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弥勒市生猪免疫新技术推广经验

2014-03-06张尽锋肖红琼

云南畜牧兽医 2014年1期
关键词:耳病口蹄疫合格率

张尽锋,刘 鹏,肖红琼,周 卓,刘 红

(1.弥勒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 弥勒 652300;2.弥勒市竹园镇畜牧兽医站,云南 弥勒 652304)

弥勒市地处红河州的北大门,辖区面积4 004 km2,全市辖12个乡(镇),138个村委员会,1 102个自然村,总人口52.4万人。地处交通要道,生猪流通便利,市场调供快捷,极大地促进了养猪业的发展,同时也给生猪疫病的发生、流行带来极大隐患。为有效控制生猪疫病的发生,以往生猪要进行猪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3种疫苗强制免疫,需要分3次完成,每年村防疫员要每家每户跑6次才能完成全年的免疫任务,形成一年四季都忙于打预防针,生猪产业越发展,防疫工作难度越大,成为发展养猪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生猪免疫新技术是近两年来云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昆明市西山区、文山州、保山等地区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推出的3种创新散养户生猪免疫新方式。弥勒市在过去两年春、秋两防工作中先后进行了猪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3种疫苗变“三苗三次注射”为“三苗两次注射”、“三苗三点一次注射”(“331”免疫技术)、“三苗两点一次注射”(“321”免疫技术)的先行试点试验,在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于2012—2013年的春、秋季动物防疫中开展的整村推进在全市全面普及推广取得较好效果。现就弥勒市开展该项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1 制定技术操作要点及效果监测1.1 操作要点

猪口蹄疫疫苗选择使用合成肽疫苗,猪瘟疫苗使用脾淋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使用弱毒苗,所用疫苗均为政府统一采购。疫苗在稀释前首先恢复到常温,稀释好的疫苗也应常温保存,并要求在2 h内用完。注射针头,大猪使用12×25号,小猪使用12×20号,并确保达到深部肌肉注射。因在注射疫苗的过程中,疫苗会从针眼中流出一部分,因此,在操作中可按说明书的使用剂量适当增加注射0.2~0.5 mL/头。

注射前应对猪进行保定,中大猪用保定绳进行保定,小猪徒手保定,确保注射部位和剂量准确。单圈头数多时,应用记号笔对已注射猪只进行标记,防止重注和漏注。

1.2 注意事项

(1)严格消毒:注射器械应事先做好消毒,注射部位要消毒,进出每一农户的工作人员和保定器械都要进行消毒。

(2)防止疫苗交叉抽取:注射针头和抽取疫苗针头不能混用,严格防止交叉污染。

(3)坚持“五不打”:即生病,怀孕,老、弱、幼,肥猪,刚购入的猪只不能打。

(4)做好反应救治工作:准备好肾上腺素(当时出现反应及时使用),解热、镇痛、消炎药品(第2~3天出现反应时使用)。

(5)做好疫苗的冷链储运管理:疫苗运输中严禁太阳直射,注射时恢复到常温后的疫苗不用再冷藏,只需在2 h内使用完。

1.3 做好免疫记录

入户注射时填写《云南省散养户免疫档案》和《免疫户口册》。免疫档案以村小组为单位按户编号,每户1页,每次入户免疫以“猪、牛、羊、禽”顺序依次填写存栏数,注明免疫数、疫苗生产企业、疫苗名称、疫苗批号,对未注射的进行备注;户口册加盖乡(镇)兽医站的公章,填写时畜主签名,方才有效;乡(镇)畜牧兽医站收集村防疫员的免疫档案,并以其为基础建立免疫电子档案。

1.4 加强平时的补免工作

确保群体免疫密度常年保持在90%以上,必须对上述“五不打”、新生、补栏的猪只进行定期补针。

1.5 做好免疫效果监测

统一对“三苗同步,三点注射”的生猪于免疫45 d后,由弥勒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抽样采血自检及送红河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进行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效果监测。

1.6 其他工作

密切做好生猪免疫反应调查和疫情监测上报工作。

2 推广前期的试点试验

通过试点试验认真总结,改进不足,不急于推广。

(1)2011年秋防,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要求各乡(镇)都选择1个村民小组进行生猪“331”免疫新技术的试点工作。弥勒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抽派技术人员会同乡(镇)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到试点村民小组进行技术指导工作。12个村民小组生猪存栏2 688头,免疫注射2 453头,免疫密度为91.2%;免疫反应18头,反应率为0.73%;反应死亡1头,反应死亡率为0.04%。

