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力的呼唤
——对《彷徨》的另一种阐释

2014-03-08◎王

参花(下) 2014年5期
关键词:启蒙者聪明人祥林嫂

◎王 莹

生命力的呼唤
——对《彷徨》的另一种阐释

◎王 莹

通过对《彷徨》生命力萎缩状况的论证,得出中国需要生命力。鲁迅先生正是在此基础上追寻生命力,对民族原始生命力进行呼唤。

生命力 萎缩 阻隔 呼唤

鲁迅的小说以“内容的深切,格式的特别”为大家所肯定。他的剖析精神“揭露民众身上的创伤,以引起人们疗救的注意”,正是“内容的深切”的表现。那么鲁迅为什么要揭露民众身上的创伤呢?笔者在这里认为原因不简单的是想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清醒地认识到国民的生命力日渐萎缩,他们对食人、食于人的社会现实日渐麻木,安于自守,反抗精神逐渐丧失。所以鲁迅希望通过解剖他人,社会以及自身,彻底抛开腐朽衰落的旧道德,旧规范,从而走出彷徨,实现精神的重建。正是出于这个原因,“鲁迅先生他‘彷徨’于黑的十字街头,不住地给我们无所适从的人们‘呐喊’,并且指示我们那里是归路。”(《中国鲁迅学通史》张梦阳 著)鲁迅先生所期待的是一种民族精神的回归,《彷徨》是一种对生命力的呼唤。

一、萎缩的生命力

1.萎缩的人们——聪明人与傻子与奴才

“鲁迅对于人性发掘的深度与艺术表现的具体生动程度,是当时其他中国小说家不曾达到的。”(《中国现代小说史论》阎浩岗 著)鲁迅善于活画出人物的灵魂,给以无情的抨击。笔者认为鲁迅小说中存在三种类型的人:聪明人,傻子,奴才。聪明人就是那些自认为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假道德家,他们用虚伪的面纱遮住自己淫邪、丑恶的灵魂。这些人虽然有知识有文化,在别人眼中是高人一等的聪明人。然而表现出来的只能是虚伪与做作。傻子是指一些启蒙者,先觉者,如《孤独者》中魏连殳,《长明灯》中主人公以及《在酒楼上》中曾经的吕纬甫,他们被人当作疯子,实质上他们并不是疯子,由于行为激进,性格怪癖,被其他人误认为疯子,他们这种不计个人得失却类似傻子,或者用堂而皇之的语言称为高尚伟大,最后却总也徒劳无功。奴才是指被命运拨弄的人而不觉悟,被生活和世俗所压迫的人,如祥林嫂、《幸福的家庭》中作家、《示众》中看客、《孤独者》中大良们,都属于这一类。鲁迅对聪明人的虚伪、陈腐的本质给予了无情的批露与讽刺。听到祥林嫂被抓回去,鲁四老爷说:“可恶,然而……”作为一名有学问的长者,竟然助纣为虐,不顾他人死活。这就掀掉了这位德高望重者的画皮。这些聪明人被蒙昧了心性,没能表露出善良的一面,他们被异化成自私自利的小人。说他们是聪明人但他们并不聪明,他们的生命力日渐萎缩、堕落,迥异于人的本性,蒙上了一层暗影。事实上社会上那些能够平步青云、呼风唤雨的正是这些人,我们又不得不称他们为聪明人。而启蒙者和先觉者,他们本应受人尊敬和钦佩,实际上他们却成了被人鄙夷者,成了孤军奋战,为世人所不理解。他们在新思想陶冶下从昏睡中惊醒过来,立下捣毁“铁屋子”的宏愿,然而在强大封建旧势力血腥反扑下,又是软弱无力的。所以他们只能回到原来的老路或是疯掉或死掉,“梦醒了无路可走”。“他们许多人都是聪明,正直的,是每一个革命时期首先觉悟的分子,但当他们对现实还没有明确坚定的认识,当他们把自己‘孤独’起来的时候,他们是软弱无力,毫无作为的。”(《中国鲁迅学通史》张梦阳 著)奴才是指一些人愚昧麻木,不是从现实生活经验出发,而是盲目地承袭世世代代相传的旧观念,他们维护着封建秩序和道德,严重缺乏独立的人格,毫无自己的独立见解,固守着旧社会这潭死水,只等着生命力的枯竭,也就缺乏了生命力的朝气。有的虽然是受害者,实际上自己的观念也是完全被封建道德所禁锢,所以仍然是封建秩序和道德的奴隶。鲁迅对他们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生命力应该是一种积极向上,充满朝气,用之不竭的动力。而启蒙者不能发挥启蒙作用,生命力是萎缩的。聪明人和奴才又缺乏独立的人格,他们的精神世界也是不健全的,萎缩的。他们不能称为人,而是异化的人,这是一种非正常现象。因此这些人需要点燃生命力,注入新鲜血液使他们得以复苏。

