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在线研究性学习系统的设计和研发*
2014-03-07
一、引言
终身教育自1965年被法国的保罗·朗格朗正式提出以来,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在中国,政府也越来越重视干部的教育,“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应当根据干部的特点,综合运用讲授式、研究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2006)[1],“创新培训方式方法,推广专题研究、短期培训、小班教学,突出按干部类别开展培训。改进讲授式教学,推广研究式教学。”(《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2010)[2]。可见,干部教育培训模式的变革已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势在必行。
目前,在线学习已经成为干部终身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一般的干部在线学习存在教学模式单一、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学员间交流协作过少等问题。笔者所在团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措施,而在线研究性学习其开放性、自主性、协作性、实践性、过程性等特点恰好能有效改善这些问题(肖英,2012)[3]。所以,本研究基于远程教育,以干部特殊性及研究性学习的特点为切入点,设计开发合理科学的干部在线研究性学习系统。
二、干部在线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系统发展现状
(一)国内干部在线学习现状
自2005年,中国第一个大规模干部在线学习系统——上海干部在线学习城上线运行以来,据笔者所在团队不完全统计,至2013年全国32个省中已有26个全面开展了干部在线培训,剩余省份以市级为单位也已开展,开展比例已超过90%。以上海为例,2005年至2013年共有近43万人次学员,年平均近5万人次,年平均注册率超过96%,通过率近90%。近年来,干部在线学习平台还分别开设了BBS论坛、博客、微博等具有社会性学习元素的互动学习系统,为学员提供在线交流协作的机会。
但据数据统计显示,目前干部在线学习仍面临很多问题:①大部分在职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动力,自我效能感低,流失率高,并且只为应付组织要求,时间过于片段化、随意化(钱冬明,2011)[4]。②缺乏主线,学员间交流实效性差,学员难以进行知识管理。由于需要学习的知识过于宽泛、杂乱,交流工具难以支撑,学员在完成任务获得学分后,不深入思考整合所学知识,难以形成系统性和完整性的概念体系(钱冬明,2012)[5]。③未形成有效的在线学习社区。干部在线学习资源多采用单向的基于web方式的视频学习模式,辅以部分移动学习资源,学员间交流协作过少,未能有效形成学习共同体。④专注于理论,与实践脱节(华莹,2007)[6]。干部学员本身的特殊性就要求所学知识须与实践接轨,服务于实践。
由此可知,在基本普及干部在线学习方式的基础上,需要针对干部的特点,结合网络的优势,进一步深化干部在线学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为此,需要开展干部在线研究性学习,通过设立目标明确的学习主题,发挥网络学习的开放性、自主性、协作性、实践性、过程性等特点,从而有效激发干部参加在线学习的内生动力,帮助学员形成学习共同体,借助于完成一系列合作学习任务来实现学习的目标。
(二)研究性学习系统现状
中国教育界提出的“研究性学习”与国际上广泛流行的“研究学习(Inquiry Learning)”、“项目学习(Project Learning)”、“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有异曲同工之妙(刘智运,2006)[7]。研究性学习具有协作学习的特点,1983年Slavin提出协作学习的六大特征:小组目标、责任到人、公平和成功机会、小组间竞赛、任务专门化、适应个别化需要(Slavin,1983)[8]。2002年约翰逊兄弟抽象出协作学习的特点:相互依赖、直面互动、责任到人、社交技能、小组反思(John⁃son,D.W.and Johnson,R.T,2002)[9]。“小组”、“互动”、“竞赛”等关键词反应了在协作学习中集体、参与、过程的重要性。至21世纪初,研究性学习在世界几十个国家与地区实施推广。在国内,研究性学习多用于医学教育和各地区中小学各个具体学科等基础教育上。 研究性学习突出了“五重”基本特征,即重能力、重研究、重过程、重参与、重集体,所以在干部教育领域,各种面对面的小型研究性学习活动开展的非常普及,但线下集中式培训大规模开展研究性学习存在教学条件和学习时间的限制,完全在真实场景中让广大干部参与研究性学习不大现实,因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实践难以进行(管珏琪,2011)[10]。所以需要一种更为科学的方法来解决工学矛盾冲突问题。
