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镇化背景下人的全面发展的农民职业培训体系构建
——以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4-03-06刘二伟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三门峡城镇化农民

刘二伟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三门峡 472000)

城镇化背景下人的全面发展的农民职业培训体系构建
——以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刘二伟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三门峡 472000)

城镇化的根本是人的城镇化。实现中国的城镇化,农民的地理和区域转移只是最浅层、最表面的表现,最核心和最根本的目的是实现人的城镇化,是其身份、权利、价值观、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全面转变。积极参与农民职业培训,是作为河南省骨干高职院校的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重要体现,但是从培训的思路看,培训对农民自身发展关注不够,没有实现技术培训与农民文化素质的协调发展,尚未完全构建出一个以人为本的、关注农民全面发展培训体系。对此,要从三方面构建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农民职业培训体系:构建技术育人和文化育人相结合的培训体系,实现技术扶贫与精神文化扶贫共同发展;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建立以人为中心的培训项目开发体系;以社区学院为载体关注市区中的农民工培训。

城镇化;人的全面发展;农民;职业培训;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1 城镇化的根本是人的城镇化

1.1 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首先全面地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对该理论的关键是理解其关于人的本质的阐述,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体现在这么几个方面:人的活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人的本质是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统一;人的需求有层次性,包括生存需求、发展需求和享乐需要等。他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劳动能力(包括体力和智力)的发展、社会关系的发展和个性的发展等。马克思所说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就在“全面”两字,全面性是人的发展的第一个要求,也就是使人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兼容并包地、相互协调地得以发展[1]。

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到胡锦涛、习近平,我党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随着中国革命、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中不断深化发展,而且更具有中国的特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到改革开放后的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全面发展的劳动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也贯穿于劳动者全面、自由发展的进程中。

1.2 城镇化的三个步骤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依托。总体上看,城镇化需要三个步骤方可完成,一是职业转换,即离土不离乡,农民的职业由农业专项非农业;二是农村居民进入城镇成为城镇居民,完成居住地的转移,第三步,通过户籍、社保等制度性保障,并通过长期的生活和自我调适,在取得城镇居民身份、权益的同时尤其是在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融入城镇文明。总的来看,第一步是农民的职业转换,第二步是农民的地理和区域转移,第三步则是人的身份、角色的根本转换,是城镇化的完成阶段。职业的转换和区域的转移,需要周期短,而身份的根本转换则需要漫长的时间和复杂的过程;职业的转换和区域的转移是表面和显性的变化,而身份的根本转换则是内在和根本的变化。所以,从本质上看,一切没有完成第三个步骤的城镇化都是不完整的城镇化或者是一种“伪城镇化”。

1.3 现实的缺憾

长期以来,我们过多关注城镇化的前两步工作,甚至认为实现了职业转换、地理转移和户籍转换就已经完成了城镇化,这种观点是对城镇化的理解过于狭隘,现实中如果过于重视第一步而忽视第二步则会造成城镇化推进的各种后遗症。实际上,从我国30多年的城镇化的实践来看,确实存在着诸多后遗症,如失地农民进入城镇后难以融入城镇生活的“适应性困境”、难以适应城镇居民社会角色的“角色混乱”等等。如果进入城镇的农民不能从心理上真正地接受和认可城镇社会,就不能积极主动地实现社会角色的转变,城镇化只是“化物”而没有“化人”。所以,城镇化发展到今天,如何帮助失地农民调适心理,做出适应城镇社会的行为选择,完成人的城镇化是当今城镇化发展的重点。[2]

2 农民培训与高职院校服务社会功能的对接

2.1 大学的社会责任

在急剧变革和迅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的社会责任愈加重大,大学和社会之间的界限也越来越小。大学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社会发展也需要大学这个智力和思想中心的指引和服务,社会服务不仅是大学自身具有的功能,更应该是大学的责任和义务。大学不能过度与社会保持距离,把自己固封在象牙塔内。美国学者德莱赛尔(Paul L.Dressel)指出:“大学不仅从社会得到了支持和权威,而且必须以社会为导向,承担起社会责任。其教育项目必须适应社会需要。”曾经两次出任哈佛大学校长的美国现代教育家德里克·博克说:“如果大学想充分认识自己在当今社会中的真正作用和目的,那它就必须审视自己的社会责任。”[3]可见,适当履行社会责任,大学才能真正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并实现自身的发展。

