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柳赞油田稠油油藏特征与形成机理研究

2014-03-06方度贾倩刘道杰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甾烷稠油油藏

方度,贾倩,刘道杰

魏文懂,龚晶晶 (中石油冀东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北 唐山063000)

全球稠油资源量巨大,据统计,稠油资源约为常规油的10倍以上[1,2]。中国的稠油和沥青砂资源也非常丰富,在松辽、辽河、大港、二连、胜利、南襄、江汉、柴达木、准噶尔、塔里木等盆地内均有发现,分布于中元古代~古近纪地层中,储集于碎屑岩、火山岩、变质岩及碳酸盐岩储层中[3]。

在地层条件下,原油黏度大于或等于50mPa·s,或在油层条件下,原油脱气黏度大于或等于100mPa·s定义为稠油 (重质油)。根据稠油黏度与密度的差异,可将其划分为不同级别[4],即普通稠油 (油层条件下,脱气原油黏度为100~10000mPa·s,密度大于0.90g/cm3)、特稠油 (黏度为10000~100000mPa·s,密度大于或等于0.95g/cm3)、超稠油 (黏度大于100000mPa·s,密度大于或等于1.00g/cm3)。

柳赞油田地处南堡凹陷东北部,紧邻柏各庄凸起,发育古近系沙河街组 (Es)与新近系明化镇组(Nm)、馆陶组 (Ng)3套含油层系。柳赞油田油藏主要以中质稀油为主,稠油规模较小,属复杂小断块型普通稠油油藏。目前,对该区稠油形成机理的研究较为薄弱。笔者以柳赞油田稠油物性及地球化学分析为基础,结合构造演化与成藏规律,研究稠油的分布特征与形成机理,对指导下一步稠油的高效勘探与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稠油油藏分布特征

柳赞油田稠油油藏主要分布于浅层的Ng与深层的沙河街组三段3亚段 (Es33),具有 “上稠下稀”或 “上稀下稠”的特点。稠油分布范围较为局限,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成层性。

1.1 浅层稠油油藏分布特征

柳赞油田浅层Ng稠油油藏分布于柏各庄断层下降盘的柳赞北区蚕2-1区块 (图1)。该油藏埋藏浅,构造简单,是柳赞北区的次要含油层系。其下部的Es33为柳赞北区的主力含油层系 (图2)。

柳赞北区油藏分布具有 “上稠下稀”的特点,Ng油藏原油性质与下伏Es33油藏差异明显。Es33油藏原油密度为0.8572g/cm3(20℃),黏度为14.24mPa·s(50℃),为中质稀油;Ng油藏原油密度为0.9774g/cm3(20℃),黏度2663.46mPa·s(50℃),具高密度、高黏度、含硫低、含蜡低、凝固点低等特点,为普通稠油 (表1)。

图1 柳赞北区Ng稠油油藏分布图

图2 柳赞北区油藏剖面示意图

表1 柳赞北区油藏原油性质

1.2 深层稠油油藏分布特征

柳赞油田深层Es3稠油油藏分布于柳赞中区柳1区块 (图3),具 “上稀下稠”的特点,自上而下,原油密度与黏度明显递增。柳赞中区柳1区块沙河街组三段2亚段1油组(Es2(1)3)油藏原油密度为0.866g/cm3(20℃),黏度为16.36mPa·s(50℃),沙河街组三段3亚段2油组(Es3(2)3)油藏原油密度为0.8712g/cm3(20℃),黏度为43.54mPa·s(50℃),均表现为中质稀油 (图4)。沙河街组三段3亚段3油组(Es3(3)3)油藏原油密度为0.9373g/cm3(20℃),黏度481.75mPa·s(50℃),具高密度、高黏度、含硫低、含蜡低、凝固点低等特点,为普通稠油。

图3 柳赞中区Es3稠油油藏分布图

图4 柳赞中区Es2~33 油藏剖面示意图

区内Es3(3)3原油密度和黏度还呈现由北向南逐渐增大的趋势,油源类型由中质稀油逐渐过渡为稠油。北部的L26-1井原油密度为0.8744g/cm3(20℃),黏度为37.61mPa·s(50℃),为中质稀油;南部L1-3井原油密度为0.9299g/cm3(20℃),黏度为472.5mPa·s (50℃),为重质稠油 (图5)。

表2 柳赞中区油藏原油性质表

图5 柳1区块Es3(3)3原油性质等值线图

2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源分析

研究表明,南堡凹陷主要存在沙河街组三段4亚段 (Es43)、Es1和东营组三段 (Ed3)3套主力烃源岩。针对烃源岩及原油分布特点,采用 (孕甾烷+升孕甾烷)/C29规则甾烷、伽马蜡烷/C30藿烷,C27规则甾烷/C29规则甾烷,结合成熟度指标Ts/ (Tm+Ts)和C29甾烷ββ/ (αα+ββ),对源-藏对应关系进行了确立 (表3)。

