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生态视野下大众媒介公共性表达强弱探源

2014-03-03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4年7期
关键词:公共性大众广播

■ 边 巍

媒介生态视野下大众媒介公共性表达强弱探源

■ 边 巍

一、媒介生态论的视角

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人的延伸,“任何一种延伸,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每一种媒介都为思考、表达思想和抒发情感的方式提供了新的定位,从而创造出独特的欢愉符号。”①这一认识决定了媒介生态理论把媒介外在的物理特性和内在符号特点作为一种环境,关注媒介环境对人的表达的内容和受众产生的影响。伊尼斯提出的“偏向理论”认为,不同媒介的物质和符号形态、获得媒介的可能性、不同的参与条件等大不相同,从而产生“理性或知识、感性、时间、空间、政治、社会、哲学思辨和内容偏倚上的种种不同,所以不同的媒介具有不同的认知论(epistemology)的偏倚”②。文森特进一步指出,人们感知每一种媒介内容的具体方式及所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管束着人们如何从这一媒介求得信息,而且对人们从它得到什么信息也有约束。正如尼尔·波兹曼所言,我们自身都会被媒介所塑造,因此需要深入研究和理解技术和传播工具如何控制信息传播的形式、数量、速度和方向,从而理解信息的构成或思想倾向如何影响人们的观念、价值、态度。

本文在这一视角的引领下,解析大众媒介在进行表达时呈现出自身的倾向性,在公共性表达上表现出强与弱的差异,进而塑造受众、影响媒介的使用价值。

二、大众媒介的公共性表达

1.公共性与私人性都是人的属性

公共性与私人性,前者趋向于公开,后者趋于遮蔽;前者倾向于大范围,后者多局限于小范围。私人性与自身相关由个人做主,而公共性更多的涉及人存在的外在社会环境,是人与人相互关系的集合。公共性作为人类社会的基本原则用来调解群体与个体、多数与少数关系,呈现出理性协商、价值平等、自由多元等多种原则。

2.媒介产生于公共性的表达需求

媒介产生于人的表达需求,是从自我走向他者的桥梁,走出自身建立人类广泛联系的途径。阿伦特在区分私与公时曾指出,作为人的属性,“私”并不必然需要表达,而“公”的属性必须在公开的场合“展开”,甚至成为行动。否则,“公”将丧失意义。表达与公共性的关系更为紧密。人类创造和发明媒介首先并不是为了私人性的表达,即便是私人话题的公开表达和传播,也并不能改变“私”的基本属性,只是私人传播的扩大化。所以,媒介更倾向于满足人们广泛共有和公开的表达需求,从而具有了公共性的天然属性。这一点对大众媒介而言更为明确:它超越了狭小的人际环境,无限延伸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手段,造就了人与人之间广泛的联系,通过符号化的方式构筑了人外在的存在环境。每种媒介都有自身的短板和弱点,在用以进行公共性表达时呈现出各自的强弱。

三、大众媒介公共性表达的强与弱

麦克卢汉曾反复强调,不能只见媒介的内容而不见媒介的形式,即媒介本身。他比喻到,“媒介的内容好比是滋味鲜美的一块肉,媒介是破门而入的窃贼,用内容来对付保护思想的看门狗,分散它的注意力。”③麦氏暗示人们,媒介形式已经影响了人们获得的内容。不仅如此,人们无论掌握何种媒介,都会适应媒介本身这一符号环境。“就像维特根斯坦所说,我们语言的界限就是我们世界的界限,因为在语言所建立的符号结构中,我们必须遵循其内部逻辑,来观察、表现或者说形成我们对所相信的周围世界的概念。我们从媒介的内在符号世界中思考、感知、谈论或表现它。”④。因此,公共性表达的强弱受到符号的影响,呈现出各自的倾向。

1.在大众传播媒介的家族中,公共性最强的当属使用文字为符号手段的印刷媒介,包括书籍、杂志和报刊

文字的公共性偏向超越以画面和声音为主的电子媒介。文字是语言的再现,对文字与画面和声音的区别应该还原到语言与两者的区别。语言可以用非世界本来面目的方式表现世界。没有语言,我们不太可能超越身边耳闻目睹的东西,最多只能感觉到眼睛或者耳朵里不招自来的、再现的意向和旋律。言语最为显著的属性是其抽象性,就是给不存在的东西、非世界本来面目的东西赋予意义。这种抽象可以深刻地表达人的意识,从而使人从自身走向彼此相连。文字正是在语言基础上产生的视觉符号,“作为意义的载体没有太多的好处,如果一个句子不能陈述事实、表达请求、提出问题、明确主张,那么它就毫无意义”,不论是读者还是作者,认识文字符号挑战的是智力,因此“阅读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也是一件理性的事情。”⑤

理性在公共性的表达中占有重要价值。哈贝马斯在阐述公共领域的达成时强调了理性协商的基本原则,而美国著名新闻学者迈克尔·舒尔森在其著作《发掘新闻》一书中明确阐述了媒介在公共领域达成时必须使用理性原则,不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泛泛的谈论和发泄的喧哗都不能构成真正的公共领域的意见表达,理性价值成为决定公共性的重要准则。在这一标准上,以文字表达为主的印刷媒介占有先机。

