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电影笔谈:微电影的观念、审美、现状与前瞻

2014-03-03陈犀禾,虞吉,陈旭光

强劲的“微”风——著名旅美电影学者、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犀禾

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产业的“大片”路径显而易见。不过,当这幅“中国大片”的电影图谱尚未绘制完成时,在短短十年的时间里,“微电影”却已经闯进了公众的视野,并占据了相当的观影份额。如果说大银幕放映的、动辄千万投资的“大片”让电影或电影行业多少带有些神秘、神圣的色彩的话,那么依赖移动多媒体终端、兴起于“草根”的“微电影”从一开始便带有某些“时尚”、“前卫”的色彩。从最开始个人随性自娱自乐式的“小短片”,到制作精良、网络点击率过亿的“微电影”,谁都无法回避“微电影”潜在的艺术可能与商业价值。当然,“小体积”的“微电影”能否彻底改变中国电影的整体面貌尚待考察,但可以预见的是,它必将是焕发中国电影产业勃勃生机的一股强劲的“微”风。

“本事”意识与“良性主义”:微电影返身向后的启示——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虞 吉

微电影是“微时代”的产物,是媒介又一层翻新的表征。就此而言,微电影应该是俯身向前的影像掘进。然而,反溯中国电影舶来后的演进史,研读早期以“本事”面目存在的电影文本,却总感到“本事”不只是一种影史资源,而且也与微电影有着观念与流程的相关和对应。一部《孤儿救祖记》,“本事”仅千余言,简勒框架,粗铺线索,人物、事件点、画精髓,这种构思的理念,这种编剧的方式,形神皆“微”,却不失传奇叙事意趣与语感的活性。“本事”是影史遗存,亦是一种微中见大的意识与技能。与“本事”同生,早期中国电影以自主的实践理性凝聚的“良心主义”立场和价值趋向,避开了“德先生”、“赛先生”思辨启蒙的错位喧嚣,将普通人、普遍人性和人性正能量的建构与传输作为己任,生成了中国电影至今仍延续不绝的主导脉流。微电影是普通民众的电影,重启“本事”意识,禀守“良心主义”的立场和影像诉求,应该就是当下中国的微电影彰显中国性的历史性理据。

新媒介语境下的微电影生态——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旭光

新世纪中国电影变化的背景是一个新媒介不断崛起的全媒介时代(有人称之为“微时代”),借助于网络多媒体而崛起的微电影即为重要现象之一。

从媒介背景和电影本体的角度看,微电影是融入其他媒介的技术、手段、语言方式、传播方式的全方位的变化,这使得“微电影”走向一种全媒介时代的新电影,变成了一种广义的、开放的电影,它必将引发电影的美学新变和本体反思。

多媒体时代电影发展的复杂性使得我们对电影本性的困惑与思考进行再现。影院电影会不会消亡?这对巴赞“电影是什么?”这个老命题是否又提出了新的挑战。电影会不会因为媒介的泛化而消亡?手机电影、网络电影、微电影还能叫电影吗?所有这些,都是极为重要也极为复杂的新问题。

乐观点看,无论是银幕播放的电影大片或是电影小片,还是电视上播放的电视电影,抑或新媒体播放的手机电影、网络电影、微电影等,均成为新媒介语境下丰富、开放的电影形态和电影生态,它们既互相竞争又互相融合、利用,各有所长而优势互补。就此而言,本身就是大众传播媒介,其发展、其生命活力与新媒介新技术息息相关的电影永远富有生命活力,永远也不会消亡。

关于微电影的正本清源——西南交通大学影视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 高 力

作为一个曾经的电影人来说,近两年我曾观赏过网上网下、校外校内众多的微电影文本,发现人们对微电影释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看,相当多的微电影文本其实是可以作为电视短剧或微电视剧、带叙事性的广告片、宣传片或纪录片来看待的。我们从狭义上看,真实意义上的微电影作品其实应是在电影美学原则的引领下、在镜头语言的建构下所创作的文本。其实,这可以视作是当下微电影创作的主流。微电影之所以被称为“微电影”,而不被称作是“微电视剧”或“微纪录片”、“微电视宣传片”,这表明我们微电影的创作是应该自觉运用电影创作观念与电影思维去统领、去建构的。我一直认为:电视剧和电影的创作是两种不同的影像表达和思维范式。电视剧是“剧”,其脱胎于话剧等舞台剧,主要是用对话、情景等去推动剧情,去塑造人物;而电影是“影”,是影像思维的产物,主要是用影像镜头、动作来推动剧情、塑造人物的。相比电视剧的人物之间的大量对话来说,“沉默是黄金、说话是白银!”却是电影创作的不二法门。因而,在当下我们大学生的微电影创作中,如何自觉地运用电影创作观念和美学思维、运用镜头语言去统领和建构自己的微电影文本,把微电影作得更像电影,仍是有志于微电影创作的莘莘学子面临和需要解决的课题。

