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视角下鲁迅小说《药》的隐喻分析
2014-03-08苏旬娜
苏旬娜
(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 北京 100024)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鲁迅小说《药》的隐喻分析
苏旬娜
(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 北京 100024)
隐喻研究是近年来学者们广泛关注的焦点,涉及的领域涵盖了哲学、语言学、逻辑学、心理学、认知科学等领域。关于鲁迅短篇小说《药》的主题揭示,大多数研究者集中于以情节、人物形象、场面为出发点,从文学角度进行分析评介。从语言学角度分析《药》主题思想的文章非常少。因此,利用隐喻认知理论,对《药》中的“人血馒头”的隐喻及其生成机制的分析是一种尝试。
认知语言学;药;人血馒头;隐喻
一、引言
人类通过隐喻认识世界,Lakoff和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1980)一书中,明确地指出了隐喻的重要性。修辞学上的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段,指直接将本体等同于喻体以描写或说明本体的比喻类型;而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是一种认知活动,是作为认知主体的人类通过推理,将一个概念域通过映射域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上使后者获得隐喻义。
基于中国知网(CNKI)这一平台,我们以“隐喻”和“药”作为关键词进行检索,结果显示从隐喻角度分析鲁迅小说《药》的文章非常少,共有4篇文章。
其中,从修辞学角度分析《药》中隐喻表达的文章有3篇。张舟子、翟东明(2003)通过对“康大叔”、“人血馒头”、“坟”这几个隐喻的重新分析,指出隐喻是鲁迅小说《药》的主要叙事手段。申艳霞(2008)将《药》中的“血”视为身体的隐喻,“血”的社会意义覆盖了它的自然意义,从自然的血引申为能为落后社会注入生机的微弱力量。任葆华(2009)指出,鲁迅先生在文中使患有 “痨病”华小栓的身体作为其隐喻艺术思维的枢纽,展开一系列围绕“药”的情节描写,这背后隐藏着他对一种理想政治秩序的呼吁。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药》的隐喻英文翻译策略的文章有1篇。汪珍等(2010)以框架理论为基础,对鲁迅小说《狂人日记》和《药》中的隐喻英译策略进行实例探讨。作者指出,在鲁迅小说《狂人日记》和《药》的杨宪益、戴乃迭译本和莱尔译本中,对文化框架相同的文本所采取对等转换隐喻翻译策略;在框架相异时采取移植和增补的隐喻翻译策略。
本文将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用隐喻认知理论重新分析小说《药》。根据文本内容,我们发现文章围绕“人血馒头不是治愈肺痨的良药”展开情节的描述,而鲁迅先生要表达的是“资产阶级革命不是推翻旧社会的有效方式”这一深层思想。鲁迅先生所要表达的观点到文章内容的呈现,就是“资产阶级革命不是推翻旧社会的有效方式”到“人血馒头不是治愈肺痨的良药”这种思维的转换,这一过程经历了两次概念隐喻。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分析《药》的主题思想是如何通过概念隐喻表现出来的。
二、“人血馒头”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
《药》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华老栓买药,第二部分是华小栓吃药,第三部分是茶馆里的议论,第四部分是两位母亲上坟。“药”是串联这四部分的线索,在文中“人血馒头”就是“药”的具体呈现形式。与“人血馒头”有直接关系的两人是患有痨病的华小栓和提供血源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青年夏瑜。
华小栓是旧中国蒙昧无知的底层青年代表,他身患肺痨,而更深层的疾病却是精神的麻木冷漠;夏瑜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青年代表,受民主自由思想的洗礼,希望靠个人能力打破旧社会的专制,为广大人民争取民主与自由。然而,蘸有革命战士夏瑜鲜血的馒头,成为患有肺痨的华小栓的救命药;革命者的死成为患有疾病者生的希望。
文章围绕“人血馒头是治愈肺痨的良药”展开叙述的。作为普通大众的底层代表,华老栓夫妇坚信人血馒头可以医治肺痨。他们满怀希望,用开茶馆赚来的辛苦钱,向刽子手康大叔购买能够治愈小栓肺病的“人血馒头”。但是,“人血馒头”不能治愈华小栓的病,华小栓最终还是死了。因此,“人血馒头不是治愈肺痨的良药”成为文章表面传达出来的意思。
夏瑜作为腐朽社会觉醒者中的精英,影射的是清末革命家秋瑾女士(“夏”、“秋”和“瑜”、“瑾”分别相对,《说文解字》卷一【玉部】瑾瑜,美玉也)。在文中,夏瑜救国救民的义举成为茶馆人口中“疯了”的谈资,民众对他的思想行为不解甚至是嘲讽,并认为夏瑜被“告发”、被“结果”是罪有应得;夏瑜想去拯救的对象却成了让他殒命的看客和帮凶。
从夏瑜的身份看,他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党的代表,希望通过自身的革命斗争打破旧的社会秩序,“资产阶级革命是治愈腐朽社会的良药”这一信念指引着他的革命行为。夏瑜革命斗争的失败暗含了“资产阶级革命不是治愈腐朽社会的良药”,也就是“资产阶级革命不是推翻旧社会的有效工具”这一深层意思。
“资产阶级革命不是推翻旧社会有效方式”这一思想通过“资产阶级革命不是治愈腐朽社会的良药”实现隐喻表达;而“资产阶级革命不是治愈腐朽社会的良药”又通过“人血馒头不是治愈肺痨的良药”这一简单的隐喻表达得以实现。也就是说,“人血馒头”是经历两次隐喻后反映在文本中的表达式。因此,要揭示出鲁迅先生在文本中所要表达的思想,就要从“人血馒头”的隐喻开始分析。在第三部分中,我们将对从文本中提炼出来的隐喻及其生成机制作进一步的分析。
三、“人血馒头”隐喻的生成机制
当代认知语言学中,L&J(1980)指出,隐喻的本质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其中始源域是用于理解目标的基础和参照物,目的域是述说的对象。随着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深入,学者们进一步发现,隐喻不仅包括利用具体事物的认知模式来认识和构造对其他事物的认知模式,而且还包括整个认知模式结构、内部关系的转移,这种转移是源模式向目标模式结构的映射。
