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在诊断骶管囊肿中的应用
2014-03-03汪寒松
汪寒松
[摘要] 目的 探讨骶管囊肿的MRI诊断及相关临床表现特点。 方法 分析36例骶管囊肿患者的MRI特征,并评价MRI对该病的诊断价值。 结果 36例骶管囊肿呈囊袋形、串珠状、圆形、卵圆形;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信号均匀,与脑脊液信号一致;囊壁呈均一菲薄,囊壁无结节。 结论 骶管囊肿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MRI是诊断骶管囊肿的理想检查方法。
[关键词] 骶管;囊肿;磁共振;诊断
[中图分类号] R44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1(b)-0127-03
骶管囊肿是指发生于骶管内的囊性病变,其命名及分类较混乱,如骶骨脊膜囊肿、Tarlov囊肿(神经根周围囊肿)、骶管内蛛网膜囊肿、骶管内硬膜外囊肿、骶管滑膜囊肿等。多数学者认为它是先天性的硬膜憩室或蛛网膜疝,是硬膜的一种先天性缺陷[1]。根据囊肿内是否有神经纤维或细胞,可将骶管囊肿分为单纯型和神经根型两种类型,其临床症状以骶管内神经受压表现为主,囊肿与硬膜囊一般有交通孔,交通孔为瓣膜样。MRI是断层成像技术的一种,它利用磁共振现象从人体中获取电磁信号,并重建出人体信息。MRI是继CT后医学影像学的又一重大进步,自20世纪80年代被应用以来,它以极快的速度得到发展。随着医学的进步,MRI已被广泛应用于全身各系统的成像诊断中。据报道,MRI是诊断骶管囊肿最可靠的检查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13年10月本院收治的36例骶管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骶管囊肿患者的MRI特征,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本次研究的36例骶管囊肿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5例;年龄23~76岁,平均46岁;其中,25例以腰骶部疼痛为主,9例伴有单侧下肢放射性疼痛,3例伴有会阴部烧灼感,间歇性跛行5例,无明显症状者6例。
1.2 检查方法
采用安科公司生产的OpenMark 4000型磁共振扫描仪,全部使用体线圈进行扫描。所有患者均采用FSE序列行矢状位T1WI(TR/TE:710/22 ms,THK:5.0 mm,FOV:350×350),T2WI(TR/TE:4000/105 ms,THK:5.0 mm,FOV:350×350),横断位T1WI(TR/TE:910/22 ms,THK:5.0mm,FOV:300×300),T2WI(TR/TE:4000/102 ms,THK:5.0 mm,FOV:300×300)。
2 结果
MRI检测结果提示,单发患者21例,多发患者15例。位于骶1~2水平者30例,位于骶3以下者6例。囊肿位于骶管正中者19例,位于骶管偏左侧者8例,位于骶管偏右侧者9例。囊肿呈圆形或卵圆形者25例,呈囊袋形者9例,串珠形者2例。囊肿大小不一,较大者约为6.3 cm×3.2 cm×2.1 cm,较小者约为0.5 cm×0.5 cm×0.3 cm。囊壁均一菲薄,T2WI均呈较低信号影,无壁结节。囊肿内部信号与脑脊液完全一致,T1WI呈低信号,如图1a、图1b、图2e、图2f所示。T2WI呈高信号,如图1c、图1d、图2g、图2h所示。囊肿较大者,有占位效应者13例,骶管前后壁可见光滑的弧形压迹(图1~图2)。
3 讨论
对于骶管囊肿的发生原因,目前仍存在不同观点[2-4]。多数学者认为是先天性的,其发生由于蛛网膜或硬脊膜发育不良所致,而非肿瘤性病变。先天性骶管囊肿的发生是由腹压增加或动脉搏动时,脑脊液通过蛛网膜的薄弱处,逐渐流入硬脊膜的先天性缺损的憩室而形成,这一薄弱处即形成了交通孔,这种囊肿中没有神经根的存在[5]。后天性囊肿的发生机制可能是由于脊神经穿过硬脊膜形成袖套状包裹扩张形成憩室,从而形成根性囊肿,其内部有神经根存在,也可有交通孔存在。不含有脊神经根纤维的硬膜外囊肿患者多数无症状;25%的含有脊神经根纤维的硬膜外囊肿患者有症状。骶管内有支配鞍区、大腿背侧、会阴区的感觉及运动神经,还有支配大小便的副交感神经纤维,囊肿靠近头端会压迫坐骨神经。故骶管囊肿临床症状的出现,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囊肿压迫骶丛神经或马尾神经而表现出腰腿痛、会阴部胀痛麻木、大小便功能障碍等。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但骶管内囊肿临床表现为腰腿痛的同时,常伴有骶尾部胀痛不适、麻木及大小便障碍等骶丛神经受压表现[6]。
