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地区30家社区医院2010-2012年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使用情况分析

2014-03-08马昭朝田德蔷高颖昌赵志刚

中国卒中杂志 2014年4期
关键词:羟色胺选择性抑制剂

马昭朝,田德蔷,高颖昌,赵志刚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SRIs)的药理作用是通过选择性地阻滞突触间隙5-羟色胺的再摄取,使突触间隙5-羟色胺增多,对突触后受体发挥作用,使受体密度降低[1]。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及工作生活压力增大,以及人们对精神心理卫生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主动到抑郁门诊、心理门诊就诊;同时由于躯体疾病,如脑血管病、痴呆、肿瘤等伴发的焦虑抑郁识别能力的提高,导致相应的门诊处方量增加,其中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的使用量也有增长的趋势。为了了解社区医院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使用情况,为规范精神心理卫生药物使用提供依据,我们对北京地区30家社区医院2010-2012年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使用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数据来自参加“北京社区医院药物利用与评价研究课题”的30家社区医院,对其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按月上报的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本研究全部资料由北京社区医院药物利用与评价研究课题数据库提供。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的分类按照解剖学、治疗学、化学(anatomical therapeutic chemical,ATC)的分类系统进行分类[2]。统计内容包括医院基本归属地和分级、药品通用名称、生产厂家、金额、使用时间、使用数量。其中使用数量按照最小销售包装(盒、瓶)计算。

1.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计量资料经过正态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

2 结果

研究共有30家社区医院参加,其中一级医院14家,二级医院16家,位于北京市区的医院有21家,位于北京郊区县的医院有9家。研究期间,2010年有24家医院使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2011年增加到27家,2012年30家参与研究的医院都使用了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2010-2012年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使用情况按月份统计呈稳定状略有递增,且每年用量和金额逐年增大(表1)。

表1 北京地区30家社区医院2010-2012年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使用情况(按月份统计)

30家社区医院使用的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共有5种。其中帕罗西汀和西酞普兰占据主导优势,氟西汀和舍曲林用量较少,氟伏沙明用量最少(表2)。

本研究中上报的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共涉及生产厂家29家,其中中美史克制药有限公司的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应用最多,占全部消费金额的42.40%,其他厂家占市场份额比较大的有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14.25%)等,有8家药品生产商市场份额在1.08%~8.98%,另有19家生产商市场份额低于1%(表3)。

一级医院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使用数量和金额低于二级医院(表4)。

表2 北京地区30家社区医院2010-2012年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使用情况(按药品名称统计)

表3 北京地区30家社区医院2010-2012年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使用情况(按生产厂家统计)

3 讨论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药物是临床上常用的抗抑郁药。我们的研究显示,近3年来,北京社区医院中每年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的用量和金额都逐年增大。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①由于社会发展,竞争压力大,抑郁患者数量增多[3]。②另外,随着卒中等致残性疾病和癌症等负担严重的疾病的患病率增加,导致患者伴发的抑郁患病率[4-5]和患者照料者的抑郁发生率均相应增加[6-8],例如近期的全国多中心脑血管病患者合并抑郁障碍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脑血管病1年随访的患者中合并抑郁障碍的比例高达40%[4],门诊卒中患者中一半的患者合并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9]。有研究显示,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抗抑郁药,可有效改善或消除卒中后抑郁症状,使患者积极主动地进行康复训练,从而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生活质量[9],因此,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在卒中后抑郁患者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加。③由于社会需求增大,一些原本没有抑郁门诊、心理门诊的医院也逐步开辟了相应的门诊。④随着综合医院医生对躯体疾病伴发的抑郁状态认识的不断深入,抑郁障碍的识别能力和处理能力逐步提高。⑤患者对社区医院的认可度提高,就近治疗的比例逐渐增加。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上市,目前已经过了专利保护期,药品生产企业均可生产。有文献报道,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抗抑郁疗效约为60%,各药品间无显著性差异[10]。临床医师对药品的选用主要是根据药物经济学和副反应情况[11]。由于历史原因,外资企业生产的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在我国市场占较大优势[10]。本研究中显示药品生产厂商以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所占市场份额最大,而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占据了14.25%的市场份额,仅次于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