2.2 高职院校参与农民培训的必要性

高等职业院校作为高校的一支特殊力量,由于办学模式与市场与社会更为贴切,近年来力量迅速壮大,实际上高职院校参与社会性培训是大有可为的。目前,按照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2013年我国有2.69亿农民工,其中外出务工农民工达1.66亿人。[4]但是,农民工参与培训比例不高,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发布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显示,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培训或教育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教育的仅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占到76.4%[5]。

高职院校是以技能型人才培养为定位的高等院校,其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的培养模式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市场的青睐,近年来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愈加强大。不过,社会对高职院校的认同感还不高。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主动服务社会展示自身的办学能力和水平十分有必要。但是,现实中大部分高职院校对农民培训等社会事业关注不足,在思想认识(许多院校依然墨守成规,以学历教育为“正业“而把培训工作当做可有可无的“副业”)、培训参与度、师资投入等方面还有待提高,这也导致高职院校在农民培训方面还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3 高职院校的做法及不足——以三职院为例

3.1 办学思想上高度重视——“三位一体”的教育方针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是1999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在原三门峡工学院、三门峡广播电视大学基础上成立的一所地方高职院校。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十分重视社会培训工作,把之与普通高职教育、成人学历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提出了“三位一体”的办学方针,并认为社会培训工作是自身主动服务地方、回报地方,充分发挥好社会服务功能,不断增强服务社会能力的主要途径和必由之路,也是提升社会影响赢得社会广泛支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活力之源[6]。

另外,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还制定了加强培训工作的领导组织机构、具体负责机构和严格的“一票否决”的考核机制。在“三位一体”办学方针的指导下,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每年的社会培训超过20000人次,其中涉农培训(“阳光工程”培训、“雨露计划”培训、农民工培训、社区学院培训)作为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培训工作也取得了较大进步。

近年来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涉农培训数据表

3.2 积极参与政府扶贫项目推动技术传播和人才培养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的涉农培训以国家的政策性扶贫培训为主体。近年来,以三门峡市农业局的“阳光工程”培训、三门峡市扶贫办的“雨露计划”扶贫培训为主要载体,积极开展对三门峡市相关农村的技能培训和农村致富能手的培训工作。以2013年为例,学院2013年度承担市级培训任务650名(其中3个月培训计划250名、金蓝领培训400名。金蓝领培训因生源问题完成60人,其余340人申请转换为3个月培训425人。)和湖滨区300名(其中7天实用技术培训200名,3个月培训计划100名)。截止12月底,市、区两级累计完成招生培训1022名,基本完成培训计划。其中,金蓝领60人,车辆驾驶员129人,灵宝市阳店镇寨原村家政服务培训51人,灵宝市苏村乡卫家磨村果蔬花卉培训班67人,王家后乡老泉村家政服务70人,渑池县果园乡展庄村家政服务培训70人,西村家政服务77人,卢氏县低里坪村旅游服务与管理80人,王家后乡贺村种植养殖培训班79人,湖滨区槐树洼种植养殖培训74人,黄底种植养殖培训75人,富村种植养殖培训51人、家政服务78人。另外,2013年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还参与市委组织部牵头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培训,培训农村“两委”干部90余人。

3.3 初步形成较为符合农村实际的培训思路

一是确立以人为本,突出特色的培训原则。培训工作要根据当地自然禀赋和发展实际确定培训项目,如在缺乏工商业基础、远离城镇等经济中心而自然条件较好的贫困村选择种植和养殖作为培训突破口;在临近城镇、有一定工商业基础的农村培训外向型的技能如售货员、家政、育婴师、驾驶员、旅游服务与管理等。

二是在教学上,采用“送教到村、专家讲座、驻村教师授课、播放录像专题片、赠送技术资料、建立长期电话咨询联系”的培训形式。为了提高培训质量,增强培训效果,做到严把“三关”,一是严把辅导教育关,认真选聘任课教师,聘请技术强、会讲课的“双师型”(即懂理论,又懂实际操作)的教师进行授课辅导。二是严把培训内容关。做好教学计划制定,精选讲解课题,并根据村民的要求,编印了涉及种植、养殖、家政服务、烹饪、编织、护理等内容的图书和录像资料,赠送给参训学员和村民。三是严格教学实施。聘请的兼职教师驻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面对面、手把手培训技术,同时对于上门求教的村民进行咨询解答,并做好村民培训需求调研和信息收集,掌握第一手的农民需求,以随时对教学内容补充调整。

