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垃圾分类处置切实可行

2014-03-06魏垂敬

中国发展观察 2014年3期
关键词:保洁员填埋场垃圾桶

◎魏垂敬

垃圾经过分类后,大部分能够转化成资源。农村有天、有地、有空间,完全可以自行消化农村自产的大部分垃圾。农村垃圾分类可行且不难操作,但是,需要政府及时跟上“分类后续处理工程”的建设。本文立足于农村一线的调查,从农村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可行性、易操作性,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等角度,提出农村垃圾分类处置的对策建议。

垃圾填埋问题重重,垃圾分类势在必行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农村出现了垃圾遍布塘边、河边、路边的“垃圾围村”困境。在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的理念推动下,不少县启动了“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收运体系建设模式,其中,“镇转运”主要是通过垃圾中转站压缩后转运到县,“县处理”主要是使用填埋场填埋垃圾。这比之前农村垃圾无人问津的状况显然前进了一大步。但是,使用填埋法处理垃圾的问题接踵而来:①垃圾量猛增导致填埋场难以为继。我国多数县的农村人口是县城人口的三倍以上,人口多、产生的垃圾也相应地多,农村垃圾加上县城垃圾,日产量是原来县城垃圾的好几倍,已经远远超过了县城原来垃圾填埋场的设计年限。众多垃圾填埋场几乎都变成了高耸的垃圾山。②垃圾填埋场吞噬土地资源严重。据测算,每1万人1年所产生的垃圾,需要占地至少1亩进行填埋。一个100万人的县,每年填埋垃圾就要永久性占地100亩,浪费土地数量惊人。③从村庄到县城运送垃圾的人力物力花费很大。据测算,以村庄到县城平均25公里的距离计算,包括人力物力在内,处置一吨垃圾至少需要花费220元。一个六万人的镇年产生垃圾量7500吨左右(虽然农村日产垃圾量比城市要少些,但也达到平均每人每天0.35公斤),需要花费近170万元。这其中还不包括垃圾填埋场的用地费用。④垃圾填埋场周围的环境受到污染。不仅是周边臭气熏天,而且会对地下水构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尽管填埋场做了防渗漏处理),甚至会引发周边激烈的社会矛盾。

垃圾不分类统统填埋而导致的系列问题有目共睹,解决此类问题的最生态、最环保、最低碳、最经济、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垃圾从源头分类,即户分类。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堆在一起是垃圾,而分类会产生价值,于是垃圾变成资源。垃圾分类是达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众多矛盾的突破口,垃圾分类势在必行。

分类责任主体明确,农村分类切实可行

提到垃圾分类,大多数人摇头,他们认为,别说在农村,就是在城市都很难实行。这是大多数人们有失偏颇的观点。实际上,现阶段在城市搞垃圾分类确实很难实行,其中有一个关键性的环节就是:公用的分类垃圾桶摆放在城市小区里,投放垃圾时谁分类和谁不分类,难以区分,所以就很难追溯不分类的责任主体。

但是,农村的情况和城市很不相同,垃圾户分类在农村很可行。这主要是因为:农村垃圾分类的责任主体明确。第一,垃圾产生者的责任明确。农民的居住多为独门独院,晚上临睡前农户把两个分好类的小垃圾桶放院子门外,这样就能够明确垃圾产生者的责任——有名有姓、独门独院的农户从源头上分类。第二,垃圾收集者的责任明确。次日一早保洁员上门收集垃圾时,肯定知道谁分类和谁不分类。谁如果不分类或者分类不到位,上门收集垃圾的保洁员立即就能找到他家,农村是个熟人社会,保洁员三番五次的劝说,会让不分类的农户感到不好意思。这样就能够明确垃圾收集者的责任——村保洁员从源头上监督分类和分类收集。第三,分类监督者的责任明确。村干部可以把居住相近的农户划分为一个个垃圾分类的责任区(8户或10户为一责任区,户数不宜太多,便于管理),采取激励措施,洗衣粉之类的小奖品虽然不重要,但在熟人社会的农村,农户看重的是面子,所以,小小的日用奖品会激发广大农户分类的积极性,还会使得一个责任区内的农户互相监督和切磋:谁分类了,谁没分类,怎样分类等等,就会成为大家见面打招呼时常聊的话题。责任区与责任区之间的评比,也使得所包挂责任区的村干部有了压力。所以,从一定程度上说,农户是监督者,保洁员是监督者,村干部是监督者,监督者的责任明确。