本研究中的社区医院使用的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以帕罗西汀、西酞普兰为主,其中帕罗西汀作为应用最多的药品,其临床使用已达10余年,除了用于单纯性抑郁,其对惊恐发作、广泛性焦虑症及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等均有良好的疗效[12]。

本研究中,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在二级医院的使用数量和金额要高于一级医院。考虑其主要原因为一级医院规模小,服务区域窄,服务人口基数小,院均患者数量少,而二级医院规模较一级医院大,服务区域广,服务人口基数大,院均患者数量多。

本研究中郊区医院的用药数量和金额高于市区医院,主要原因考虑为参与本研究的郊区医院以二级医院为主,而市区医院以一级医院较多。本研究对社区医院的选择存在一级医院和二级医院在市区和市郊分布的偏差,因此可能对结果造成一定的偏倚。

表4 北京地区30家社区医院2010-2012年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使用情况(按医院归属地和分级统计)

另外,因参与研究的各医院药品统计系统不一致,因此没有对药品按照病种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从而无从了解导致医生开具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的具体病因和患者伴发的并发症。

由于本研究只是一个用药情况的横断面调查,提供的信息较少,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其将为我们后期针对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用药安全的课题研究提供依据,后期我们将建立包括更多不同级别医院在内的用药安全网络研究,对根据具体疾病的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尤其是针对合并多种疾病(高血压、卒中等)的人群进行长期随访,调查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的长期使用,以及包括5-羟色胺综合征在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用药安全性,为临床规范使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提供帮助。参考文献

1 史卫忠, 刘英, 王莉文, 等. 北京地区43家医院2005-2007年抗抑郁药利用分析[J]. 中国药房, 2009, 20:1531-1533.

2 王强, 金岩, 李婉. 药品的解剖学 治疗学 化学分类索引及规定日剂量[M].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1-234.

3 崔向丽, 李明, 高颖昌, 等. 我院2005-2007年抗抑郁药利用分析[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8, 8:833-836.

4 Zhang N, Wang CX, Wang AX, et al. Time course of depression and one-year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stroke in Mainland China[J]. CNS Neurosc Ther, 2012,18:475-481.

5 张萍华. 癌症患者的抑郁状况调查和心理干预研究[D]. 石河子大学,硕士论文, 2009.

6 刘爱琴, 陈小红, 孙陈芬. 癌症化疗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生存质量和抑郁相关性研究[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 27:482-484.

7 任宁, 吴中亮, 朱霞, 等. 癌症患者主要照顾亲属的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7, 19:1816-1818.

8 王晓峰. 脑卒中患者的家属照顾者抑郁焦虑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D]. 中南大学, 硕士论文, 2011.

9 王伊龙, 张宁, 张彤, 等. 神经内科患者伴发抑郁状况与用药情况的横断面调查[J]. 中国卒中杂志, 2010, 5:798-780.

10 尹海峰. 国产与进口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的药物经济学分析[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8, 28:1614-1615.

11 张若华. 3种治疗抑郁症药物的成本-效果分析[J]. 天津药学, 2010, 22:72-73.

12 罗琴, 朱含涌. 我院2010-2012年抗抑郁药应用情况分析[J]. 临床合理用药, 2014, 2:75-77.

【点睛】

本研究对北京多家社区医院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使用的处方量等情况进行了3年的调查,显示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每年用量和金额逐年增大,提示焦虑抑障碍的识别和处理日益得到关注。

猜你喜欢

羟色胺选择性抑制剂
5-羟色胺对肠道疾病的影响
选择性听力
凋亡抑制剂Z-VAD-FMK在猪卵母细胞冷冻保存中的应用
5-羟色胺:肝癌的潜在分子标志物?
产后抑郁症与雌二醇、催乳素、孕酮、五羟色胺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选择性应用固定物治疗浮膝损伤的疗效分析
选择性执法的成因及对策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铈基催化剂用于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x的研究进展
磷酸二酯酶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