三是尝试在培训过程中丰富农村的文化生活。在培训过程中,适当加入戏剧、电影、广场舞等文艺元素,受到村民的欢迎。

3.4 不足和欠缺

一是培训的主动性不足。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的涉农培训以政府性的扶贫培训为主体,对政府的政策和计划依赖较大,这导致涉农培训的种类单一、规模和覆盖面不大,具有很强的被动型。一旦政府政策和计划发生变化,培训就有可能“断炊”,因此增强市场开发和争取政策的主动性十分必要。

二是项目开发不够。农村现在多以“613899部队”为主,青壮年大多远离家乡外出打工。那么针对农村中的留守妇女、空巢老人的培训就要开发与之自身特点和需要相适应的培训项目,如饮食健康、权益保护、编织、文化艺术、个人安全防卫等。

三是培训程序设置尚不科学。理论上讲,培训项目的设置要有充分的实地调查和市场评估,培训过程中要根据学员知识基础确立符合实际的培训形式,培训之后要跟踪调查对效果予以科学评估。可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培训项目的设置多以乡、村干部上报为主,缺乏科学的实地调查和论证;另外,课程结束基本上意味着培训结束,虽然给村民留下了资料和联系电话,但对于普遍对学习技能缺乏主动性的村民来说,培训有流于形式缺乏切实效果的危险。因此,培训人员的主动跟踪调查和效果评估就显得十分必要。

四是缺乏文化素质类培训。农民是贫困的,他们需要技术和资金支持改变命运;农民是朴实的,他们欢迎真正能帮助他们致富的培训机构。但是,农民也是需要激发的,因为他们的知识基础薄弱、学习动力不足、缺乏热情,小生产者的狭隘和自闭依然在许多农民身上表现十分突出。因此,缺乏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热切改变命运的激情和意志,技术培训工作最终都会流于形式。而这些需要靠文化素质类培训来改变。

五是对缺乏对城镇中的农民工培训的关注。学院参与的涉农培训绝大多数在农村中进行,但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就是———大量需要技能和文化素质培训的青壮年集中在城镇当中,因此,这部分群体尤其需要关注。

总之,从培训的思路看,培训对农民自身发展关注不够,没有实现技术培训与农民文化素质的协调发展,尚未完全构建出一个以人为本的、关注农民全面发展培训体系。

4 建议:构建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农民培训体系

农民培训关乎国计民生,作为具有服务社会的责任和义务的高校当仁不让。为了推动农民培训工作科学化、人性化、有序性地发展,要立足农民实际、站在城镇化发展的高度,构建着眼于农民的全面发展的培训体系。

4.1 构建技术育人和文化育人相结合的培训体系,实现技术扶贫与精神文化扶贫共同发展。

技术解决做事的问题,文化解决做人的问题,技术可以改变命运,但是前提是主体要有积极主动学习技术的思想观念(做人的问题)。即使学会了做事,但是不会做人,最终的结果是难以想象的。因此,构建技术育人和文化育人相结合的培训体系关乎民生、关乎长远,意义重大。

首先,构建技术育人和文化育人相结合的多元培训课程。一是聘请技术、法律、文艺等知识背景的教师组成培训团队。二是除了开设符合农村发展实际和农民需要的种植、养殖、编织、烹饪等技术课程之外,还要开设大量的有助于激发农民热情和斗志的励志类文化课程如致富的成功案例、不劳而获的反面案例。三要通过励志电影或纪录片、学员讨论、演讲等形式统一思想,批判不劳而获、做等靠要等消极思想。

其次,营造积极向上、力争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的社会文化氛围。一是采取灵活多样、有针对性的宣传工作。培训学校和农村要通过挂条幅、印传单、发短信、广播节目、网络传播等形式宣传积极向上的思想。二是通过文艺节目的平台倡导学习。可通过重大节庆的文艺演出如庙会戏曲、春节晚会演出等把学习的精神融入节目。三是表彰先进,树立榜样,发挥示范作用,营造致富能人、技术能手在社会广受尊重的社会文化氛围。