骶管囊肿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骶管内囊性占位性病变,其大小不一,囊肿较大时可使骶管扩大,骶管前后壁可见光滑的弧形压迹。囊肿呈圆形、卵圆形、囊袋形、串珠状,其边界较清楚,囊壁呈均一菲薄,囊壁无结节。囊内信号较均匀,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与脑脊液信号完全一致。
骶管囊肿需与表皮样囊肿和皮样囊肿鉴别。表皮样囊肿可分为先天性表皮样囊肿与获得性表皮样囊肿。先天性表皮样囊肿来自皮肤外胚层,获得性表皮样囊肿为腰椎穿刺的晚期合并症,又称医源性椎管内表皮样囊肿。皮样囊肿多位于髓外硬膜内,罕见发生于髓内,常见于腰段脊髓。MRI扫描表皮样囊肿与脑脊液相比常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皮样囊肿CT平扫示硬膜囊内占位,密度常接近脂肪密度,其脂肪信号在T1加权像中表现为高信号,T2加权像信号减低[7-8]。信号特点易与骶管囊肿相鉴别,骶管囊肿还需与神经鞘瘤相鉴别,神经鞘瘤的主要成分是Schwann细胞和纤维母细胞[9],大多数位于髓外硬膜下,特征性表现为“硬膜下征”,为圆形、类圆形肿块,如沿椎间孔生长,可呈哑铃形,边界清楚,可明显压迫脊髓,可呈略长T1或等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有明显强化。当肿瘤合并囊变时,肿瘤中央部分呈明显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肿瘤明显强化。而骶管囊肿增强扫描囊壁不强化[7,10]。
综上所述,骶管囊肿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骶管内呈薄壁,圆形、卵圆形、囊袋形、串珠状长T1长T2脑脊液样信号影,且MRI对骶管囊肿定位准确,是诊断骶管囊肿较好的检查方法,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徐梓榕,尹梅样,梁显球.磁共振临床应用[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2:113.
[2] Mummaneni PV,Pitts LH,McCormack BM,et al.Microsurgical treatment of symptomatic sacral Tarlov cysts[J].Neurosurgery,2000,47(1):78-79.
[3] 张明,鱼博浪,王璐,等.椎管内脊膜囊肿的MRI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0,34(3):174-177.
[4] Blank W,Brawanski A.Intrasacral meningeal cyst demonstrated b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J].Neurosurg Rev,1992,15(4):323-325.
[5] 马丙寅,张明,刘红娟,等.骶管内蛛网膜囊肿的MRI诊断与外科处理[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3,2(3):277-278.
[6] 肖平,方向军,谭理连,等.骶管内脊膜囊肿的低场MRI诊断及临床对照[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33(1):48-50.
[7] 斯考特 W.阿特拉斯(美)著,李坤成译.中枢神经系统磁共振成像[M].3版.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
[8] 李松年,唐光健.现代全身CT诊断学[M].2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389-391.
[9] 孟悛非,梁碧玲.临床MRI诊断学[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5:376-377.
[10] 张挽时,刘玉清.临床MRI鉴别诊断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280-281.