麦肯光明广告/SGM WORKS 总经理、麦肯国际集团(中国)专业管理副总裁莫康孙指出:“微电影是以纯粹娱乐的手段营造出一个电影的氛围,用电影的拍摄技法、画质、镜头、宣传模式为观众提供一种电影感,让消费者不仅喜欢去看,而且还津津乐道,甚至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种谈资,而我们的最终目的依然是说服。”然而对于当下志力于微电影创作的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却是:微电影的产生何尝又不是我们再次回到电影、从电影固有的本性上去体味电影所具有的特殊的影像魅力的一次机会呢?

微电影的当代价值——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刘广宇

把微电影推上风口浪尖的也许更多的是来自广告微电影和明星微电影,但它巨大的基座及新锐的力量却一定是来自民间草根的影像制作。因此,微电影的当代价值就绝不是广告微电影以及明星微电影所能创造出来的,他们的价值早已被消费主义和倦怠的精英主义所验证。从一种传统的价值尺度去看,我们认为微电影的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首先,恢复了久违的“电影是人学”的概念。

“电影是人学”是从“文学是人学”的概念上移植过来的。其核心要义是:以人本主义的情怀去关注人,尤其是关注现实生活中人的命运与变化;以人物性格的深度塑造为切入点,揭示出主宰人物命运变化的各种戏剧性力量与冲突。而这样一种观念的复兴,在很多微电影的创作中均得到了较好的表现:它们以讲述自己的遭遇和身边老百姓故事为题材,主题贴近生活……亲情、友情与爱情等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展示;由于坚持其以现实的人生际遇为关注对象,其叙事的维度也多呈现出人性的复杂、乖谬、无奈、滑稽、荒诞等,从而在尺幅之间不仅突出了人的主题,而且也进一步激发了我们对人性的反思。而这样一种景象恰恰与当代多数中国主流大片中所体现出的——以消费主义为引领的历史虚无主义和现实犬儒主义的视觉奇观化表述——形成强烈的反差。以至于,我们在面对这些主流大片的时候,由于其在本质上与人无关,与人的历史和现实无关,所以“讲不来‘人’的故事”就反倒成为当前中国电影中最正常的现象了。

其次,为中国电影的生态系统增加了“作者电影”单元。

作者电影历来是与好莱坞电影相抗衡的一种传统力量,它也是中国百年电影发展史中最为缺乏的积极力量。在一个有着如此广阔大地、如此悠久历史的国度中,所谓第五代、第六代电影人身上的那种作者气质,其力量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更不用说,如今的他们已几乎转向了主流和精英。微电影的出现,将在全局意义上弥补中国电影实验性和先锋性的不足。就微电影的发展现状而言,这种创作的自由性主要是:(1)创作的自发性,使其很少受制于外在力量(政治、经济乃至其他社会组织)的控制;(2)小团体制作,在一定程度上也突出了创作者的个性以及由此所显现的创作自由度;(3)网络化分散的创作态势也将更加有利于各种创意的产生;(4)数字技术的灵活性与经济性,可以较为充分地满足创作者的创意和想法;(5)传播的便捷性,也将进一步激发创作者才情的自由自然发挥。

再者,娱乐性与思想性的奇妙混成。

就一般意义而论,微电影很容易被人看成是后现代美学的衍生品,即一种碎片化影像的生产与消费行为。但从另一个方面,我们会发现,一种与网络、数字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新媒体艺术本身所开创出的另一种娱乐形式与思想深度却已远远超越了传统的娱乐形式和思想展示议程,它的娱乐性已经是一种深深嵌入了个体自由表达的娱乐以及由此所形成的一个庞大的公共话语空间。而在这个空间中,思想的交互呈现与对决则在一个更大的范围里形成了一个时代的精神文化症候。从影像与自我、人、社会及自然的关系来说,微电影的出现正在深化着娱乐与思想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从而有力地矫正着当前主流大片中的那些愈演愈烈的分化趋势。

