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叶九节木中脂溶性成分的GC-MS分析*

2014-03-11陆国寿卢文杰谭晓黄建猷黄周锋

中国医学创新 2014年12期
关键词:花叶三氯甲烷柱层析

陆国寿卢文杰②谭晓黄建猷黄周锋

花叶九节木中脂溶性成分的GC-MS分析*

陆国寿①卢文杰①②谭晓①黄建猷①黄周锋①

目的:探明花叶九节木中脂溶性成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法、甲酯化法、GC-MS-计算机联用等技术手段对花叶九节木中的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分离出41个组分,鉴定并确认了其中的14个成分,主要成分为油酸(23.18%)、γ-谷甾醇(17.86%)、亚油酸(11.79%)、棕榈酸(10.98%)。这些成分均为首次在该植物中鉴定出。结论:本研究的完成为花叶九节木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花叶九节木; 脂溶性成分; 气-质联用

花叶九节木为茜草科植物花叶九节木Psychotria siamica (Craib) Hutch.的全株,别名驳骨草、小功劳、百样化、茶山虫。壮文名为Gomwnlaeq。《中国壮药学》《广西本草选编》《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中华本草》均将其收录[1-4],分布于广西,云南等地。《中国壮药学》认为其性苦、凉,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痛的功效,用于感冒、肠炎、痢疾、风湿骨痛、跌打骨折[1]。《广西药用植物名录》认为其全株可用于肝炎、骨折、小儿疳积、肠炎、痢疾;叶可消肿,用于疔疮、烫伤[3]。

目前,国内外对花叶九节木化学成分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为了充分开发和利用花叶九节木这一药材资源,本研究采用了溶剂提取、硅胶柱层析等方法得到其脂溶性成分、并将其脂溶性成分进行甲酯化,再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GC-MS-计算机)对其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分离出41个组分,鉴定并确认了其中的14个成分。

1 材料与方法

1.1 药物来源 花叶九节木药材采于广西宜州市,由广西中医药研究院饶伟源副主任药师鉴定为花叶九节木Psychotria siamica (Craib) Hutch.。

1.2 仪器 仪器为美国Agilent Technologies公司HP6 890 GC/5973 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石油醚(60~90 ℃)、乙酸乙酯、苯、甲醇、氢氧化钠等均为国产分析纯试剂。

1.3 方法

1.3.1 溶剂提取及硅胶柱层析 (1)取花叶九节木的干药材10.0 kg,粉碎,经9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至提取液近无色,合并提取液,减压回收乙醇,回收乙醇后的提取液浓缩,得流浸膏。流浸膏加硅胶拌样,依次用石油醚(60~90 ℃)、三氯甲烷、乙酸乙酯回流提取,各提取液分别回收溶剂后得石油醚(60~90 ℃)部位、三氯甲烷部位、乙酸乙酯部位,备用。(2)石油醚部位经硅胶柱层析,石油醚-乙酸乙酯混合溶剂(100:0→70:30)梯度洗脱,每份接收1000 mL,得148个流份,其中第1~39流份为半固体油状物,备用。(3)三氯甲烷部位经硅胶柱层析,三氯甲烷-甲醇混合溶剂(100:0→90:10)梯度洗脱,每份接收1000 mL,得82个流份,其中第1~30流份为半固体油状物,备用。

1.3.2 甲酯化方法 将花叶九节木石油醚部位及三氯甲烷部位硅胶柱层析得到的半固体油状物合并[5],称取油状物128 mg,加石油醚(60~90 ℃)-苯(体积比1:1混合)20 mL使其溶解并转移至100 mL圆底烧瓶中;加现配的0.4 mol/L KOH-MeOH溶液10 mL,摇匀,于55 ℃恒温水浴30 min;停止加热并冷却至室温,加纯净水20 mL,振摇,静置分层,取上清液;上清液使用无水硫酸钠脱水,过滤,滤液作为色谱分析试样。

1.4 GC-MS分析条件

1.4.1 GC条件 HP-5MS石英毛细管柱(30 mm×0.25 mm× 0.25 mm);柱温:起始温度150 ℃,程序升温3~260 ℃/min,保持40 min;柱流量为1.0 mL/min;进样口温度250 ℃;柱前压100 kPa;进样量1.0 mL;分流比10:1;载气为高纯氦气。

