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论新闻背景在新闻报道中的运用

2014-03-05黄晓慧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传者交代背景

黄晓慧

>摘要:

新闻背景材料,我们通常称之为“新闻背后的新闻”。对于新闻背景的运用,任何事件的新闻价值全在于通常被称为新闻背景材料的上下文之中。新闻背景材料在挖掘和体现新闻价值中的重要作用。

一、新闻背景材料的交代

新闻背景材料是对新闻事件产生的条件、环境和历史所做的阐释和解释,是对新闻主题的一种补充和说明,是新闻作品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宝贵的新闻资源。新闻作品如果能够巧妙运用新闻背景材料,新闻事件本身的说服力和表现力就会得到进一步加强,读者对新闻事件的了解就会更清晰、更全面、更深入、更准确。从某种意义上说,缺少了新闻背景材料,不仅新闻价值大打折扣,甚至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传播效果,抓住受众的眼球呢?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分三方面说明如何把新闻背景材料运用好。

既然新闻背景材料是“新闻背后的新闻”,所以,并非每一篇报道都需要交代新闻背景材料。如果该交代的没有交代,读者会感到残缺不全;如果不该交代的交代了,读者会认为这是画蛇添足。

哪些新闻材料需要交代新闻背景材料不能一概而论。一般来说,像重大工程竣工、科研成果问世、项目签字仪式等,这类新闻事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新闻事件本身发生在很短的时间内,但促成新闻事件的发生有较长的时间。以重大工程竣工为例,其耗资巨大、意义重大、广为关注,理所应当是一条不可漏报的新闻。但其建设工期较长,有个几个月、几年,甚至十几年,我们不可能天天报道,一般都是以工程的某个阶段或竣工作为新闻事件,将工程建设过程作为新闻背景材料进行报道,这样将展现在读者面前的就不仅仅是工程竣工这一单纯的新闻事件,而是工程整个建设过程,突出了新闻事件的立体感。

二、新闻背景材料在新闻报道中的位置

新闻背景材料并不固定,可以在导语中出现,可以在导语后,也可以在结尾,甚至在标题中也可以出现。当然,也可以在同一报道中的多个位置出现。新闻背景材料在新闻报道中的位置不一样,其意义也大有不同。在标题中,能使读者一目了然,吸引读者;在导语中则可以一语道破,提高新闻的价值;在主体部分,能为事实作很好的铺垫,有助于加深读者对事实的理解;在结尾处,能够使新闻后劲儿十足,读者看完后回味无穷。

三、灵活运用新闻背景材料要做到“三要”、“三不要”

一要“蜻蜓点水”,不要浓墨重彩。新闻背景材料是从属部分,是点缀,要高度概括,言简意赅,抓住最能说明问题的事实,不需要面面俱到。如果过长,就会喧宾夺主,失去了新闻主体的主导地位;二要紧扣主题,不要“节外生枝”。新闻背景材料是为新闻主题服务的,这就决定了新闻背景材料必须紧紧围绕新闻主题来选择。如果新闻背景材料游离主题,再多的新闻背景材料也显得苍白无力,毫无价值可言;三要位置恰当,不要随便安放。新闻背景材料选择正确后,还需要把它放在合适的位置。该放在导语中的,却放到了结尾处,这样就会削弱新闻事件的价值。所以,新闻背景材料放在哪个位置最为合适,这要根据新闻主题表达的需要、结构布局的特点和新闻事实所反映的事件类型等综合因素来决定。

用事实说话是消息的基本原则和特征,是一篇报道得以存在的基础。一篇成功的新闻作品除了提供新闻事实本身,还要揭示事实的本质,深化报道主题。为了避免受众产生逆反心理,对传者失去信任或者对传播方式失去兴趣或者甚至因为不能自由选择而拒绝接受报道,揭示事实的本质依然只能用事实说话,运用精心选择的背景材料,加以适当的组合,让受众自己去判断,就是最佳的选择。这样不仅可以让受众对报道深信不疑,人都是相信经过自己的大脑做出的判断,没有人会想要被人在耳朵边念念叨叨,并且使受众有了很强的参与感。

一篇报道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新闻价值和意义。利用新闻背景材料,可以起到新旧事实和不同地区之间同类事实的的烘托帮衬、相互比较,阐明新闻事实之间的有机联系,进而增加新闻深度,提升新闻价值。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之间都是存在普遍而客观的联系,单个事实的发生,往往会牵扯到方方面面。如果把各种各样的新闻看成一个整体,那么事物之间的联系就一目了然了。然而由于认知结构的不同,并不是所有的受众都能自觉分析与整合各类新闻事实。如果记者有宏观的新闻意识,把各种各样的新闻事实甚至那些在时间和空间上相隔较远的事物都分析、整合、联系在一起,从前后左右的资料中找出有意义的新闻背景,不仅于烘托帮衬、相互对比之间,帮助受众清晰看到事物背后的有机联系,加深对新闻事实的理解,而且可以使报道的价值和意义得到很大的提升,尤其对于单个的消息而言,放在大环境和大背景中,其价值就不仅仅是一个消息的传递了。

四、结语

由于新闻媒介的特殊性,传者播发、报道一个事实,不只是要让受众知道事实,在我国,新闻媒介一般还是受众舆论的引导者。也许传者不能决定受众怎么思考,但可以决定要受众思考什么。作为受众来说,没有多少人愿意去接受别人的长篇大论,人们都习惯于用自己的大脑,从各种各样的事实中分析、判断,形成自己对某个事件的认识。也或许有些受众早已对新闻报道的事实有所耳闻,有一定的了解,在内心里也早就形成了自己的看法。面对这样的情形,如果传者没有能让人信服的事实,只是一概地发表议论,不但很难改变人们早已形成的认识,而且还会引起受众的怀疑。新闻讲究的是客观报道,面对争议性很大的事实,记者或者其他的新闻工作者也不方便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那么怎样才能达到引导舆论的目的呢?对新闻背景材料的精心选择和组合!首先新闻背景材料都是事实,没有人会质疑用事实说话的;其次,新闻背景材料可以解释新闻事实本身,使受众对新闻事实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由表层转向深层。再次,多个性质相同的材料的组合,具有强大的说服力,是一般的议论所不能达到的。

【作者单位:西平县电视台】

猜你喜欢

传者交代背景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新媒体时代传者需要新的媒介素养教育
人人皆“传者”,练就一双慧眼吧
事件类网络流行语的传播过程线性模式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交代
交代
盗墓者的“交代”
研究设计应交代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