微电影的“微言大义”——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李简瑷

除了提供快餐式、碎片化的娱乐消遣,微电影还可以切入当下社会的“微现实”,关涉一些被影院电影创作者所忽视或者过滤的问题,更贴近普通民众。正如饶曙光所说:“寻找到在功利性的商业表达之外,顺畅地实现创作者自身人文关怀和审美表达的途径,是微电影实现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1.对现实的嘲讽与批判。如《红领巾》对现行教育体制下我们所遭遇的扭曲说教进行嘲讽,被网友誉为可以跟《老男孩》媲美的“神作”。彭浩翔也对《红领巾》表示赞赏:“我们能够理解这个带有强烈意义的符号所带来的丰富内涵,同时导演又真实融入了同龄人的童年生活记忆。”《微博有鬼之@谁谁》带有黑色幽默色彩。小人物药家威(谐音“要加V”)生活在社会底层,窘困的生活使其希望过上名利双收的日子。一次偶然的机会,得知名作家王硕(谐音“王朔”)未开通微博,于是决定凭着自身的文学天赋,模仿王硕的语言风格写微博。由于被外界误认为是王硕本人,因此明星们纷纷关注,媒体大量报道,粉丝数暴涨,各方签约、合作纷至沓来。正当光明近在咫尺、虚荣和欲望无限膨胀时,沉浸在微博带来的成就感中的他不仅没有一步登天,却重重地跌入了地狱……有人不得不发出这样的慨叹:“微博对于我们这样的人来说就像是一个安抚奶嘴,曾经在很大程度上给过我们安抚和慰藉,当我们开始对它产生依赖的时候,却没有想到它只是一个注定要被拿走的玩具。”

2.对生活的体悟。如《赢家》探讨了“什么才是真正的赢家”的主题。主人公老王人过中年事业有成,但是他依然无法逃脱中年危机。夫妻俩的爱情似乎走到了尽头,要么冷眼相向,要么激烈争吵。在一次争吵过后,老王突遭车祸,在恍惚中,经历了一场奇幻的灵魂穿越之旅。他脑中的时间开始倒流,并在一段段对他来说具有重要意义的时间点定格,母亲去世、妻子生产、青涩的中学时代……老王穿梭在人生中各个幸福与失去的瞬间。这一场似梦非梦的灵魂穿越,也让老王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并最终明白珍惜平凡生活的点滴幸福才是真正的赢家。《时间门》与基于15 个城市“爱家时间”调研的视频报告《让一亿人触目惊心的不在场证明》同步上传,使“失陪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罗嘉良在其中扮演一位坐拥投资公司的中年成功男士,不幸患上罕见疾病而不得不抹去近十年的记忆,当医生将其记忆碎片化并让他挑选可以保存得久一些的记忆时,他惊讶地发现,自己最想保留的是与家人一起的记忆,这却少之又少。过多的关注金钱、地位、自我发展让我们对家人的精神关怀严重不足。现代人都或多或少陷入时间门。“用时间爱家”的主题旨在呼吁更多人关怀家庭并反思自己的爱家方式。

3.对人性的叩问。如《小悦悦——让人间充满爱》以佛山女童小悦悦事件为蓝本,描述在当前社会道德信任危机背景下发生的小悦悦事件的全过程。最后随着几声钟声的响起,屏幕出现了“拒绝冷漠,传递温暖,让世界充满爱”14 个字,为当下的社会现状敲响了警钟。《私信》中,外表光鲜的广美,从十几岁就开始了不择手段的攀爬、利用、欺骗、背叛,她最终受到了惩罚,被一封私信逼得精神崩溃。然而最可怕的是,直到最后广美也没有一丝忏悔,她仍旧在为自己的罪恶寻找借口。影片在探究女主人公的内心恶魔和攀爬路上的欺骗与背叛时,更多地在拷问灵魂和社会。在追求梦想和奋斗的过程中,是不是曾经迷失过?是不是在道德的边缘僭越过?《黑夜的孩子》讲述的是二战时期一个法国姑娘与一个热爱法国文化的德国士兵的爱情风波,最终德国士兵遭游击队枪杀,法国姑娘被剃头并被群情唾骂、公开羞辱,呈现了一个跌宕起伏的战争与人性、不同文化冲突与交融的故事。