进入21世纪后,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在线学习的兴起,研究性学习开始走向网络化。网络研究性学习是 CSCL(Computer 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中较为典型的一类。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的高等教育机构已经把网络教学辅助平台作为研究性学习系统使用。网络研究性学习就是老师(或者学生自己)确定主题,学生线上自主选择研究主题并自我组成学习小组,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网络资源主动协作去探索、发现、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最终解决实际问题并得出结论。研究性学习系统一般指能够推进群体间协作交互,促使研究更为深入、顺利进行,便于学生间知识技能的分享与整合的系统。
华南师范大学赵建华将基于协作学习的研究性学习功能归为以下六种类型(赵建华,2003)[11]:
·促进探究、理解和会话;
·促进知识建构,为协作展示论点、形成学习主题和对新知识达成某种共识提供论坛;
·提供重要的记录保持或扩展记忆功能;
·远距离社区通讯的实现;
·增加通过协作促进反思的种类;
·支持教师协作活动的设计与执行。
从系统平台软件的角度上来说,赵建华教授提出的协作学习、探究、知识建构、反思等都是研究性学习系统开发前需要思考、开发中需要引入、开发后需要测试的重点。面向不同的功能,国际上有多个web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系统,典型的如CSILE系统、Kolumbus系统、CoMentor系统等。
表1 CSILE、Kolumbus、CoMentor系统对比 (Andrea Kienle,2003;Thomas Herrmann,2003)[12][13]
以上三个系统是研究性教学模式实践中出现的极具特色的研究和应用成果,富有参考价值。
据大量文献考证,目前国内的研究性学习平台还是比较少,且主要分布在基础教育领域,针对成人教育和干部教育的研究性学习平台几乎没有。笔者认为,干部学员的特点决定了在线研究性学习系统非常适合干部学习。
(三)干部网络研究性学习
干部网络研究性学习,是将网络研究性学习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应用于干部教育、干部培训方面。平台的应用能增强干部学员的参与性,让学员主动积极地利用网络资源参与课题或项目这一主线的每一过程,教师从旁指导,规定每一个时间节点,及时反馈学员。学员边学习理论知识,边应用实践来解决实际问题,现学现用。
对比面对面的研究性学习与普通在线学习,在线研究性学习占据平衡高优势,如图1所示。从参与人数上来说,面对面研究性学习能集中参与的人数较少,普通在线学习能参与的人数最多,网络研究性学习处两者之间;从互动程度上来说,面对面研究性学习能较多提高互动程度,普通在线学习互动程度较低,网络研究性学习处两者之间。总的来说,网络研究性学习比其他两类学习模式占据综合性优势,会逐渐被推广。
图1 三类学习对比
三、干部在线研究性学习系统设计
在线研究性学习的开展需要一个良好的平台、合适的主题、有组织的参与者、适当的指导和严谨的流程规范。具体是指参与者有一定的知识背景、一定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有参与的热情;主题设置要求适合参与者知识、能力,没有现成的明确答案,需要相互沟通协作;流程规范是保证研究性学习活动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适当的指导是指导者要把握整个活动的方向,使活动最终顺利完成,并达到参与者都有收获的目的。
从平台角度来展开,设计干部在线研究性学习系统,需要依据成人学习的特点和学习活动的设计原则,结合干部很熟悉的面对面研究性学习过程和干部学习的管理体系,并充分利用在线学习系统的特点。
(一) 成人学习特点
