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视角下休闲农庄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基于嘉兴5家农庄的调查
2014-03-08娄在凤
文/娄在凤
休闲农庄作为农家乐的重要形式,近几年发展态势良好,截至2012年,嘉兴市级以上农家乐有108个,经营户达946个,直接从业人员6539人,年度接待游客达1219万人次,营业收入8.3亿元,主要有观光型、参与体验型、休闲度假型,呈现多元化状态,对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增加当地农民收入起了重要作用,积极推动了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然而,休闲农庄也普遍存在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问题。循环经济则以“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为基本原则,倡导“资源—产品—废弃物—资源”的闭合式产业生态价值链,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开发利用资源,可以降低生态成本,促进农庄生态环境建设,对美丽乡村的建设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调查对象和目的
本文从环境保护、资源循环利用角度调查农庄运营管理,通过游客、企业经营者的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及实地调查,了解农庄实际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运用循环经济理论指导农庄的可持续发展。
二、调查问卷设计
根据嘉兴市农家乐经营规模、发展定位,针对农庄生态环境、游客环保意识及自律行为、企业管理方式进行深入调查,选取嘉兴市5家休闲农庄,对游客发放问卷,并对农庄经营者及当地农民进行访谈。
表1 调查农庄基本情况
图1 畅想园农庄循环经济模式图
针对游客的问卷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游客基本情况;第二部分是游客环保观念调查,主要调查对环保观念的态度及意识;第三部分是环保自律行为调查,主要包括日常生活环保行为及影响环保行为的因素;第四部分是从游客角度对农庄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环保问题的建议和改进。
针对农庄经营者的调查,主要是通过访谈形式,了解农庄的资源消耗量、资源再循环及农庄环境安全等情况,分析农庄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遇见的困难。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初步形成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生态循环农业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具有综合性、高效性、多样性等特点。
畅想园生态农庄位于桐乡市大麻镇海华村,占地400多亩,距离嘉兴市区60公里,杭州46公里,上海120公里,交通便利,目前形成了垂钓中心、多功能会议中心、水产养殖基地等生态旅游度假与农业开发项目,其中,住宿拥有标准间100多个床位,餐厅容纳400多人用餐,建造极具特色的休闲木屋,共形成了园林式绿化基地、生态养殖区和休闲垂钓区、餐饮娱乐区四大功能区块相结合的综合性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园区,是浙江省钓鱼比赛基地,2012年被评为嘉兴市三星级农家乐。
自2010年启动以来,畅想园农庄以循环经济为指导,将蔬菜瓜果、农作物的秸秆和草料进行畜牧养殖,畜牧的粪便用来喂养池塘的鱼和农作物的种植,促进废物资源化、原料循环化,形成了“秸秆、草料+畜牧养殖+圈肥利用+绿色农产品生产+观光旅游”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园区内生产的果蔬、畜禽均是无公害产品。
(二)丰富当地居民的业余生活,提高农民收入
圣莱特农庄位于嘉兴市王店镇见林村,占地600多亩,农庄以餐饮、休闲、观光为主,是集农、林、牧、副、渔于一体的生态型休闲观光型综合农庄,其中苗木重点引种推广美国改良红枫、多花蓝果树、美国彩叶树和改良复叶槭等数十个品种。现已建成观赏鱼养殖场,果蔬种植采摘区、垂钓区、餐饮中心、棋牌活动室、会议中心及生产生态林等项目,并在林木种植区域套养野兔、野鸡、本鸡、山羊等。自2006年营业以来,圣莱特农庄解决了当地剩余劳动力就业难的问题。据调查,本镇直接从业人员达到200多名,且收入可观。同时,丰富了当地居民业余生活,改善了生活环境。
(三)游客环保意识及自律能力调查分析
调查小组于2012年11月至2013年3月,对游客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91份,其中有效问卷185份。