(2)2012年春防,弥勒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要求各乡(镇)都选择1个村民小组进行“331”免疫新技术的试点工作。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抽派技术人员会同乡(镇)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到试点村民小组进行“生猪免疫新技术”的技术指导工作。12个村民小组生猪存栏3 154头,免疫注射2 999头,免疫密度为95.1%;免疫反应16头,反应率为0.53%;反应死亡2头,反应死亡率为0.07%。免疫45 d后,采集弥阳、竹园、西一、西二、东山等5个乡(镇)试点村的猪血清43份检测抗体,其中:检测猪瘟抗体43份,合格31份,抗体合格率72.1%;检测猪口蹄疫抗体12份,合格10份,抗体合格率83.3%。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因红河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没有抗原,末进行检测。

(3)2013年春防前1个月,为确保免疫新技术的安全有效,弥勒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抽出技术人员亲自到江边乡江边村委会独家村3户养猪户进行“321”免疫技术的试点试验。此3户生猪养殖户存栏生猪58头,免疫47头,免疫反应0头。免疫45 d后,采集免疫猪血清43头份,送红河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猪口蹄疫抗体43份,合格42份,抗体合格率97.7%;检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43份,合格40份,合格率93.0%;检测猪瘟抗体43份,合格16份,抗体合格率37.2%(猪瘟抗体合格率低的原因有待探讨)。

通过对以上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笔者认为对农村散养生猪采取免疫新技术是行之有效的,值得在全市大力推广普及。

3 全面推广普及

(1)在2012年的春季动物防疫整村推进工作中,全市12乡(镇)全面推行农村散养生猪“三苗两次”免疫新技术,全市生猪存栏22.46万头,左右颈部同时免疫猪口蹄疫和猪蓝耳病20.5万头,免疫密度为91.3%;免疫猪瘟20.8万头,免疫密度为92.6%。在2012年的秋季动物防疫整村推进工作中,全市全面推行农村散养生猪“331”免疫新技术,全市生猪存栏26.87万头,三针同免猪口蹄疫、猪蓝耳病和猪瘟26.20万头,免疫密度为97.5%。

(2)在2013年春、秋两季动物防疫整村推进工作中,全市12乡(镇)全面推行农村散养生猪“321”免疫新技术。春防中,生猪存栏28.86万头,三针同免猪口蹄疫、猪蓝耳病和猪瘟27.70万头,免疫密度为95.9%;秋防中,生猪存栏31.5万头,三针同免猪口蹄疫、猪蓝耳病和猪瘟30.1万头,免疫密度为95.5%。

4 推广生猪免疫新技术产生的实际效果

4.1 防疫工作强度明显降低

不断创新的生猪免疫新技术,进一步整合了技术资源,降低了防疫员的劳动强度,实施生猪“三苗两次”、“331”、“321”免疫新技术,春、秋两季动物防疫整村推进的时间一次比一次减少,特别是推行生猪“321”免疫新技术,工作时间只用20 d左右就完成,与以前相比,免疫时间缩短25 d,最快的乡(镇)15 d就结束1个季度的防疫工作。

4.2 免疫效果有保障

生猪免疫45 d后,弥勒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全面采集猪血清进行免疫抗体检测。

2011年弥勒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分上、下半年采集免疫猪血清256头份,检测猪瘟抗体256头份,合格182头份,抗体合格率为71.1%(由于没有订购相应的抗原,无法做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苗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抗体检测)。

2012年弥勒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同样又采集免疫猪血清249头份,检测猪瘟抗体249头份,合格177头份,抗体合格率为71.1%。上半年抽取所采猪血清22份,送红河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猪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19份,合格率为86.4%;下半年所采的猪血清118头份全部送红河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抗体检测,检测猪口蹄疫抗体118份,合格96份,合格率81.0%。检测猪蓝耳病抗体100份,合格78份,合格率78.0%。上、下半年的抗体合格率全部达到70%以上的要求。

2013年度,按照红河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要求,所采集的猪血清全部送红河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检测。弥勒市上半年送检免疫猪血清57头份,红河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抽检了猪口蹄疫抗体40份,合格39份,合格率97.5%,检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抗体50份,合格46份,合格率为92.0%,检测猪瘟抗体57份,合格48份,合格率为84.2%;下半年送检免疫猪血清75头份,检测猪口蹄疫抗体75份,合格64份,合格率85.3%,检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抗体75份,合格57份,合格率为76.0%,检测猪瘟抗体74份,合格68份,合格率为91.9%。上、下半年的抗体合格率全部达到70%以上的要求。