根据美国“成人教育学”之父麦尔克姆·偌尔斯(Malcom Knowles)成人教育学理论的观点,成人学习者的特点有以下五个基本假设:①他们有独立的自我概念并能指导自己的学习;②像蓄水池一样积累了很多生活经验,而这些经验对于学习来说是很丰富的资源;③学习需求与变化着的社会角色紧密相关;④以问题为中心进行学习,并且对可以立即应用的知识感兴趣;⑤学习动机更主要的是来自于内部而不是外部(雪伦·B·梅里安,2006)[14]。
依据上海干部在线学习城八年的在线教学实践经验得出,目前成人(干部)在线学习的特点是:①学习者既是学习者又可能是某方面的专家;②学习者知识丰富,有许多理论和实践的经验可以分享;③学习者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和一定的学习自控能力、时间规划能力;④有共同感兴趣的话题;⑤对现实中的面对面方式的研究性协作学习和协作工作流程比较熟悉;⑥学员本身的学习能力、知识基础、学习动机等差别很大,良莠不齐。
(二)系统设计思路
1.基本学习过程
研究性学习一般可分为四个学习阶段:研究准备阶段、研究实践体验阶段、形成成果阶段和评价总结阶段(余清臣,2003)[15]。每个阶段各有不同的任务,各阶段之间又相互衔接,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整体,如图2所示。
·研究性学习准备阶段:准备知识背景、选择课题、组织课题小组、设计课题和制定研究方案;
·研究性学习实践体验阶段:收集、整理事实资料,分析处理后得出结论;
·研究性学习形成成果阶段:对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整理提炼取得的收获,形成书面材料,并口头汇报;
·研究性学习评价总结阶段:选定评价形式,实施评价,完善成果,总结经验。
图2 研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
结合在线学习的特点,学员在研究性学习平台上会进行以下四种学习方式:
(1)大同步小异步的学习方式。大同步指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习进度必须是以各学习活动规定的时间保持同步;小异步指学员具体在线学习的非同步性,即在某一教学活动时间内可以自由选择时间参加学习和讨论。
(2)异步为主同步为辅的讨论方式。结合干部的时间特点,学员之间、学员与专家之间主要采用非同步交流讨论,在部分重要阶段,采用同步实时的交互讨论。
(3)专家全程参与的引导式教学方式。主题专家参与整个学习过程,组织问题讨论,把握学习的方向,随时督促学习,以避免在线学习交互时出现主题偏移以及在线学习缺乏主动性的问题。研究性学习的主体是学员,但是这种在线学习的方式是围绕主题开展,属于非完全自由性的学习方式。
(4)具有讨论内容监管机制的指引方式。学员在讨论中针对问题可以自由地发言,但在这过程中,后台将对学员发表的言论进行监督与管理,一旦发现严重偏离主题的内容立即处理,从而保障讨论内容的健康、安全、有序。
以上四种主要的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深度互动、信息汇聚、集体思维、合作建构、多场协调的研究协同学习模式(祝智庭,2006)[16]。
2.系统角色设计
系统角色的设计,决定了系统的功能。典型的学习系统一般有4-5种角色,如Moodle系统的角色分为5种:系统管理员(Site administrator)、课程管理员 (Course creator)、教师 (Teacher)、助教(Tutor) 和 学 员 (Student) (Moodle,2014)[17];LAMS(Learning Activity Management System)系统的角色分为4种:管理员(Administrator)、设计者(Author)、监控者 (Monitor) 和学习者 (Learner)(Lams,2014)[18]。
根据干部面对面的研究性学习角色分工,结合网络特点,干部在线研究性学习系统的角色设计可分为以下七种:系统管理员、主题管理员、班主任、一般学员、小组长、专家和旁观者。
·系统管理员:负责统筹协调以及系统运维;
·主题管理员:课程初始化(课程基本信息管理、学前评估管理等)、课程过程管理(协作交流管理、学员管理、阶段审核等);
·班主任:课程过程管理;
·一般学员:查看基本信息,与其他角色间的交流沟通、提问、协作学习;
·小组长:除一般学员具有的权限外,另有信息审核、阶段审核、公共信息管理和实施讨论设置;
·专家:除一般学员具有的权限外,另有信息审核、阶段审核、个别沟通和辅导设置;
·旁观者:可以查看整个学习的所有信息,但是不参加学习也不参加具体管理,此角色有利于其他人员(如领导)获取学员学习和教师教学等情况。
图3 干部在线研究性学习系统角色设置
3.基本活动
