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压力向动力转化分析

2014-03-06李乾夫

关键词:动力心理健康心理

李乾夫,邓 欢

(大理学院 政法与经管学院,云南 大理 671003)

压力已成为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压力的不断增大,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严重困扰。而就这一问题的研究,学界主要集中于对大学生不同压力和心理健康的表现分析两个方面,而就如何将大学生压力转化为动力的挖掘还不够。本文将从大学生压力形成的原因及实质入手,分析大学生压力向动力转化的动因及其影响维度,并就如何将压力转化为动力提出一些看法和意见,以期对大学生寻找其动力的转化机制,保持心理健康有一定助益。

一、大学生压力形成的原因及实质

(一)大学生压力形成的原因

大学生压力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生活在政治经济高速发展变化的社会里,大学生不可避免地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对大学生压力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有如下几个方面:

1.社会环境因素。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当今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它要求大学生不仅要拥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而且要具备良好的适应能力和时代创新精神,这给大学生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压力。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大学生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内心经常处于冲突的状态,给大学生的心理带来一定的压力,所以,“社会转型是当代大学生压力产生的主要根源[1]。”

2.学校因素。大学是为社会培养和提供优质人才的场所。大学教育的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然而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学校只重视专业的发展而忽视了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只重视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得大学生在处理某些问题时束手无策,进而产生各种心理困扰。同时,大学没有形成规范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在教育环节中,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大学生产生压力、形成心理困扰时,不能给学生及时提供科学有效的心理指导。

3.家庭因素。受到“望子成龙”传统家庭教育观念的影响,家长都希望子女出人头地,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这种期待本无可厚非,但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家长在培养子女的过程中,为了让子女少走“弯路”,越来越多的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子女,而不顾及子女的内心需求,这些无疑都给当代大学生带来了压力。同时,在家庭教育中,部分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忽视了孩子心理防御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大学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面对来自家庭的高期望,社会压力也随之增大。

4.自身因素。大学生处在人生发展的特殊阶段,没有形成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心理发育还不够成熟。在处理问题时,容易产生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之间的冲突与碰撞。由于受到传统精英教育观念的影响,过于追求完美的心态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进入大学,学业上的激烈竞争,使许多学生失去了以前的优越地位。大学里的人际关系相对而言较为复杂,而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原则大多以自我为中心,这使得很多大学生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产生了心理落差。加之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开始怀疑自身能力,产生心理上的恐慌。这一系列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大学生产生了各种压力和心理困扰。

(二)大学生压力形成的实质

大学生压力的形成与大学生自身、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息息相关,但就其实质来说,大学生压力的形成主要是由大学生的认知缺陷造成。

大学生的认知缺陷主要表现为不合理的自我评价。当代大学生从小就被灌输“上大学就有好出路”的思想,在经过激烈的高考竞争进入大学后,大学生在心理上逐渐形成了一种不合理的自我评价,要么高估自己,形成一种优越感,认为自身能力很强,能胜任各种学习和工作。要么妄自菲薄,看到校园更多优秀人才的出现和严峻的就业形势,开始怀疑自己,否定自己。真正能正确评价自己的大学生不占多数。

认知缺陷带来的对应后果是精神懈怠和安全感缺失。自我评价过高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缺乏动力,产生精神懈怠。在就业上,对社会岗位的要求过高,产生眼高手低的现象。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的价值观来要求别人,造成人际关系危机。而自我评价过低的大学生,一度怀疑和否定自己,学习和生活中的偶然挫败现象,更是加剧自身的危机感,造成自身安全感缺失,使自身失去发掘自身潜能的动力。

二、大学生压力向动力转化的动因分析

(一)学生对自身全面发展的诉求是压力向动力转化的元动力

个人的全面发展是“指每一个人的智力、体力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尽可能多方面地、充分地、自由地、和谐地发展,最根本的是个人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2]。”大学生对自身全面发展的诉求即自我实现的需求。大学生从进入大学的那一刻起,就承载着家庭与社会的厚望,迫切需要通过大学这个舞台来展现和发展自己。调查发现,大学生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学习和就业两个方面,说明大学生注重自身知识积累和能力提升。“今天的在校大学生除了继续承担学业、就业和一些消极生活事件的影响,也更加注重自身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3]。”大学生对自身全面发展的诉求,使大学生主动建立良好的压力防御系统和压力转化系统,积极应对压力的挑战,将压力转化为动力。

(二)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压力向动力转化的次动力

大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源于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他们认识到,将来想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状态,全在于自己的努力程度。他们对未来充满憧憬,在心目中已经勾画出自己未来生活的美好蓝图。未来的不确定因素,使他们在面对压力时,更侧重于将压力转化为学习生活的动力。

在传统观念看来,进入大学,意味着一份好工作的开始。所以,家长对子女从小的培养目标是进入大学学习和生活。这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进入大学后,学生受到社会竞争因素的影响,认识到只有不断提升自己、充实自己,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因此在大学期间,他们积极参加各种考试、参与各种社团活动、从事各类社会兼职,目的是为了不断完善和充实自己,以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他们会激发自身潜能,采取积极的压力应对方式,将压力转化为动力。