(收稿日期:2013-11-05 本文编辑:袁 成)
[摘要] 目的 探讨骶管囊肿的MRI诊断及相关临床表现特点。 方法 分析36例骶管囊肿患者的MRI特征,并评价MRI对该病的诊断价值。 结果 36例骶管囊肿呈囊袋形、串珠状、圆形、卵圆形;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信号均匀,与脑脊液信号一致;囊壁呈均一菲薄,囊壁无结节。 结论 骶管囊肿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MRI是诊断骶管囊肿的理想检查方法。
[关键词] 骶管;囊肿;磁共振;诊断
[中图分类号] R44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1(b)-0127-03
骶管囊肿是指发生于骶管内的囊性病变,其命名及分类较混乱,如骶骨脊膜囊肿、Tarlov囊肿(神经根周围囊肿)、骶管内蛛网膜囊肿、骶管内硬膜外囊肿、骶管滑膜囊肿等。多数学者认为它是先天性的硬膜憩室或蛛网膜疝,是硬膜的一种先天性缺陷[1]。根据囊肿内是否有神经纤维或细胞,可将骶管囊肿分为单纯型和神经根型两种类型,其临床症状以骶管内神经受压表现为主,囊肿与硬膜囊一般有交通孔,交通孔为瓣膜样。MRI是断层成像技术的一种,它利用磁共振现象从人体中获取电磁信号,并重建出人体信息。MRI是继CT后医学影像学的又一重大进步,自20世纪80年代被应用以来,它以极快的速度得到发展。随着医学的进步,MRI已被广泛应用于全身各系统的成像诊断中。据报道,MRI是诊断骶管囊肿最可靠的检查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13年10月本院收治的36例骶管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骶管囊肿患者的MRI特征,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本次研究的36例骶管囊肿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5例;年龄23~76岁,平均46岁;其中,25例以腰骶部疼痛为主,9例伴有单侧下肢放射性疼痛,3例伴有会阴部烧灼感,间歇性跛行5例,无明显症状者6例。
1.2 检查方法
采用安科公司生产的OpenMark 4000型磁共振扫描仪,全部使用体线圈进行扫描。所有患者均采用FSE序列行矢状位T1WI(TR/TE:710/22 ms,THK:5.0 mm,FOV:350×350),T2WI(TR/TE:4000/105 ms,THK:5.0 mm,FOV:350×350),横断位T1WI(TR/TE:910/22 ms,THK:5.0mm,FOV:300×300),T2WI(TR/TE:4000/102 ms,THK:5.0 mm,FOV:300×300)。
2 结果
MRI检测结果提示,单发患者21例,多发患者15例。位于骶1~2水平者30例,位于骶3以下者6例。囊肿位于骶管正中者19例,位于骶管偏左侧者8例,位于骶管偏右侧者9例。囊肿呈圆形或卵圆形者25例,呈囊袋形者9例,串珠形者2例。囊肿大小不一,较大者约为6.3 cm×3.2 cm×2.1 cm,较小者约为0.5 cm×0.5 cm×0.3 cm。囊壁均一菲薄,T2WI均呈较低信号影,无壁结节。囊肿内部信号与脑脊液完全一致,T1WI呈低信号,如图1a、图1b、图2e、图2f所示。T2WI呈高信号,如图1c、图1d、图2g、图2h所示。囊肿较大者,有占位效应者13例,骶管前后壁可见光滑的弧形压迹(图1~图2)。
3 讨论
对于骶管囊肿的发生原因,目前仍存在不同观点[2-4]。多数学者认为是先天性的,其发生由于蛛网膜或硬脊膜发育不良所致,而非肿瘤性病变。先天性骶管囊肿的发生是由腹压增加或动脉搏动时,脑脊液通过蛛网膜的薄弱处,逐渐流入硬脊膜的先天性缺损的憩室而形成,这一薄弱处即形成了交通孔,这种囊肿中没有神经根的存在[5]。后天性囊肿的发生机制可能是由于脊神经穿过硬脊膜形成袖套状包裹扩张形成憩室,从而形成根性囊肿,其内部有神经根存在,也可有交通孔存在。不含有脊神经根纤维的硬膜外囊肿患者多数无症状;25%的含有脊神经根纤维的硬膜外囊肿患者有症状。骶管内有支配鞍区、大腿背侧、会阴区的感觉及运动神经,还有支配大小便的副交感神经纤维,囊肿靠近头端会压迫坐骨神经。故骶管囊肿临床症状的出现,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囊肿压迫骶丛神经或马尾神经而表现出腰腿痛、会阴部胀痛麻木、大小便功能障碍等。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但骶管内囊肿临床表现为腰腿痛的同时,常伴有骶尾部胀痛不适、麻木及大小便障碍等骶丛神经受压表现[6]。
