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经》“雨雪霏霏”考辨──兼析《十三经注疏》对《诗经》八处“雨雪”之训释

2014-03-03陈明富张鹏丽

关键词:采薇大词典雨雪

陈明富,张鹏丽

(1.浙江大学 汉语史研究中心,浙江 杭州310028;2.南京工业大学 政治教育学院,江苏 南京211816;3.江苏大学 文法学院,江苏 镇江212013)

《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①诗句用“杨柳”与“雨雪”两个对比鲜明的意象,含蓄地表达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创伤,可谓千古名句,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但学界对于其中“雨雪霏霏”一句尤其“雨雪”二字的理解却颇有争议。

对于此处“雨雪”二字,多数注本、译本和教材都解释为“下雪”,如郭锡良《古代汉语》:“雨(旧读yù)雪:下雪。雨,动词。”〔1〕聂石樵《诗经新注》:“雨(yù),降下。”〔2〕袁世硕《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雨(yù),落,下。”〔3〕也有作模糊处理的,如高亨《诗经今注》没有对“雨雪”作阐释,只对“霏霏”作了注释:“霏霏,形容雨雪之密。”〔4〕从对“霏霏”的注释来看,高亨应该是将“雨雪”理解为名词“雨”和“雪”。也有虽然将“雨雪”解释为“下雪”,但在对诗句意义进行阐发时却又出现了自相矛盾的情况,如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雨雪,下雪。雨,作动词用。霏霏,雪花纷飞貌。按诗人以杨柳代春,雨雪代冬,以具体代抽象,不自觉地运用了借代修辞,加上摹形叠词依依、霏霏,使读者产生形象逼真的美的感受。”〔5〕“雨”既然有动词“下”之义,“雨雪”就是一个含有动作的词,而不是“具体”的作为名词的“雨雪”,因而此处似有矛盾。也有不注或漏注的,如徐中玉、齐森华主编的《大学语文》(第八版简编本)〔6〕,不作注的原因也可能是与古人作“如字”处理类似,认为“雨”应为名词,否则是不应该不注的。看来,人们对于“雨雪”的理解实际上并不完全统一。

再看对于“霏霏”的释义,虽然学界对于“霏霏”的意思没有什么异议,但从具体的释义用语来看,还是有区别的。一种是将“霏霏”理解为形容“雪”貌,如程俊英《诗经译注》:“霏霏,雪盛多的样子。”〔7〕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霏霏,雪大貌。”〔8〕聂石樵《诗经新注》:“霏霏,纷纷。”〔2〕这些注释中的“盛多”、“大”、“纷纷”等词都是形容词。另一种就是将“霏霏”理解为修饰动作“下”的状态,如郭锡良《古代汉语》:“霏霏(fēifēi):雪下得很大的样子。”〔1〕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霏霏,雪花纷飞貌。”余冠英《诗经选》:“霏霏,雪飞貌。”〔9〕这些注释中出现了动词“下”、“纷飞”、“飞”等词。对于“霏霏”的解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关键还是对于“雨雪”中“雨”的理解不同造成的。如果将“雨雪”中“雨”与“雪”均理解为名词,对于“霏霏”的解释就会出现第一种情况;如果将“雨雪”理解为动词“下雪”,对于“霏霏”的解释就自然会出现第二种情况。因而对于“雨雪”及“霏霏”的解释的关键在于对“雨”字的理解。