表3 柳赞油田油源对比综合表

2.1 浅层原油

柳赞油田浅层油气富集层系为Ng和Nm。浅层原油伽马蜡烷/C30藿烷较低,介于0.07~0.30之间,平均为0.16;C27规则甾烷/C29规则甾烷中等,介于0.73~0.97之间,平均为0.81;(孕甾烷+升孕甾烷)/C29规则甾烷较高,介于0.19~0.53之间,平均为0.35。原油成熟度指标Ts/(Tm+Ts)介于0.43~0.65之间,平均为0.35;C29甾烷ββ/ (αα+ββ)介于0.39~0.47之间,平均为0.42。具有中等成熟度油特征。Pr/Ph介于1.06~1.49之间,平均为1.24;主峰碳为C23、C25(表4)。该类原油为林雀-柳南洼陷Es1和Ed3烃源岩生成的混合油气,以Es1为主,混有Ed3。

2.2 深层原油

柳赞油田Es原油伽马蜡烷/C30藿烷低,介于0.05~0.10之间,平均为0.08;C27规则甾烷/C29规则甾烷中等,介于0.61~0.91之间,平均为0.75; (孕甾烷+升孕甾烷)/C29规则甾烷中等,介于0.14~0.32之间,平均为0.23。原油成熟度指标 Ts/ (Tm+Ts)介于0.44~0.72之间,平均为0.57;C29甾烷ββ/ (αα+ββ)介于0.4~0.48之间,平均为0.44。具有中等成熟度油特征。Pr/Ph介于1.10~1.42之间,平均为1.25;主峰碳为C15、C23(表4)。上述参数均与成藏期拾场洼陷Es3烃源岩生烃演化和生物标志化合物指标相对应。

表4 柳赞油田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统计表

3 稠油油藏形成机理

稠油成因类型主要有次生稠油和原生稠油2种。次生稠油是原油进入储层聚集成藏后,由于保存条件的差异,受生物降解、裂解致稠、氧化水洗、运移-聚集分异等次生稠变作用影响而形成的高密度、高黏度重质油。原生稠油是指有机质在热演化过程中所生成的未熟-低熟油,其稠化因素来自于母源,与油气的次生变化基本无关。由于地质条件差异,在不同地质环境内单个稠变因素表现尤为突出。

3.1 浅层稠油油藏形成机理

柳赞油田浅层Ng稠油油藏为断鼻构造油藏,边底水十分活跃。储层孔隙度分布于19.8%~31.8%之间,平均为25.9%,渗透率分布于417.7~917mD之间,平均为667mD,属中-高孔、中-高渗储层。原油地球化学资料表明,柳赞油田浅层原油遭受了生物降解[5,6]。生物降解作用是原油在储层中经历的一种重要的次生变化过程,是原油稠化的主要机制之一,世界上大多数原油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生物降解[7,8]。

柏各庄断层为盆地的边界断层,长期活动且强度大,该断层为柳赞北区的主要油源断层,也是后期地表水流入的通道。该区Ng储层发育,渗透性好,埋藏浅,处于地表水与地下水的交替活跃区,地表富氧水极易沿柏各庄断层进入储层。水洗氧化作用是Ng稠油油藏形成的主要因素。水洗氧化作用多发生于凹陷的斜坡或长期隆起带,特别是盆地边缘斜坡区。辽河盆地、准噶尔盆地、二连盆地、额仁淖尔凹陷的包尔构造带等地区都具有该成因类型稠油[9~11]。

Es13、Es23及Es33上部泥岩发育,与柏各庄断层对接,封堵作用好,既抑制了Es33油气沿断层逸出,又阻止了地表水渗入。故Es33油藏规模大,表现为常规稀油,Ng油藏规模小,为普通稠油。柏各庄断层的长期活动,储层发育特征以及储层、盖层间的组合方式,共同决定了柳赞北区 “上稠下稀”的油藏组合特点。

3.2 深层稠油油藏形成机理

研究表明,南堡凹陷油气成藏期为Es1至Ed和Nm末期,Es3油藏主要形成于Es1至Ed期,油源为拾场洼陷的暗色泥岩、油页岩。下部与沙河街组三段5亚段 ()上部储层发育,、及上部泥岩发育。油气分布主要受Es储层发育状况影响,聚集于下部与 E上部 (图6 (a))。柳赞中区Es3构造是在中生界凸起的背景上发育的披覆背斜构造。Nm晚期,高柳断层及其派生断层活动强烈,2号断层将柳中背斜划分为柳90区块和柳1区块,其中柳1区块位于2号断层的下降盘。2号断层上陡下缓,在泥岩发育的内滑脱,断层南部的泥岩由于容纳空间减少,受到挤压而向上抬升,使柳1区块以上地层发生反转。滑脱面之上北倾,滑脱面之下的保持南倾(图6 (b))。断层活动破坏了已形成的Es3油藏,使柳1区块油气自北向南再次运移,轻质组分外逸,导致Es3(3)3原油密度和黏度自北向南逐渐增大。原生油藏被改造的同时,油气再次运移,

