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存在的心理误区及其调适——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

2014-03-06张燕妹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4年12期
关键词:就业观被调查者案例

张燕妹

(福建农林大学 文法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一项调查显示,51.4%的调查对象将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归咎于“就业压力过大”[1]。求职过程中遇到挫折和困难是大多数大学生需要面对的问题,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也会遇到许多的心理冲突和困惑,一些不良情绪也会随之滋长。想要正确的认识和解决就业压力问题,大学生要学会准确的认清就业形势,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使他们对自己和社会的需要以及活动有正确的认识[2]。本文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向学生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86份,回收率达93%,且问卷的呈现形式多样包括单选、多选、实际访谈,以期通过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的形式真实有效地反映当代大学生求职心理,探索更为科学的求职心理调适对策。

一、当代大学生择业心态分析

(一)大学生对就业的认知分析

就业是每个在校大学生最终都会面临的问题,大学生的基本就业观也不尽相同,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在先就业还是先择业的选择中出现较大的分歧。有41%的被调查者选择先就业再择业,35%的被调查者考虑先择业再就业。由此可见,关于大学生的基本就业观,大学生群体中因为自身职业规划的不同有较大的差别。同时,还可以看出,除了有能够积极考虑自身的就业选择的大学生外,还有一部分大学生选择消极待命的方式,听从父母安排或抱着船到桥头自然直的心态听之任之,并未做过多的考虑。而在当前社会就业形势如何的问题上,主要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绝大多数的被调查者认为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困难,也有部分被调查者认为就业形势正常,比较少的被调查者认为当前的就业形势较好,比较容易就业。所以,就目前整体来说,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还是比较严峻的,由此延伸出来的问题也值得我们关注。

图1 大学生基本就业观

图2 当前社会的就业形势

(二)大学生就业选择的分析

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就业心理存在一定的障碍,追根究底要从大学生就业选择情况分析。从调查中可以发现,被调查者择业过程中最关心、最优先考虑的是工作的工资与福利待遇的占22%,其次才考虑职业的社会地位和发展空间(占20%)。其次,从下图还可以看出,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还是比较注重所在城市的好坏以及工作环境的。纵观调查结果,大学生还在求职过程存在追求稳定、一味求高的心态。

图3 择业过程中最关心最优先考虑的问题

二、大学生择业的心理误区与心理障碍

(一)大学生择业的心理误区

大学生择业的心理误区产生于大学生在择业的过程中因为缺乏社会经验,对社会认识不深,所以在择业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同时,对待就业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和心理准备,不能在就业压力面前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不能正确对待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求职中大学生主要会产生焦虑心理、自卑心理、急躁心理和从众心理。

图4 对于就业存在的心理障碍

(二)求职中常见心理问题及其案例

1. 焦虑心理案例

我校2008届毕业生罗某某,在校期间成绩优秀,并能够积极的参加学生工作,是老师同学心中的优秀学生。但是因为身高偏低,他自己总觉得有所欠缺,所以对自己的要求一直很高,总觉得自己不够好,在找工作方面也显得不够自信。在求职期间,一旦被拒绝聘用,他都是将原因归结为自己身高偏低,久而久之,他的心情变得非常的烦躁、焦虑,再也没有以前那样意气风发了,老是走神,食欲也下降了,总是担心找不着好工作。

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一些焦虑、抑郁的情绪是正常的,也正是因为有这种情绪才促使大学生更加努力地找工作,但是如果焦虑过度,并因此患上焦虑症,这对找工作是很不利的。

2. 自卑心理案例

2011届毕业生小阮来自宁德,直到今年3月份她还未落实工作单位。大学期间因为所读专业为非热门专业,她内心中有一种深深的自卑感,觉得自己专业不如别人,招聘会现场时看到自己是与其他好专业的同学在竞争岗位时,她总是默默的退下来,投递不出手中的简历,就这样,大多数同学都有了工作岗位,她还没有和用人单位签约。