2.同为印刷媒介,报纸的公共性大于书籍

麦克卢汉认为,作为媒介,书籍与报纸是最不可调和的。他认为,书籍是一种个人的自白形式,它给人以“观点”,书写形式是一种个人的呼声。报纸是一种群体的自白形式,它提供群体参与的机会,表达着群体性的声音。但正是这种群体性的声音使公众每天耳濡目染,才使报纸具有令人感兴趣的多重性的广阔范围。这就是报纸所呈现的公共性的价值。因此,麦氏说借助马赛克手段,报界被塑造成为公共的形象或者公共的剖面图。这种深刻的整体形象,吸引人最大限度地去参与社会交往过程。无论是在公开传递中为个人享用而读报,还是在个人读报中去介入公共事务,报纸的马赛克样式都可以产生一种群体知觉和参与的、复杂的、分为许多层次的职能。这是书籍从未行使过的职能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当一个人群中报纸占有率高时,其对公共事务的关注和卷入的程度也是深刻的,公共参与意识要强于其他媒介的拥有者。

3.电视的公共性次于印刷媒介

在电子媒介与印刷媒介的公共表达能力上,麦克卢汉认为印刷媒介创造了公众而电子媒介创造了大众。但他又乐观地认为电子时代的媒介使人们的卷入程度更深,更大范围的人们会紧密相连,大众的公共表达更为繁荣与多样。在西方的历史进程中,消费社会的来临与电子媒介的强盛恰巧出现在同一个时代。麦氏并没有多想消费时代的公共表达问题,也没有回答电子媒介将塑造怎样的受众。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致死》一书中,认为画面为主的电视使一切都变成了娱乐的附庸。

电视的娱乐性来自画面的表达特点。以画面为主的电视意味着一种场景的展开。加佛里尔洛萨蒙曾说,看照片只需要能辨认,看文字却需要能理解。画面只需要观看而不需要深入的思辨。电视“不是为了让人读,也不是为了让人听,而是为了让人看的”,最重要的是“图像要吸引人”⑦连续的画面表达是过程的展开,冲突与故事是重要的逻辑。画面诉诸视觉,长于形象的表达,注重情感的展示。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电视媒体的受众以女性居多,高学历的人比低学历的人更少地看电视。画面是对现实的模拟,在表达观点和意见上具有间接性。电视作为一种认识论,削弱了理性的话语,积攒了情感的力量。电视利用其强大的情感力量使整个社会丧失了一种理性思考的精神,开始表现得智力低下“只要看看我们今天生活的媒介环境就可以理解这一点,电视已经不再是文字媒介,而是一种象形媒介;整个电视文化中的人都在使用着一种对视觉和听觉都没有过高要求的平白语言”⑧。电视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正在逐渐丧失承载公共话语的能力。⑨

麦克卢汉对图像和文字表达的效果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照片的时代成了身体姿态、模拟表演和舞蹈的时代,任何其他时代在这个方面都不能与之匹敌。照片对研究个人姿态和集体姿态都有注意,相反,书面的和印刷的语言却偏向于个体的姿态。传统的修辞格是个人说话时个体对听众的心理姿态。书面形态不能对付集体的心理姿态,正如它不能摆布模拟表演和人体姿态一样⑩。

图像和画面的作为集体表达的不确定性,其表达具有模糊和集体统一性的倾向;而文字作为个体意见的表现,更容易表现复数性、多样性、明确性的意见集合。因此,印刷文字在表达公共性的内容时容易形成观点的冲突、碰撞与交叉,而电子影像、照片则模拟着群体性的状态。

4.与电视相比,广播的公共性更为弱化

“耳朵没有宽容性,他是封闭的,排他的,眼睛却是开放的,中性的,富于联想的。”(11)人的听觉系统先天具有封闭性,广播作为人的听觉的延伸,单一使用声音符号作为对外界认识的唯一方式,更强化了听觉系统先天的听力劣势。广播是单讯道的声音传播,具有单一性,为了使接受更为容易和耐人寻味,对声音丰富性的开发自广播诞生之日起就决定了人们对广播的印象。可以说,音乐从来都是广播世界的主流。而当广播被政治所覆盖时,最有效的语言传播是充满蛊惑性并容易调动情绪的声音,理性屈居次要地位。在传播史上被反复提及的希特勒利用广播所进行的宣传和鼓动是最有说服性的案例。

在相互角力中,大众媒介各自寻找着安身之所。自从有了电视,广播的收听退出了家庭共同参与的氛围,完全变成了个人化的选择,其收听场所更为私人化。“电台转向为一日之间不同时候的、各种不同的个人的需求服务。广播曾经采取一种集体收听的形式,它曾使教堂空无一人,可是电视面世之后,它已经逆转而具有隐私和个人的用途。青少年退出看电视的集体,转向了个人的收音机。”(12)电视的传播依然位居家庭的客厅,在这一观看场所内,收看与讨论形成了电视接收的场所氛围,在私人空间里构筑了小范围的公共讨论,这与广播完全个人化的选择相映成趣。

注释:

①③⑥⑩(12)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3、14、262、244、378页。

②④ [美]林文刚:《媒介环境学在北美之学术起源简史》,香港《中国传媒报告》,2003年第2期。

⑤(11) [美]保罗·文森特:《数字麦克卢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47、373页。

⑦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7页。

⑧ [法]雷米·里埃菲尔:《传媒是什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06页。

⑨ 李晓云:《尼尔·波兹曼的媒介生态学研究》,四川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作者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文学院讲师、博士)

【责任编辑:张毓强】

猜你喜欢

公共性大众广播
虚拟公共空间中的乡土公共性重建
间隙、公共性与能主之人:楠园小记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大众ID.4
上汽大众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中国社会组织公共性研究述评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
论交警广播直播室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