本文将从训诂学、语法学及《诗经》自身体例等角度来谈谈对于“雨雪霏霏”尤其是“雨”字的理解,兼析《十三经注疏》对于《诗经》中“雨雪”的解释。

首先来看“雨”字,在古代,“雨”除作名词外,还可作动词用,表示“下雨”、“下”等义。“雨”作动词用是“雨”长期由名词活用作动词从而使语义固化的结果,“雨”作动词时读yù 是词类活用时的“破读”。“雨”作动词的例子很多,如《汉语大字典》:“雨,降雨。《集韵·遇韵》:‘雨,自上而下曰雨。’《诗·小雅·大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他日,月宿毕,竟不雨。’”“雨,自上而下,像雨一样地降落。《诗·邶风·北风》:‘北风其凉,雨雪其雱。’《淮南子·本经》:‘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10〕《汉语大词典》:“雨,降雨。《诗·小雅·大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雨,像下雨一样降落。《诗·邶风·北风》:‘北风其凉,雨雪其雱。’”〔11〕《故训汇纂》:“雨,降雨也。《孟子·滕文公上》‘雨我公田’朱熹集注。”“雨者,天上下水之名。《春秋·隐公九年》‘大雨雪’孔颍达疏。”“雨,自上而隋,有似于雨。《春秋·文公三年》‘雨螽于宋’杜预注。”“着于上,见于下,谓之雨。《谷梁传·庄公七年》”“自上而下曰雨。《齐纪四》‘六月雨雪’胡三省注。”“引申之,凡自上而下者称雨。《说文·雨部》段玉裁注。”〔12〕

再看《诗经》中的“雨”字。在《诗经》中,除标题外,“雨”一共出现33 次,同样作名词和动词两用。“雨”作名词如《曹风·下泉》:“芃芃黍苗,阴雨膏之。”《小雅·斯干》:“风雨攸除,鸟鼠攸去,君子攸芋。”《小雅·甫田》:“以御田祖,以祈甘雨。”《郑风·风雨》:“风雨凄凄,鸡鸣喈喈。”《墉风·定之方中》:“灵雨既零,命彼倌人。”“雨”作动词如《邶风·谷风》:“习习谷风,以阴以雨。”《卫风·伯兮》:“其雨其雨,杲杲出日。”《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小雅·大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那么《诗经》“雨雪”中的“雨”应作何解释,同时“雪”又作何解释呢?

“雨雪”在《诗经》中一共出现8 次,即《邶风·北风》:“北风其凉,雨雪其雱。惠而好我,携手同行。”“北风其喈,雨雪其霏。惠而好我,携手同归。”《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小雅·出车》:“昔我往矣,黍稷方华。今我来思,雨雪载涂。”《小雅·信南山》:“上天同云,雨雪雰雰。益之以霡霂,既优既渥,既沾既足,生我百谷。”《小雅·頍弁》:“如彼雨雪,先集维霰。死丧无日,无几相见。”《小雅·角弓》:“雨雪瀌瀌,见晛曰消。莫肯下遗,式居娄骄。”“雨雪浮浮,见晛曰流。如蛮如髦,我是用忧。”另外,除“雨雪”连用外,“雪”字在《诗经》中还独自出现一次,即《曹风·蜉蝣》:“蜉蝣掘阅,麻衣如雪。”

从《十三经注疏》等训诂文献及《诗经》诗文意义来看,《诗经》中的“雪”一律用作名词,没有用作动词的情况。由于“雪”作名词用,则“雨雪”中“雨”字要么为名词,要么作动词“下”(或“降”、“落”等)义讲,不能理解为动词“下雨”义,否则“雨雪”就不合语义逻辑,讲不通。所以我们重点分析“雨雪”中“雨”是作名词还是作动词“下”义讲。

前面说过不少注译本都明确将“雨雪霏霏”中“雨雪”释为“下雪”,究其根源,主要是《十三经注疏》中陆德明《经典释文》将“雨雪霏霏”中“雨”音注为“于付反”〔13〕,即今音yù。显然陆德明认为此处“雨”应作动词用。既然“雨”的音义与《十三经注疏》有关,我们不妨结合《十三经注疏》来分析“雨”的意义。下面我们来看《十三经注疏》对《诗经》中8 处“雨雪”是如何注音释义的,希望能从中发现一些问题。

1.《小雅·采薇》“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中“雨雪”音义

陆德明:“雨,于付反”,显然是将此处“雨”理解为动词“下”义。再看孔颖达正义:“此遣戍役,豫叙得还之日,总述往反之辞。汝戍守役等,至岁暮还反之时,当云昔出家往矣之时,杨柳依依然。今我来思事得还返,又遇雨雪霏霏然。既许岁晚而归,故豫言来将遇雨雪也。”〔13〕从孔氏的释文中一时很难判断“雨雪”是名词还是动词“下雪”之义,因为“遇雨雪霏霏然”中的“雨”字仅凭语义似乎名词动词都能说得过去。那么此处的“雨”字究竟何义呢?