1.4.2 MS条件 电离方式EI;电子能量70;传输线温度250 ℃;离子源温度230 ℃;四极杆温度150 ℃;质量范围35~500;采用wiley7n.l标准谱库检索定性。

2 结果

经GC-MS检测,共分离出41个组分,鉴定并确认了其中的14个成分,主要成分为油酸(23.18%)、γ-谷甾醇(17.86%)、亚油酸(11.79%)、棕榈酸(10.98%)。这些成分均为首次在该植物中鉴定出。样品的总离子流图(TIC)见图1;测试所得的各个成分的质谱图经计算机质谱数据库检索和对照,并按面积归一化法分析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见表1。

图1 样品的总离子流图(TIC)

表1 花叶九节木脂溶性成分的GC-MS分析结果

3 讨论

通过提取分离并采用GC-MS-计算机分析,从花叶九节木脂溶性部位中检出41个组分,鉴定并确认了其中的14个成分,这些成分均为首次在该植物中报道。花叶九节木中脂溶性成分的主要化学成分以脂肪酸类化合物及甾醇类化合物类化合物含量最高,其中主要为油酸、γ-谷甾醇、亚油酸、棕榈酸,含量分别为23.18%、17.86%、11.79%、10.98%。油酸为不饱和脂肪酸,现代应用上通常将其作为中间体进行结构修饰,再用于食品、制药等行业,如制成蔗糖油酸酯、油酸甘油酯作为乳化剂,制成油酸乙醇胺用于治疗食道静脉曲张出血[6-11]。亚油酸由于能与胆固醇结合并转化为胆酸排出体外,从而起到降低血中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及甘油三酯水平的作用,故在医学上将其应用于治疗Ⅱ型高脂蛋白血症。棕榈酸为饱和脂肪酸,研究表明其具有诱导人成骨肉瘤细胞MG63凋亡的作用[12]。

上述结果表明,花叶九节木脂溶性成分中的主要成分有着较高研究意义的生物活性,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本研究的完成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花叶九节木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1]梁启成,钟鸣.中国壮药学[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5:498-499.

[2]广西壮族自治区革命委员会卫生局.广西本草选编(下册)[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74:1796-1797.

[3]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研究所.广西药用植物名录[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395.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第6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468.

[5]陆国寿,谭晓,陈家源,等.小槐花中的脂溶性成分分析[J].广西科学,2012,19(4):355-357.

[6]刘刚,努尔买买提·阿不都克里木,吾满江·艾力,等.油酸及其衍生物的应用[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3(1):32-35.

[7]朱翔.善得定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2,9(8):158-159.

[8]路欣.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26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4):131-132.

[9]刘烈全,谢先木,张军,等.内镜套扎联合药物治疗预防晚血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2,9(6):41-43.

[10]李毅云.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和治疗探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7):38-39.

[11]周克娣.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患者优质服务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6):82-83.

[12]王筱菁,李万根,苏杭,等.棕榈酸及亚油酸对人成骨肉瘤细胞MG63作用的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7,13(8):542-546.

GC-MS Analysis of Liposoluble Components from Psychotria Siamica (Craib) Hutch/

LU Guo-shou,LU Wen-jie,TAN Xiao,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4,11(12):105-106

Objective:To analyze liposoluble components from Psychotria siamica (Craib) Hutch.Method:The liposoluble components from Psychotria siamica (Craib)Hutch were isolated by silica gel column chromatography and analyzed by GC-MS-DS after methyl esterification.Result:41 components were separated and 14 of them were identified. The primary components were 9-Octadecenoic acid (23.18%), γ-Sitosterol(17.86%), 9, 12-Octadecadienoic (11.79%),Hexadecanoic acid (10.98%). All the compounds were identified from the plant for the first time.Conclusion:This research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of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n Psychotria siamica (Craib)Hutch.

Psychotria siamica (Craib)Hutch; Liposoluble components; GC-MS

10.3969/j.issn.1674-4985.2014.12.040

2014-01-09) (本文编辑:蔡元元)

广西中药质量标准研究重点实验室系统性研究课题(桂中重系201308)

①广西中医药研究院 广西 南宁 530022

②广西中药质量标准研究重点实验室

卢文杰

First-author’s address:Guangxi 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Sciences,Nanning 530022,China

猜你喜欢

花叶三氯甲烷柱层析
曝气吹脱及气洗炭池对水厂三氯甲烷的控制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三氯甲烷含量的稳定性研究
指甲油致癌?符合标准的产品可放心用
三氯甲烷市场价格持续走高
秋天?花叶
泥炭组成成分的GC-MS分析
花叶昆虫世界
花叶芦竹及其优化栽培技术
柱层析用硅胶对羌活中主要成分的影响
创意花叶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