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垃圾分类能够让人们更好地享受公共服务,不分类的户就容易“搭便车”(搭享受公共服务的便车),为了排除“搭便车”行为的出现,日用品奖励措施的采取就很有必要。采取了奖励措施,明确了责任主体,“搭便车”行为就变得困难,能够减少甚至避免。

综上,农村垃圾分类的责任主体非常明确,决定了农村垃圾分类的可行性。

改变垃圾分类方法,稍动脑筋简便易行

在城市,随便问问周围的熟人和朋友,啥是“可回收垃圾”、啥是“不可回收垃圾”,他们大多数人并不清楚,更不知道这种分类方法的依据。所以,城市小区或马路旁的“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分类垃圾筒形同虚设,很多人只是把垃圾不加区分地一投了之。

在农村,如果问什么是“可回收垃圾”、什么是“不可回收垃圾”,农户也大都摇头。而且,“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的分类方法也并不适合农村。像书本子报纸、废铁废铜废铝、酒瓶、饮料瓶等等“可回收垃圾”,早已被农户收集在一起,很少有放到垃圾桶的情况,因为有乡村的废品收购者经常吆喝上门收购。所以,农户头脑中压根就没有“可回收垃圾”的概念,只认为那是可卖钱的废品。

笔者经过在农村的长期调研,充分集纳老百姓的智慧,依据农村的特点,可将农村垃圾主要分成三类,每户配备三个小塑料垃圾桶:①可堆肥垃圾,例如菜叶果皮、剩饭剩菜、杂草落叶、尘埃灰土等等,占农村垃圾总重量的60%左右,为多量,建议用绿色小垃圾桶盛放。②有毒有害垃圾,例如废电池、农药瓶、农药袋、废灯泡灯管、废温度计等等,占农村垃圾总量的5%左右,一个月一户未必能积攒一小桶,数量虽然很少,但污染的危害不小。建议用黑色小垃圾桶盛放。③其它生活垃圾,例如各种包装袋、糖纸、泡沫、玻璃、橡胶、卫生纸、尿不湿、妇女用品、旧衣物等,占农村垃圾总重量的35%左右,虽然重量少,但体积较大,是农村垃圾的罪魁祸首。建议用红色小垃圾桶盛放。

通常,把绿色的可堆肥垃圾桶放在厨房,把红色的其它生活垃圾桶放在堂屋,把黑色的有毒有害垃圾桶放在小孩接触不到的隐蔽处。颜色的不同,使得老人和儿童也容易辨认。每晚农户把常用的绿色桶和红色桶放院外大门口,次日一大早保洁员上门分类收集,之后,农户把垃圾桶放回原处。由村里统一约定,有毒有害垃圾只需每月的固定日收集一次即可。通常情况下,每晚摆放门口的只是绿色桶和红色桶两个常用的小垃圾桶,这使得垃圾分类更加简化和省事。使用这套收集办法,上午和下午在村子里基本看不到垃圾桶。

用这种“宜粗不宜细”、容易理解的简单方法分类,老百姓一听就懂,一看就会,稍动脑筋,举手之劳,简便易行,完成分类。像那种“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可再生垃圾、不可再生垃圾”,“可降解垃圾、不可降解垃圾”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名称,不通俗易懂,不便于在农村使用;像那种垃圾分类过细的欧洲模式和日本模式,在我国农村更不切合实际,更不适用。城市垃圾有城市垃圾的特点,农村垃圾有农村垃圾的不同,我们不能一概而论,更不能生搬硬套,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创新出适合于农村的、简便易行的垃圾分类方法。

需要政府及时跟上“垃圾分类后续处理工程”的建设

在农村搞垃圾分类并不难,甚至简便易行。但是,除了政府的强有力宣传和动员农民群众的广泛参与之外,还需要政府的强有力硬件支持,主要是“垃圾分类后续处理工程”的建设必须及时跟上,才能够确保农村垃圾分类真正推行。

