育机会比较研究[J].人口研究,2008(1):11-21;熊少严.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整合与学校教育的指导策略[J].广东社会科学,2006(1):165-169.
[19]齐明珠.我国学龄前流动儿童基本特征和变化趋势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9(6):14-21.
[20] 王晓芬.流动儿童入学准备发展与促进[J].教育评论,2013(2):36-38.
[21] 庄甜甜,王奕君.上海流动儿童学前教育社会支持系统的现状与改进[J].学前教育研究,2010(3): 24-27.
[22] 石人炳.美国关于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与实践[J].基础教育改革动态,2005(21): 34-36;陈瑞丰. 美国流动儿童入学保障机制的借鉴意义[J].上海教育科研,2006(7):12;张青.美国乡村流动儿童的教育及其经验借鉴[J].外国教育研究,2007(4):44-47.
[23] 邹泓,屈智勇,张秋凌.我国九城市流动儿童生存和受保护状况调查[J].青年研究,2004(1):1-7;李朝晖.农民工的流动儿童生存环境与就学的相关分析[J].南方人口,2006(4):40-47.
[24] 王毅杰,梁子浪.试析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的融合困境[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7(6):58-63.
[25] 曹凝.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融合的困境与对策[J].人民论坛,2013(11).
[26] 唐有财.流动儿童的城市融入——基于北京、广州、成都三城市的调查[J].青年研究,2009 (1): 30-38.
[27] 周皓,章宁.流动儿童与社会的整合[J].中国人口科学,2003(3).
[28] 郭良春,姚远,杨变云.公立学校流动儿童少年城市适应性研究——北京市JF中学的个案调查[J]. 中国青年研究,2005(9):50-55.
[29] 张大维,谢洪波,余彧.封闭化与街角化:流动儿童现状及其社区融入研究——基于W市H社区的调查[J].社会主义研究,2012(2):87-91.
[30] 范元伟.流动儿童与本地学生相互融合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8(6):23-28.
[31] 史晓浩,王毅杰.流动儿童城市社会适应结构与策略选择——以个案叙事中时间指向为视角[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胡书芝,吴新慧,李洪君.社会结构异质性与流动儿童社会网络的建构——以同伴关系为核心[J].青年研究,2009(3):27-35;史晓浩,王毅杰.流动儿童城市社会交往的逻辑——指向一种质量互释的混合研究[J].南方人口,2010(2):32-41;周皓.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代际传承[J]. 中国人口科学,2012(1): 8;白文飞,徐玲.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身份认同问题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9(2):18-25;史秋霞,王毅杰.户籍制度背景下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图景[J].青年研究,2009(6):56-63.
[32]顾唯页.城市流动儿童心理问题分析和对策[J].文教资料,2006(11):84-85;林芝,翁艳燕.民工子弟学校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2):116-116.
[33]胡进.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干预[J].教育科学研究,2002(5):98-102;陈美芬.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人格特征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5(6):178-180;安芹,贾晓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自我意识的现状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4):395;李晓巍,邹泓,金灿灿等. 流动儿童的问题行为与人格、家庭功能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2):54-59;李小青等.北京市流动儿童自尊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学业行为、师生关系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2008(4).
[34]何桂宏,刘正荣.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化解策略探析[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12):2.
[35] 李玉英.试谈对城市流动人口子女认识上的误区[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1):4-7.
[36] 周皓.流动儿童的心理状况与发展——基于"流动儿童发展状况跟踪调查"的数据分析[J].人口研究, 2010(2):66-75.
[37] 杨文娟.流动人口子女人格特征探微[J].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4):110-112.
[38] 罗晓明.经济发达地区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学生基本健康状况调查[J].医学文选,2005(6):11.
[39] 杨琳琳,张永,徐耀东等.广州市流动人口儿童保健现况抽样调查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4(1): 82-83.
[40] 纪颖,张炎,王倩怡.在校流动儿童健康风险研究述评[J].人口与发展,2012(4).
[41] 刘大卫,孙美平,刘维祥等.北京市常住儿童与流动儿童 9 种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的比较分析[J].中国计划免疫,2007(2):165-169.
[42] 张喜.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流动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 2013(10):1885-1887;张喜.流动儿童母亲预防接种知识及影响因素分析[J].当代医学,2009(15):156-156.
[43] 数据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汇总资料"计算所得,http://www.stats.gov.cn/tjsj/ pcsj/rkpc/6rp/indexch.htm.
2013-12-11
黄诚,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教师。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一般项目“创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研究”(08YBA103);“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12YBB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