我们首先从语义搭配的角度来分析。先看“霏霏”一词的含义,“霏霏”是“霏”的重叠词,意义有相通之处。《故训汇纂》:“霏,雨云貌。《说文新附·雨部》”;“霏,雨雪貌。《玉篇·雨部》”;“霏,雪貌。《广韵·微韵》”;“霏,雪貌。《文选·张协〈七命〉》‘霏霜封其条’李善注引《诗传》曰”;“霏,雨雪分散之状。《诗·邶风·北风》‘雨雪其霏’朱熹集传”;“霏,甚貌。《诗·邶风·北风》‘雨雪其霏’毛传”;“霏霏,甚也。《诗·小雅·采薇》‘雨雪霏霏’毛传”;“霏霏,雪甚貌。《诗·小雅·采薇》‘雨雪霏霏’朱熹集传”;“霏霏,雪甚也。《慧琳音义》卷六十八‘雰霏’注引《古今正字》云”;“霏霏,雪盛貌也。《广雅·释训》‘霏霏,雪也’王念孙疏证”;“霏霏,雪也。《广雅·释训》”;“霏霏,雪貌。《文选·屈原〈九章·涉江〉》‘云霏霏而承宇’刘良注”;“霏霏,云貌。《文选·张衡〈思玄赋〉》‘云霏霏兮绕余轮’吕延济注”;“霏霏,雨微貌。杜甫《雨》‘寒雨下霏霏’仇兆鳌详注”〔12〕。高亨《诗经今注》:“霏霏,形容雨雪之密。”〔4〕《汉语大词典》:“霏,雨雪盛貌。《诗·邶风·北风》:‘北风其喈,雨雪其霏。’毛传:‘霏,盛貌。’高亨注:‘霏,雨雪大的样子。’”“霏霏,雨雪盛貌。《诗·小雅·采薇》:‘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楚辞·王逸〈九思·怨上〉》:‘雷霆兮硠礚,雹霰兮霏霏。’原注:‘霏霏,集貌。’”〔11〕可见,无论“霏”或“霏霏”均有“雨雪盛貌”之义,因而“霏霏”只能修饰名词“雨雪”或“雪”。这样,“雨雪霏霏”只能理解为“雨雪很大”,其中“雨雪”为名词;如果将“雨雪霏霏”理解为“雨霏霏之雪”,则“雨”为动词。第一种理解在语义和语法上都没有问题,且能与“杨柳依依”相对应。如果将“雨雪霏霏”理解为“雨霏霏之雪”,即“下霏霏之雪”,这种理解虽然在语义上说得过去,但在形式上与“杨柳依依”不能形成对应关系。

其次,从《诗经》本身的句式特点来看,虽然它不像律诗那样受对仗的约束,但语言前后对称的规则是十分明显的,尤其是上下句均为叠音形容词句的,更是非常讲求对称,这是因为《诗经》毕竟是诗歌,要适应吟唱和传诵的需要,要讲求韵律感和节奏感。如《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青青子佩,悠悠我思。”《小雅·伐木》:“有酒湑我,无酒酤我。坎坎鼓我,蹲蹲舞我。迨我暇矣,饮此湑矣。坎坎鼓我,蹲蹲舞我。”《墉风·鹑之奔奔》:“鹑之奔奔,鹊之强强。”“鹊之强强,鹑之奔奔。”《卫风·硕人》:“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鳣鲔发发。”