图6 柳赞中区Es3油藏剖面示意图

形成次生油藏,这一现象普遍存在[12~16]。柳1区块油气沿断层向上运移,形成油藏(图6(b))。此外,Nm末期是南堡凹陷一个主要油气成藏期,油源主要为西南部洼陷Es1、Ed暗色泥岩,高柳断层为主要油源断层,生成的油气沿高柳断层及其派生断层运移进入上部储层,这也是Es33(2)、Es23油藏及上部含油层系形成的另一原因。

4 结论

1)柳赞油田稠油油藏具有区域性和成层性,浅层稠油具有 “上稠下稀”的特点,深层稠油具有“上稀下稠”的特点,平面上自北向南原油密度和黏度逐渐增大,由稀油过渡为稠油。

2)柳赞油田浅层和深层原油都具有中等成熟度油特征,浅层原油为林雀-柳南洼陷Es1和Ed3烃源岩生成的混合油气,深层原油与拾场洼陷Es3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指标相对应。

3)柳赞油田浅层稠油为次生油藏,生物降解及水洗氧化作用是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深层稠油为残余油藏,是晚期断层活动,轻质组分外逸所形成。

[1]胡见义,牛嘉玉 .中国重油沥青资源的形成与分布 [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4,15(2):105~112.

[2]Rubinstein I,Strausz O P,Spycherelle C,et al.The origin of oil sand bitumens of Alberta:a chemical and microbiological simulation[J].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1977,10 (1):1341~1353.

[3]牛嘉玉,洪峰.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探远景 [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2,29(5):5~6.

[4]胡见义,徐树宝,程克明 .中国重质油藏的地质和地球化学成因 [J].石油学报,1989,10(1):1~11.

[5]余秋华,文志刚,唐友军,等 .塔河油田奥陶系原油芳烃特征及油气运移 [J].石油天然气学报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10,32(3):161~165.

[6]张文艳,包建平,朱翠山,等 .也门探区1区块第一口风险探井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J].石油天然气学报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12,34 (1):25~30.

[7]Koopmans M P,Larter S R,Zhang C,et al.Biodegradation and mixing of crude oils in Eocene Es reservoirs of the Liaohe Basin northeastern China [J].AAPG Bulletin,2002,86 (10):1833~1843.

[8]Larter S,Wilhelms A,Head I,et al.The controls on the composition of biodegraded oils in the deep subsurface-part1:biodegradation rates in petroleum reservoirs [J] .Organic Geochemistry,2003,34 (4):601~613.

[9]才业,樊佐春 .辽河油田边顶水超稠油油藏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J].岩性油气藏,2011,23(4):129~132.

[10]Clay E R,Michael M,Jeremy D.The controls on biodegradation in the San Joaquin Valley [J] .AAPG Bull,1997,81 (4):682.

[11]窦立荣,徐树宝,祝玉横,等 .二连盆地重质油成因及地球化学特征 [J].石油学报,1995,16(2):2~3.

[12]高日胜,方杰,王暾,等 .陆相盆地重质油成因类型及稠变序列——以二连盆地为例 [J].石油学报,2013,34(3):479~488.

[13]李彬,杨军,文刚锋,等 .准格尔盆地北三台南部稠油分布及形成机理 [J].石油天然气学报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6,28(5):38~40.

[14]张丙星 .中国含油气盆地中的油气再次运移 [J].新疆石油地质,2003,24(5):473~478.

[15]于兰兄,张庆龙,冯昕,等 .断层在辽河曙一区超稠油油藏形成中的作用 [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5,29(6):21~24.

[16]Gruenwald R.The hydrocarbon prospectivity of Lower Oligocene deposits in the Maragh trough,SE Sirt Basin,Libya [J].J Pet Geol,2001,24 (2):213~231.

猜你喜欢

甾烷稠油油藏
相变换热技术在油田稠油开采中应用
稠油不愁
塔里木盆地古生界原油中高丰度C29规则甾烷的分布及意义
低渗油藏注采结构调整与挖潜技术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原油成因类型及分布特征
基于模糊数学的油藏干层识别研究
生化微生物技术在稠油采出水处理中的应用
注CO2混相驱候选油藏筛选评价新方法
致密油藏多级压裂水平井数值模拟及应用
辽河油田破解稠油高温调剖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