4.表达人类的普世情怀。《看球记》用黑色幽默的方式诠释父爱。《老人愿》讲述了一段为爱情离家出走的女儿与渐渐老去的父亲从隔阂走向相互理解的亲情故事。《兄弟》讲述了一群有着共同飞翔梦想、情同手足的兄弟迫于生计各奔天涯,但网络沟通让彼此的心离得很近。影片突出了“弹指间,兄弟永远肩并肩”的友情,在冰冷的现实生存中,网络让人们保留温情友爱与真诚沟通。

5.对小人物命运的人文关怀。微电影可大致分为由名导、明星创作的名人微电影和草根阶层创作的草根微电影。然而微电影的发展源动力更倾向于草根阶层。微电影的性质就决定了它的草根性、参与性和互动性的低门槛特征。“无数‘电影民工’经由网络媒体,以‘游民电影’的形态描述大时代的细微变动,在宏大话语的背面寻找适合自身言说的‘微时代’影像表达。”而微电影通过对被主流叙事所放逐、被宏大历史所遗忘的小人物、小命运、小细节的人文关怀,能引起广泛共鸣。如《老男孩》让无数进入而立之年的80 后产生了“青春一去来不及道别”的忧伤。《我的知青时代》中50 个50 后演员扎起两条麻花辫,身穿绿色老式军装,斜挎帆布包,脚踏北京布鞋,在田间地头拔草劳作,在空地跳忠字舞,在河边唱起思乡的歌……曾经的知青们以这样一部属于他们自己的微电影追忆了逝水的青春年华。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微电影完全可以在有限的篇幅内通过主题创意和题材的发掘与选择来诠释一个深刻的主题。微电影作为一种新的电影探索,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表现手法和播出渠道,对电影语言的创新、电影艺术的发展以及电影美学观念的改变都有着重大影响。而王一川教授以“微、反、深、思”四个字来概括微电影美学是很精当的。“微”即规模微小但容量丰富,在短小的篇幅里集中大量的审美概括;“反”即微电影可以更自由地从事反常规的刻画,把镜头更多地对准反常人的日常生存状态;“深”即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深度探索,往往是从反常态入手,更能把握现实生活的真相;“思”即微电影的美学效果可以更多地倾向于唤起观众的理性思考,而不仅仅追求娱乐至上的效果。因而微电影也由此显示出了在电影实验领域里的美学前景。

碎片化时代的新宠:微电影营销前瞻——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讲师 胡 睿

以语音代替键盘打字的微信、言简意赅的微博、操作简单的网络小游戏……在这个信息爆发的时代,不断更替的新生事物将人们原有的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打破,忙里偷闲的人们更乐于享受高科技带来的便利体验,传播速度更快、内容更具冲击力和震撼力的信息类型也在极短时间内吸引了大量的眼球。微电影便是其中一个。2011 年岁末,各大电视台开始轮番播放2012 年百事可乐贺岁短片。随后,在百度旗下的视频专区——奇艺网里,网民点击即可收看到九分钟左右的完整版微电影《把乐带回家》。这正是一部由品牌广告代言人担任微电影主演的典型案例,与笔者之前的创想不谋而合。片中饰演儿女的罗志祥、周迅和张韶涵分别是百事集团旗下三个子品牌百事可乐、纯果乐果汁和乐事薯片的广告代言人,而他们在微电影中享用和推荐的也恰好是这三类产品。片中穿针引线的另一主角“快乐”的饰演者则是深得百事宠爱的古天乐,他本人也是百事历史上首位跨品牌代言人,同时代言百事可乐及纯果乐果汁。影片中,一名单身父亲出于同情将“快乐”带回家,却意外地被安排了一个从冷清到团聚的春节。《把乐带回家》的主题不言而喻,其主打的亲情路线也在国人最为重视的团圆佳节融化了万千心灵。“百事”在这个寒冷的冬日带来的款款温情已经将影片背后的商业味道成功掩盖,一句“我们已经在回家的路上,你呢?”让万千游子潸然泪下,他们哪儿还会在意这是部广告呢?品牌营销做到这个份儿上,可谓足已。