再看《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如果“雨”为名词的话,则诗句前后对仗非常齐整、完美。《诗经》中与此句句式极为相似的句子有:《小雅·出车》:“昔我往矣,黍稷方华。今我来思,雨雪载涂。”“昔我往矣”对“今我来思”,“黍稷方华”对“雨雪载涂”,词性对应齐整。还有《小雅·小明》:“昔我往矣,日月方除。曷云其还?岁聿云莫”;“昔我往矣,日月方奥。曷云其还?政事愈蹙”。前者对应虽不如《小雅·出车》齐整,但也很明显,“昔我往矣”对“曷云其还”,“日月方除”对“岁聿云莫”,其中时间词“昔”对应“曷”,“日月”对应“岁”,动词“往”对应“还”,形容词“除”对应“莫(暮)”,虚词“方”对应“云其”,只是有些词语位置对应上稍欠工稳;后者除整句对应齐整外,其中时间词“昔”对“曷”,名词“日月”对“政事”,动词“往”对“还”,形容词“奥”对“蹙”,副词“方”对“愈”,对应也比较齐整。由此看来,《小雅·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有什么理由不是词语与句式互相对应呢?也就是说,与“杨柳”相对应的“雨雪”有什么理由不理解为名词“雨雪”呢?

再次,将“雨雪霏霏”中“雨雪”作为名词,古书里不是没有实例。如《魏书·高阳王雍传》:“依依杨柳,以叙治兵之役;霏霏雨雪,又申振旅之勤。若折往来日月,便是《采薇》之诗废,《扶杜》之歌罢。”〔14〕这里的“依依杨柳”及“霏霏雨雪”是将《小雅·采薇》“杨柳依依”及“雨雪霏霏”中名词修饰语“依依”及“霏霏”提前的结果,说明在北齐人魏收眼里,“雨雪霏霏”中“雨雪”就是名词。

不过古汉语中“霏”或“霏霏”也可以用来修饰动作,表示动作的状态。如《故训汇纂》:“霏,云飞貌。《文选·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云霞收夕霏’李善注。”“飘飘、霏霏,雪下貌。《文选·张衡〈西京赋〉》‘初若飘飘,后遂霏霏’薛综注。”“霏霏,泪下貌。《文选·范云〈赠张徐州谡〉》‘泪下空霏霏’刘良注。”〔12〕这一点前文也略有论述。不过,从所见语料及训诂文献来看,先秦时尚难发现这样的用例,《诗经》中则可以肯定没有这一用法。这样就排除了“雨雪霏霏”中“霏霏”修饰动作“雨雪”的可能,“雨雪”也就不能理解为动词“下雪”了。

其实,从气象角度来看,雨雪混合的情况也是常见的天气,在很多情况下,下雪前往往会下雨,然后或形成雨加雪的气象,或雨后再继之以雪。在雨雪的气象中,下雨往往是短时的,下雪往往是长时的,“雨雪霏霏”(“雨雪”为名词)的表达在现实中有存在的依据。另外,《小雅·采薇》中的“雨雪”句更多的是出于艺术表现的需要,即为了突出战争给人们的心理带来的创伤,诗歌以一个战士的口吻表达了当时从军时的美好场面及激昂的心情,以及归来时的萧索、悲伤与凄凉的场面与心情,通过“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两个意象的对比,较好地渲染与突出了诗歌的意境和主题。“雨”和“雪”都是凄冷的东西,都是用来衬托人物心情的,并非只有下雪才行。因而从艺术表现手法来看,“雨雪霏霏”之“雨雪”也应该理解为名词。

