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视角解读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
2014-03-11王立新
王立新
(吉林师范大学,吉林 四平 136000)
1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政治坐标和历史坐标
1.1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政治坐标
在我国的政治结构中,中国共产党是宪法确立的执政党、中国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其领导力和影响力贯彻在我国所有国家机关和国家事务中。当代中国的政权建设有着自己特殊的历史逻辑,即中国共产党组织广大人民群众通过革命的手段夺取政权,并巩固政权。所以它既是政权建立的组织和领导力量,同时又是政权巩固的组织和领导力量。如今中国的现代化沿着从政治一体化到经济发展的历史轨迹,其发展逻辑是符合现代化演绎规律的。在政治一体化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被推上历史舞台,承担起政权建设的历史重任。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一体化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既不是神授也不是自封,而是历史的选择。这种必然性存在于中国共产党能够代表先进的生产力,代表不同群体的利益要求,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的事实之中。因此,在政权建设中,任何组织都无法替代中国共产党而成为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政治格局中的领导地位是历史赋予的。
1.2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历史坐标
十八届三中全会与十一届三中全会都是一次关键的、举世瞩目的盛会。从改革的角度来看,二者有着一定的相似性和关联性,都开启了全新的改革时代,就其改革的转折性、战略性、急迫性、全面性都具有一定的可比性。但从历史的角度来比较,它们所面临的具体历史条件和历史使命是完全不同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是十年文化大革命和之前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确立及艰难探索。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整个世界处于冷战中,意识形态影响巨大,中国的经济发展落后,普遍贫穷,仍应定性为工业化程度较低,且刚刚起步,农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较大,计划经济体制以及计划观念根深蒂固的比较典型的农业社会。因此,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开放决策,是在对旧的经济体制的伟大变革,虽然从中央到地方高度认同改革开放,但改革方向并不明确,改革方案也当然更不系统,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初级探索阶段。而十八届三中全会是位于世界第二的超级经济体,外汇储备世界第一,人均GDP超6千美元,总体上进入小康社会与中等发展国家,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成,城镇化率基本超过51%,整体进入工业社会中后期的时代环境下。十八届三中全会也面临着重大改革,但是面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快速转型过程中的各种矛盾交织、尖锐和激化的情况之下。事实上,它的重要作用是总结、梳理、肯定前35年来的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并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规划新的历史蓝图以及发展壮大。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利益分化与利益固化的政治和社会体质当中进行的一次转型性的改革,而十八届三中全会则是在较低水平的市场化社会向较高水平的市场化社会跨步前进的转型性的具有历史性的一次伟大变革,它们时代背景不同,扮演角色以及时代使命截然不同,但所具有的跨时代意义是一致的。
2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历史任务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后历届党的三中全会,都是改革的代名词,重大改革方案都是在三中全会中提出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并启动了农村改革,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决定,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治理和整顿经济秩序的重大决定,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决定,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性决定,十六届三中全会则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决定,十七届三中全会目光再度聚焦三农,作出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跨时代意义的重大决定。七次三中全会,都着力于经济改革和农村发展,贯穿改革开放35年,其所取得的历史成就对我国经济发展意义深远,并更加彰显改革的功效以及激励我们继续深化改革的决心与信心。
纵观中国近现代史,贫穷落后令人印象深刻,全国人民必将会把中华民族崛起作为最高的政治使命,这正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也是历史的召唤。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也同样要回应历史的召唤,承担起历史责任。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强兵富国,这不仅是治国理政的主要任务,也是对历史和人民的交代。但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将历史使命和理论原则有效统一,让共产党的理性与中国传统相协调,使执政地位根深蒂固。而党的指导思想和组织原则并非本土思想的产物,其政权也并非和平方式获得,由地下党成为执政党,由革命党成为改革党,由工人阶段先锋队成为全民利益的代表者,我党必须完成一系列身份的转变,同时更重要的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建国前30年的历史是摸索转变的历史,由照抄照搬苏联模式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逐渐形成。改革开放,使共产党人明白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当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形成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基本成熟。因此,十八届三中全会前35年来的历史,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这个构建过程,以改革的形式不断丰富,不仅表现为新指导思想的不断呈现,也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社会制度、文化制度等不断形成并改革着、前进着。
但是,七次三中全会一路走来,改革并不一帆风顺。因为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不仅是成就的积累,也是矛盾的积累;不仅有人用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化价值来诋毁中国的改革成就,也有人用计划经济时代的优势来攻击现实改革的薄弱环节。因此,西方发达国家市场化价值、计划经济、现实成就与矛盾交织的改革基本盘面,这些因素构成了一个不对称、不同参照标准,但处于同一体验空间的互动网络,现实的改革面临结构性突破和整体性提升的巨大压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历史任务,一方面是要总结、梳理并且肯定35年改革开放的经验与成就,要维护改革的基本盘面,压制否定改革开放的力量,也防控搅乱改革进程的不法分子;另一方面是要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上,尽早定型它的基本内涵、基本制度、基本关系、运行机制等。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明确要求,“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2020年也正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中国共产党是希望用一个成熟和定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给历史、人民和共产主义事业一个满意交代。
