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缝隙化健康教育模式在低位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

2014-03-10刘娅林杨章玲张小丽长江大学荆州临床医学院荆州市中心医院护理部湖北荆州434020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造口缝隙直肠癌

刘娅林,杨章玲,张小丽 (长江大学荆州临床医学院 荆州市中心医院护理部,湖北 荆州434020)

据WHO的数据显示:直肠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国低位直肠癌/超低位直肠癌约占全部直肠癌的3/4[1]。低位直肠癌特别距齿状线5cm以下的直肠癌,多采用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 (Miles术)[2],即在腹壁上人为的开口,成为肠造口,俗称人工肛门。由于肠造口改变了粪便的正常出口,从隐蔽的会阴部转移到了腹部,且早期的粪便不能随意的控制,使患者在术前的认知无法接受,术后长期面临人工肛门所带来的一系列生理及心理变化,个人自尊和自信心受挫,个人社会功能难以得到实现,生存质量受到严重影响[3]。同时有研究表明,造口术后病人的生活质量受到很大的影响,应当针对病人的实际情况,加强结肠造口病人院外健康教育,提高病人的自理能力,帮助病人建立规律排便,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然而传统的健康教育主要以护士口头宣教为主辅之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宣教方式比较单一、工作时间相对不固定、健教内容不全面,获得的知识不能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为了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我科将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低位性直肠癌结肠造口34例患者作为实验组,运用 “无缝隙组织”理论开展全方位无缝隙化健康教育,与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相比更好的满足了患者及家属的健康需求,保障了健康教育效果,现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将我院于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间收治的低位性直肠癌结肠造口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35~77岁,平均年龄53.3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3例,初中10例,中专及高中12例,大专及本科以上5例;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低位性直肠癌结肠造口34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其中男23例,女11例。年龄33~73岁,平均年龄51.3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4例,初中13例,中专及高中12例,大专及本科以上5例。2组术前均行内镜及活检,确诊为低位直肠癌。2组的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 (P>0.05)。

1.2 健教方法

1.2.1 实验组 以患者入院、术前、术后、出院为主线,制定全面、阶段性的无缝隙化健康教育内容:①在患者入院时,由责任护士做自我介绍并发放入院健康教育表对患者及家属进行住院介绍,包括:病区环境、陪护制度、作息制度、便民制度、安全制度、查房制度以及相关责任医生、责任护士、护士长及科主任,介绍完毕后请患者或家属签字确认。②检查前,由责任护士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与之相符的出行方式,同时告知患者及家属相关检查的地点及时间,并介绍检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血、尿检查、心电图、胸透、胸片、B超、肠镜、其它)。③术前2~3d,由责任护士介绍相关的饮食要求,常用药 (番泻叶、甲硝唑)的作用、用法。④术前1d由科室的健教护士对本组的患者及家属集中进行心理指导,采用多媒体演示及口头讲解麻醉方法、手术方式及注意事项;术前禁食水的意义及方法;留置胃管、尿管的目的;有效咳嗽的方法及意义;口服甘露醇的方法及意义。⑤手术当日患者返回病房时,由值班护士告知患者家属术后短时间内的注意事项;术后体位、引流管的目的、注意事项;饮食原则;用药指导。⑥术后,由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进行健康宣教,健教内容包括:有效咳嗽的指导、活动指导、切口护理方法、饮食指导、人工肛门的护理、大便控制的训练。⑦出院前,健教护士组织患者和家属进行集体健康教育讲解出院指导,主要内容包括:饮食、活动、用药、复查、化疗、自我护理、预防疾病的发生等方面。⑧出院后,设立造口之家,将患者的资料详细记录,由健教护士定时进行电话回访。每半年开展一次造口联谊会邀请患者及家属参加,组织专业医生及造口治疗师讲解最新的治疗及护理方法,对患者日常的造口护理疑难问题进行现场解答,同时发动现场患者及家属互相交流造口护理的经验,并树立典范以达到激励效应。

1.2.2 对照组 对本组的患者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入院时进行一般的入院需知介绍,手术前后对患者进行单独的相关注意事项的告知,多以口头讲述为主辅之发放健康教育处方。

1.3 观察方法

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以发放问卷的形式调查患者的术前心理接受程度,统计2组肠道并发症发生率、掌握造口护理时间、住院时间,同时调查健康教育合格率并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做出测评。对于文化程度较低不能自行作答者,检查者逐条解释征得同意后代填或由相关家属代填,共发放问卷64份,回收64份,回收率100%。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资料采用SPSS17.0软件建立数据库,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1 2组患者的术前心理评估比较 例 (%)

表2 2组患者的临床观察指标 例 (%)

2组患者的入院介绍及术前健康教育知识的接受程度相比较,实验组的患者及家属入院后在短时间内更好的熟悉了医院的环境,消除患者的焦虑情绪,术前较好的掌握了手术的相关信息,对于手术的心理接受能力更强。具体结果见表1。

观察发现术后实验组的肠道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在患者掌握造口护理的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实验组也均少于对照组 (P<0.05),可见对患者实行无缝隙健康教育能使患者及家属在短时间内更好的掌握术后护理的重点知识,有利于完善患者术后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统。具体结果见表2。