(三)家庭、社会对学生未来发展的期盼是压力向动力转化的重要动力

人是社会的产物,人具有社会属性。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每个人的行为都要受到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生活在经济飞速发展、思想观念急剧变化的社会里,家庭、社会对大学生发展的期盼,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压力的同时也提供了动力。

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是整个家庭的希望。家长在培养一个大学生的过程中,无论是经济上还是精神上都付出了很多,他们希望子女成为他们理想中的样子,这就是对他们的最好回报。社会在大学生的培养上,同样付出了很多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社会也希望大学生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很多时候,不是大学生自己希望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而是家庭和社会的教育,使他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例如在专业的选择上,不一定是因为大学生的兴趣爱好而选择了此专业,而是家长的希望或社会的就业形势决定了大学生的专业选择,在就业方面亦是如此。家庭、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促使大学生积极应对压力,将压力转化为动力,不断促进自我的新成长。

三、大学生压力向动力转化的影响维度分析

(一)压力客体维度

1.压力源。大学生的压力源多为精神性压力源和社会环境性压力源。大学生的压力来源于学业、就业、经济、家庭、人际关系和环境适应等多个方面。其中,就业及前途因素是大学生的首要压力源,这说明关乎学生前途的压力源,对大学生压力向动力的转化,更具有促进作用。

2.压力大小。在实际生活中,对压力大小的衡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主观认识。个体通过对自身压力状况的测评,大致了解自身压力的大小。压力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过大的压力,会使个体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产生一系列生理心理问题。而压力过小或是无压力,会使个体缺少警觉,缺乏动力和意志力。所以,能够促使压力向动力转化,压力的大小很重要,学生既不能没有压力,又不能有太大的压力,这关键是一个压力度的问题。

(二)承压主体维度

1.大学生的心理品质。个体之间心理品质的差异,就是人格的差异。人格是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如相对稳定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等,都体现在人格的特征之中。人格是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在心理学上,人格分为外控型人格和内控型人格。外控型人格者,认为个人生活中的主导力量是外力,对自己如何生活,是无能为力的。内控型人格者,认为在生活中发生的事件,根源在自身,成功是个人努力的结果,失败是自己的失误。这种人格的差异,也导致了大学生认知的差异,从而产生对压力的不同看法。显然,拥有内控型人格的大学生,更倾向于采取积极的压力应对方式,将压力转化为动力。

2.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每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不一样的,对压力的体验也就不一样。“如果承受能力强,与压力平衡,个人就不会有太多的压力反应;如果承受力不足,就会产生压力反应,感到压力过大,会由于无力应对而感到无助和无望,导致情绪困扰、行为混乱甚至心力衰竭等[4]。”当今大学生由于成长的家庭、社会环境不同,心理承受能力也就因人而异。对于从小就培养独立生活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要强一些,对压力的体验较弱一些,倾向于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将压力转化为动力。而对于从小就受到家庭溺爱,形成以自我为中心性格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心理承受能力要相对弱一些,对压力的体验也就较强些,在面对压力时,显得无能为力。

3.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人而异,由此产生的压力程度也不同。对英语学习能力较强的大学生来说,大学里的英语四、六级等级考试给他们带来的压力很小;对英语学习能力较弱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的英语学习压力会很大,而且会影响到学习的其他方面。对遇到压力喜欢选用发泄方式的人来说,压力很快便得到消解或是转移;对遇到压力喜欢压抑自己的人来说,压力只会越来越大,越积越重。因此,提高大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对减轻大学生压力,促进压力向动力转化,具有重大意义。

(三)客观环体维度

当代大学生成长与成才的客观环境,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对大学生的影响也是多方面、多层次性的。对大学生影响最大的是学习和生活的小环境,小环境中的态度和情绪体验,对大学生压力的形成和压力应对方式的选择,有重要影响。

当代大学生普遍感到有压力的事件是就业问题和学业问题,这与大学生生活的客观环境分不开。随着大学教育的大众化发展,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社会要求大学生有各种等级证书来证明自己,于是大学生普遍通过考级、考证等多种途径来提升自己,大学生的这种“随大流”行为,是在减轻就业压力,将就业压力转化为学习动力。当然,这只是客观环境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如果一个小环境中的群体对就业都抱有消极的态度,你生活在这种小环境中,自然也受到影响,甚至会和群体的态度趋于一致。所以我们对压力的态度,是积极面对,还是消极回避,都受到客观环境因素的影响。

四、促使大学生压力向动力转化的体系构建

(一)拓宽教育渠道,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指对事物间的联系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从而创造出新事物的思维方法,是一切具有崭新内容的思维形式的总和。创新思维是人类创造力的核心和思维的最高级形式,是人类思维活动中最积极、最活跃和最富有成果的一种思维方式。“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是要以全面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如创新精神、创新人格、创新知识体系等内容为主旨,引导大学生从全面发展的角度,开展有针对性的各项理论与实践活动,达到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5]。