4.3 有效降低免疫副反应及反应死亡率

(1)免疫反应明显下降:2012年,春防猪免疫副反应558头,秋防猪免疫副反应408头,春、秋两防猪免疫副反应合计964头,比2011年的1 197头少反应233头,免疫副反应率降低19.5%;2013年,春防猪免疫副反应317头,秋防猪免疫副反应256头,春、秋两防猪免疫副反应合计573头,比2012年的964头少反应391头,免疫副反应率降低40.6%。

(2)免疫反应死亡率明显下降:2012年,春防猪免疫反应死亡182头,秋防猪免疫反应死亡170头,春、秋两防猪免疫反应死亡合计352头,比2011年的544头少反应死亡192头,免疫反应死亡率降低35.3%;2013年,春防猪免疫反应死亡94头,秋防猪免疫反应死亡86头,春、秋两防猪免疫反应死亡合计180头,比2012年的352头少反应死亡172头,免疫反应死亡率降低48.9%。

5 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1 经济效益

①推广生猪免疫新技术,2012年春防或秋防30 d左右完成,2013年春防或秋防20 d左右即可完成,同推广免疫新技术前的45 d相比,2012年节省30 d,2013年节省50 d时间。全市144名防疫员,2012年、2013年分别可节省4 320个工时、7 200个工时,每个工时折价80元,分别节约34.56万元、57.60万元;②推行生猪免疫新技术,全市1 102个自然村,村委会、村小组人员2012年组织2次,2013年组织1次就可完成防疫任务,分别可节省1/3、2/3的人力,推行生猪免疫新技术前每年春、秋两防每个自然村需要6个人力,2012年需要4个人力,2013年只需要2个人力,分别节约工时2 204个、4 408个,每个工时折价80元,分别可节约17.63万元、35.26万元;③实行生猪免疫新技术,2012年比2011年免疫副反应少233头,2013年比2011年免疫副反应少624头,按每头平均50元的治疗费计算,可分别节约支出1.165万元、3.120万元;④实行生猪免疫新技术,2012年比2011年免疫反应死亡少192头,2013年比2011年免疫反应死亡少364头,死亡赔偿按每头200元计算,可直接节约支出3.84万元、7.28万元;2012年、2013年免疫反应死亡比2011年分别少死亡192头、364头,每头按1 000元计算,可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9.2万元、36.4万元;⑤疫苗使用率经弥勒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初步统计可提高20%,猪瘟、猪口蹄疫、猪高致病性蓝耳病三种疫苗每头份按5元计算(免疫数×20%×同时免疫几种疫苗数×5元),2012年节约疫苗支出119.6万元(上半年节省两种疫苗、下半年节省三种疫苗支出),2013年节约疫苗支出177.6万元(上、下半年都节省三种疫苗);2013年,猪瘟、猪蓝耳病两种疫苗混合使用,可节省一半的稀释液,即节省约30万mL的稀释液,规格为1×20 mL,折合1.5万瓶,按每瓶1.00元计,节约1.5万元。实行“生猪免疫新技术”,上述各项合计:2012年比2011减少支出195.995万元、2013年又比2011年减少支出318.76万元,2年合计减少支出514.755万元。

5.2 社会效益

全市生猪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有保障,生猪较少发生或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在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少发病就可节省大笔治疗费用,若免疫不到位,全市范围内暴发重大动物疫情,生猪大面积发病死亡,损失就更大。生猪少发或不发病,养殖成本减少,养殖效益提高,就能有效激发广大养殖户的养猪积极性,才能保证猪肉产品的足量安全供给,稳定物价,促进菜篮子工程有效实施,进而确保人心安定、社会稳定。

猜你喜欢

耳病口蹄疫合格率
牛口蹄疫的鉴别诊断与防治
猪注射口蹄疫疫苗 出现应激反应咋办
提高肉鸡出栏合格率的综合措施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
血清驯化在猪蓝耳病防控中的应用
猪蓝耳病(PRRS)综合防控对策
两种猪蓝耳病活苗单独与同时免疫试验
口蹄疫
提高重症医学科床头抬高合格率
我国生鲜乳连续7年三聚氰胺抽检合格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