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肩上
2014-02-05苏辛
□ 苏辛
巨人肩上
□ 苏辛
已故教育家吕型伟教授十余年前关于“要学点教育史”的谈话又被翻出来了。吕教授谈到,“爱因斯坦之所以取得成就,是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教育也应当是这样。你一不知道有巨人的存在,二不知道巨人的肩膀在哪里,却自称已达到历史的高度,岂不要让行家笑话?”在他看来,“在探索教育规律这条道路上前人已做了大量工作,进行过无数次实验,提出过许多教育理念、理论,成功的、失败的,可以说是不计其数。如果你一点都不知道,怎么可以自吹是创了新理论、新模式呢?”这番话对正处于转型期的我国远程教育,应该说还是很有些现实针对性的。
华南师范大学丁新教授介绍称,约翰·丹尼尔和托尼·拜茨最近在MIT举行的研讨会上指出:“网上教育、大规模的开放教育已经存在了至少二十多年,并积累了什么可行什么不可行的丰富的经验,精英大学以为慕课是一个正在被自己发明的新车轮,企图一切从头做起,没有必要。”这番话也可能同样适用于远程教育领域近年来出现的很多“新生事物”。漠视甚至拒绝研究这些“新生事物”带来的“新的东西”,当然是要不得的。无视此前的相关探索,或者有意割断相关探索的脉络,恐怕也是不可以的。对既往的探索和积累持什么态度,对于大学来说可能还涉及大学文化,尤其是管理文化,这是另外的话题了。
正在推进的开放大学建设试点,从一开始就有个指导思想:必须站在巨人肩膀上。约翰·丹尼尔早曾说过,开放大学的规模以及“远程学习”的性质,使得它们要赢得高质量的声誉将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站在巨人肩膀上”可能是个必然选择。不过,正如吕型伟教授指出的,“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得知道巨人是谁?他的肩膀在哪里?”多年前国内某报有篇报道题为“英开放大学,和牛津一样棒”,当时即有学者质疑,在中国,是不是要将开放大学办得像北大、清华一样棒才算成功?这里有个必要前提,就是在中国要办的是什么样的开放大学,关键还是定位问题,或者还涉及对于开放大学发展的本土化特征和阶段性特征的认识。这些问题不解决,甚至可能找不到真正的巨人在哪里,站在巨人肩膀上恐怕也就无从谈起了。绕不过去的,可能还有高等教育质量多元化评价体系问题,或当另论。
有个挺有意思的看法是,按照我国现行教育体制及远程教育发展的基本格局,最有可能首先站上所谓巨人肩膀的,应该是那些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的名校。这些名校的远程教育,定位本来就应该与其“母体”相匹配,充分利用“母体”的优质资源,充分体现“母体”的办学特色。人们期待的“结构性调整”或许不是轻易便能实现的,但多年前便受到指斥的某些名校的“没有出息的做法”,无论如何都不应该再继续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