骶管囊肿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骶管内囊性占位性病变,其大小不一,囊肿较大时可使骶管扩大,骶管前后壁可见光滑的弧形压迹。囊肿呈圆形、卵圆形、囊袋形、串珠状,其边界较清楚,囊壁呈均一菲薄,囊壁无结节。囊内信号较均匀,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与脑脊液信号完全一致。
骶管囊肿需与表皮样囊肿和皮样囊肿鉴别。表皮样囊肿可分为先天性表皮样囊肿与获得性表皮样囊肿。先天性表皮样囊肿来自皮肤外胚层,获得性表皮样囊肿为腰椎穿刺的晚期合并症,又称医源性椎管内表皮样囊肿。皮样囊肿多位于髓外硬膜内,罕见发生于髓内,常见于腰段脊髓。MRI扫描表皮样囊肿与脑脊液相比常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皮样囊肿CT平扫示硬膜囊内占位,密度常接近脂肪密度,其脂肪信号在T1加权像中表现为高信号,T2加权像信号减低[7-8]。信号特点易与骶管囊肿相鉴别,骶管囊肿还需与神经鞘瘤相鉴别,神经鞘瘤的主要成分是Schwann细胞和纤维母细胞[9],大多数位于髓外硬膜下,特征性表现为“硬膜下征”,为圆形、类圆形肿块,如沿椎间孔生长,可呈哑铃形,边界清楚,可明显压迫脊髓,可呈略长T1或等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有明显强化。当肿瘤合并囊变时,肿瘤中央部分呈明显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肿瘤明显强化。而骶管囊肿增强扫描囊壁不强化[7,10]。
综上所述,骶管囊肿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骶管内呈薄壁,圆形、卵圆形、囊袋形、串珠状长T1长T2脑脊液样信号影,且MRI对骶管囊肿定位准确,是诊断骶管囊肿较好的检查方法,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徐梓榕,尹梅样,梁显球.磁共振临床应用[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2:113.
[2] Mummaneni PV,Pitts LH,McCormack BM,et al.Microsurgical treatment of symptomatic sacral Tarlov cysts[J].Neurosurgery,2000,47(1):78-79.
[3] 张明,鱼博浪,王璐,等.椎管内脊膜囊肿的MRI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0,34(3):174-177.
[4] Blank W,Brawanski A.Intrasacral meningeal cyst demonstrated b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J].Neurosurg Rev,1992,15(4):323-325.
[5] 马丙寅,张明,刘红娟,等.骶管内蛛网膜囊肿的MRI诊断与外科处理[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3,2(3):277-278.
[6] 肖平,方向军,谭理连,等.骶管内脊膜囊肿的低场MRI诊断及临床对照[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33(1):48-50.
[7] 斯考特 W.阿特拉斯(美)著,李坤成译.中枢神经系统磁共振成像[M].3版.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
[8] 李松年,唐光健.现代全身CT诊断学[M].2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389-391.
[9] 孟悛非,梁碧玲.临床MRI诊断学[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5:376-377.
[10] 张挽时,刘玉清.临床MRI鉴别诊断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280-281.