凯迪拉克微电影《66 号公路》也曾邀请到戛纳广告节金狮奖得主安东尼·霍夫曼担任影片导演及摄影,并奔赴美国66 号公路实地取景,其中男女主角驾车驰骋于壮丽峡谷间的场景更是以航拍全景呈现,着实让观众过了一把西部传奇的瘾。诚如他人所言,“真正意义上的微电影必须具备完整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精彩的人物对白、独特的电影画面等一部大电影的所有要素,它与网络上那些设计蹩脚、内容苍白、创意直接的广告视频实际上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这是一个讲求注意力的年代,既要有好的创意吸引观众,又要避免商业推销的噱头,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微电影这样一个刚登上历史舞台不久的新生事物,在短时间内已经告别源于普通网友、制作粗枝大叶、主题思想模糊的初级阶段,呈现出画质精良、诉求明确、明星团队制作的发展趋势,以更低的门槛和更少的限制为品牌植入营销开辟了新的道路。也许有一天,它会像传统的电视广告一样成为一种常态的营销类别,享有独立的广告预算,使汲取了高科技营养的电影释放出更新的生命力,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传统“大”电影的倒影——西南交通大学2011 级影视艺术方向研究生 孙 玮

不同于传统电影走院线商业化路线,也不同于独立电影人以参赛获奖为目的,微电影更多地将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其出现于公众视野的方式也为圈内的展示或者网络媒体。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越来越便捷和便宜的摄影摄像器材的出现使微电影草根化、大众化程度要远远高于传统电影。时下成为主流的微电影是以相比电视广告等传统媒体的性价比更高的营销模式,通过传播范围广、接受度高以及传播成本低来吸引众多品牌商的尝试和进行微电影的营销。微电影《盲糖》的制作背景就显特别。第1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联手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首次推出了“爱上海”微电影拍摄活动,以期发掘年轻人的创作力量,突破以往形象宣传片的固有形式,从而广泛传播上海城市精神。《盲糖》就是在这样的优越环境中制作的,它以“女性”为切入点,利用爱情故事来实现城市文化的“软着陆”。

新生代文艺才女田原导演的女性微电影《盲糖》,讲了一个女作家和一个女心理治疗师之间“I want candy”的故事。故事的主题从影片的英语翻译“want”说起,片名并没有翻译作简单的“blind candy”,而是饶有意味地开了个小小的文字玩笑,却深刻地点明了主题,“想要”(want)这个词便是一切欲望的缘起,也是所有故事的发端,是人类尤其是女人悲剧的起始。该片摒弃了大而全的夸张呈现,用更为朴实的笔触,勾勒出只属于上海的城市画卷。因此,如果说微电影是电影的快餐形式,那么“盲糖”无疑是一颗餐中甜点,在尽可能简化的流程中保留其文艺的气息。田原一直思考和表现的,就是现代女性在都市中精神的依存,灵魂如何在坚固而又飘摇的城市中贴地飞行。如果灵魂也有味道,导演更多希望那是甜的。作为传统院线电影《两生花》和《蝴蝶》女演员的田原将文艺化女性传统院线电影浓缩在这部微电影中,对比其出演的这类影片,此次其执导的微电影《盲糖》更像是两部已经上市公映的长片的倒影。

虽然只是倒影,但是《盲糖》在影片镜头的技术手法上的运用却是相当娴熟的,其叙事风格也有着反中庸的风格。尤其是几个叠化、虚化镜头非常的唯美,真相表露是通过激烈的人物心理进行交叉剪辑,虽然一些或远或近的镜头还是让人感觉有种生涩感,但是就是因为这样才有田原发自内心的动人感觉在。在微电影较短的时长中,如何在有限的时间范围内讲清楚一个故事、讲好一件故事,是一件非常考验导演功力和叙事技巧的事情,尤其是偏文艺风格的《盲糖》中,有许多类似“我有時候在想,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最后却成了我们沒有预料到的那个人”,“每个人的心都是一座迷宮,唯有自己才能走出”这样的句子,在画面表达上是非常困难的,导演的处理都是相当讨巧的,比如会用心理治疗师录音留言的方式或者心理治疗的过程中借由病人或医生之口道出。叙事风格闪回和顺序交叉进行,最终将谜题解开,真相大白通过节奏极快的剪辑表现,将悬疑、惊心动魄、女性的心理盲点表现得淋漓尽致,最终在梦幻中磨砺出了现实的质感。

