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也说“否则”类复句

2014-03-06,高,冶

语言研究 2014年4期
关键词:复句伤者指向

冶 艳 杰 ,高 水 云 ,冶 慧 颖

(华中科技大学 1.中文系,2.国际教育学院,武汉 430074;3.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武汉 430205)

用“否则”类词语(否则、不然、要不然等)关联组织的复句,邢福义(2002:309-331)称为“p,否则 q”句式,其研究具有奠基开拓性。后学拟从多重复句的视角做进一步探讨。文章语料主要采自北大语料库和网络。

根据所搜集的语料事实,以复句前半部逻辑语义关系为依据,本文拟定其格式框架作为讨论基础。简要展示如下:(1)因果类。A.解释因果:“因为p,否则q2。”“因为p,所以q1,否则q2。”“之所以p,是因为q1,否则q2。”B.幸憾因果:“幸亏p,否则q。”“可惜p,否则q。”(2)条件类。A.充分条件:“只要 p,就 q1,否则 q2。”“如果 p,就 q1,否则 q2。”B.必要条件:“除非 p,(才 q1),否则 q2。”C.容选条件:“要么p,否则q。”D.让步条件:“即使p,也要q1/也不q1,否则q2。”E.无论条件:“无论p,都q1,否则q2。”(3)表述类。A.推断表述:“想来/一定p,否则q。”B.祈使表述:“还是p吧,否则q。”C.意愿表述:“不能p,否则q。”“不能不p,否则q。”

(一)“否则”类复句的语义结构

1 “否则”的性质。标志词“否则”有如下重要性质:

(1)逻辑表义性,在复句语义结构中担负具体表义任务。“否则”的基本逻辑语义关系是“如……为否,则……”,它包括“假设—否定—转折”三重逻辑关系,其中“假设”是句式语义,即隐含于 p分句;“否”语义辖域回指,即非p;“则”语义辖域后指。可见,“否则”不可省略。相比之下,其他许多复句关系并不特别依赖关联词语表达。

(2)层次标界性,以“否则”为界,标明整个复句的上位逻辑语义层次。“否则”类复句的前半部的结构格式多样、语义内容丰富,呈现出不同的类别特点。而“否则”所在的后项,语义内容比较单纯,均为逆向的假设性条件推理。

(3)重心前置性,“否则”句全句的表意重心往往落在前半部。“否则”类复句即使截去后项“否则”说法,也不妨碍基本意思的表述。后句总是针对前述语义重点,起到某种“强调、证实”作用。换言之,“否则”标示着前半部的语义重心,也揭示了全句的意义重点。

2 “否则”在语义结构中的作用。“否则”说法的具体作用大致表现在三方面:

(1)强调前项有关论断、决定的确定性。如:

1) 只要你努力学习,为时还不算晚,否则将来一定会后悔的。

2) 酒后驾车必须严令禁止,否则将严重危及道路交通安全。

(2)为前项有关表述提供合理依据。如:

3) 他一定把消息透露出去了,否则记者怎么会知道的呢?

4) 这种情况下我得帮他一把,否则别人会说我不讲义气。

为了提供合理依据,后项可能会追加有关新信息,例3)暗示的信息是:记者已知悉此事。

(3)提示前半部可能略去或隐含的语义内容。如:

5) 现在只有赶紧动手术,(才能保全性命),否则性命就难保了。

6) 幸好你早就预定了车票,(所以我们能够顺利成行),否则我们不得不再多呆两天。

括号内是根据“否则”提示而补足的内容。“否则”复句只有两类表达不可省略:一是“设想为否”的表达重心不可省。二是“否则”推导出的结果不可省。人们通常通过反向推导猜测前半部可能略去的内容。

3 “否则”在不同类型中的语义指向。“否则”一般标示着前项的语义重心,但是各类句子情况不完全一样。

(1)结构最单纯的“表述类”,“否则”只能指向前项的语义内容。

(2)“因果类”与“条件类”的不完全式,前项隐含着广义的因果推理,“否则”即针对它的有关语义内容而言。

既然“否则”所针对的内容是不能省略的,那么,如果前半部仅存一项,即可判定该项蕴涵着“否则”所依赖的语义信息。例如,“因果类”的三个格式:“因为p,否则q2”、“幸亏p,否则q”、“可惜p,否则q”;“条件类”的两个格式:“除非p,否则q2”,“要么p,否则q”,等等,均属此类。