巴伦在1998年就指出,研究式的和有技术支持的任务或活动能鼓励学生进行学习内容的建构(Bar⁃ron,1998)[19]。研究式学习活动所涉及的技术一般包括:BBS、wiki、chat等常见的在线学习技术。根据这些技术,可运用延伸出的活动有:知识展示、共享资源、聊天、BBS、公告板、选择测试、Q&A、上传文件、短消息、投票、调查、分组等。
根据干部在线教育的特殊性以及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干部研究性教学平台中在线教学过程相关的学习活动设置可如图4所示,分为五大阶段:
(1)起点评估。学员通过自主测试进行起点评估,目的是保证一起参加研究性学习的干部有一个差不多一致的基础知识(能力)起点,以确保以后几个交互阶段时,学员之间可以在一定的知识基础上开展交互,以避免由于差异性太大,导致交互的不顺畅。同时,起点评估还需要实现的功能是进行教学分组。分组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分组可以有多种方式,如自由分组、同质分组、异质分组等,同时在线学习方式下,还可以研究探讨的是分组的人数。
(2)基础学习。针对研究性学习的具体课题,此阶段为系统提供学员相应的基础学习资源,学员可以自主、自发的去研究学习资源,并通过各种方式去搜集其它的资料,形成自己的初步解决方案。此阶段主要以学员自学和自研为主。
(3)小组交流。学员在专家指导下,通过分组的方式开展有效的协作学习,小组内可以利用系统中的BBS、WIKI等工具进行交流协作,提出和分享自己的观点,并对他人的观点提出自己的意见。最终通过讨论,形成小组的统一认识,提出小组对具体课题的一致性研究成果。
(4)大组分享。在小组交流达成一致性研究成果后,小组之间通过知识分享的方式,从更高的层面来进行知识展示和成果分享,最终形成这个课题的一致性研究成果。这些一致性的成果,根据研究的课题性质,可能会是一种最佳的知识建构,也有可能是多个知识建构。
(5)总结评价。在这个阶段,学员通过自主学习、交流分享、合作建构等,已经形成了带有参加学习的学员特色的研究性成果。在学习的最后阶段,倾听专家的意见,由专家主讲总结分析,对学员的研究过程及研究结果进行评价,以实现让学员从更高的层面来学习和理解研究性学习的主题、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和结果。
以上活动,依据大同步小异步的原则,每个活动都有一个时间起点和截止点,在一个活动时间内,学员可以自由上网学习和发表自己的观点。
图4 干部在线教育研究性活动模型
(三)系统基本流程
根据在线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设计,可以确定系统的基本流程,见图5。
交流互动、资源共享两功能模块用于研究实践体验阶段及成果形成阶段。学员可利用前期专家提供的或自主通过其他渠道获取的资料,小组内协作交流,大组内经验分享、发表学习心得,从而进行知识的整合。根据研究进程、研究要求等,交流互动、资源共享两模块可视情况反复多次进行。
图5 系统基本流程
传统的干部在线学习系统,学习的评价一般采用学习单元的考试或者提交小结的形式,属于总结性评价。由于研究性学习既是知识的掌握,又是学习分析能力的提升,还是一系列学习活动的组合,所以,研究性学习更加适合用过程性的评价方式。在干部在线研究性学习系统设计中,评价反馈贯穿于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强调培训全过程评估。整个评价系统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①学员在起点评估阶段中的个人水平测试,如若不通过,学员可选择学习基础知识,再次测试,直至达到研究起步条件。②在研究过程中,需对学员的个人研究初步成果评价,学员需要在小组分享阶段提出自己的研究成果。③在研究学习过程中,还需要考核学员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为此在小组分享和大组交流中,都设置了考核学员参与学习的交互度,比如BBS讨论的发言数等。④在线的研究性学习,是一个集体学习的过程,在最后总结时,教师会对学员小组的研究成果进行点评,整个小组的成绩,也就是小组学习成员的成绩。此四部分的考核成绩最终形成了学员参与研究性学习的最后成绩。
四、干部在线研究性学习系统实践
(一)系统的基本结构
干部在线研究性学习系统的基本结构,如图6所示。系统分为前台和后台两大部分,其中系统前台为课程学习管理模块,系统后台有课程维护管理和系统维护管理模块。
·课程学习管理:起点评估阶段、主题学习阶段、分组讨论阶段、表达分享阶段和总结评价阶段;
·课程维护管理:课件内容管理、参考资料管理、评估试题管理、讨论问题管理和课程进度管理;
·系统维护管理:基本参数管理、学员信息管理、讨论内容管理、交流信息管理和总结报告管理。