当代大学生作为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拥有者,担负着国家兴旺、民族繁荣的伟大历史使命,创新思维对大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特别是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大学生普遍感到压力存在的条件下,创新思维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认知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发展和完善自我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对压力的管理能力,对大学生压力的缓解,压力向动力的转化,具有十分明显的意义。

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主要是在大学课堂中完成的。这就需要丰富和更新学校教学模式,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使大学教学工作创新化、规范化。在教学的过程中,教育者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目的,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新课堂教学情境,通过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不仅仅要在课堂教学中完成,更重要的是引导大学生认识思维的特点,把握思维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促进学生在自身的生活学习过程中,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三观”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三观”也出现新的变化,这种变化趋势从总体上讲是积极的,但“面对着社会以拥有财富多少作为人生成功与否的标志,面对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等的客观存在,少数学生持随波逐流的态度,做出功利性的抉择,以一种更现实、更看重短期物质利益的目光,定位其个人价值的实现方式与目标”[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由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组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三观”,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的指导思想,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时期是一个人“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大学生“三观”处于不稳定状态,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大学阶段是知识快速积累阶段,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较强的知识接受能力。同时,大学生普遍对自身有较高的期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在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三观”时,要抓住大学生的知识学习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大学生在面对压力时,采取积极主动的应对方式。大学生正确“三观”的培养要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起来,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通过改变大学生的被动受教地位,把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开设更多能培养大学生正确“三观”的课程,从理论上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同时,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要结合实际,有意识地开展“三观”教育的实践教学课程,使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用到实践过程中,强化正确“三观”的教育效果。

(三)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抗压抗挫能力

当代大学生之所以会遭遇各种心理问题,就其自身来说,是由于抗压抗挫折能力较弱,缺乏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造成的。“大学生的抗挫折心理能力已成为影响其能否顺利完成学业、更好适应社会的重要因素”[7]。当代大学生渴望独立,但依赖性强;喜欢尝试新事物,但害怕遭遇挫折;迫切想让自己成熟起来,但所表现出的都是假成熟状态。大学生的这种特点,使大学生在遇到问题时,缺乏冷静的思考态度和理性的解决办法。而大学校园文化的丰富,对大学生的压力问题,起到了中介缓冲作用,同时也起到了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

第一,充分发挥大学社团的引导作用。大学社团活动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是大学生充分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平台。丰富校园文化活动,要充分发挥社团组织的带动作用,组织大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同时,要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不断创新社团组织的活动内容。

第二,将校园文化活动与网络文化结合起来。当今社会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文化已成为校园中的一种新兴文化现象,对大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时,要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将大学校园文化活动更快、更好地组织起来。

第三,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时,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减压功能,突出校园文化活动的育人功能,以丰富大学生活,塑造健康人格为目的。

第四,大学校园文化活动要有针对性,采取更多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压力应对能力,这对增强大学生的抗压抗挫折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具有普遍的意义。

(四)搭建各级各类心理疏导站,缓解大学生压力带来的负面影响

目前,大学中普遍建立了心理咨询服务机构,由专职的心理健康教师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但这远远不能解决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压力问题。大学需要搭建各级各类心理疏导平台,为大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第一,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传授,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有更全面的认识。同时,对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压力应对训练,教会学生基本的缓解压力的方法。

第二,充分发挥大众媒体的宣传作用,通过发放心理健康教育手册和心理健康自评量表,让学生主动发现压力问题和主动解决问题,学会正确的看待压力,并将压力转化为动力。

第三,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心理健康水平,以便在平时的教学中帮助学生缓解压力。第四,提高心理咨询机构的服务质量,并实行严格的保密机制,使学生对心理咨询产生信赖和安全感,以便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五)广开就业门路,加强就业指导,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随着社会就业双向选择机制的实施,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为大学生的就业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又使大学生对未来就业产生不确定性,对未来的规划更加模糊。当前就业压力是大学生中最大的压力源,广开就业门路,加强就业指导,对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缓解,压力向动力的转化,具有十分明显的意义。

学校应尽可能多地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大学生的就业意识和自主创业意识,让学生尽快与社会接轨,根据市场需求来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在校园招聘会的开展方面,要多引进优秀的企业,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更大的平台。在自主创业方面,学校要给予学生技术与金钱方面的支持,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多渠道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刘桂宇.大学生外在压力向内在动力转化的体系探析[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2,22(5):33-35.

[2]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36.

[3]宋迎秋,曾璇,龙健颜.大学生压力适应与心理困扰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8):949-951.

[4]王肃婷,单海雁.大学生压力分析与应对措施[J].中国电力教育,2009(11):177-179.

[5]严金华,谢仁国,陈亚兰.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术交流,2012(7):223-225.

[6]郭娅.民族院校大学生“三观”教育及其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26(2):22-26.

[7]张丽萍,周广亚.大学生生活事件、心理健康与抗挫折心理能力的关系研究[J].心理研究,2012,5(2):67-71.

猜你喜欢

动力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学习动力不足如何自给自足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