此外,有些学者从诗歌语言对称的角度出发,认为“雨雪霏霏”中“雨”读yù,但“雨雪”解释为“下雪”似有不妥,于是提出了一种“偏义复词”说。即提出“雨雪霏霏”中“雨”仍读yǔ,作名词,但“雨雪”为偏义复词,其中“雨”只作“雪”的陪衬,无实际意义,“雨雪”就只有“雪”的含义,这样“雨雪”就和前面的“杨柳”形成对仗;其中“杨柳”也是偏义复词,“杨”作“柳”的陪衬,无实际意义。“偏义复词”说是这些学者可贵置疑和探索的结果,但可以说这种说法更多的是猜想,缺乏必要的训诂、语料方面的佐证,同时仍然没有脱离古人将“霏霏”释为“雪盛貌”的旧注。事实证明这种猜想是不可靠的。首先,古汉语中很难找到“雨雪”作偏义复词的用例,先秦文献尤其《诗经》更是没有。其次,“杨柳”一词也并非偏义复词,其中“杨”是有实在意义的,“杨”与“柳”在古代是同义词。《汉语大词典》:“杨,杨柳科,杨属植物的泛称。”〔15〕《故训汇纂》:“杨,杨柳也。《玉篇·木部》”;“杨,蒲柳。《尔雅·释木》”;“杨,蒲柳。《说文解字注·木部》”;“杨,一名蒲柳,可以为矢。《急就篇》卷一‘柏杜杨’颜师古注”;“杨,赤茎柳。《广韵·阳韵》”;“杨,柳树也。《文选·潘岳〈闲居赋〉》‘长杨映沼’刘良注”;“杨,柳也。《文选·王巾〈答颜延年〉》‘杨园留好音’吕向注”;“杨,柳也。《读书杂志·汉隶拾遗·合阳令曹全碑》引《佩觿》云”;“柳,小杨也。《说文·木部》”;“柳,小杨也。《玉篇·木部》”;“柳,小杨也。《大戴礼记·夏小正》‘柳稊’王聘珍解诂”;“柳,小杨也。庾信《小园赋》‘榆柳两三行’倪璠注引《说文》云”;“柳,少杨也。《孟子·告子上》‘犹以杞柳为桮桊’孙奭疏”;“柳,少杨也。《说文解字注·木部》”〔12〕。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二·柳》:“杨枝硬而扬起,故谓之杨;柳枝弱而垂流,故谓之柳,盖一类二种也。”〔15〕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杨柳,蒲柳。《尔雅》:‘杨,蒲柳。’胡承珙《后笺》:‘《尔雅》只以柳为大名,曰柽,曰旌,曰杨,其种各异。古人言杨柳者,谓名杨之柳。其通称为杨柳者,乃后世辞章家之言耳。’”〔5〕

可见对于“雨雪霏霏”中“雨雪”的理解,结合诗歌语言形式只是一个方面,最重要的还是要结合训诂资料及语义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2.《小雅·角弓》“雨雪瀌瀌,见晛曰消”及“雨雪浮浮,见晛曰流”中“雨”字音义

“雨雪瀌瀌”,陆德明:“雨,于付反,注及下同。”〔13〕即陆德明认为两处“雨”均读今音yù,“雨”作动词。郑笺:“雨雪之盛,瀌瀌然至,日将出,其气始见,人则皆称曰雪今消释矣。”〔13〕孔颖达正义:“言天之雨下此雪,虽瀌瀌然而盛,至于见天晛然之日气,人皆称之曰此雪今消释矣。”〔13〕显然郑孔两家也都认为“雨雪瀌瀌”中“雨”作动词“下”讲。从语义和事理逻辑来看,三家的理解是正确的。为什么呢?《汉语大词典》:“晛,日气。”〔16〕“瀌瀌,雨雪盛貌。”〔17〕“浮浮,水或雨雪盛貌。”〔16〕正因为雪下得很大,所以才有出太阳后的“消”与“流”。可见,《十三经注疏》将此两处“雨雪”释为“下雪”是可靠的。

