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代背景下电视新闻节目的新发展
——以《民生大接访》为例

2014-03-03喻国明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4年7期
关键词:新闻节目老百姓百姓

■ 喻国明

时代背景下电视新闻节目的新发展
——以《民生大接访》为例

■ 喻国明

一、做党和百姓的连接点

民生新闻已经走过了十年。从最初作为一种题材式的“鸡零狗碎”“鸡飞狗跳”“鸡鸣狗盗”“鸡毛蒜皮”,到作为一种主张、作为一种视角、作为一种情怀的人本主义的关怀、介入和组织,民生新闻正处在一种“羽化成蝶”的发展进程中。在中国这样一个迅速转型的社会里,十年几乎是一个电视栏目的“大限”之期。电视栏目只有经过凤凰涅槃式的升华,才能自我救赎并惠及社会。

评价一个节目,一般人喜欢从技术角度和节目的一般价值角度评价,我更希望从一个社会的大背景下去看待价值。即在整个中国社会发展当中,什么东西是今天的稀缺资源,什么东西是人民需要的东西,这才是判断一个节目、事物、案例的价值和意义,才是一个最为重要的角度。

任何一种对传媒业发展逻辑的思考都不能不放置于社会和时代发展状态的大框架下加以审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清晰和深刻地把握“我们在哪里”和“我们将向哪里去”这样一些战略性的选择问题。从这个角度看,就中国社会目前状况来说,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社会“安全阀”不够。老百姓缺少在社会磨合当中,把自己的某些怨气、问题和困难表达出来的顺畅渠道,尽管这种渠道看起来很多;我们常常说要以法制的正常的方式解决,但是现实生活当中有很多渠道没法解决,让人忍无可忍,这种案例其实不在少数。因此通过电视这种方式解决案例真的是一种现实,哪怕150期节目能够解决50个问题。其实评价一个优秀的新闻节目,不是以解决问题多少判断其价值,而是要看到它通过传播所释放出的增强社会安全感、稳定感的功能。《民生大接访》就是在当今时代大背景下,成功解决百姓问题、维护社会安全的一档优秀电视新闻节目。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压力指数在不断地上升,整个社会问题不但没有得到全局性的解决,反而因种种压力在逐渐积累,多种社会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在日益提升。这一点我们无可否认。可以说,当今表现出来的最大的危机之一就是官民对立。而这个问题不解决,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就会受到严重威胁,但是现在看起来,我们没有找到一个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的突出办法。我们有大量的宣传资源,都掌握在我们党和媒体手里,为什么常常风吹草动看似并不怎么起眼的小事儿就会爆发出危机?政府掌握如此强大的传播力量,敌不过大V的言论,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就是我们与群众间的情感消耗殆尽了,战争年代,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讲为老百姓做好事儿,难道那种好事儿仅仅是为恩惠老百姓吗?我们更大程度上看到我们党领导的军队在积累巨大的情感资源,这种巨大的积累,所谓人心向背就构成了我们党后来获得中国政权的一个雄厚基础。这些年我们党在情感方面,让老百姓产生了距离感,这是我们党执政过程中最危机的方面。所以“情感传播”,就成了社会传播、社会舆论引导的重中之重。没有情感的共振和关系的认同,今天你说什么道理,老百姓不会认同,你光摆事实讲道理已经不能说服大众,不能引导舆论,这就是问题所在。

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需要通过一件件具体的实事,一个个具体的姿态和动作、政策等等来拉近党与百姓之间的距离。而《民生大接访》节目的价值就在于这种“情感传播”。表面上看,这个节目解决了困扰一个农民、一个个普通基层老百姓的上访问题,但实际上对我们党和政府来说,就是积累了极其宝贵的“情感资产”,它让百姓觉得电视台还是替我们说话的,还是替我们解决问题的,通过节目我们看到党和政府当中相当一批官员和机构在为民做实事,这就是这个节目的最大价值。因此,这个节目是成功的,更是值得肯定的。《民生大接访》节目在中国现阶段社会发展的历程当中,为转型期社会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一个最为稀缺的东西,也是十分关键的东西。

二、做民生节目的新龙头

从进一步发展角度说,对山西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的《民生大接访》节目有两条建议:

第一就是题材,除了现有的帮助百姓排忧解难、解决好信访工作中的一些个案,让人们看到希望和信心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一套规则。社会问题的解决最终不是靠清官、好官,而是靠制度、机制、规则,这比解决一个个案更造福社会、造福于老百姓,也造福整个中国时代发展进程。在对一些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可借鉴一些国际先进经验、可行措施和解决问题的模式,做特别报道,促进社会管理机制的创新,这将更具有建设性价值。过去在国外建机场时,建设方跟原住民之间的博弈是血与火的拼杀,今天这种现象在发达国家已基本不存在了。这不是政府强力推行,而是有一种新的利益解决机制,很好地满足了利益相关各方的诉求。所以我们可以借鉴西方的经验,解决中国今天的问题,如果我们的节目能够在这些方面率先做出案例,不仅受惠于山西,对全国的发展也是善莫大焉。

第二,互联网对媒体第一波影响是媒介融合之下内容和功能彼此覆盖,形成了很大的竞争;但是今天这种跨界不仅体现于内容和功能,而且也促进了做内容的主体跟社会各界的主体之间的跨界。换句话说,今天的媒介,在互联网基础上应该恢复媒介的本来面目,就是一个中介、一个平台,应该对接各种社会资源、协调各种社会资源,共同形成解决方案,实现其社会功能。

因此我们提出一个公共社区概念——把这个节目作为龙头,作为窗口,可以研发专门的APP客户端,连接职能部门、连接百姓投诉等等,形成一个虚拟的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平台、社区平台,把政府的资源、百姓的困难对接在这个社区中,通过一定的机制建立起解决问题的方案。

《民生大接访》这个节目,其实就是一个公共平台、一个公共社区,由这个品牌节目带动形成起来的这种社会机制,对于创新社会管理、变革社会问题的解决方式,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新闻节目老百姓百姓
不让百姓撇嘴骂
百姓记着你
搬迁后,老百姓能否快乐起来?
新闻节目中主持人的“可为”与“不可为”
地方电视台如何办好新闻节目
老百姓的话
百姓看家“风”
老百姓的福
要让老百姓真正受益
如何做好电视新闻节目编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