(3)因果与条件两类的完全式,形式上有两个分句,需要具体分析。

A.“因果类”的两个完全格式:“因为p,所以q1,否则q2”式,“否则”一般指向“所以q1”。“之所以p,是因为q1,否则q2”式,多指向“是因为q1”。例如:

7) 因为观点错误,所以要批,否则贻害无穷。

8) 婆媳之所以成为婆媳,是因为一个男人,否则可能是两个陌生人。

可以发现:完全式“所以q1”多为语义重心,这也正是它必须出现的原因。例如:

9) 由于书契崇拜的延伸,(所以)对字纸是要格外崇敬的,否则必遭恶报。

10) 因为失去亲人和住所,(所以)他们的心理创伤亟待医治,否则可能会导致精神错乱。

B.“条件类”有四个完全格式,分为两种情况:

其一,指向条件。如“只要p,就q1,否则q2”;“只有p,才q1,否则q2”式。

11) 只要双方维护这一基础,两国关系就发展顺利,否则就会出现曲折。

12) 只有把想法付诸行动,才能获得成功,不然只是空有构想罢了。

其二,指向结果。如“如果p,就q1,否则q2”式。

13) 如果要盖新楼,甲乙方都必须依照规范行事,否则拿不到施工许可证。

14) 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必须慎重处理,否则往往吃闷亏。

“即使p,也要/也不q1,否则q2”;“无论p,都q1,否则q2”:前项语义重心落在“结果”分句上,“否则”指向该结果。

15) 即使是高管,也要亲身到车间去体验,否则便不能发现问题。

16) 无论是朝鲜还是美国,都应当顺势行动,否则对双方都不利。

(二)“否则”类复句的语法性质

1 “否则”句隐含二重层次性。该类复句,无论哪种格式,“否则”所言都属于某种假设性的推理或推断,这就先构成了一层假设复句关系;而其前半部,既可以是单一分句,也可再分出一层复句关系来(形式上也可省略其一)。这样,合而观之,形成“先正言之,后反言之”的格局,构成了二重复句。

2 “否则”句与转折复句的比较

(1)“转折”性质不同。邢福义(2002:330-331)认为:“否则”之类和“但是”之类是两路不同的逆转。……通常提到转折句时,往往只指用“但”类词关联的转折句。揣测邢先生的意思:“否则”句是转向补充性的假言否定性说法;一般“转折句”是转向前项预设的反面。

以通常转折关系而论,学界已有共识。胡裕树(1995:367)的定义是:“前边分句先说一面,后边分句不是顺着前边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转到同前边分句相对,相反或部分相反的意思上去,这就是转折关系。”同时指出:“在转折关系中,说话人心目中有一个预设:如果出现甲事,就会出现乙事,而句子说明的事实是:出现了甲事,乙事却不成立。”马真(1999:143-152)分析“反而”句也是如此:“下了一场雨,天反而更热了。”这个句子首先有一个常识“下雨,天会凉快”。然后“下雨了”,有了整个句子的预设:天会凉快下来。但是“天更热了”,与预设相反。后句与前句意思上没有直接的相对或相反关系。试比较:

17) a.这件事虽然我没有告诉他,但他迟早会猜到的。

b.这件事即使不告诉他,他也会猜到的。

18) a.这件事除非不得已才能告诉他,否则他会大吵大闹的。

b.这件事一定不能告诉他,否则他会大吵大闹的。

c.他一定还不知道这件事,否则他早就大吵大闹了。

根据上述标准,例28)“否则”句不是典型的转折关系。

(2)语义真值不同。在可以判定真值的情况下,转折关系的后句都应该是为真的。郭志良(1999:56)指出:一个复合关系的语段,其前后两个语段同真,视为表意重心的核心语段所表示的意思与其参照语段的预期相反或基本相反,成为异态。

但是“否则”句的后半部无一例外都是假设性的。试比较:

