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影响因素浅析

2014-03-06程瑞斌湖北省咸宁市中心医院检验科4371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17期
关键词:假性血细胞分析仪

程瑞斌 湖北省咸宁市中心医院检验科 437100

血细胞分析仪具有快速、准确、重复性好等特点,已被广泛运用在临床常规检验中,不仅能够提高临床工作效率及检验质量,同时为临床提供更多的参数和诊断指标,更好地为临床服务。但由于其自身检测原理的限制,在干扰因素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导致检测结果出现误差时有发生,造成误诊或提供不合理的治疗。为了避免这些因素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现对工作中常出现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便采用相应的处理措施保证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1 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分析

1.1 标本因素

1.1.1 标本的采集和运输。不规范的标本采集和运输均有可能导致检验结果不准确。如是否为真空静脉采血,采血是否顺利,混匀是否及时,有没有从进行静脉给药、补液、输血的肢体末端采血;有没有及时送检,送检时样本唯一性标志与患者信息是否一致,运输过程中有没有产生剧烈震动等。

1.1.2 血液与抗凝剂的比例。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为1.5~2.2mg的EDTA-K2抗凝1ml的全血。如果血量过多抗凝不充分,则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小凝块,影响PLT和WBC的计数,同时易造成仪器的半堵孔,若未及时发现处理,影响后面样本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血量过少,易使细胞形态发生改变,分类结果不准确。

1.1.3 标本的性质。如患冷凝集素综合征的患者,血液中冷凝集素引起RBC在室温条件下聚集,使RBC数减少,HCT降低,造成MCHC假性增高;高脂血症患者的乳糜血标本可影响透光度,高胆红素血症患者标本由于胆红素测定波长与经溶血剂作用后的HGB测定波长较为接近,二者均可造成HGB假性增高;白血病患者的血液标本中白细胞的膜较脆而易被破坏,导致WBC计数降低,这些细胞碎片也会影响分类的结果;冷球蛋白增加疾病如骨髓瘤、癌症、白血病、巨球蛋白血症、糖尿病等均可导致WBC计数假性增高。

1.1.4 抗凝剂、药物等因素。如EDTA抗凝剂可使少数人的血小板发生凝集,从而导致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的血小板数值假性减少,即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上用ATP后血小板容易发生聚集,因ATP分解,产生大量ADP,而ADP是一种血小板诱导剂,易使血小板发生聚集可影响PLT计数[1];输液加入脂肪乳的患者血小板会假性增高;输入右旋糖酐,血液分析时可产生假性凝集,造成血小板假性降低。

1.2 仪器因素

1.2.1 仪器的计数原理。目前大多数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原理采用电阻抗法,根据细胞体积大小,通过微孔产生脉冲数计数的,仪器只识别颗粒的大小而不能识别颗粒的性质,当其体积高于或低于仪器设定的阈值时,往往会造成误判。如有核红细胞、大血小板影响WBC计数与分类,细胞碎片、小红细胞、大血小板、血小板凝集可影响PLT计数,极少数患者RBC能抵抗溶血剂的破坏,而使WBC假性增高。

1.2.2 仪器的分类原理。血细胞分析仪对白细胞分类与常规的涂片染色分类有本质不同,仪器只是依靠检测细胞几种物理特性而间接地加以计数和分类,而常规分类除细胞大小外,要根据细胞染色反应,核的形态及染色质的着色情况,胞质的着色及颗粒才能确定为某种细胞。仪器不能准确识别原始细胞、幼稚细胞、未成熟粒细胞、不典型淋巴细胞、NRBC等,仅作某些报警提示。在有些情况,特别是病理条件下,仪器测定结果并不可靠或难以确定,还需在显微镜下行复检。1.2.3 仪器的工作环境。血细胞分析仪是一种精密的电子仪器,目前大多数仪器细胞计数设计原理为电阻抗法。采用电阻抗法进行细胞计数易受电源或其他射频的干扰,特别是易引起血小板计数的假性增高。另外室内温度和湿度不符合要求对仪器检测结果也会产生较大影响。

1.2.4 仪器的日常维护。规范的日常保养和维护是保证仪器正常运行的前提,若仪器管路不清洁可导致空白计数本底增高。

1.2.5 仪器的性能验证。血液分析仪使用一段时间后测定结果往往会发生漂移,若不定期校准,检测结果会出现较大的偏差。

1.3 检验者因素 严格的岗前培训、规范的操作及应有的责任心是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性的重要条件。检验工作者不按正确的方法操作,缺乏经验或不重视仪器报警信息的复检等都可能会给临床提供错误的信息。