微电影《盲糖》将关注焦点定位在女性的心理健康上,剧中无论是无法呼吸的女演员,还是社交恐惧的女作家,甚至代表执掌灵魂的心理师都有一定程度的精神压抑,虽然片中给出的理由是略显牵强的符合弗洛伊德心理学中原生家庭对女性成年后性格行为养成的影响,但过度的神秘化使片子在文艺和惊悚间难以定义。在短短的十分钟内,需要将作家和心理治疗师之间人格错乱的故事、男女作家相遇并遭遇爱情、女作家故事中演员人物精神再现等等复杂的情节设置和人物关系理顺,将故事讲明白这是很难的,即使在更长时长的电影中也是很难捉摸和表现的。因此,如何在小空间里彰显大故事、大灵魂,是眼下微电影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微电影的取材更加侧重于生活的小细节、小感动,通过小棱镜窥探大世界,不同于传统电影具有严谨叙事章程,在极端时空下,“玄疑”、“包袱”和“抖袱”的底料设计比画面、色彩和大牌艺人更重要。故事卖点—情节的展开—矛盾冲突的处理手法—大结局的设计,这些起承转合的内容桥段的创意性设计和处理需要有别于传统的方法。微电影在取材上更为细腻,表现形式上更加多样及多元化,其独特新颖更易为大众所熟识和接受。

微电影实践六要素——西南交通大学2012 级电影学硕士研究生 张根铭

通过一年多的微电影创作实践,在创作拍摄了《半张脸》、《偷自行车的人》以及作为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毕业季的《竢实扬华》等微电影以后,感触颇多。我认为在高校要拍好微电影就要做好六件事,我们称为微电影实践六要素。

1.抓好剧本创作。首先,我们应该尽量自己写剧本,最好拍自己写的剧本。对于微电影来说,故事的创作应该尽量的简单,但是一定要有创意,通过细节来增强说服力,有明显的戏剧冲突,对白要考究,越少的对白会越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还要设计一些适当的冗余场面以体现艺术性以及作者品味。同时作为短片,绝对不能有复杂的人物关系,过多的“包袱”和曲折的剧情都会导致观众的困扰,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篇幅去自圆其说,而且我们会因花了过多的时间在剧情上而缺少了对人物的塑造,使得故事失去原有的吸引力。

2.严格的拍摄计划。充分的全面的前期准备可以为拍摄过程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节约更多的时间,拍摄过程中一定要坚决执行拍摄计划,到了计划的期限,甩了戏也要进入下一环节。在制定计划的时候,就要事先留有预案,哪些部分是可以丢掉的,哪个部分是不能丢掉的。

3.有一个合适的团队。我们需要最合适的团队而不一定是最好的团队。整个拍摄过程其实就是我们努力制造一个合适的机会,拍摄一部相对合适的作品。在拍摄现场,我们需要对机位怎么摆放、摄像机如何运动、演员如何调度,景深、色温、反差、光影以及演员的表演有清晰的思路,并且在第一时间发出准确的命令,明确指出方向,解决问题。合适的团队成员能迅速理解影片的美学要求,分工协作,最后完成影片。

4.一个导演需要注意的首要因素。从美国的电影教育观点来说,作为一个导演应该考虑的首要因素和“导演”的字面意思相同——指导演员。因此在电影的拍摄过程中,如何与演员有效沟通、让演员深入的理解人物、在拍摄过程中迅速达到情绪的最高点是至关重要的,同时这也是最困难的。贾樟柯曾说过,演员演得不好,那是导演的责任。我曾一直认为,如果能找到优秀的专业演员,那么他就一定能胜任任何难度的角色,而事实上,即使专业的演员也很难做到,因为导演和演员对角色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所以,导演和演员之间必须经过有效的沟通,哪怕是业余演员,只要导演和演员有足够的交流和讨论,并且根据演员本身的特质来丰满这个角色,最后也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5.注重细节。细节能增强说服力,我们应该在拍摄之前做好详细的分镜头脚本,如果有条件的话,甚至要画出故事版,因此,我们要提前设计好演员在画面的哪个方位?摄影机是不是在轴线的一侧?越轴了没?是不是一个合理的越轴?演员的视线是朝左还是朝右?演员是从左走到右还是反过来?景别的大小?机位的运动?构图的叙事意图和美学意图?过场戏的长短?以上这些每一个选择都有着不同的意义,我们需要在拍摄前期创作环节中仔细考虑,同时在拍摄过程中严格要求。单个细节上无法让我们的作品有多大提升,但是当这些细节加起来所得到的总和,将会使我们的影片得到质的飞跃。