生活垃圾包围民居

可堆肥垃圾的处理。农村有广阔的天地,何必把农村的西瓜皮、烂菜叶经过几番转运、拉到城里去填埋?经过垃圾分类后,农村完全可以自行消化占比60%的可堆肥垃圾。对于可堆肥垃圾的处理,主要有如下几种方法:①分散施肥法。农户将可堆肥垃圾自行填埋在家前园后的树下、菜园里,此法适用于居住条件不是太拥挤的村庄,尤其适用于丘陵地带和山区。②分散发酵法。由政府出资,给每户统一配置可沤肥发酵的垃圾发酵桶(桶较大,有盖,桶下有孔),投进一定数量可沤垃圾后,喷洒活性益生菌有助于发酵产生农家肥,间隔若干日农户各自将肥料还田。此法适用普遍。只是,目前在市场上尚未有企业生产此类垃圾发酵桶,一旦研制成功(注意冬季也要求快速发酵沤渍),市场前景应该很广阔。③集中堆肥法。由政府出资,以行政村为单位,建设两座沼气池以周期性循环使用,由村保洁员分类收集后将可堆肥垃圾投放沼气池。如果没有沼气池,可由政府出资在村外空旷地带建设若干个非露天堆肥池进行发酵腐熟,这需要喷洒活性益生菌,冬春季还需要温室大棚提高温度,以较快发酵。同时要注意处理好污染和渗滤液。

相较而言,分散施肥法和分散发酵法都较好,因为要将可堆肥垃圾投放在自家的树下、菜园里、农田里,农户自然用心去分类。集中堆肥法会加重保洁员收集的工作量,而且,如果有些户分类不当,掺杂进不可降解的垃圾,则不利于沤渍农家肥;更重要的是,建设沼气池或非露天堆肥池,既需要野外场地,还需要一次性较多资金的投入。

有毒有害垃圾的处理。有毒有害垃圾数量虽少,但危害大,务必经过严格的运送程序,收集运送后由县统一进行专业化处理。对于有毒有害垃圾,建议采取“政府购买垃圾”的引导性思路,将会起到很好的保洁效果,因为利益产生动力。由于有毒有害垃圾几乎无市场价值,政府若以较高价收购(比如,废电池、废灯泡灯管、废温度计都是1元/斤,农药瓶、农药袋因需收集较多才够1斤,可以1.5元/斤的价格收购),很容易把有毒有害垃圾收集上来;假如收购价格很低(比如1斤只有一两毛钱),则失去了收集的吸引力,人们懒得收集出售,有毒有害垃圾还是难以收集。

其它生活垃圾的处理。其它生活垃圾多是干垃圾,由村保洁员收集后,进行二次分拣,大多数会变成资源,出售给废品回收企业,收益归保洁员。只有很少量垃圾需要进入“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运行体系。

“垃圾分类后续处理工程”的硬件建设需要政府及时跟得上。垃圾分类是个系统工程,垃圾户分类在农村可行且不难操作,但是分类之后还要后续处理设施和工程等硬件作支撑。分类后的后续处理工程,例如垃圾发酵桶的研制和生产,沼气池、野外堆肥池的建设,专门的有毒有害垃圾处理场(目前我国多数县没有建设此类处理场)的建设,这些都需要政府及时的资金投入。如果分类后的后续处理工程跟不上,垃圾车仍将所有垃圾混装在一起“一锅端”,最终会出现分了也白分、前功尽弃的局面。因此,在政府倡导农村垃圾户分类的同时,政府及时跟上垃圾分类后续处理工程的建设,非常必要而且极其重要。

猜你喜欢

保洁员填埋场垃圾桶
多功能区固废填埋场建设案例分析
垃圾桶等
投进垃圾桶的信
投进垃圾桶的信
飞进垃圾桶
保洁员受伤,保洁公司该不该兜底剩余损失?
新型GCL复合垂直防渗技术及其在填埋场的应用
难过
服务农民工 关爱保洁员
——西安市莲湖区总工会开展 “五个一”系列活动
谈垃圾填埋场的运行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