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吴堡地区南梁油田长8油层组典型开发区地质建模

2014-03-06王选茹郭玉峰郑光辉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18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砂体油层油藏

王选茹,郭玉峰,郑光辉 (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陕西 西安710018)

吴堡地区长8油层组典型开发区具有较为丰富的资料,平均井距约为250m。开展精细三维储层建模,不但能够掌握储层的时空分布规律,预测有利储层分布,还能与开发相结合,通过油藏数值模拟,有效预测油藏开发动态,为后续开发调整与挖潜提供服务。在详细地质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相控建模与后处理技术,对研究区进行三维精细地质建模。

1 区域地质概况

吴堡地区南梁油田位于甘肃省华池县纸坊乡~陕西省志丹县义正乡内,区域构造位于陕北斜坡南部一西倾单斜[1,2]。延长组长8油层组属三角洲前缘沉积体系,油藏类型为岩性油藏[3~7],埋深2198m,油层厚11.8m,孔隙度8.5%,渗透率0.26mD,原始地层压力15.9MPa。地层原油密度0.75g/m3,黏度1.1mPa·s,原始气油比115.7m3/t;地面原油密度0.829g/m3,黏度4.68mPa·s;地层水矿化度62.94g/L,水型为CaCl2型。

2 基础地质研究

基础地质研究是三维储层建模的基础。长8油层组典型开发区钻井资料丰富,能对区内储层微相类型及砂体分布进行较为有效的分析,为建模提供相关参数和约束条件,从而准确地建立地质模型[3~7]。

笔者对长8油层组沉积微相进行了精细研究。根据岩电响应特征,划分了典型开发区单井沉积微相,并进行了连井剖面对比。从剖面图 (图1)上看,区内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沉积,但砂体规模较小,宽度一般不足300m,普遍在100~200m之间。

从平面沉积微相展布特征来看,主要发育3条河道。以长8油层组1油层1小层 (长811)为例(图2),河道自北西向南东方向流动,宽度较小,介于110~510m之间;厚度变化较大,介于3~15m之间,反映了多期河道垂向叠置的特征。沿河道方向,发育部分河道侧翼沉积,厚度普遍小于3m,宽度不足200m。

图1 研究区长8油层组沉积相剖面图

图2 研究区长砂体 (a)及沉积相平面图 (b)

3 三维地质建模

3.1 地质建模方法选择

序贯指示建模是通过变差函数来表征不同储层微相的空间结构,使之分布特征及配置关系得以较好的再现,常作为建模的首选方法[8,9]。然而,序贯指示建模是采用随机抽样来决定模拟结果,往往会存在一些砂体零散分布的现象,即 “噪声”。笔者利用Petrel软件中平滑技术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适当处理,消除了 “噪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0,11]。

3.2 构造模型建立

构造模型的建立是在地层精细划分和对比的基础上,综合地质、地球物理等资料,对研究区储层层面 (包括断层部位)在空间上分布规律的一种预测[12~14]。图3即为通过序贯指示法建立的研究区构造模型。从模型中可以看出,区内构造较为平缓,起伏不大,与地质认识较为一致。

3.3 相模型建立

储层沉积微相模型的建立主要有2种方法:确定性建模和随机建模。确定性建模即根据已有的资料分析,对研究区储层给出一个确定的、唯一的认识结果[15]。随机建模则认为对地下井间储层预测均存在一定的随机性,单一的模型很难准确地反映其特征,需综合多个模型来对其进行描述和评价[16]。该次建模主要采用随机建模的方法,结合地质分析成果,横向上将平面沉积微相数字化约束建模,纵向上利用剖面相进行约束。

图4为建立的研究区沉积微相模型。从图4可以看出,由于采用了平滑处理技术,模拟的砂体连续性较好,少有零星分布[17,18], 形 态 更 贴 合 实 际。 过wu098-5井~wu098-1井对模型做剖面 (图5),其沉积微相展布特征与地质分析过程中所获得的连井剖面较为一致。由此表明,由随机建模法建立的研究区沉积微相模型较为准确,以该模型为基础,开展储层物性建模,能有效反映其空间分布特征。