(收稿日期:2013-11-05 本文编辑:袁 成)
[摘要] 目的 探讨骶管囊肿的MRI诊断及相关临床表现特点。 方法 分析36例骶管囊肿患者的MRI特征,并评价MRI对该病的诊断价值。 结果 36例骶管囊肿呈囊袋形、串珠状、圆形、卵圆形;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信号均匀,与脑脊液信号一致;囊壁呈均一菲薄,囊壁无结节。 结论 骶管囊肿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MRI是诊断骶管囊肿的理想检查方法。
[关键词] 骶管;囊肿;磁共振;诊断
[中图分类号] R44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1(b)-0127-03
骶管囊肿是指发生于骶管内的囊性病变,其命名及分类较混乱,如骶骨脊膜囊肿、Tarlov囊肿(神经根周围囊肿)、骶管内蛛网膜囊肿、骶管内硬膜外囊肿、骶管滑膜囊肿等。多数学者认为它是先天性的硬膜憩室或蛛网膜疝,是硬膜的一种先天性缺陷[1]。根据囊肿内是否有神经纤维或细胞,可将骶管囊肿分为单纯型和神经根型两种类型,其临床症状以骶管内神经受压表现为主,囊肿与硬膜囊一般有交通孔,交通孔为瓣膜样。MRI是断层成像技术的一种,它利用磁共振现象从人体中获取电磁信号,并重建出人体信息。MRI是继CT后医学影像学的又一重大进步,自20世纪80年代被应用以来,它以极快的速度得到发展。随着医学的进步,MRI已被广泛应用于全身各系统的成像诊断中。据报道,MRI是诊断骶管囊肿最可靠的检查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13年10月本院收治的36例骶管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骶管囊肿患者的MRI特征,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本次研究的36例骶管囊肿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5例;年龄23~76岁,平均46岁;其中,25例以腰骶部疼痛为主,9例伴有单侧下肢放射性疼痛,3例伴有会阴部烧灼感,间歇性跛行5例,无明显症状者6例。
1.2 检查方法
采用安科公司生产的OpenMark 4000型磁共振扫描仪,全部使用体线圈进行扫描。所有患者均采用FSE序列行矢状位T1WI(TR/TE:710/22 ms,THK:5.0 mm,FOV:350×350),T2WI(TR/TE:4000/105 ms,THK:5.0 mm,FOV:350×350),横断位T1WI(TR/TE:910/22 ms,THK:5.0mm,FOV:300×300),T2WI(TR/TE:4000/102 ms,THK:5.0 mm,FOV:300×300)。
2 结果
MRI检测结果提示,单发患者21例,多发患者15例。位于骶1~2水平者30例,位于骶3以下者6例。囊肿位于骶管正中者19例,位于骶管偏左侧者8例,位于骶管偏右侧者9例。囊肿呈圆形或卵圆形者25例,呈囊袋形者9例,串珠形者2例。囊肿大小不一,较大者约为6.3 cm×3.2 cm×2.1 cm,较小者约为0.5 cm×0.5 cm×0.3 cm。囊壁均一菲薄,T2WI均呈较低信号影,无壁结节。囊肿内部信号与脑脊液完全一致,T1WI呈低信号,如图1a、图1b、图2e、图2f所示。T2WI呈高信号,如图1c、图1d、图2g、图2h所示。囊肿较大者,有占位效应者13例,骶管前后壁可见光滑的弧形压迹(图1~图2)。
3 讨论
对于骶管囊肿的发生原因,目前仍存在不同观点[2-4]。多数学者认为是先天性的,其发生由于蛛网膜或硬脊膜发育不良所致,而非肿瘤性病变。先天性骶管囊肿的发生是由腹压增加或动脉搏动时,脑脊液通过蛛网膜的薄弱处,逐渐流入硬脊膜的先天性缺损的憩室而形成,这一薄弱处即形成了交通孔,这种囊肿中没有神经根的存在[5]。后天性囊肿的发生机制可能是由于脊神经穿过硬脊膜形成袖套状包裹扩张形成憩室,从而形成根性囊肿,其内部有神经根存在,也可有交通孔存在。不含有脊神经根纤维的硬膜外囊肿患者多数无症状;25%的含有脊神经根纤维的硬膜外囊肿患者有症状。骶管内有支配鞍区、大腿背侧、会阴区的感觉及运动神经,还有支配大小便的副交感神经纤维,囊肿靠近头端会压迫坐骨神经。故骶管囊肿临床症状的出现,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囊肿压迫骶丛神经或马尾神经而表现出腰腿痛、会阴部胀痛麻木、大小便功能障碍等。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但骶管内囊肿临床表现为腰腿痛的同时,常伴有骶尾部胀痛不适、麻木及大小便障碍等骶丛神经受压表现[6]。