19) a.尽管对方开出了优厚的条件,他还是坚持拒签那个协议。

b.即使对方开出的条件再优厚,他还是坚持拒签那个协议。

c.不管对方开出什么样的优厚条件,他还是坚持拒签那个协议。

20) 无论如何他都坚持保留自己的股份,否则就等于抛弃了祖业。

例19)分别为让步转折,假设与条件兼转折的句子,后面分句语义均为真;例20)“否则”句,后半部为假设之语。

(3)表意重心不同。从前后部分的主从关系看:作为偏正复句,转折关系的语义重点落在后面。“否则”句前半部道出了“正意”,即便除去“反言之”部分也未尝不可(如果没有省略内容有待后句补足的话)。

以上三点说明:“否则”句不应归于通常所说的转折关系复句。

3 “否则”句与并列复句的比较。“否则”句以“逆向假设推理”为特征,它首先“正言之”继而“反言之”,这与正反并列关系复句形式上比较相近(董为光1999)。试比较强调类“否则”句:

21) a.我只做好事,不做坏事。

b.好事我才做,否则我不会做。

c.做好事才心安理得,做坏事就会良心不安。

d.做好事才会心安理得,否则就会良心不安。

再看提供依据、原因、解释的“否则”句。试比较:

22) a.采用担架运送,不容易对伤者造成伤害;如果直接拖动伤者,就可能造成新的伤害。

b.采用担架运送比较安全,否则直接拖动伤者就可能造成新的伤害。

23) a.他一定是万不得已,所以才开口求人;如果不是万不得已,他是不会开口求人的。

b.他一定是万不得已这才开口求人,否则他是不会开口求人的。

通过比较不难发现,“否则”句与正反并列句具有结构相似性。

一般来说,正反并列句前后位置较易对调,强调类“否则”句也大抵如此。

24) a.我不做不合道理的事,只做合乎道理的事。

b.?如果不合道理我就不做,否则我才会做。

25) a.做不合理的事会觉得良心不安,做合乎道理的事才会心安理得。

b.?做不合理的事会觉得良心不安,否则才会心安理得。

调动后的“否则”句说法基本成立,只是不太合于一般表达习惯。提供依据类前后调动后的情况也是如此:

26) a.救援时直接拖动伤者的身体,有可能造成新的伤害,如果采用担架运送,就不容易对伤者造成伤害。

b.?不采用担架运送而直接拖动伤者身体,可能造成新的伤害,否则是比较安全的。

27) a.不是遇到极大困难,他是不会开口求人的;现在他一定是遇到了极大困难,所以才开口求人。

b.?不是遇到了极大困难他是不会开口求人的,否则他是会开口求人的。

这种情况似乎说明:“否则”句前后虽然形式上可认为是并列的,但在语义表达上前后两部分还是有着互相依赖、互为依托的关系。这可能是前后部分对调后不太顺畅的原因。

综述,我们建议,为“否则”类复句另辟“逆设”一类,归入并列复句。

【附记】本文的写作得到了董为光教授、何洪峰教授的悉心指导,谨此致谢!

曹秀玲、张磊 2009 “否则”类连词的语法化梯度及其表现,《汉语学习》第6期。

董为光 1999 句势在复句分类中的地位,《语言研究》第2期。

郭志良 1999 《现代汉语转折词语研究》,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胡裕树 1995 《现代汉语》,上海教育出版社。

陆俭明、马真 1999 《现代汉语虚词散论》,语文出版社。

王灿龙 2008 “否则”的篇章衔接功能和及其词性问题,《汉语学习》第4期。

邢福义 2002 《汉语复句研究》,商务印书馆。

朱斌 2011 “如果A,那么B,否则C”的语义关联及其“否”的辖域,《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

朱斌、伍依兰 2012a “否则”的隐省规律,《语言研究》第2期。

朱斌、伍依兰 2012b 句联层构与“否则”焦点投射,《汉语学报》第4期。

猜你喜欢

复句伤者指向
连动结构“VP1来VP2”的复句化及新兴小句连接词“来”的形成
科学备考新指向——不等式选讲篇
汉语复句学说的源流
帮助
把准方向盘 握紧指向灯 走好创新路
将伤者送往医院后再开溜是否构成逃逸罪
侗医用木头接骨保住伤者上肢66年1例报道
伤者的儿子
略论复句分类与对外汉语教学
复句内部不应当用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