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针点刺治疗肱骨外上髁炎52例观察
2014-03-10李素红朱希法石普斌
金 华,李素红,朱希法,石普斌
(浙江省台州市中医院,浙江 台州318000)
火针点刺治疗肱骨外上髁炎52例观察
金 华,李素红,朱希法,石普斌
(浙江省台州市中医院,浙江 台州318000)
目的:观察火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用火针点刺治疗,对照组用传统毫针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6.2%、对照组82.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火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明显优于毫针。
肱骨外上髁炎;火针;对照治疗观察
笔者用火针点刺治疗肱骨外上髁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02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男29例,女23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67岁,平均42.8岁;病程最短7天,最长3年,平均3个月。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65岁,平均43.0岁;病程最短5天,最长2年半,平均3个月。两组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①症状:肘外侧疼痛并呈渐进性发展,痛甚时疼痛可向上臂或前臂外侧放散,做扫地、拧毛巾、端壶倒水等动作时疼痛加重,常因疼痛而致握物无力。②体征:肘关节屈伸活动不受限,于肱骨外上髁周围有一局限而敏感的压痛点。③伸肌腱牵拉试验(Mills征)阳性,伸肌紧张试验(Cozen征)阳性。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取阿是穴(即在肱骨外上髁处,找出压痛最敏感处),痛点周围1~2cm范围内点刺或围刺。
治疗组:选用中细钨锰火针,在阿是穴用棉签压痕做好标记,局部用碘伏消毒,然后左手持止血钳挟95%酒精棉球(捏干,防酒精溢出),点燃,尽量靠近患部;右手拇食指,中指微曲夹持针柄,针尖方向指向病变部位,置针于火焰的外上1/3处,先加热针体再加热针尖,并使针体末端2~3cm处烧红至白亮,快速点刺阿是穴,疾进急出不留针,进针深度约0.2~1cm,再用同样方法在其周围连续点刺3~5下。36h内局部不能沾水,保持清洁。每周治疗1次,2周为一疗程。
对照组:局部用75%酒精棉球消毒,然后用30号1.5寸毫针,直刺阿是穴正中1针,其周围斜向阿是穴加刺3~5针,再配曲池、手三里穴,施以捻转泻法,每10min行针1次,留针30min,每日针刺1次,每周5次,2周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
3 疗效标准
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痊愈:肘部疼痛消失,局部无压痛,肘关节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好转:肘部疼痛减轻,局部压痛不明显,活动功能改善。无效:症状体征未见明显改善或加重。
4 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5 讨 论
本病多因长期反复劳累而伤筋,以致局部气血瘀滞,络脉不畅;或气血虚损,筋脉失养;或风寒湿邪,客于肘部,致气血筋脉痹阻,筋脉失和而致。治宜散寒,化瘀,舒筋为主。火针在《内经》中称为“焠刺”。早在《灵枢·官针》中就有“焠刺者,刺燔针取痹也”的记载。《素问·调经论》中指出“病在筋,调之筋;病在骨,调之骨,燔针劫刺”,《灵枢·经筋》中强调“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阿是穴具有温通经络,行气活血,化瘀止痛作用。火针在针体烧红时温度可达800℃,针体上蓄积强大的热量,以针身为热能的载体,将火的能量直接送入穴内,可温通经络,推动气血,使 “通则不痛”。研究表明,火针刺入软组织时,可使软组织的蛋白质发生碳化,针孔便会形成一个小的开放窦道,使局部的炎性渗出物得以消散。针孔在恢复过程中又可激发机体的修复功能,从而使局部组织得以重新修复而达到治疗目的[1]。火针产生的疤痕1~2周消失,对穴位产生持久刺激,所以治疗时间可1周1次。火针另一优点是疗程短,轻者1~2次治愈,病久者需治疗3~7次。而用毫针治疗也能获得一定疗效,但疗程较长,治愈率较低。
[1] 林志建,张洪艳.火针加拔罐治疗网球肘124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8,16(3):21.
R245.316.843
B
1004-2814(2014)06-0546-02
2014-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