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关县大栗树乡种草养牛的现状与对策

2014-03-06蔡荣彬

云南畜牧兽医 2014年1期
关键词:养牛业种草养牛

蔡荣彬

(马关县大栗树乡畜牧兽医站,云南 马关 663707)

马关县大栗树乡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乡,全乡面积241.2 km2,辖12个村民委员会,177个自然村,28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为32 247人,人均耕地面积876 m2。种草养牛是大栗树乡广大农民群众的主要经济来源,在农民增收和发展农村经济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尽快把种草养牛发展成一个大产业,进而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战略目标是我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必须正视存在的问题,结合乡情,寻找差距,分析不足。

1 牧草生产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大栗树乡着重培育畜牧支柱产业,以养牛为突破、以种草养牛为主攻方向,以科技创新、机制创新为动力,以财税增长、农民增收为目标。坚持投资多元化、服务系列化、技术配套化、布局区域化的“四化”方针,突出品种改良,推广设施养殖,配套落实“五良”(良种、良医、良料、良舍、良法)为技术指导,着力实施种草工程。全乡有天然草地1 793 hm2,退耕还草600 hm2。2012年全乡冬季农田种草60 hm2。

1.1 牧草种植品种单一化

大栗树乡天然草地有明显的冬枯季节,利用冬季农闲田种草确实可以解决冬季缺草的现象,但目前草种单一化,不能满足杂交犊牛的生理需要。现引进的牧草品种有:特高黑麦草、多花黑麦草均为一年生牧草,生长旺盛期太过浪费,生长旺期过后则无草饲喂的现象时有发生。可利用时间短而少,最终造成牛营养不良,生长受阻的现象。

1.2 牧草种植面积小,难以形成规模

全乡草场改良67 hm2,人工种植牧草33 hm2,形不成一定的规模,对全乡牛的饲草而言仅为杯水车薪,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牛的饲草饲料问题,更谈不上“草畜配套、节粮增效”的“良种良法”,仅仅解决冬季的燃眉之急。这样的种草养牛距产业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发展还有很大差距。

1.3 天然草场改良只有形式没有措施

大栗树乡近几年都提倡草场改良,由于缺乏资金,相关部门只流于形式,没有具体措施,其结果是草质变差不符合杂交牛的生理需要,就其品质而言:干物质不足60%、粗蛋白质含量不足5%,粗纤维含量达30%以上,无氮浸出物不足35%,与优质饲草要求相比相差甚远;优质牧草指标为:干物质含量为85%~90%,粗蛋白质为10%~20%,粗纤维含量为22%~23%,无氮浸出物含量为40%~50%。因此,牧草种植势在必行,只有用优质的牧草饲喂杂种一代犊牛,才能获得更优质的肉、奶、皮、毛、骨等畜产品。

2 养牛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大栗树乡共有牛存栏7 708头,其中:能繁母牛现存栏3 230头、黄牛能繁母牛1 060头、水牛能繁母牛2 170头。全乡共设有8个冻改点,能输精配种的技术员14人。牛冻精改良工作从2003年开展以来,共计人工输精配种2 962头,水牛配种2 175头,黄牛配种787头。其中:水牛受胎870头,受胎率为40%,黄牛受胎550头,受胎率70%。现产犊牛共1 059头,黄牛犊305头,水牛犊754头。

2.1 黄牛冻精改良现状

几年来,黄牛冻精改良受胎率可达70%,但杂交一代犊牛父本的性状表现不显著,而母本的性状表现要多一些,故当地有杂交一代黄牛像“狗”一样的难看之说。大栗树乡引进的黄牛品种有:西门塔尔、短角、利木赞3个品种。通过几年的推广,当地养牛户比较喜爱的品种为短角牛,究其原因是毛色的第一感观,故大栗树乡黄牛大部分是杂交一代短角牛。

2.2 水牛冻精改良现状

大栗树乡引进的水牛良种有:摩拉、尼里2个品种。水牛受胎率为 ,这个数字表明水牛冻精改良的难度较大,原因一是养牛户不能正确掌握能繁母牛的发情情况,有的要4~5个发情周期才能配上。二是细管冻精浪费太多,经济损失大。有的养牛户耐心差,配上几次就没有耐心了,形成空怀期过长,影响冻精改良工作的开展。但杂交一代犊牛表现为父本性状明显,四肢粗壮,体重是本地犊牛(初产时)的2倍,深受养牛户的喜爱。

2.3 牧草种植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在国家“双百万工程”、草畜“3150工程”、“3550”工程的带动下,大栗树乡牧草种植与牛冻精改良有一定成效,但传统观念对优质牧草与天然牧草的认识和管理不够,认为“草”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区别,对怎么种植漠不关心。例如:和平村委会张某家,经多次动员改进牧草种植方法,但其仍然是按当地种麦子一样的种植,其结果是不深就浅,牧草苗情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

