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湿化方法的探讨

2014-03-07柴艳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期
关键词:湿化液头皮生理盐水

柴艳华

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湿化方法的探讨

柴艳华

目的 探讨气道湿化的最佳方法,预防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 对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通过不同的湿化方法进行综述对比。结果 不同的气道湿化方法各有其优缺点,采取有效的湿化方法对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气道进行管理,既达到了湿化的目的,又能随时保持呼吸道通畅,对减少气管切开术后的各种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结论 采取有效的气道湿化方法,能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气管切开术;气道湿化

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危重患者生命的重要措施之一,但上呼吸道却丧失了对吸入气体的加温、湿化、过滤功能,未经湿化的干燥气体直接进入下呼吸道会导致呼吸道黏膜干燥,呼吸道分泌物粘稠、结痂,引起呼吸道阻塞,反射性支气管痉挛,产生肺炎、肺不张、肺水肿等并发症,此时气道湿化尤为重要。多年来,护理同仁们对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呼吸道湿化方法不断的进行探讨,以找出最佳的湿化方法,下面,作者对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气道湿化方法进行综述。

1 气道湿化方式

1.1 病室内空气湿化及净化 空气是许多疾病的传播媒介,病室温度要保持在18~22℃,湿度保持在60%~70%[1],可经常在地面上洒些水,每日湿式拖地3~4次;可使用空气加湿器,增加病室内湿度;定期使用空气消毒机对病室空气进行消毒。

1.2 气管套管外口敷料湿化 常规在气管套管外口覆盖两层正方形无菌盐水纱布面积为4 cm×4 cm,确保纱布无菌并且被污染后立即更换。使用注射器抽取无菌生理盐水,向纱布上进行喷撒,湿度刚好浸湿纱布为宜,保证进入呼吸道气体的湿润,避免空气中灰尘进入呼吸道引起感染。

1.3 机械通气时气体加温和湿化 机械通气时需使用加温加湿器,维持吸入气体温度在32~36℃,相对湿度100%[2]。但是,雾化罐内只能加无菌蒸馏水,禁用生理盐水或加入药液,因为溶质不蒸发,将在罐内形成沉淀。

1.4 气管内直接给药

1.4.1 间歇给药法 将湿化液每隔30 min~1 h在患者吸气时,逆时针或顺时针沿气管套管内壁滴注3~5 ml,可根据分泌物量及粘稠度适当调整剂量及给药时间[3]。间歇给药优点:诱发患者咳嗽,有利于深部痰液排出。间歇给药不足之处:①引起患者刺激性咳嗽,会使SpO2下降。②增加吸痰次数,可能会导致气道黏膜损伤或出血。③护士工作量增大。④频繁沿套管内壁滴药及吸痰,增加患者肺部感染机率。

1.4.2 微量注射泵持续湿化法 用注射器抽取湿化液50 ml并将注射器乳头处与延长管A端相连,延长管另一端(B端)连接静脉头皮针(剪去针头),排气后将头皮针端软管插入气管套管内6~8 cm,并用胶布固定,再将注射器装于微量注射泵上,调整好速度持续推注,通常4~6 ml/h,不超过10 ml/h,可根据室内温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的黏稠度及量随时调整速度。此法优点:湿化液缓慢流入气道,对气道刺激小,患者感觉舒适。缺点是管道较短,用物较多,患者头部活动不方其便,细头皮针管常会因为吸痰及患者咳嗽时脱出,切口敷料常被湿化液弄湿,不易保持干燥。

1.4.3 湿化液持续雾化吸人并间断冲洗 将32~35℃湿化液装入雾化器,将雾化器与气管导管或气管套管用连接管相连,24 h持续雾化吸入,维持氧浓度53%~61%,雾化微粒2~4 μm,24 h湿化耗水量大于250 ml。给予患者口腔护理2次/d,减少并发症;每一小时给予患者吸痰一次,患者痰液增多或呛咳时应及时吸痰,操作前后应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2~3 min。每2 h向管内注入0.45%氯化钠注射液3~5 ml做气道冲洗并吸痰。痰液粘稠者在每次吸痰前用2%碳酸氢钠3~5 ml行气道冲洗。上述方法优点:①持续雾化吸入可消除间断湿化时湿化程度的波动和湿化不均,有助于保持呼吸道正常功能。②持续雾化吸入对呼吸功能无明显影响[4]。此方法不适用于心肺功能较差或SpO2不稳定者。

1.4.4 输液式持续气道湿化 该方法是运用一次性输液管连接输液瓶,下端接静脉输液用头皮针(剪去针头),为了防止吸痰时把头皮针带出,可将一次性头皮针放入气管导管内深处(约6~8 cm),外周用胶布固定在导管的周围,以3~5滴/min的速度滴入。该方法即可达到持续湿化的目的,又可以避免反复多次人工滴液,减少因操作次数过多而带来的气道感染的危险,减少湿化过程对气道的损伤及气道出血,不易形成痰痂,减少刺激性咳嗽次数且操作简便,管道每天只需更换一次,液体可以每天更换3~4次,费用比持续微量泵减少。

2 湿化液的选择

生理盐水进入支气管、肺内经水分蒸发,溶质沉积在支气管、肺泡,形成高渗状态,易引起支气管、肺泡水肿,不利于气体交换; 而0.45%氯化钠注射液为低渗溶液,进入气道后经过蒸发,使之接近生理盐水,对气道无刺激,保持了呼吸道正常气体交换功能;湿化液中加入庆大霉素可用于有肺部感染尤其是革兰氏阴性杆菌引起的感染,链球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不应使用;地塞米松具有较强的抗炎及免疫抑制作用,可减轻和防止局部组织水肿,保持气道通畅;2%碳酸氢钠溶液易于溶解、稀释痰液;α-糜蛋白酶为一种蛋白水解酶,能迅速分解变性蛋白质,可使粘稠的痰液稀化,便于咳出或吸引出; 沐舒坦可促进肺部表面活物质的合成,加强纤毛摆动,生理盐水加沐舒坦雾化,不仅可以湿化气道,而且可以促进痰液排出。

3 小结

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大部分患者病情危重,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不能自行排出痰液,且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病程长,呼吸道并发症不可避免。采取有效的气道湿化方法,能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1] 赵云清.气道湿化在气管切开护理中的应用.湖南中医药导报,2004,10(1):32-33.

[2] 尢黎明.内科护理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7.

[3] 侯翠霞,王林文,孙丽洁,等.气管切开后3种气道湿化方法的效果观察.护理研究,2004,18(8):1380.

[4] 陈琦.脑外科重症病人气道开放后持续雾化吸入的临床研究.护理研究,2005,19(3A):423.

123100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湿化液头皮生理盐水
Physiological Saline
生理盐水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自制生理盐水
让头皮爱上做SPA
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湿化的临床护理进展
选择性头皮扩张并应用头皮扩张皮瓣修复瘢痕性秃发
湿化液温度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氧疗效果的影响
ε-聚赖氨酸氧气湿化液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生理盐水的质量分数为什么是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