隐喻的基础是始源域与目标域之间存在相似关系。认知主体通过推理将目标域映射到源域上;而目标域和源域涉及表达两种不同的思想,它们共存产生的矛盾,在相似关系的基础上碰撞融合,从而获得隐喻义。
(一)第一次隐喻的生成机制分析
从“资产阶级革命不是推翻旧社会的有效方式”表达到“资产阶级革命不是治愈腐朽社会的良药”表达的生成过程分析。
1.资产阶级革命不是推翻旧社会的有效方式。
2.资产阶级革命不是治愈腐朽社会的良药。
对于资产阶级革命派来说,革命是改变旧中国现状最有效的方式。像夏瑜这样的一批革命党人希望通过武装斗争这一方式,打破落后的国家机器,启发民智,实现自由民主。旧中国的社会是病态的,改变这一社会现实就需要一副强有力的药,这样才能见效快、力度大。
采取“有效方式”或服用“良药”都会对事物的性质产生积极影响,使其产生或大或小的改变;“良药”是对“有效方式”的隐喻表达。在文本中,夏瑜被杀的结果预示着资产阶级革命改变社会这一方式的失败,也就意味着“资产阶级革命不是推翻旧社会的有效方式”,进一步间接的表达为“资产阶级革命不是治愈腐朽社会的良药”。
(二)第二次隐喻的生成机制分析
从“资产阶级革命不是治愈腐朽社会的良药”表达到“人血馒头不是治愈肺痨的良药”表达的生成过程分析。
3.资产阶级革命不是治愈腐朽社会的良药。
4.人血馒头不是治愈肺痨的良药。
“资产阶级革命”是暴力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的手段之一。“革命”必定要通过流血牺牲来实现,才能摧毁旧有的腐朽社会,建立新型进步的社会。因此,革命也就具有医治社会顽疾的功效,是治愈社会疾病的良药。从夏瑜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失败看来,“革命”没有起到治愈社会的作用,因此资产阶级革命不是治愈社会的良药。
在文本中,“人血馒头”作为一种药引出现。旧社会迷信的说法认为人血可以医治肺痨,刽子手借此将蘸有人血的馒头作为药物出售。“人血馒头”具有了“药”的功效,成为革除病源、治愈病患的良药。实际上,人血馒头可以治肺痨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因而人血馒头不是治愈肺痨的良药。
“人血馒头”和“资产阶级革命”这两个概念相似地不能起到对病和社会的治愈作用。因此,作者想表达“资产阶级革命不是治愈腐朽社会的良药”这一含义,借助“人血馒头不是治愈肺痨的良药”间接的表达出来了。
(三)“人血馒头”对文本主旨的揭示
通过对两次相似关系的隐喻分析,我们知道明白了作者是如何将文章主题间接地表达了出来。因此,想要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我们就要通过与隐喻生成相反的方向来推导。文章表面上是在说“人血馒头不是治愈肺痨的良药”,实质上是在传达“资产阶级革命不是推翻旧社会的有效方式”这一思想,而“资产阶级革命不是治愈腐朽社会的良药”是表层含义与深层思想之间的过渡。
四、结语
本文试图使用认知语言学中概念隐喻的相关理论,来分析《药》中主题思想的隐喻及其生成机制。分析表明,《药》的主题思想是通过两次隐喻表达最终得以实现。
本文的不足在于只从概念隐喻出发,对“人血馒头不是治愈肺痨的良药”这一隐喻表达进行分析;文中其它隐喻表达诸如身体隐喻中的“红眼睛阿义”等,语音隐喻中的“夏瑜”与“秋瑾”、“华小栓”与“夏瑜”等的分析没有涉及。而且,语言理论运用不足,解释不够全面充分。笔者希望在以后的进一步研究中,能够弥补这些不足之处。
[1] Lakoff,G.& 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and Li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鲁迅.呐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3]任葆华.身体的隐喻——重读鲁迅的小说《药》[J].名作欣赏,2009(05).
[4]申霞艳.血的隐喻——从《药》到《许三观卖血记》[J].文艺争鸣,2009(08).
[5]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6]汪珍,杨思慧,胡东平.框架理论视角下鲁迅小说中隐喻的英译策略——以《狂人日记》和《药》为例[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
[7]翟东明.隐喻:《药》的叙事密码张舟子[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02).
Analysis of metaphor in Lu Xun's novel "the medicin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Su Xun-na
(The Chinese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024, China)
The study of metaphor is the focus of attention of scholars in recent years,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philosophy, linguistics, logic, psychology, cognitive science. About the theme of Lu Xun’s short story "medicine", most researchers focus on the plot, characters, scenes as the starting point,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terature review. From the linguistic point of view, is very little". Therefore, using the cognitive theory of metaphor, to analyze the metaphor in "medicine" and its formation mechanism is a try.
cognitive linguistics; medicine; human blood Steamed buns; metaphor
I207.4
A
1000-9795(2014)06-0125-02
[责任编辑:董 维]
2014-03-10
苏旬娜(1988-),女,山东日照人,从事汉语言文字学现代汉语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