受传统观念对“草”视为“草害”的影响,凡“草”也,欲除之而后快。故推广牧草示范种植需要苦口婆心地大力宣传,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先建好牧草示范基地,用事实来说明牧草质量对牛的重要性。大栗树乡的牧草种植处于原始种植的起步阶段——季节性冬季农闲田种草,种植季节基本可以满足牛对草的需要,冬草过后则由当地天然牧草代替,则表现出粗蛋白、无氮浸出物等营养过低,满足不了杂交牛对草的需要。

2.4 养牛业存在的问题

黄牛杂交一代表现为断奶后的营养不良现象。造成这种现象是哺乳期时,犊牛的营养需要由母乳供给,而断奶后没有较好的优质牧草供给犊牛生长需要所致。笔者对夹寒箐、小坝子、大栗树3个乡(镇)杂交一代牛进行了解调查表明:初生个体发育良好,体重为本地黄牛初生时的2倍,哺乳期生长迅速;断奶后表现为被毛粗乱、瘦弱,有的甚至停止生长,有的呈直线下降,长势不如本地犊牛断奶后的长势。故当地有改不如不改,改后牛像“狗”之说,而少数则表现为特别的突出,确有“鹤立鸡群”之感。例如:大栗树乡大倮者小组刘某家养有1头短角杂交牛,7月龄时,售价高达15 000元,其价格为同龄本地黄牛的4倍之多。天然牧草的草品质低劣,不能适应杂交一代牛的生理营养需要,就像杂交的仔猪不按科学饲喂反而不如本地猪长势好一样。

3 发展对策

3.1 草畜配套,节粮增效

大栗树乡人口众多,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乡。耕地逐年减少,粮食生产不足,饲料短缺的基本乡情,决定了发展畜牧业必须走节粮型养殖的道路。在生产上要充分发挥草食家畜的生产潜力,特别是要以结合县畜牧业发展思路“以养牛为突破 这一主线为出发点,做强做大这一支柱产业

牛是反刍动物,具有特殊结构的消化系统和生理机能。瘤胃中生存着大量的纤毛虫和细菌,能起发酵作用,分解粗饲料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产生各种化合物而被牛消化吸收,饲料中约有70%~80%能够消化的营养物质及50%以上的粗纤维在瘤胃中消化。因此,它能够有效地利用粗饲料,将农作物的秸秆、藤蔓和各种杂草、牧草以及其它农副产品,转化为人类所需的奶、肉、毛、皮、骨等畜产品。在饲喂优质青干草、青绿多汁饲料或优质草地放牧的情况下,甚至可以不喂精料。因此,发展节粮型养殖,牛是主体。

3.2 养牛业与农业结构调整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核心问题是发展畜牧业,提高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例(发达国家50%以上,我国仅为30%)。而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核心则是大力发展草食家畜,提高草食家畜在整个畜牧业中所占比例。大栗树乡的畜牧业结构历来是以耗粮型养猪生产为主,2012年全乡肉类生产中猪肉占68.8%、牛肉占10.0%、禽肉占20.1%,结构极不合理,既耗粮又和人们对优质肉类的需求不相符。如果以每头生猪1年需精料350 kg计算,大栗树乡则需2 667 hm2土地为生猪生产饲料,这对人多地少的大栗树乡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负担。为此必须大力发展牛产业,开发利用农作物秸秆和草山草坡,结合退耕还林,种草养牛,使大栗树乡的畜牧业结构更优化、更合理。逐步建立起适合大栗树乡乡情的农业产业结构。

3.3 解放思想、抓住机遇,确立加快发展畜牧业的养牛新观念

一是要把发展种草养牛作为调整畜牧业结构,强化畜牧业基础地位,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的角度来认识它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强化责任感、使命感。通过舆论引导,形成全社会支持发展种草养牛的良好氛围。二要把发展种草养牛作为系统工程认真对待,常抓不懈。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农户支持、领导重视,争取社会的支持和部门的配合,并积极调整优惠政策,创造宽松环境,鼓励和吸收农户积极投入到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体系。三要切实转变政府部门职能,强化畜牧技术指导、信息引导、畜产品流通服务功能,为养牛业生产及时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保证养牛业持续稳步,健康发展。

3.4 改变单一牧草种植,草畜良种良法

单个品种种植牧草,不能满足杂交一代牛的营养需要,且只在冬季种植,给杂交一代牛带来长期性的营养不良。严重影响牛冻精改良的进一步推广,甚至造成负面影响的严重后果。改变的唯一办法是建植多元化的混播草场,利用草山草坡进行改良,即豆科与禾本科牧草按1∶4的比例建植人工草场且为多年生牧草,改变季节性供给优质牧草改为全年供给优质牧草的种草养牛路子。保证牧草种植与牛冻精改良的有机结合,真正做到“草畜配套、节粮增效”的“良种良法”。牧草种植不仅能实现种植业从二元结构向三元结构的转变,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而且可以降低畜牧业的生产成本,提高畜牧业产品质量。特别是豆科和禾本科牧草混播可形成良性草场,豆科植物能利用空气中游离态氮转变为根瘤氮为禾本科牧草提供充足的氮源,增加土壤肥力。大力推广果草间作、粮草轮作、退耕还草,建植长期有效的人工草场工程,为大栗树乡养牛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5 依靠科技提高牛受胎率,抓好犊牛培育

