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事
2014-03-10官旭峰
官旭峰
小时候在老家农村,我和妹妹每当炒菜的时候,就可怜巴巴地央求母亲多舀几勺油。我家的油罐沿挂着父亲做的黄铜片小油勺,一勺油大约5毫升左右。炖一锅大白菜,我们一个劲儿地央求,母亲才舍得舀三勺花生油。因为母亲炒菜不舍得放油,我和妹妹都心怀不满多年,母亲也知道。但是没办法,一是父亲不让,父亲过日子会算计,善节省。二是母亲担心日子过穷了三个儿子将来娶不上媳妇。母亲常说的话就是:“日子是靠嘴角省出来的。”到当兵离开家时,我看见家里的花生油已经蓄积了一小缸,足有50斤。
虽然我家吃油如此艰难,但尚不是村里最艰难的。有一次我们几个小孩子去看村里有名的贫困户家做饭,炒菜的时候,那女的攥着一个盛油的玻璃酒瓶子,用一双筷子插到瓶子里蘸蘸,拿出来在锅底点点,就算有油了。这次记忆太深刻了,深刻到我回家再也不嫌母亲放油少了。
我当兵到了部队,对油又有了一次深刻的认识。从前战士探亲回来或者亲属去部队,都会带点土特产和战友们分享。山东的战友带回的多数是熟花生,家里条件差点的也把晒干了的熟地瓜条炒了,或者炒葵花籽带去。林县一位老兵带的除了煮熟了的近似地瓜根的熟地瓜以外,还有一种黑乎乎类似菜饼的东西,吃到嘴里硌牙。据他说,他们的食用油与这种黑乎乎的东西有关。
在老兵的林县老家,附近山上生长着一种黄楝树,他们的食用油就靠这些树上结的籽。如果是风调雨顺的年头,树籽结得多,外加家里有年轻力壮的劳动力抢采得多,一户人家能获得一斤食用油。那黑乎乎硌牙的东西就是榨净油的饼,他们不但舍不得扔,而且舍不得吃。老兵还说,即便是这丰年所得的一斤食油,也不敢轻易消费。除了要节省点用于红白喜事、年节人情来往、盖房修墙等庄户人绕不过去的事,还要考虑来年是不是风调雨顺,那黄楝树能不能结籽,结多少籽。
林县老兵的话让我终生难忘,但是关于油,最深刻的认识并不是这一次。1976年10月,我所在的部队医训队组织我们去河北省承德山区采药,住半山腰的一老乡家里。我们准备下山吃饭时,他们刚开始做饭。堂屋有个土打的灶,上面放一铁锅,没有风箱。我见女的将白菜、地瓜剁了后放进去煮。开始我以为是煮猪食——跟老家我父母冬天热猪食一样。令我不解的是她还往里撒盐。后来我才知道,那是给老乡家里的几口人吃的。给人吃的为啥不放油?跟老乡熟了,唠起这事,我才知道他们整年都没有食用油吃。养猪的尚好,把肥猪送到公社里,能得二斤猪大油奖励。其余的营养补充,全靠吃点自己种的黄豆。我问老乡为什么不榨豆油食用,回答说不会,至少在当时那个山沟里没有榨黄豆油吃的习惯。一个人不食油,那日子怎么过?可人家就是那样过了。
现在每当下厨炒菜,往锅里倒油时,我常会想起这些事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