骶管囊肿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骶管内囊性占位性病变,其大小不一,囊肿较大时可使骶管扩大,骶管前后壁可见光滑的弧形压迹。囊肿呈圆形、卵圆形、囊袋形、串珠状,其边界较清楚,囊壁呈均一菲薄,囊壁无结节。囊内信号较均匀,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与脑脊液信号完全一致。
骶管囊肿需与表皮样囊肿和皮样囊肿鉴别。表皮样囊肿可分为先天性表皮样囊肿与获得性表皮样囊肿。先天性表皮样囊肿来自皮肤外胚层,获得性表皮样囊肿为腰椎穿刺的晚期合并症,又称医源性椎管内表皮样囊肿。皮样囊肿多位于髓外硬膜内,罕见发生于髓内,常见于腰段脊髓。MRI扫描表皮样囊肿与脑脊液相比常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皮样囊肿CT平扫示硬膜囊内占位,密度常接近脂肪密度,其脂肪信号在T1加权像中表现为高信号,T2加权像信号减低[7-8]。信号特点易与骶管囊肿相鉴别,骶管囊肿还需与神经鞘瘤相鉴别,神经鞘瘤的主要成分是Schwann细胞和纤维母细胞[9],大多数位于髓外硬膜下,特征性表现为“硬膜下征”,为圆形、类圆形肿块,如沿椎间孔生长,可呈哑铃形,边界清楚,可明显压迫脊髓,可呈略长T1或等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有明显强化。当肿瘤合并囊变时,肿瘤中央部分呈明显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肿瘤明显强化。而骶管囊肿增强扫描囊壁不强化[7,10]。
综上所述,骶管囊肿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骶管内呈薄壁,圆形、卵圆形、囊袋形、串珠状长T1长T2脑脊液样信号影,且MRI对骶管囊肿定位准确,是诊断骶管囊肿较好的检查方法,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徐梓榕,尹梅样,梁显球.磁共振临床应用[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2:113.
[2] Mummaneni PV,Pitts LH,McCormack BM,et al.Microsurgical treatment of symptomatic sacral Tarlov cysts[J].Neurosurgery,2000,47(1):78-79.
[3] 张明,鱼博浪,王璐,等.椎管内脊膜囊肿的MRI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0,34(3):174-177.
[4] Blank W,Brawanski A.Intrasacral meningeal cyst demonstrated b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J].Neurosurg Rev,1992,15(4):323-325.
[5] 马丙寅,张明,刘红娟,等.骶管内蛛网膜囊肿的MRI诊断与外科处理[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3,2(3):277-278.
[6] 肖平,方向军,谭理连,等.骶管内脊膜囊肿的低场MRI诊断及临床对照[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33(1):48-50.
[7] 斯考特 W.阿特拉斯(美)著,李坤成译.中枢神经系统磁共振成像[M].3版.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
[8] 李松年,唐光健.现代全身CT诊断学[M].2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389-391.
[9] 孟悛非,梁碧玲.临床MRI诊断学[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5:376-377.
[10] 张挽时,刘玉清.临床MRI鉴别诊断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280-281.
(收稿日期:2013-11-05 本文编辑:袁 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