2组患者相比较实验组的健康教育合格率、护理工作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 (P<0.05),具体结果详见表3。由此可见实行无缝隙健康教育能让患者及家属更全面的掌握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更加人性化的突出以患者为中心的思想,构建良好互动的和谐护患关系。

3 讨论

表3 2组患者的健康教育合格率及护理工作满意率 例 (%)

3.1 实行无缝隙化健康教育可消除患者的焦虑情绪,减轻应激反应

有研究表明,相关知识理解得越多,患者对于将要发生的事件他们的期望与恢复就越好[4]。与传统的健康教育相比较,无缝隙化健康教育围绕以患者为中心的思想强化了入院宣教及术前介绍,使患者在短时间内熟悉了医院的陌生环境,消除了患者的不安情绪,增加了住院期间的舒适度。更通过术前健教护士的集体健康宣教与同病友相互沟通交流,有利于加强患者对于手术的正确认识并获得了手术的相关信息,从根本上缓解了患者的压力源,减轻了应激源的不良反应。

3.2 无缝隙化健康教育扩展了健康教育的范畴,加强了社会支持保障系统

传统的健康教育对象主要是患者,无缝隙化健康教育则扩大了健康教育的范畴使其主体由患者扩大为患者及其家属。有研究表明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护理员不应着急指导病人,应联合家属一起帮助病人克服障碍,当病人能主动提出问题,表现出关心、兴趣时,这是教导病人自我护理的好时机[5]。在这一时期实施造口相关知识的指导,包括饮食、衣着、休闲娱乐、训练规律排便、造口周围皮肤护理、并发症观察等项目均与病人的疾病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6]。而患者和家属的共同参与健康教育不仅提升了患者获得健康知识的主动积极性,更加强了患者出院后的社会支持保障系统。

3.3 保障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提高了造口患者的生存质量

Marquis等的研究表明直肠癌患者能得到及时有效的专科护理指导对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重要作用[7]。然而传统的健康教育工作缺乏主动性与连续性,健康教育的主体工作者具有不固定性导致了健康教育的内容不连贯,患者常常得不到有效且全面的健康教育。无缝隙化健康教育将健康教育的主体相对固定化,科室设立专业的健康教育小组,由经验丰富且善于沟通交流的护士担当健教护士使其与责任护士一起分担健教工作。两者紧密分工合作,由健教护士负责对同病种的患者进行集体健康宣教,由责任护士针对每名患者的不同情况在不同的阶段进行一对一的个体健康教育,两者相结合不仅使患者感受到了集体健康教育积极主动的活跃氛围,更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保障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满足了不同患者的健康需求,提高了造口患者的生存质量。

3.4 实行无缝隙健康教育提高了护理工作满意率,有利于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

有研究表明满足患者对疾病护理方面的需求,是护患关系的基础[8]。实行无缝隙化健康教育立足于从各个方面实行健康教育全程无缝隙化管理监督体系,由护士系统地、有计划、有目的地讲解,并随时解答患者的疑问。使患者了解手术及有关疾病的康复保健知识,增加了手术透明度,维护了患者的知情权,使患者感到在医院里受到尊重和重视,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9],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

全程无缝隙的健康教育模式有利于低位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改善生活质量,能够将健康教育模式扩展化,向患者及家属延伸,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健康教育模式。但是如何使这种护理模式更加完善与规范,有待于广大健康教育的护理工作者进一步研究。

[1]Steward B W,Kleihues P.World Cancer Report[M].Lyon:IARC Press,2003:1982-2202.

[2]喻德洪 .现代肛肠外科学 [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345-360.

[3]郁宝铭 .低位直肠癌外科治疗的回顾、现状与展望 [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2,17(8):389-340.

[4]Gladfelter JP.MamgiIlg patit expectatio [J].Plast Surg Nurs,2006,26 (2):73-76.

[5]徐满芳 .结肠造口病人的健康教育 [J].现代康复,1999,3(7l):800-801.

[6]路潜,周玉沽 .结肠造口病人造口知识掌握情况和需求状况的研究 [J].中华护理杂志,2003,4(4):251-252.

[7]Marquis P,Marrel A,Jambon B.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with Stomas:The Montreux Study[J].Ostomy Wound Manage,2003,49 (2):48-55.

[8]胡翠环,王志红,任海燕,等 .癌症患者抑郁症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J].护理学杂志,2006,21(19):56-57.

[9]龚颜欢,钟翠娜 .集体健康宣教在临床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J].护理研究,2005,19(7):1271-1272.

猜你喜欢

造口缝隙直肠癌
雨的缝隙
皮桥造口在预防性回肠造口临床中的应用及观察
微信授权式教育在尿路造口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一种带宽展宽的毫米波波导缝隙阵列单脉冲天线
直肠癌术前放疗的研究进展
COXⅠ和COX Ⅲ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GRP及GRPR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结肠造口并发症类型分析及预防措施
从文本的缝隙挖掘弦外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