图6 系统基本结构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型
本文以函数来定义网络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型。假设学员原有的知识为K,K通过传输媒介f1(x)输入,结果可表示为K1=f1(K);假设传输媒介环境因子为K1’,那么学员1输入的知识为K21=f21(f1(K),K1’),其环境因子为K21’,进一步可推出学员n的知识已达到K2n=f2n(f1(K),K1’),学员1的总环境因子表示为K2n’,即最终学员1得到的知识可表示为:
从K31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发现,整个学习过程也是各种能力提高的过程,所以是一种以目标为过程的学习。学员得到的知识不但受K1、K21的影响,还会受到环境因子K1’,K21’,K22’,……,K2n’的干预。这些环境因子可分为积极因子与消极因子,积极表现为有益于学员得到更多的知识、习得更多的能力,如教师专业知识程度、学员间相互交流协作引发的对学员获取知识的影响等;消极表现为阻碍学员获得知识与能力,如因学习资源的不专业性或缺乏技术支持等而导致的不良影响。
从环境因子角度来看,如果K1’、K21’、K22’….K2n’比较多,则f函数比较复杂。那么,根据干部的特性可以发现,干部的环境因子较一般学习者更大、更多、更复杂,除了接受原始知识K外,还能接受到同行的知识。如图7所示,假设f(x)函数越复杂,说明环境中对学习获得的影响因素就越多,那么学员间交集会越多,从另一方面说即是:当在研究性学习开展的前提下,学员间交流协作越多,交集会更大,那么学员所获得的知识也就越多,也就更能得到学习能力、分析能力等能力的提高。
图7 学员间学习示意图
如何提高学员学习的有效性一直是教育信息化需要解决的难题。笔者认为,提高干部学习有效性的关键在于加强环境中积极因素的作用,减弱消极因素的影响。从网络研究性学习理论及干部特征表现上,可分析出研究性学习环境里其影响因素如下:①学员:自身研究能力(如信息素养、选题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自我反省能力等)、学友知识能力水平、学习共同体的建立(如团队合作能力、学习氛围等)等;②教师:专家反馈及时性、班主任教学组织形式;③ 教学支持:多元的教学资源、多样的协作交流工具、合理的主题管理机制、科学的评估体制、系统性能等。
目前,还未有一种科学系统的方法来权衡和评价干部在线研究性学习开展的深度和广度,比如干部除了获取课题知识以外,还能在其他领域有什么效果,在什么条件下能发挥最大效果等,这也导致无法衡量上述提及的影响因子的权重比例,哪项是最先需要解决的,哪项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目前存在问题最多的部分有哪些,这将是笔者所在团队接下来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
五、总结
在线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改变了传统在线学习手段单一、人人交互欠缺、学习不够主动性等问题,受到了干部学员的欢迎。但同时,也受到严峻挑战。首先,研究性学习这种教学模式未与在线技术充分融合,形成有效的协作学习培训模式;其次,与预期结果相比,其培训效果还有待提高。使用研究性学习系统的大部分学员只会被动在系统中学习,以期达到组织下达的学习要求,并没有自主地想要去寻找更多的数字资源去研究课题,或是与学友、专家进行更多的交流协作。在主题的设计、资源的提供、交互的引导等研究性学习的各个方面,都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并加大运用力度。
美国教育技术专家Pea在21世纪初就已指出:我们需要有意识地、深入关注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的产生与发展,它不仅仅会成为一种方法,更会是我们理解关于学习和教育问题的新视角(Ragoon⁃aden.K,2000)[20]。我们以新兴技术、教学模式来改革教育,在线的交互协作学习已渐渐成为教育的各大领域的一大发展方向。在目前新媒体数字学习的时代,交互手段呈现出碎片化和移动化的趋势,未来研究性学习的资源可能会借用大规模的微课程的方式,利用移动即时通讯的交互手段方式,采用随时随地学习的泛在模式。在此基础上,新版本的干部网上研究性学习平台将会在上海再次起步,覆盖面也会越来越广,为更多的干部学员所接受。
[1]中共中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R][D].2006.
