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能办民校,为何不能办公校?
2014-03-04周云
周云
公办学校负责义务教育,私立学校提供差异化教育产品,各行其是,各自满足家长和学生对于教育的不同需求。事情变得拧巴,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利益。私立学校在很长的时间中,有相当不错的经济收益,于是公立学校红了眼,创造性地发明了名校办民校模式,导致不少真正的民校被挤垮。而名校及其身份暧昧不明的民校,双双如愿以偿地名利双收。当然教育部门也从中分得了一杯羹。
这样做的实质,就是有偿或者高价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童,提供国有优质教育资源。说得更通俗一点,就相当于公办学校变相收费,而且是收高价。这显然不合理,也不合法,因为在义务教育阶段,国有教育资源应该免费向公众提供,要不怎么叫义务教育呢?当然,名校和他们办的民校可不这样认为,他们声称投资并不直接来自公共财政,他们的民校是民校。
但问题是,国有教育资源,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资本,还有品牌、办学经验、办学精力等方方面面。谁敢拍着胸脯保证,名校没有往自办民校投入这些资源呢?注入了公校的资源,却成功逃避了公校的义务,怎么都是说不过去的。
人们常说学位紧张,事实上,学位一点也不紧张。充其量只能说是优质学位紧张,这既包括公办初中的,也包括民办初中的。归根到底,还是一个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教育部门应该做的,是均衡教育资源,让所有学位都有质量保证,从而使得家长不至于把目光盯着优质学位。
既然有关部门能想出名校办民校怪招,既然名校有资源、有精力办民校,为什么就没想出名校办公校呢?我不反对民校办分校。关键是这些分校,仍然还是公办性质,并承担起义务教育的责任。这样,他们也就为均衡教育资源做出了贡献。
如果不着眼于均衡教育资源,只是片面地取消民校考试,那就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水平都达不到。不取消考试至少还公平一点,总比拼爹拼娘强。不考试,民校招生如何进行,简直不敢想象。
(摘自《信息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