6.树立自己的风格。《平民窟的百万富翁》的导演丹尼·博伊尔曾说过:“我从不平凡的生活中学到的就是坚守自己的风格,我不确定你是否可以做到。当你模仿科波拉,失去自我风格的时候,你便陷入困境。这便是我的黄金定律之一,不要尝试模仿科波拉、科恩兄弟或塔尔科夫斯基,因为这样只会使自己陷入困境。”你必须树立自己的风格并坚守它。我们一定会从我们最先接触的电影人或艺术家借鉴一些风格和形式,因为我们被伟大的导演点燃对电影的热情,所以很自然会想模仿他们。但是我们一定不要试图模仿任何人,这样我们才不会迷失自我,从而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格。

从剧本创作看微电影发展瓶颈——西南交通大学2012 级电影学硕士研究生 陈洁丽云

近年来,依托网络视频短片,微小说等多种载体演变而来的“微电影”受到了大众的普遍追捧,拍摄电影不再成为电影人的专利。身份定位不是专业编剧的电影爱好者也可以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实现自己的编剧梦想,并把它付诸于现实;百余字的文字故事也并不妨碍为一部“微电影”完成人物塑造和情节的描写;不同于90 分钟以上的标准电影,几分钟内完成一个故事也成为现实。多媒体时代下的大众对于微电影的接受度普遍提升,即便当下的微电影理论体系还未健全,但不可以否认的是,它正以一种影响和改变大众观影习惯的方式走进我们的生活。

在各类视频门户网站为微电影敞开大门,并为此设立专题和首页的同时,微电影好像已经不仅仅是草根实现电影梦的平台了,其丰富并现实的题材和内容,依然可以提炼出深刻内涵的主题。从2010年发展至今,微电影的市场规模已经扩展了数百亿,在萌芽阶段,好片不断,比如我们熟知的《老男孩》、《66 号公路》等。但在近期,我们发现微电影的产量没有减少,好片却越来越难找。一方面是因2012 年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管理的通知》,并在通知中强调,所有的网络视听节目将执行先审后播的形式,这种颠覆性的举措为微电影和网络剧的创作带来了很大的限制;另一方面是因微电影的低门槛也造成了一部分问题,主要归结于剧本创作的瓶颈阶段。

剧本就是一剧之本,是电影创作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微电影的特色和结构,例如时长较短、创作人员不受限等多种因素,造成了微电影剧本创作的层次多样,产量大,可是经得起推敲和观众检验的少之又少。在微电影的发展过程中,因剧本受限而无法成为精品的情况愈发明显,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低门槛所带来的粗制滥造。现今拍摄微电影的不乏一些尝鲜试手的大导演,但是更为广泛的群体依然是一些仅拥有一定电影基础或者完全没有电影基础的爱好者们。他们的剧本理论修养并未完善和成熟,对于微电影的理解只停留在完成自我梦想实现的阶段。在众多的微电影当中我们都会发现剧本创作脱离了理论的支撑,呈现出一种急于求成的外在表现。(2)微电影的创作未形成一种正规体系式的规范。这里所提到的正规体系式的规范意指有规定的微电影定义和专业理论的体系。我们在网络中搜索“微电影剧本”这个关键词,数以万计的剧本呈现眼前,其风格各异,题材多样,不乏好的剧本,但是从这些剧本中脱颖而出并找到合适的创作团队实在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再者,国内专业的大牌编剧虽然也有涉及微电影的,但毕竟不多,微电影剧本的整体水平无法得到提升。微电影虽然被大众文化所接纳,但并未成为一种标准的体系被研究被归纳。微电影的播放平台依托网络,而网络的发展迅速,这点相对完善,但在对微电影的评价机制上未能有一个明确的标准,使得评价缺乏公正性,这种评价的偏颇也会或多或少地影响信息的反馈,使得创作者以评价作为参照物的标准变得不再清晰,导致剧本的内容、深度都有所缺乏。

微电影的剧本创作发展是一个不断突破的过程。与此同时,微电影的发展不只在剧本创作上会遇到瓶颈,这种问题还存在于微电影与商业联姻、微电影的广告营销等多个方面。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发展仅有三年的、依托新媒体的短片模式的电影正在悄然改变着大众的观影习惯,或多或少地带动和影响着我们的观念。我们还是会清楚的看到,微电影的创作春天必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