4.2 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建立以人为中心的培训项目开发体系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我党在新时期加强自身作风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政治举措。从政治角度看,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党的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缺乏了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执政党的执政必然陷入危机之中。从工作方法和思路看,坚持群众路线,大兴社会调查之风是做任何事情实现科学化的必要前提。关于农民培训的项目开发和项目推动也必须深入群众,接地气,知民情,培训工作方能科学有效。

一要坚持“调查—评估—决策—反馈—完善”的培训项目开发思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仅仅有调查也没有发言权。什么是有助于实现农民全面发展的培训项目?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农村有不同的实际情况。首先要做的是深入群众通过实地调查了解他们的真实需要,而非只是从乡村干部的报表来确定。其次要对群众的意见进行科学评估,对可行性进行评估,然后才可做出决策。决策在执行过程中通过群众的意见反馈予以完善。需要指出的是,这个过程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这是由群众的需求的多样性、多变性决定的。

二要以群众满意作为评判我们培训工作的标准。培训项目、培训形式、培训团队的组建等方面均要以群众的满意为原则。可采用访谈、问卷调查、网上留言、电话采访等多种形式,把群众反馈的意见融入到培训工作之中,真正朝着群众满意的方向推进。

三要以群众的全面发展为培训目标。技能培训只是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一部分,而非全部。技能水平提升,只可保证生存有能力基础,但难以保证之后的发展不出偏差。因此,在培训项目开发、培训团队的组建、培训课程的设置、培训效果的评估等方面均要贯彻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思路。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在项目开发中融入人文素质类内容,培训团队实现多元化,培训课程实现技能育人和文化育人相结合,培训效果评估要多方面综合考察等等。

4.3 以社区学院为载体关注市区中的农民工培训

现在农村中的青年人集聚城市,因此在城市中构建就近培训的平台十分必要。作为高职院校,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可以通过与社区学院合作,在服务社会中实现这些“新市民”的全面发展。

一要打破高校和社会之间的体制性壁垒,实现高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对接。建立相关激励机制,激发教师服务社会的热情。可以通过职称评定、课题申报等形式激发教师关注农民群体、积极参与农民培训。

二要组建一支学科多元、业务精湛、具有较强服务社会意识的教师队伍。学科多元是指既有技术类的学科如种植养殖、花卉园艺、经营销售等专业性、操作性较强的学科,亦有法律、心理健康、文艺等适合群众维权、自身健康、休闲类的科目。业务精湛强调教师在面对特殊群体时的教学水平和灵活的教学方法。服务社会意识强调教师对农村和农民感情深厚,有强烈的社会担当。

三要积极开发符合农民需求、有助于农民自身全面发展的课程。鉴于农民工群体的时间和区域的分散性特点,其培训以活动性培训为主,课程性培训为辅。可以借助各种公益性、学习性、娱乐性组织,如爱心社、驴友俱乐部、娱乐性团体等,对其进行有针对性培训。课程设置实现职业技能课程和文化娱乐课程的结合,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民工普遍需要的职业规划培训、相关技能性培训、文化娱乐性培训、法律维权培训、公共意识培训、心理健康培训、亲子教育培训等等。要坚持共性课程和个性课程相结合,对于少数特殊群体要量身定做个性化培训课程,比如单亲家庭、残疾家庭、低保家庭等。

[1]陈学明.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当代人的生活取向[J].复旦学报(社科版).2000,(2).

[2]严蓓蓓.人的城镇化与失地农民城市适应性障碍之消除[J].人民论坛,2013,(26)。

[3]德里克·博克.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M].徐小洲,陈军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1.

[4]人社部.2013年中国农民工总量2.69亿人[EB/OL].http://news.sohu.com/20140220/n395355415.shtml.

[5]唐文君.职业院校开展农民工培训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0,(1).

[6]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继续教育及培训工作管理的意见[EB/OL].http://www.smxpt.cn/smxpts-ite/readnews.aspNewsId=7567.

责任编辑:邓荣华

G718

B

1672-2094(2014)04-0118-05

2014-06-17

本文系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度科研项目“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劳动者培训路径探析”(项目编号:SZY-2013-004)的阶段性成果。

刘二伟(1981-),男,河南许昌人,河南省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三农问题。

猜你喜欢

三门峡城镇化农民
河南三门峡西周墓出土器物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云虚拟机实例建模方法研究
饸饹面“贷”富农民
家乡的城镇化
文物普查——三门峡虢国博物馆在行动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浅谈三门峡库区安全运行管理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