3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的解读
根据公报分析,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确是一份内容“全面”的决定。虽然仅仅5千字,但公报提到系统部署的内容有十五个方面之多,即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强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推进法治建设、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加强和改善党对深化改革的领导。总的来说就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主体架构,再加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局面,这与改革开放初期的单项选择、单兵突进式的改革形成了鲜明差异。
从公报内容上来看,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较新的提法。从执政党的角度讲,国家建设的任务,一方面是制度的完善和成熟,这是静态要求;另一方面是治理体系与治理过程、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是动态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不仅表现为制度的完善,也表现为制度运作的有效性、规范化和程序化,内部关系和谐与稳定,以及决策者、执行者与监督者高水准的素质和合作意识。全会将过去的“社会管理”提法改为“社会治理”,提出了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这是信息化、全球化背景下面临恐怖主义活动、黑恶势力蔓延、极端宗教组织活动、以及特殊人群管理的必要行为。同时,由管理向治理的演变,也意味着强化党、政府、市场、社会组织等多元力量的合作与互动。
公报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起决定性作用”不同于以往“起基础性作用”,这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加大市场资源配置的权重和程度,进一步凸显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化取向,撤销一部分政府原有活动空间。同时,又增加了“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说法,这说明政府主意到市场失灵的问题,不仅要发挥政府作用,重要的是要发挥好政府作用。在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时,总体要求是斩断政府的“掠夺之手”,限制政府的“调控之手”,强化政府的“扶助之手”。
公报显示,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方向,除了坚持市场化之外,也强调了公平正义、法治、协同性和稳定性。报告指出,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应该说,随着改革开放35年的发展历程,财富两极分化现象越发严重,区域及城乡发展严重失衡和行业收入失衡的现象也更加突出,要求公平正义的改革呼声超越以往。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公平正义的强调,将为未来十年的发展定调。对法治方面的强调,关键在于明确提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制度,确保司法独立,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协同性着重于强调改革要“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要求改革要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政府将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稳定性表现为要求“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有为”,“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实际上,协同性和稳定性集中体现为习近平同志“全面而系统地改,坚决而有秩序地改”的重要表述。
总的来说,仍然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协商民主和基层民主制度的发展。在基本经济制度建设方面,强调了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并要求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这次改革方案,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五位一体的建设内容和加强党建的宏观布局;既包含了传统的制度领域,又新增了动态性强的时代内容,整体上构成了一份全方位、多领域、多维度、系统性的改革纲领性文献。
4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未来展望
倘若十八届三中全会前35年的改革开放,是摸索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那么此后的改革进程,就是在定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到建党100周年之际,一个成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样板将使中国共产党载入史册。从这个角度来看,十八届三中全会描绘的蓝图,将会得到认真对待和严格贯彻。全面地、深度地改革能否成功,主要表现为改革是否持续下去以及是否达到应有的目标,这取决于几个重要的因素:第一,中国政治周期的正常运转。中国政治的周期性自1978年以来逐步成型,重要会议的定期召开开启了重大决策平台。从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领导集体的任期具有稳定性,而每一批领导集体上台,都会出台带有指标性的改革方案。只要保证这个政治周期稳定,至建党100周年时,党的领导核心仍然具有对该改革方案全方位的掌握能力。第二,中国经济的可持续能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又是改革的基础条件之一。经济的可持续能力,受制于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主要考察指标是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的环境承受力、经济发展的制度条件、经济发展的分配机制等等。第三,社会承受能力。社会承受能力同样受国内外因素的影响,在封闭或者开放的社会中搞改革,二者所面临的社会承受力是完全不同的。社会承受能力与期望值、就业、社会保障水平、社会发展的均衡性、信息化水平、公民的政治意识等因素密切相关。总体来说,人们对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期望值高于过去人们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期望值。第四,政府执行力。改革的意愿明确,但利益分化的格局是明显的。第五,国际环境的变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化高度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国际政治、经济和军事环境的变化,会对我国国内的全方位改革产生影响,在领土争端失控或国际经济形势恶化等特殊环境下甚至对国内改革能够产生严重冲击。
当然,这份全面的改革蓝图不会一次性铺开,就其内容必然会有一个宣传、动员、选择、试点、行动和监督评估的过程。因此,展望改革的整体结果为时过早,历史需要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锐意进取,攻坚克难,谱写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历史新篇章,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参考文献】
[1]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N]. 人民日报.2013-11-13.
[2] 汪玉凯. 改革没有回头箭[M].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