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学善用成就集团公司级关键技能带头人
——记“2014年河北省劳动模范”凌云太行公司刘永弟

2014-03-07

中国军转民 2014年9期
关键词:数控铣带头人河北省

■ 徐 辉

博学善用成就集团公司级关键技能带头人
——记“2014年河北省劳动模范”凌云太行公司刘永弟

■ 徐 辉

刚刚召开的河北省国防工业工会五届八次全委扩大会上,凌云集团河北太行机械工业有限公司的数控铣工刘永弟,作为新晋河北省劳动模范的代表,在会上宣读了《致全省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广大劳动者的倡议书》,号召全系统劳动者不断创造新业绩、展现新作为,为建设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做出新贡献,谱写出无愧于时代的崭新篇章。

刘永弟1997年7月毕业于包头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及应用专业。到太行公司参加工作至今,一直从事军民品的试制生产和工艺攻关工作,现已成长为集数控操作、程序编制、工艺创新于一身的“全能”型技能人才,为国防工业现代化建设和高铁零部件国产化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兵器集团第五届职业技能大赛暨第二届技能创新大赛中获得数控铣第三名,曾获得河北省国防科技工业系统“新长征突击手”、河北省青年岗位能手、河北省突出贡献技师、中央企业技术能手等荣誉,2013年还被兵器集团聘为集团公司级关键技能带头人。

学以致用铺就成才之路

太行公司领导一贯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刘永弟毕业后一来到太行公司,被安排从事机加操作的同时,就开始参与新产品试制。他在进行新产品试制时,手头能拿到的往往只是一张产品图纸,然后就要和技术人员共同编制出产品工艺,并试验加工,一旦试验成功、工艺成熟,就向全公司推广。这段经历帮助他在短短几年内,从一个职专毕业生,很快成长为公司的生产技能骨干。

数控专业是一个知识更新速度快的领域,为了适应工作需要、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刘永弟利用多种渠道学习相关知识。他一方面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CAXA系列软件等培训,另一方面利用业余时间自学PRO/E、UG、CAD、CAM等软件,并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工作实践中,通过学以致用加深理解、触类旁通,使他始终走在数控加工领域的技术前沿。

太行公司的发展更为刘永弟的成才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公司的军品从陆装扩展到陆航,民品更是延伸到航空、船舶、铁路等多个领域,这些产品大多属于“高精尖”,不但要求加工者具有高超的技术水平、过硬的心理素质,还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心、精益求精的精神。为了达到“尽量不产生一件废品”的要求,刘永弟对待工作格外专注、细致,为了解决加工中的各种问题,他连饭都吃不下、觉都睡不香,甚至梦里都在琢磨怎么加工。伴随着公司的发展,刘永弟每年试制加工的产品种类越来越多,现在每年试制的新产品就多达几十种,他的加工经验、加工能力和心理素质,也随之逐渐积累、日益提高。17年的职业生涯,将一个青涩的小伙子,雕琢成了一位数控铣床加工的专家。

职业竞赛打开成功大门

千里马已经长成,但还需要好的伯乐发现它,需要为它提供一片锻炼驰骋的疆场。太行公司为这些年轻有为的一线员工们提供了很多展示自己的机会,每年都会在全公司组织数控津贴考试和技能竞赛,通过公平公正的比赛,从中选拔出佼佼者到外面参赛,鼓励他们走出去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实现更快的发展。刘永弟就充分抓住了这些机会,通过参加比赛发现不足、取长补短,技术水平和参赛经验日益增长。

从2008年起,刘永弟就开始参加河北省职工技能大赛、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兵器集团职业技能大赛等大型比赛,虽然成绩一直在五名以外徘徊,但随着比赛次数的增加,他的知识水平、应变能力和参赛经验逐渐增多。

厚积而薄发。2012年8月,他在兵器集团第五届职业技能大赛暨第二届技能创新大赛上,以实际操作第一名的好成绩,获得数控铣第三名,被评为中央企业技术能手,2013年还被兵器集团聘为集团公司级关键技能带头人,多年的付出终于结出了鲜美的果实。