1.部分游客环保意识薄弱,自律行为较差。调查显示,67%的游客认为我国环境污染、破坏十分严重,55.5%的游客认为经济发展比环保更加重要,在回答“您认为个人应该对环境保护持什么样的态度”时,15%的游客选择“尽己所能地积极关注和行动”,31%游客选择“根据自身条件适当关注和参与”,36%游客选择“与自己没多大关系”;对“视野范围内无垃圾桶时如何处理手中垃圾的问题”,仍有17%的游客选择趁人不注意扔到不起眼的地方。从调查中可以看到,很多游客仍然认为环境保护与个人无关,仅仅是政府和社会的事情,并且自律行为较差,随处扔垃圾的游客大有人在。
2.游客认为农庄环保工作亟待改善。对“您认为目前农庄开展的以下环保工作中哪些还不够理想”问题的回答,排在前三位的是水体保护和清理、农庄打扫干净程度、部分卫生死角,农庄对游客的环保引导非常欠缺,监管意识不到位等问题。
四、休闲农庄经营中存在的环保问题
(一)农庄资源消耗量较大
休闲农庄的占地面积少则几百亩,多则上千亩,农庄为了追求更高利润,盲目追求设施高档化,改变土地属性,减少农业种植。圣莱特农庄开发CS拓展训练基地,游客充分享受体验的快乐,但是很多用地被闲置,农庄大力开发垂钓、马场等娱乐项目,过分地以追求利润为目的,使得很多土地改变属性,不利于当地生态农业环境的发展。
此外,食物浪费、水资源以及能源的浪费也十分严重。由于管理不善,农庄经常出现彻夜通电情况,游客食物浪费、厨房食料浪费比比皆是,这给农庄的经营增加了更多的成本。
(二)农庄资源循环利用率偏低
农庄用水量较大,特别是垂钓、餐饮等的用水,而在实际调查中发现污水并没有进行充分循环使用,污水处理回收偏低;农庄周围垃圾大量堆积,并没有及时归类处理;农场中使用的一次性薄膜,每年用量特别大,不能进行再利用;废水、废气、废物并没有进行有效处理再使用,而是直接排入垃圾场。此外,种植区、采摘区土地利用率不高,复种作物偏少,进入冬季后,大片地面荒废,采摘区也并没有实现立体种植。
(三)经营过程中环境污染严重
在调查中发现,农庄的水资源出现严重污染,其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和食品加工废水以及酒店产生的污水,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仅为30%,说明大部分污水没有被处理直接排出。农药用量偏高,使用强度达18%,直接影响着食品安全。
梅花洲农庄引入大量的先进果品,在成熟季节,既可以供游客采摘,享受旅游乐趣,也可以供游客观赏,增加知识开阔眼界。但是,由于游客的日益增多,大量餐饮污染以及白色污染造成农庄的特色果树受到严重的摧残,绿色植被面积明显减少。
湘家荡旅游度假区位于七星镇,作为嘉兴生态农业示范区,景色优美,环境适宜,但是每逢天气舒适之季,就会出现大量的烧烤区,经营户环保意识欠缺,把大量的油污水倒入树林中,造成大量的植被死亡。
(四)农庄经营户、游客环保意识有待加强
首先在管理理念上,环保、资源循环利用并没有引起企业经营者的高度重视,循环经济仅仅停留在形式,应付政府相关部门的检查,过分追求经济利益,造成对环保缺少相应担当。再者,在经营过程中,由于缺少相应的监督和考核机制,员工也存在大量浪费,如在厨房中,随处可见食物及煤电浪费。
(五)旅游规划不合理,产品雷同和单一
规划不尽合理,农庄中随处可见乱停乱放的私家车,旅游设施不健全,特别在旅游旺季,经常出现堵车,不利于游客休闲娱乐。垃圾桶分布不合理,数目偏少,宣传标语、警示标语都欠缺。此外,农庄文化特色不浓,旅游产品跟本村乃至周边农庄雷同,仅仅局限于垂钓、采摘和简单的休闲功能,没有准确的定位和特色,这些都影响着休闲农庄经济效益,不利于循环经济的投入和发展。
五、休闲农庄循环经济发展对策
(一)构建农庄“减量化、再循环”基本发展模式
“减量化”在休闲农庄生产经营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节约用地、用水、节约能源、节约办公用纸、减少一次性物品、节约农用资料等方面。采用科学技术,发展立体种养、有机生态无土栽培,推广节约用水产品、工艺和技术使用。收集各种电器省电知识,做到节约用电、煤和油。办公室节约用纸,如双面打印或者电子化办公,酒店要减少一次性筷子、洗漱用品的使用量。此外还应减少农药使用量,通过加大有机肥的使用,减少化肥用量,采用新技术,坚决不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循环利用餐厨垃圾、人畜禽粪尿以及农作物桔秆。休闲农庄作为以农业为基础的高档休闲场所,会产生大量的垃圾,可将其进行处理后用做肥料、燃料和饲料。如秸秆作为农庄重要的废弃物,在农庄有很大的利用价值,经过加工后可以实现秸秆气化、燃料化,提供清洁能源,也可秸秆还田成为农作物的有机肥料,以及青贮、饲料化,为农民节本增效。增加创新意识,将水稻秸秆编制成草帽、草鞋、提篮等旅游工艺品,完善循环经济技术,提升循环利用率,开拓农庄市场,提高农庄的经济效益。
(二)优化农庄循环经济模式,形成高效的农业生态系统