案例中的小阮自己将自己圈住了,对于所学专业的自卑心理导致了她的就业失败。小阮的思想在当前毕业生的择业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择业过程中对自己缺乏信心,不愿参与竞争,结果错失良机,甚至工作都无法落实。

3. 急躁心理案例

小林今年大四,在积极主动地参加面试,每次面试之后都抱着满满的期望等待面试单位的回复。在接下来的几天他每隔几分钟都要看下手机,就怕录用通知没有及时的收到。并在等待的过程中对身边的朋友和家人表现出及其不耐烦的状态,只要好友关心的问候工作事宜,他的心里都会非常烦躁,不愿理会。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在求职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存在浮躁的心理,经常地被紧张、烦躁的情绪围绕,如果不对这种情绪加以疏导,久而久之将会产生严重的心理疾病。

4. 从众心理案例

小许就读于我校英语系,临近毕业,她还在犹豫是考研还是工作,根据自身条件,她具备找到好工作的实力,并面试上了一家外资企业当副总助理,但是看着身边的同学纷纷选择考研,她也心动了,谢绝了当副总助理的机会,准备考研。但是因为之前浪费了几个月时间,准备不够充分,没有考上研究生。再去找工作,又失去了找工作的最佳时间,之前的总助工作也被别人应聘上了。因而她感到压抑、情绪低落。

案例中的小许在择业过程中,之所以遭遇挫折,关键是因为他存在严重的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是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3]。当代大学生应该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在充分认识自己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情况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

三、大学生择业心理调适

(一)就业指导,认清形势

根据我国目前大学生择业方式的新发展、新趋势,大学生就业指导也应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指导[4]。有22%的被调查者认为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指导应该加强,大学职业生涯规划系列活动还是得到同学们的认可的。有20%的被调查者认为要加强自我认识和定位,从自身寻找原因,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有17%的被调查者希望增强求职技巧和加强培训,并能获取更多的就业信息和就业体验,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还是能够较为清晰地认识到就业指导教育的意义,这将对大学生择业心理调适的开展奠定基础。

(二)自我认识,准确定位

23%的大学生打算通过调整心态、正确认识自我和调整就业的期望值来调整自己的择业心理。这就要求在校大学生学会自我理解与分析,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气质等,构筑完善的职业认知。毕业生就业方式已经由“国家统一分配”向“双向选择、自主择业、逐步走向市场”的方向转化[5],树立正确的择、就业观,为更好的求职做好心理准备。

图5 大学生就业指导应该加强哪些内容

图6 就您现行状况将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三)积极自信,乐于挑战

由图6可以看出24%的大学生会坦然面对就业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大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如果一味选择悲观失落的方式对待严重者将会产生心理问题。所以,当代大学生要有面对求职时的信心,敢于竞争并善于竞争,正确地对待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四)敢于竞争,当仁不让

大学生强化择业的竞争意识,要从自身角度出发,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充分相信自己的实力。应该以过硬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来适应所从事的行业[6]。针对“大学生应该主要从哪些方面提高自己的竞争力”的问题,参加调查的大学生主要想通过增强求职技巧 19%、增强实际动手能力19%、扩大人际交往范围18%、扩大职业选择面16%等方面来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图7 大学生应该主要从哪些方面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在走向就业岗位的大学时期,在校大学生应该多修炼自己内心的品质,多参加学校安排的有关择业心理调适方面的专题讲座,多翻阅一些相关资料,多与老师和同学们沟通交流。放平心态,积极应对,以良好的就业心理面对人生的新一个篇章。

[1] 陶丽丽.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相应对策[J].教师,2012,(2).

[2] 荆伟伟.浅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大学生的自我教育[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3] 从众心理[DB/OL].http://baike.baidu.com/view/393366.htm.

[4] 林和平.大学生职业指导教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 孙繁建.调适毕业生择业心态浅议[J].中国高等教育,2000,(7).

[6] 张华.完善就业市场与提高大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的思考与对策[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6).

猜你喜欢

就业观被调查者案例
一个可供选择的全随机化模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疫情后,青年农民工就业观变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当代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研究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意识调查报告
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的融合
余姚市民幸福感民意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