2.僵化丑恶的环境

《彷徨》中十分重视环境的展现,把环境的展现置于小说创作重要地位。在这里,时间是凝滞的,地域是封闭的,而人物是麻木残忍的。《祝福》中,祥林嫂夫死子亡,不但得不到亲朋好友的些许安慰同情,反被其同族大伯侵占财产,扫地出门。连柳妈也在她的伤口上撒盐。人们对祥林嫂的不幸是习以为常的。在《长明灯》中“屯上的居民是不大出行的,动一动就须查黄历,看那上面是否写着‘不宜出行’;倘没有写,出去也须先走喜神方,迎吉利”,在这样一个门关一样的环境当中,主人公的行为被看作异类,是不吉利的。因此他被幽禁,连财产也让别人以似乎正大光明的手段谋算了去。《彷徨》中环境都是僵化的,没有一点生气和活力,像一潭死水,微风也吹不起半点涟漪,人的生命潜能在这种环境下受到极度压制。鲁迅的故事的发生地就在这种蛮荒之地,因此也就造就了一批视野狭窄,精神麻木的愚民。这里与外界相隔,信息阻塞,空气死气沉沉,人们只能像动物一样生存着。谁想改变这一状况,就会一齐打倒他。环境僵化,因此要进行彻底的思想改造,而要完成思想改造,首先要调动其积极性,从而用旺盛的生命力建造人文化的环境。

二、生命力的追寻

为何说《彷徨》是鲁迅对生命力的呼唤呢?我们从文本中可以找到根据。从站在社会最前端的启蒙者来说,他们是社会的急先锋,鲁迅对其态度可以看出鲁迅对整个社会的希望。《彷徨》一部分启蒙者面对失败,失去了自我。失去自我的就不必再说,也就没有什么生命力可谈。那么这一部分离开的,就说明了具有“走出焦虑,绝望,抑郁的彷徨之境的意志” 吗?(《彷徨中人格和精神求索》梁伟峰 著)当然不是,正像《娜拉走后怎样》所提出的问题,走后又能怎样呢?“走”只不过是从一个黑笼子钻进了另一个黑笼子,这里没有光明和希望,哪里才是容易改造的呢?这是启蒙者对社会责任的逃避与推卸。从故事发生地来看,启蒙者是唯一的亮点和希望,随着他的消失和灭亡,全村也就真正陷入了一片黑暗。连走的人也让人看不见一点希望。“在《彷徨》里,充满着人生的悲愁,充满着看透了人生之后得到一种真切的悲feeling……不如一个人翦过了一段荆棘,而无穷的荆棘道路,看去终是无穷的荆棘道路,于是中途彷徨,莫名悲愁了。”⑤毛泽东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可是这里连“星星之火”也没有啊。鲁迅正是刻意描绘出这样一幅图景和结局,他认为中国的民众“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消亡”。他描绘的村子是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在这举国齐喑的时刻,民族生命力遭到极大的践踏的时刻,是选择“爆发”还是“消亡”呢?这样死气沉沉的空气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我想鲁迅还是倾向于“爆发”吧。鲁迅先生追寻的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生命力的爆发。他盼望着有人能够打破这个僵局,给人民和彷徨的自己带来应有的生命力。“有学者这样概括,终极实在观的说法是‘从无到有’,否定一切小有的终极行性而达到大有,梵我……”(《鲁迅的生命哲学》王乾坤 著)他对社会大环境已经很失望,周围充满无尽的黑暗与寒冷,他之所以把社会揭露得如此深刻,我想鲁迅先生期待的是涅磐之后的重生,一种永久的重生,一种获得持续的生命活力的重生。总之是对生命力的一种呼唤。

《彷徨》是鲁迅写于五四退潮期,“由热情的叫喊而入于感伤的吁叹”(《中国鲁迅学通史》张梦阳 著),反映苦闷彷徨的心情的一部小说集。但是鲁迅并没有停留在这种心境,而是希望借此引起人的注意,激发大众生命力。他希望人民大众起来打破这沉闷空气,打破腐朽封建制度,获得民族的原始生命强力。只有这样民族才能生存。鲁迅先生呼唤的是一种生命力的复苏。

[1]中国鲁迅学通史.张梦阳著.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5年1月第1版

[2]中国现代小说史论.阎浩岗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3]鲁迅的生命哲学.王乾坤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9年7月第1版

(作者单位:沧州师范学院)

(责任编辑 冯雪峰)

猜你喜欢

启蒙者聪明人祥林嫂
深挖文本
深挖文本
——祥林嫂的悲剧原因解读
基于祥林嫂称谓感知其人物形象
六个聪明人去看海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从启蒙者“论戏曲”到“甄别旧戏”——20世纪中国戏曲命运的生态观照
两个聪明人的一次相亲
和聪明人在一起你会更聪明!
一寸相思一寸灰
与“启蒙者”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