拓宽产业之间资源利用模式,将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旅游和餐饮服务进行链接,将剩余饭菜经过加工用于家禽和牲畜的喂养,养殖业的废弃物经过处理产生沼气,沼气用于餐饮,剩余物品用于种植业,促进休闲旅游业发展。总之,将废物资源化、原料循环化,从而实现降低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形成高效的生态系统(图2)。
(三)加强政府引导,构建发展循环经济保障体系
目前,农庄仍然存在“实力弱、管理差”等问题,因此,在发展循环经济中应该加强政府引导。首先,通过制定一套完善的政策体系来保证循环经济的实施,对发展良好的农庄大力推广并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完善
土地税费优惠、投融资便利、中小企业扶持、鼓励创业等各项政策,形成全面系统的政策体系;其次,应建立环境评估监督站,定期对农庄的生态环境保养、废弃物的处理进行监控,为农庄发展循环经济的良性运转提供保障。此外,要健全社会服务体系,包括在规划指导、建设技术服务、生态环保处理的服务体系来协助农庄发展循环经济。
(四)建立农庄协会,定期对管理者进行培训,树立绿色管理理念
梅花洲景区目前拥有员工近100人,管理者有10人,有大学学历的仅有5人,并且学历偏低,缺乏经营管理理念。由于发展循环经济涉及到很多部门,并没有专门职能部门来操作,往往出现多头管理、相互推卸责任的现象。此外,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存在制度执行力不够等问题,对于资源的循环利用没有具体标准,员工在操作中没有环保意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庄循环经济的发展。因此农庄协会承担起改善经营环境、贯彻绿色管理理念,加强农庄与政府的联系,协调单位之间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定期开展创新研习班、农产品包装设计以及旅游产品的推销等活动。
(五)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游客保护环境
在农庄大门口,可通过大屏幕宣传环保理念,农庄道路边设有醒目的宣传标语、警示标语,设立旅游服务点,解答游客问题,指引牌示进行规划,如全景牌示、交通导向牌示、爱心牌示,主要内容包括:“请游客把垃圾随身带走”、“请勿吸烟”、“爱护环境”、“除了脚印什么也不要留下”等,分布于农庄各处,引导游客自带垃圾袋,在水岸边设置“小心”牌示,对游客行为的提醒作用,能更好地保护旅游资源和游客的人身安全,为游客提供更细致的服务,增加游客满意度。
图2 农庄产业间循环经济模式图
[1]郭红芳.基于循环经济的休闲农庄建设研究——以千龙湖生态旅游度假村为例[J].旅游论坛,2009,(3):410-413.
[2]宋松,张建新,温丽娟,肖波.基于“5R”理念的旅游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初探—以中山陵景区为例[J].经济地理,2009,(6):1024-1028.
[3]张灿.基于循环经济的河北省旅游产业链发展模式研究[J].河北学刊,2012,(1):227-230.
[4]龚艳,杨芳,陈灿.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旅游住宿设施绿色设计探讨[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9,(1):33-37.
[5]嘉兴农业信息网.http://www.jxagri.net.
[6]台湾农场经营协会http://www.cfma.org.tw/menu1.asp?itemid=2.
[7]罗盛锋,黄燕玲,王利朋.循环经济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探讨—以桂林恭城红岩村旅游点为例[J].旅游论坛,2009,(6):886-889.
[8]舒小林,明庆忠.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9,(4).
[9]贾红风,李云霞.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云南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9,(5):131-135.
[10]王志宪,林丽,虞孝感.循环经济发展指标体系设置与评价—以南京市为例[J].城市问题,2006,(4):17-21,58.
[11]张慧.休闲农庄发展中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8):18720-18730.
[12]陈初蕾,李钰芳,高瑛.休闲农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诸暨市为例[J].商场现代化,2011,(1):102-104.
[13]国务院关于印发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的通知[R].北京,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