2 处理措施

由于各种因素的干扰,仪器检测结果可能会出现各种异常情况,如检测值过高或过低,仪器报告各参数间出现矛盾,结果出现警示符号,直方图或散点图出现与诊断明显不符等。检验工作者先要仔细阅读分析仪给出的参数、仪器报警提示、直方图或散点图的变化,对可能存在的血液学异常或技术性影响因素等进行初步判断,然后结合本科室的复检规则、标本外观及患者的临床情况来决定采取何种处理措施。2.1 观察标本 检查样本的“唯一性标志”,避免张冠李戴;若血液与抗凝剂比例不恰当、标本溶血、存在凝集等干扰,有必要重新采血再行检测;高脂血症、高胆红素血症患者标本,应离心用等量稀释液置换血浆后混匀再行测定;若标本出现冷凝集温浴后混匀再行检测。

2.2 重新检测 若样本外观正常,重新检测,可以观察仪器的性能,如结果的重复性是否符合要求,有无突发因素如噪音、电压不稳等的干扰,另外也可排除操作不规范引起的结果异常等。

2.3 人工计数 仪器计数结果超出规定范围、过低或过高、与镜下估算有较大出入、仪器提示存在细胞碎片或难溶红细胞、直方图不规则,需进行人工血细胞计数。

2.4 涂片染色镜检及人工分类 通过观察RBC、WBC及PLT形态,并估计WBC、PLT的数量,看与仪器报告是否相符,从而纠正因仪器识别能力的限制或故障造成的误差。如见有核红细胞则应行显微镜下分类计数,报告结果时有核红细胞应从白细胞数中减去;见幼稚细胞应在报告单中注明以提示临床。观察血小板的分布情况,如有无聚集、是散在还是成堆分布,可以帮助辨别血小板增减的性质。镜检对血液分析至关重要,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非常重要信息,也可发现某些结果不准确的原因,条件允许应尽可能提高镜检率。

2.5 重采标本复查 怀疑分析前因素引起的检测结果异常或与既往结果有较大波动,应与临床联系,核实样本抽取情况,必要时通知临床重新采血复查;怀疑抗凝剂因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应更换抗凝剂采血复查。

3 讨论

3.1 严格的岗前培训,标准化的操作是确保检测结果准确的重要保障,否则再好的仪器得出的结果也会缺乏可信度。

3.2 血细胞分析仪具有快速、省时省力、重复性和稳定较高等优点,可提高常规工作的效率,减轻劳动强度。但由于仪器自身检测原理的限制和多种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血细胞分析仪只能作为初筛手段,对可疑或异常结果仍需要显微镜复检[2]。

3.3 仪器的工作环境是保证仪器正常运行的先决条件,仪器的使用应远离强的电磁场,有稳压的电源,仪器的外壳有良好的接地。良好的工作环境还要求实验室内保持清洁无尘,室温应控制在18~30℃之间,相对湿度小于80%。

3.4 定期校准是保证结果准确性的重要环节,每日的随机质控是了解仪器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的有效手段。

3.5 血细胞形态学是诊断血液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3]。对于临床诊断怀疑血液病、白细胞过高或过低、三系细胞减少的病例,仪器报警提示有原始细胞、幼稚细胞、异形细胞的标本,应涂片染色镜检观察细胞形态,避免造成血液病漏诊。

3.6 血小板计数的准确性是临床诊断和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重要指标。多种因素可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假性血小板减少给临床造成很大的困扰。血小板聚集是引起假性血小板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4],显微镜观察是确认血小板聚集唯一的方法,故对血小板减少的标本,需涂片镜检观察是否有血小板聚集现象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总之,血细胞分析仪只能作为初筛手段,检验人员在审核结果时特别是仪器出现异常报警时,应综合考虑仪器检测的各种影响因素,以便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为临床医疗提供可靠、真实的实验数据,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1] 李永红,钟步云.血细胞分析仪测血小板结果偏低的原因及纠正方法〔J〕.临床检验杂志,2001,9(2):112-113.

[2] 彭黎明,邱广斌,赵威,等.全自动血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复检规则〔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7,30(4):377-379.

[3] 刘厚丽,姜茹,矫秀.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的经验体会〔J〕.医学检验与临床,2000,21(1):127.

[4] 罗春丽.临床检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2.

猜你喜欢

假性血细胞分析仪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前支假性动脉瘤1例
Sievers分析仪(苏伊士)
一种用于深空探测的Chirp变换频谱分析仪设计与实现
施氏魮(Barbonymus schwanenfeldii)外周血液及造血器官血细胞发生的观察
血细胞分析中危急值的应用评价
沙塘鳢的血细胞分析
8例血小板假性减少结果分析
全血细胞分析仪配套操作台使用体会
管电流对肾囊肿假性强化的影响
贯穿缝合并加压包扎治疗假性囊肿切除后皮肤潜行剥脱伤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