种植优质牧草,为牛冻精改良杂交一代犊牛提供饲草作为物质保障。在具有优质牧草的基础上如何提高牛受胎率以及怎样培育好杂交犊牛便成了一件大事。一是提高输精配种技术。掌握好卵泡的发育程度,参加各种牛冻精改良技术培训,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实践,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提高牛冻精改良业务水平。二是抓好犊牛培育。所谓良种良法是利用冬季农闲田种植牧草和建植的人工草场合理饲喂杂交一代牛,抓驱虫管理,保证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让牛产业“牛”起来,着重培育重点户,以点带面把工作推广开来。三是抓好科技培训。动员全社会共同完成国民素质工程,培训养牛户对繁殖母牛的发情鉴定,做到适时输精。结合输精技术,把牛冻精改良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3.6 因地制宜,确定适宜的运作模式

牧草种植与养牛业良好的运作模式,可以有效地实现养牛业生产与市场的连接,并取得良好的效益。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比较成功的模式主要有:“公司+基地+养牛户”型;“公司+中介组织+养牛户”型;技术服务部门拉动型等。各地应结合本地区实际,确定适宜的运作模式。如马关县夹寒箐“水奶牛养殖基地”示范,水奶牛、肉牛牧草种植基地相结合路子。从整体上讲,牧草种植同养牛业运作过程是不同微观组织和产业不断耦合的过程。其发展初期,各微观组织以松散关系耦合;发展中期,可由微观组织联合起来成立合作组织;发展后期走企业集团之路。

3.7 培育龙头企业,带动基地示范,以点带面求发展

龙头企业既承担产品加工的职能,又是连接生产基地(农户)和市场的桥梁,在养牛业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体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大栗树乡养牛业加工环节薄弱,畜产品主要以原料出售为主的客观实际,应重视发展畜产品加工业,尤其应跟踪国际上先进的加工技术和设备的发展动态,建成像马关屠宰分割场、马关冷冻厂以及八寨杀牛马场等。多培育设备一流、技术一流的牛肉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开发生产一流的产品。并通过产品的销售刺激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形成 市场 加工 生产 的良性运行机制,真正把千家万户小生产带进千变万化的大市场,避免盲目生产带来的经济损失。

3.8 大力发展种草养牛,建设科技示范基地,推进畜牧业产业化

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是畜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商品经济发展,传统的畜牧业已开始向现代的节约型畜牧业转变。产业化就是专业化生产、系列化加工、企业化管理、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国内外实践证明,生产越是走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和现代化,就越依赖于市场的开拓、流通的扩大和加工的支撑。一是建立养牛示范基地。如大栗树乡倮洒村委会田湾养牛示范基地。引导专业大户利用畜牧科技发展养牛业,并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优惠,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种草养牛中的困难,引导各类养殖专业户上规模、上档次、增效益。做到全面牵引和驱动起步较慢的农户步入发展种草养牛的快车道。二是注重企业效益。目前养牛效益有所下滑,发展速度慢的原因就是生产者只注重盲目的养殖,忽视加工转化,造成畜产品附加值低。特别是在目前初级畜牧产品市场日趋饱和及消费结构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畜牧业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加工业的牵引和拉动。畜产品加工的层次越深,品种越多,转化的渠道就越广,市场的适应度也就越高,并延伸到深加工和储藏保鲜,以提高畜产品的附加值和开拓市场的能力,缓冲市场风险。三是组建牛生产专业合作组织,以提高畜牧业的规模化、组织化程度,解决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接轨问题。就是把一家一户分散的资金、技术、物资、劳力等生产要素通过“公司+农户”的形式联合起来,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服务、分户饲养。有条件的村寨可以建成规范化的牧草基地和饲养场,统一提供良种、饲料、防疫、服务,由各家各户去饲养,这样小户联成大户,小生产联成大生产,从而形成新的规模,产生较大的辐射带动作用,进而形成“公司+农户”、“专业合作组织+农户”、“养殖大户+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同时,要采取措施,依据市场导向,龙头带动,地域资源优势,加快建设畜牧养殖基地,形成规模化发展,以规模求发展,获得效益。

总之,牧草种植是为养牛业提供优质牧草打下坚实基础,为“良种良法”提供物质保障,真正实现了“草畜配套、节粮增效”的目的。最终让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共建21世纪和谐小康社会,从而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随着西部石漠化治理的逐年实施,草食家畜的发展将走向林草—牛羊—高效种植的良性循环模式。

猜你喜欢

养牛业种草养牛
生日礼物种草合集
秋季养牛羊 注意防治片形吸虫病
夏季养牛提高利润有办法
杨伟军:养牛脱贫谋致富 “牛劲十足”奔小康
节日“种草”
美容须防被“种草”
镇沅县养牛业现状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
养牛业发展趋势及科学化对策
情系老区抓养牛
Cut off my Ha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