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化工制图与识图》课程设计探讨

2014-03-05杨瑞洪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化工设备制图典型

杨瑞洪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化学工程系,江苏 扬州 225127)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这体现了高职教育的职业性教育特征。[1]传统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更多的是本科教育模式的借鉴,缺乏针对高职教育的职业技能培养特色,难以满足现阶段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近年来高职院校掀起了教学改革的高潮,主要改革的教育模式有“项目化教学”、“工作过程系统化”等。[2,3]

《化工制图与识图》是高职化工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化工类学生的专业制图与识图技能。为提高制图课的教学水平,落实本课程在专业体系中的培养目标,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扬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叶贵清教授开发了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的教材,案例丰富、内容全面,课时数达160学时,更适用于机械类专业。化工各专业开课课时仅40学时,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对课程内容进一步的优化设计。

一、《化工制图与识图》的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和正投影的基础理论;掌握化工设备零部件的表达方法、图样中的尺寸标注、技术要求标注及零部件图的识读方法;掌握化工设备图和化工工艺图的绘制和识读方法。

(二)职业技能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以下职业技能:能选用适当的表达方法,徒手和用尺规正确测绘中等复杂化工设备零部件,并正确标注其尺寸和技术要求;正确识读中等复杂化工设备零部件图样,并理解其技术要求;正确识读典型化工设备图、管道和设备布置图、工艺流程图;能独立使用Autocad绘制典型化工设备图、管道和设备布置图、工艺流程图。

(三)职业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耐心细致、一丝不苟的学习和工作态度;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化工制图与识图》课程整体设计

本课程整体设计如表1,共分为3大模块,5大学习情境,13个典型工作任务。

模块1:基础知识模块。设计1个学习情境,包含3个典型任务。通过该模块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国家有关标准制图的规定、尺寸注法、绘图的基础知识、零件图的表达与标注、常用绘图工具及使用。

模块2:化工专业制图模块。本课程主要针对的对象为化工类学生,设计了3大情境,8个典型工作任务。情境2为装配体的构形与识图,以齿轮油泵的构形与识图为典型任务,让学生掌握装配体的基本知识、读装配图方法和步骤以及拆画零件图的方法和技巧;情境3为化工设备图识图,分别以立式储罐、反应釜、换热器和塔设备几种典型的化工设备图的识读为典型任务,让学生掌握典型化工设备装配图的识读方法、步骤和技巧;情境4为化工工艺图识图,分别以典型的化工工艺流程图、设备布置图和管道布置图的识读为典型任务,让学生掌握化工工艺图的识读方法、步骤和技能。

表1 课程整体设计

模块3:计算机绘图。以炼油工艺流程图的Autocad制图为工作任务,让学生通过上机实践练习、摸索和掌握Autocad制图的方法和技能。

三、教学过程的实施

(一)课程组织安排

课程教学的组织实施过程见图1。教师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工作小组;安排工作任务,并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描述;各组学生分别对任务内容、目标、要求、完成方法,以及所需知识进行分析;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查阅资料,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找出完成工作任务的方法,制定实施方案;各工作小组学生进行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教师从旁协助;对完成成果进行评价,先小组自评,再进行组与组间互评,最后由教师总结、点评、打分。

图1 教学设计

(二)教学方法

本课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将学习过程转化为工作过程,学生为主体,教师从旁辅助和指导。可采用如下教学方法和手段:

1.任务驱动法。教师给学生布置工作任务,提出具体要求和完成条件,各工作小组开展讨论制定工作方案和步骤。让学生带着任务学习,教师注重学生完成任务的方法和步骤的指导,以任务完成的优劣为考核依据,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导性,从而提高教与学的互动。

2.学与练同步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边学边练。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进车间、进实训室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动手拆、装一些典型设备,并进行测绘训练。

3.多媒体运用。根据化工制图与识图课程图形化的特点,在课件中运用图像,如平面投影图、立体示意图、三视图、零件图等演示教学内容,使得教学过程更直观、形象、易懂。针对课程中一些空间性较强的知识点,如投影的概念、三视图、剖视图、圆柱相贯的形成等,制作视频或动画反映立体在空间和平面之间的投影过程和投影关系,也可用一些视频或动画直观、形象地演示一些绘图过程。

(三)评价方式

课程性质为考查课,以过程性考核为主。成绩的组成为:过程成绩60%(其中出勤情况10%,课堂表现10%,平时项目完成成绩40%),结论性成绩40%。为各小组指定实训室内一套工艺或一个装置,让学生完成现场测绘、草图绘制,以及Autocad制图等实操过程,最后综合成绩折算成等级制。

四、结论

新教材理论知识介绍过多、过细,没有完全摆脱课程体系下的知识构架;课时量不够,很多实践内容只能放在课后,让学生自主完成,效果不如课内完成好。

对教材进行修订,将一些不典型的工作任务进行删减,使学习情境和工作任务的设计更加合理、凝炼;将教材中的学习情境和典型任务的载体换成校内实训基地所具有的实际工艺和装置,有利于提高实践教学成效;完善和增加实践教学场地,进一步强化小班授课和分组实践。本课程的教改工作尚处于探索过程,要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完善和深化。

[1]吴开龙.自议高职教学改革若干问题[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7(3):25-27.

[2]曹咏梅,熊放明,张麦秋.高职“化工制图”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探索[J].工程图学学报,2008(6):133-138.

[3]姜大源.论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驱动模式[J].职教论坛,2002(3):17-19.

猜你喜欢

化工设备制图典型
用最典型的事写最有特点的人
多项式求值题的典型解法
化工设备安全检修探析
欢迎订阅《化工设备与管道》
无声手枪如何消音?
典型胰岛素瘤1例报道
《化工设备》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研究
二向反射模型在土地覆被制图中的应用
典型化工设备事故的控制与管理
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