图3 研究区三维构造模型

图4 研究区沉积微相建模结果

图5 模拟沉积微相剖面

4 结论

1)吴堡地区南梁油田长8油层组典型开发区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道侧翼以及湖相泥3种微相类型。水下分流河道规模较小,宽度在110~510m之间,厚度普遍在3~6m之间;侧翼宽度不超过200m。

2)建立了研究区长8油层组典型开发区地质模型,模型砂体形态特征与实际地质分析结果较为符合,具较高可信度,为后续油藏开发研究提供依据。

[1]长庆油田石油地质编写组 .中国石油地质志 (十二卷):长庆油田 [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2.

[2]孙肇才,谢秋元 .叠合盆地的发展特征及其含油气性——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 [J].石油实验地质,1980,1(1):13~21.

[3]白玉彬,罗静兰,张天杰,等 .鄂尔多斯盆地吴堡地区延长组烃源岩特征及评价 [J].兰州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2,48(5):22~28.

[4]白玉彬,罗静兰,刘新菊,等 .鄂尔多斯盆地吴堡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 [J].沉积学报,2013,31(2):374~383.

[5]白玉彬,罗静兰,王少飞,等 .鄂尔多斯盆地吴堡地区延长组长8致密砂岩油藏成藏主控因素 [J].中国地质,2013,40(4):1159~1168.

[6]王志坤,王多云,郑希民,等 .陕甘宁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统长6-长8储层沉积特征及物性分析 [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3,14 (5):380~385.

[7]付金华,郭正权,邓秀芹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长8沉积相 [A].中国地质学会 .第八届古地理学与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 [C].大庆,2004-08-09~12.

[8]尹艳树,吴胜和 .储层随机建模研究进展 [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6,17(2):210~216.

[9]尹艳树,吴胜和,张昌民,等 .用多种随机建模方法综合预测储层微相 [J].石油学报,2006,27(2):68~71.

[10]张昌民,李少华,尹艳树,等 .储层随机建模系列技术 [J].石油科技论坛,2007,(3):37~42.

[11]尹艳树,翟瑞,吴胜和 .综合多学科信息建模——以港东开发区二区六区块储层微相三维分布模型为例 [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7,18 (3):408~411.

[12]尹艳树,吴胜和 .提高河流相储层建模精度的河道中线约束方法 [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7,26(6):78~81.

[13]李少华,张昌民,尹艳树,等 .多物源条件下的储层地质建模方法 [J].地学前缘,2008,15(1):196~201.

[14]尹艳树,吴胜和,翟瑞,等 .港东二区六区块曲流河储层三维地质建模 [J].特种油气藏,2008,15(1):17~20.

[15]尹艳树,吴胜和,张尚峰,等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濮城油田沙三中亚段油藏储层建模中的应用 [J].石油天然气学报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5,27 (2):39~41.

[16]李少华,张昌民,尹艳树 .河流相储层随机建模的几种方法 [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3,18(5):10~16.

[17]尹艳树 .层次建模方法及其在河流相储层建筑结构建模中的应用 [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1,25(6):1~5.

[18]尹艳树,张昌民,尹太举,等 .萨尔图油田辫状河储层三维层次建模 [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2,34(1):13~18.

猜你喜欢

砂体油层油藏
河流相复合砂体不连续界限等效表征方法探讨
低渗油藏注采结构调整与挖潜技术
CSAMT法在柴北缘砂岩型铀矿勘查砂体探测中的应用
油层重力分异对泡沫驱气液比的影响
基于模糊数学的油藏干层识别研究
渤海湾盆地Q油田明化镇组复合砂体内部结构表征
注CO2混相驱候选油藏筛选评价新方法
柴达木盆地昆北油田厚油层隔夹层研究
致密油藏多级压裂水平井数值模拟及应用
七里村油田薄油层测井识别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