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固定支架配合中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4-03-03廖文华
廖文华
[摘要] 目的 探讨外固定支架配合中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88例胫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外固定支架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外固定支架配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骨折平均愈合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外固定支架配合中药治疗胫腓骨骨折患者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有助于骨折愈合,且不良反应少,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胫腓骨骨折;外固定支架;中药治疗;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683.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2(a)-0166-03
胫腓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患者多伴有中度或重度软组织损伤,其治疗难度较大,治疗时间长,且预后差,严重影响患者健康。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临床逐渐将外固定支架配合中药治疗应用于胫腓骨骨折治疗中。本院为探讨该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提高胫腓骨骨折的治疗效果,对88例胫腓骨骨折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88例胫腓骨骨折患者,男63例,女25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72岁,平均36.5岁;骨折部位:上段骨折28例,中段骨折35例,下段骨折8例,双段骨折17例;开放性骨折68例,闭合性骨折20例。损伤程度:Ⅰ度25例,Ⅱ度13例,Ⅲa度29例,Ⅲb度21例;受伤到治疗时间最短为7 h,最长20 h,平均14.9 h;全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单纯外固定支架治疗,局麻或硬膜外麻醉后给予手术治疗,对于开放性骨折患者应先进行清创治疗,然后在患者远段骨折端30~40 mm位置垂直胫骨置入一枚斯氏针,斯氏针直径为0.4 cm,在距离该枚斯氏针远端40 mm处平行置入另一枚斯氏针。对骨折部位进行牵引整复,然后在近折段以同样方式置入两枚斯氏针。然后利用夹具对斯氏针进行固定,将其固定于金属臂杆,同时应将两臂与皮肤的距离控制为20 mm[1-2]。对于远折段<30 mm的患者,应在远折段置入一枚斯氏针,并在跟骨处平行置入另一枚斯氏针。术后给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并进行针孔滴酒精治疗,2次/d。
1.2.2 观察组 患者采用外固定支架配合中药治疗,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术后第2天给予中药内服治疗,早期给予口服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中药,其组成成分为乳香、没药各6 g,川芎、红花、甘草、桃仁各10 g,当归、白芍、木通、防风各15 g,1剂/d,连续用药5~7 d。中期给予养血通络配合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其组成成分为当归尾9 g,乳香、没药10 g,土鳖虫、自然铜、续断、补骨脂、骨碎补、杜仲各15 g,1剂/d,连续用药15 d。后期给予益气补血、促进骨折愈合中药治疗,其主要组成成分为土鳖虫、自然铜各10 g,黄芪5 g,当归、续断、灵仙、白芍、花粉、骨碎补、木瓜各12 g,熟地15 g,1剂/d,直到患者骨痂明显后停止服用[3-5]。患者同时进行关节及患肢功能锻炼,以X线片复查结果为依据,合理调整外固定支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平均愈合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1.3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患者未发生感染、神经血管损伤现象,关节活动正常,无疼痛感,步态正常,不影响正常生活;显效:患者未发生感染现象,伴有轻微神经血管损伤现象,且偶伴有疼痛症状,患者步态正常,日常活动部分受限;有效:患者未发生感染现象,神经血管发生重度损伤,且伴有中度疼痛感,步态轻跛,日常生活严重受限;无效:患者发生感染,有严重神经血管损伤现象,且伴有重度疼痛感,步态跛行,生活不能自理[6-9]。总有效=痊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73%,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9.5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n(%)]
2.2 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及不良反应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4.6±1.2)个月,对照组患者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6.9±2.1)个月,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44例患者中出现骨不连1例,感染1例,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5%,对照组44例患者中,发生骨不连3例,发生感染5例,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18%,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临床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方法主要有外固定支架、小夹板或石膏外固定、钢板内固定等。然而小夹板或石膏外固定治疗骨折的稳定性差,特别是对于伴有严重软组织损伤的患者,因术后需进行换药等处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骨折愈合[10]。钢板内固定治疗虽具有固定牢靠、不易畸形等优点,然而其操作需要对软组织进行剥离,极易对局部血供造成损害,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皮肤、软组织坏死。
相对于上述几种治疗方式,外固定支架治疗具有以下几种优点:①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强度及刚度,同时还可对矫正旋转成角进行多方向调整,其包含压缩、延长等调节装置,可对骨折部位再移位现象进行有效处理和调整;②创伤较小,不会对患者骨折端血运及伤口周围软组织产生破坏,有助于骨折愈合;③可有效促进皮瓣损伤及软组织挫伤较为严重的创面修复;④内固定有助于保证不稳定骨折端的稳定性及紧密接触,缩小骨折间隙,使骨折端应力传导及骨外固定系统的稳定性增强,防止固定螺钉松动及骨折再移位现象发生,从而有效促进骨折愈合;⑤外固定架固定后患者可早期行踝关节、膝关节功能锻炼,有助于小腿软组织肿胀恢复,可有效避免术后关节粘连及僵硬现象发生;⑥操作简单,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同时骨折愈合后可在门诊拆除外固定架,患者易于接受,且有助于降低患者经济负担[11-13]。
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同时给予中药治疗对促进患者康复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骨折三期辨证治疗,以患者的实际情况及局部骨折病变特征为依据进行针对性用药,可在促进患者骨折愈合的同时达到调养患者全身状态的目的。此外,相关研究还表明治疗骨折的中药还有骨诱导作用,可有效促进骨生长,同时中药的活血功效还有助于促进新生血管生长,可达到促进骨细胞增殖的效果[14-15]。
本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平均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外固定支架配合中药治疗胫腓骨骨折,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有助于患者骨折愈合,且不良反应少,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叶强,马剑.交锁髓内钉与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观察[J].健康之路,2013,12(5):136.
[2] 李广义,马玉荣,刘德强,等. 比较交锁髓内钉与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4(3):117-118.
[3] 周敏莉.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护理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18):2865.
[4] 李娜.单臂外固定支架配合中西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4):41-42.
[5] 张建权.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临床体会26例[J].中国医药指南,2010,8(31):60-61.
[6] 贾俊平.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青少年胫腓骨骨折[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7,29(1):80-81.
[7] 李新发,杨立峰,肖东民.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0,23(8):91.
[8] 邓杰林,李滨,张少先,等.SGD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148例报告[J].实用骨科杂志,2003,9(1):51-53.
[9] 林国发,吴志斌,陈晓峰,等.单臂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32例[J].华夏医学,2005,18(1):63-64.
[10] 叶黔咏.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25例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0,8(20):192-193.
[11] 朱建国,黄泳标.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39-40.
[12] 田山林,郭淑梅,屠宝坤.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5):129-130.
[13] 钟昌戎,许瑞雄,朱亚波.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1):78-79.
[14] 张佳田,焦尔康,刘恩东,等.开放复位、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114例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3,24(3):256.
[15] 李华.护理干预对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后疗效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2):416-418.
(收稿日期:2013-11-29 本文编辑:魏玉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