创新攻关赢得发展机遇

成为集团公司级关键技能带头人,对刘永弟来说,既是一种荣誉,更意味着一份责任。他主动承担起了急难产品的生产试制和工艺攻关工作,近年来通过自主设计工艺工装、定制刀具,完成了高铁产品、城铁产品、铁路货车产品、赛象产品、安瑞科产品的轴承托架、制动杠杆、弹簧停车杠杆、吊架支撑座、制动鞲鞴等几十种零件的生产试制任务,并通过持续改进,使大部分零件实现了批量生产,为公司创造效益上千万元。

其中,高铁产品自2011年以来,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迅速发展起来,对国产化的要求也日益迫切。公司作为高铁产品主要供应商之一,接到的新产品试制任务骤然增加。由于高铁产品图纸采用国外标准,技术要求苛刻,加工尺寸繁多,有的件号达到150余项,工作难度超乎想象,但刘永弟总是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完成任务。他承担的楔形体件号没有专用工装,他就摸索自制工装和夹具,改制刀具,并通过编制宏程序,按函数关系的变化进行编程,大大简化了螺纹加工程序,实现了由铣代车的工艺改进,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显著提高。

在钩尾框零件试制生产过程中,刘永弟自主设计简易工装,编写曲面和斜面加工程序,解决了诸多技术难题,实现了零件在多种型号机床上的加工。在调整钩尾框生产线的过程中,通过编写宏程序,完成了在两种简易数控铣床的零件斜面加工,扩大了机床使用范围。在持续改进过程中,简化了划线找正方法,制作了专用卡尺、划线工具和吊装吊具,不断优化加工刀具和加工参数,使生产效率稳定提高。

在轴承托架小批量生产过程中,针对上道工序基准不统一,铣工序无法完成加工要求的问题,刘永弟通过对零件逐个测量,区别划分测量数据,及时解决了问题,顺利完成了任务。在加工铁科零件吊架支撑座和制动杠杆过程中,他克服了零件装夹找正难和机床精度的影响,制作了专用工装和组合夹具,合理优化了加工工艺,使产品得以试制成功。在加工南车零件阀体和阀安装座等铝件材料的过程中,刘永弟增加了加工表面留精铣余量的工序,避免了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的磕碰和划伤。类似的工艺创新对他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正是这些创新帮助公司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了各项合同任务,赢得了稳定的铁路产品订单,连年被铁科院授予“优秀供应商”称号,与其建立了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

2014年初,为了适应铁路产品订货数量和品种不断增加的新形势,公司成立了由技能骨干、一线员工及部分技术人员组成的试制工段,通过强强联手、优化资源,确保试制任务在最短时间内顺利通过,尽最大能力赢得新产品的批量生产任务,刘永弟作为集团公司级技能带头人责无旁贷,被选为试制工段的核心技术骨干。近日,试制工段顺利完成铁路产品勾贝零件的试制任务,这也是试制工段成立后完成的第一个包括数车、数铣、表面淬火等多个工种的较复杂的试制任务,取得了开门红,也为公司赢得更多的铁路市场份额奠定了基础,铁路产品未来有望成为公司新的经济支柱。

天道酬勤,积水成渊。刘永弟立足生产一线,以自己的勤奋、坚持、好学、上进、创新、负责,走出了一条产业工人岗位成才的成功之路,在成就个人事业的同时,也为公司的发展、国防现代化建设以及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

(作者单位:凌云集团河北太行机械工业有限公司党群综合部)

猜你喜欢

数控铣带头人河北省
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注塑模具数控铣削加工参数优化
河北省
肖贤梅 孤岛脱贫带头人
老兵变带头人助农民脱贫致富
CAXA制造工程师在数控铣削加工中的应用
利用五轴数控铣床进行曲面切削的方法
贫困村里的致富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