[2]中共中央.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R][D].2010.
[3]肖英,石立君,袁波等.网络研究性学习模式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井冈山大学学报,2012,(6):51-55.
[4]钱冬明,管珏琪,曲宇等.学员特征对干部在线学习影响初探——以上海干部在线学习城为例[J].开放教育研究,2011,(1):92-96.
[5]钱冬明,管珏琪,贺正刚等.干部在线教育的现状与发展[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2,(4):017.
[6]华莹.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干部教育研究性学习平台的研究与实现[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2007.
[7]刘智运.论研究性学习的特征及其由来[J].教学研究,2006,(1):16-20.
[8]Slavin,R.E(1983).Cooperative learning:Applying contact theory in desegregated schools[J].Journal of Social Issues,45-62.
[9]Johnson,D.W.,&Johnson,R.T.(2002).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so⁃cial interdependence theory.In R.S.Tindale(Ed.),Theory and re⁃search on small groups[electronic resource].New York:Kluwer Aca⁃demic Publishing,9-36.
[10]管珏琪.干部在线教育“网上专题班”系统的开发与应用[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11]赵建华,李克东.CSCL的原理与基本结构(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3,(5):3-7.
[12]Andrea Kienle,Thomas Herrmann(2003).Integration of Communi⁃cation,Coordination and Learning Material-a Guidefor the Func⁃tionality of Collabora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A].The 36th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C],6-9.
[13]Thomas Herrmann,Andrea Kienle(2003).KOLUMBUS:Contextoriented communication support in a collabora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A].The IFIP TC3/WG3.1&3.2 Open Conference on Informat⁃ics and the Digital Society:Social,Ethical and Cognitive Issues on In⁃formatics and ICT[C],251-60.
[14]雪伦·B·梅里安,黄健等译.成人学习理论的新进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5]余清臣,石中英,王卫东等.基础教育新概念丛书研究性学习[J].2003.
[16]祝智庭,王佑镁,顾小清.协同学习:面向知识时代的学习技术系统框架[J].中国电化教育,2006,(4):5-9.
[17]Moodle(2014).Roles and permissions[EB/OL].http://docs.moodle.org/26/en/Standard_roles,2014-04-01.
[18]Lams(2014).User Roles[EB/OL].http://wiki.lamsfoundation.org/display/lams/User+Roles,2014-04-01.
[19]Barron B.J.S.,Schwartz D.L.,Vye N.J.,Moore A.,PetrosinoA.,Zech L.&Bransford J.D.and Cognition and Technology Group at Vander⁃bilt(1998).Doing with under-standing:Lessons from research on problem-and project-based learning.The Journal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 7,271-311.
[20]RagoonadenK,Bordeleau P(2000).Collaborative learning via the Internet[J].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Society,3(3):361-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