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分区(警备区)走开先训后补征兵模式初探
2014-03-07杜长富
杜长富
军分区(警备区)走开先训后补征兵模式初探
杜长富
征兵时间从冬季改为夏秋季以来,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对部队训练工作等原有秩序造成一定影响。作者建议,实行先训后补的征兵模式,即新兵的基础训练在军分区(警备区)完成。这样既能充分利用人武系统的训练资源,又可以使部队集中精力抓好关键时期的外训,还能降低退兵成本。
征兵工作 新兵训练 先训后补
作者:杜长富,陕西省宝鸡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大校
以往的新兵训练主要依托部队训练基地或由师、旅(团)组建的临时培训机构实施。但征兵时间从冬季调整到夏秋季以来,新兵训练给部队带来一定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建议采取先训后补的征兵模式,即新兵在军分区(警备区)完成基础科目训练后,于老兵离队时补入部队。
一、征兵时间调整对部队的影响
征兵时间调整后,对解决“兵荒”问题、提高兵员质量取得明显成效,但也带来一些现实问题。一是新兵入伍、新训时间与部队外训时间重合,一定程度影响了部队的外训。每年9月份后,部队外训进入关键阶段。但因新兵入伍需对其进行适应性训练,要求各部队8月份必须抽调干部、骨干力量准备新训,从而造成外训战斗编组减弱。二是征兵时间调整后,部队从人员空当期变成膨胀期,保障难度增大。此时,老兵未走,新兵入营,部队难以保障。特别是部队外训归来后,人员吃住压力陡增,不少连队把老旧库房腾出来也难以解决。三是新老兵混编,给部队教育管理带来一定难度。一方面是人员增多,加大了部队教育管理的工作量。另一方面,新老兵同处,个别老兵身上的消极因素对新兵安心服役有负面影响。四是退兵工作消耗部队大量资源。近年来,在征接兵双方对入伍标准掌握上有偏差、思想退兵增多、退兵难问题凸显情况下,部队退兵要做大量工作,耗费了相当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二、军分区(警备区)实行先训后补的有利因素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建议,新兵的基础科目训练、思想政治教育等,由军分区(警备区)承担,训练周期为三个月左右(9~12月),12月由各接兵部队派员到征兵单位,与军分区(警备区)成立联合考核组,考核验收合格者,发给入伍通知书。这样做有几个好处:一是有利于盘活训练资源。军分区(警备区)、人武部干部多数来自作战部队,具备基本组训能力。民兵训练任务相对较少、时间较短,部分训练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相对作战部队而言,9~12月军分区(警备区)人武部有充足的时间抓训练,而民兵补训、教育学习等可以在新训中同步落实。二是有利于解决大面积退兵问题。许多接兵部队同志坦言,如果军分区(警备区)承担新兵训练,80%以上的身体退兵在当地就可处理,且不会出现相互推脱责任等问题。对训练中出现不合格、不适应的兵员,一经发现即可就地调换。三是减轻部队负担,使他们能够集中精力抓训练搞管理。军分区(警备区)承担新兵训练任务后,作战部队可以集中精力抓合练、搞演习。同时,也能够有效减轻部队补退期间的工作量,全力做好老兵复退和新兵复训的准备工作。四是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国防教育氛围。新兵训练结束后,可以在政府广场等公众场合,组织新兵入伍誓师大会、授衔仪式和举行阅兵式,既可增强新兵及家长的荣誉感和建功军营的信心,也能增进地方干部群众对新训工作的了解和加大对国防建设的支持力度,进而增强全民国防意识。五是有利于促进平战结合。和平时期,新兵到部队后,经过短时复训即可进行专业训练,使部队能在较短时间内统一训练计划、训练内容及考评标准。战争时期,部队没时间训练新兵,新兵在军分区(警备区)完成基础科目训练后补入部队,经部队短期业务培训和战前训练演练即可投入作战。
三、先训后补实施办法
对军分区(警备区)而言,新兵的承训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与民兵训练有本质区别,必须健全完善领导、训练、保障、管理、考核等制度措施。一是加强新兵训练基地建设。各军分区(警备区)训练基地可以民兵训练基地为基础进行改建扩建,资金、土地由地方政府解决。二是完善训练机构。以军分区首长、部门领导和人武部干部为骨干,成立新兵训练团。训练基地可常设训练营,训练骨干以士官为主。上半年训练民兵,下半年训练新兵。三是搞好经费保障。新兵训练期间的训练经费、津贴、伙食费等按部队标准发放,从军费中支出,地方财政给予补贴。四是注重训练质量。在建立规范严格考评机制的基础上,全军统一标准,由征接双方共同对新兵军政素质及条令条例掌握情况进行考核,对成绩不过关的新兵,接兵单位可拒绝接收。五是强化新兵的运输与报到管理。新兵授衔后,由军分区(警备区)统一协调订票,新兵持入伍通知书按规定时限自行到部队报到,部队组织接站。对新兵逾期不到部队报到的,应视情节给予相应惩处;对拒绝到部队服兵役的,依法严肃惩处。对途中出现意外或责任事故的由军分区(警备区)联系地方相关部门妥处。新兵也可由各部队来考核的干部骨干带回。
(责任编辑:郑 宁)
简 讯
新疆某预备役炮兵团野外驻训锤炼部队作战硬功
前不久,新疆某预备役炮兵团将部队拉到野外训练场,按照实战化要求构设战场背景、设置战场课目,不断提高官兵在复杂环境、恶劣气候条件下的实战能力。该团党委“一班人”针对生产黄金期人员难集中、时间难保证等实际困难,多次到预编单位面对面协调解决有关问题,消除了预备役官兵的后顾之忧,提高了他们参训的积极性。这次驻训的集结号令一发出,预编在数百公里外的预备役官兵和数十台预征装备迅速集结,按时间节点加入到“戈壁磨利剑”的战队。训练场上,预备役官兵始终保持高昂的战斗精神,在各自战位上砥砺打赢本领、锤炼作战硬功。
(柯晓毅 单汇源 王吉红 摄影报道)
E125
A
1002-4484(2014)-12-007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