3.《邶风·北风》“北风其凉,雨雪其雱”及“北风其喈,雨雪其霏”中“雨雪”音义

对于“雨雪其雱”中的“雨”,陆德明:“雨,于付反,又如字。”〔13〕显然,陆氏认为此处之“雨”既可理解为动词,也可理解为名词。孔颖达正义:“言天既为北风,其寒凉矣。又加之雨雪,其雱然而盛,由凉风盛雪病害万物,以兴君政酷暴病害百姓也。”〔13〕从“凉风盛雪”并举而不提“雨”字不难看出,孔氏将“雨雪”理解为“下雪”,这和陆氏“又如字”有分歧。对于“雨雪其霏”中的“雨”字,陆孔两家虽未明确注音释义,但从上述释文情况来看,应与各自对“雨雪其雱”中的“雨”的理解是一致的。这两处“雨”字究竟怎样理解?通过对《诗经》的考察发现,在上下句句式形成对称时,其词性往往对称。如《邶风·终风》:“曀曀其阴,虺虺其雷。”《齐风·载驱》:“汶水汤汤,行人彭彭。”“四骊济济,垂辔沵沵。”《陈风·防有鹊巢》:“防有鹊巢,邛有旨苕。”《桧风·匪风》:“匪风发兮,匪车偈兮。”“匪风飘兮,匪车嘌兮。”再看《邶风·北风》,该诗共三章,第一章为:“北风其凉,雨雪其雱。惠而好我,携手同行。其虚其邪?既亟只且!”第二章为:“北风其喈,雨雪其霏。惠而好我,携手同归。其虚其邪?既亟只且!”第三章为:“莫赤匪狐,莫黑匪乌。惠而好我,携手同车。其虚其邪?既亟只且!”这三章形成重章叠唱,各章的首句都整齐对称。其中第三章首句“莫赤匪狐,莫黑匪乌”不仅形式对称,而且词性也对称严谨。那么“北风其凉,雨雪其雱”及“北风其喈,雨雪其霏”又有什么理由不对称呢?因而从诗句形式的角度来看,两处“雨雪”应与“北风”对称,“雨雪”应为名词。陆德明注“雨”为“如字”是对的,但读“于付反”不妥。

4.《小雅·信南山》“上天同云,雨雪雰雰”中“雨雪”音义

陆德明:“雨,于傅反,崔如字。”〔13〕从陆氏注音来看,此处“雨”可理解为动词,也可理解为名词。再看毛传:“雰雰,雪貌。丰年之冬,必有积雪。”〔13〕很显然毛亨将“雨雪”理解为“下雪”。毛亨的理解是正确的,因为“上天同云,雨雪雰雰”后面还有一句:“益之以霡霂,既优既渥,既沾既足,生我百谷。”所谓“霡霂”,毛传:“小雨曰霡霂。”〔13〕《汉语大词典》:“霡霂,小雨。”〔11〕既然是“益之(加之)”“霡霂”(小雨),那么“上天同云,雨雪雰雰”中的“雨”就不能再作名词解释了,只能是动词“下”义。因而毛亨将此处“雨雪”理解为“下雪”是符合逻辑的。正如孔颖达正义:“言成王时在上天同起其云,正于冬月雨下此雪。雰雰然,多而积也。至于春日又益之以小雨,而霡霂然以接冬泽。”〔13〕孔氏的理解也是正确的。陆氏“崔如字”是不对的。

5.《小雅·出车》“今我来思,雨雪载涂”中“雨雪”音义

陆德明:“雨,于付反,又如字。”〔13〕显然,陆德明认为此处“雨”既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动词。再看孔颖达正义:“此因筑垒从垒叙将帅之辞。言将帅云正月已还至垒,乃云昔我从此垒出征伐玁狁矣,时黍稷方欲生华,六月之中也,今我自西戎还,到此垒时,天降雨雪,则为途泥。”〔13〕孔氏释文中出现“天降雨雪”一句,值得分析。“天降雨雪”中“雨”只能理解为名词,如果理解为动词“下”义,则“天降雨雪”不合语法,因为“降”也是一个动词。因而孔氏将此处“雨”实际理解为名词,而非动词“下”义。这与陆氏注音“又如字”是相符的,但与“于付反”是有分歧的。那么,若将此处“雨”理解为动词“下”义,是否也能讲得通呢?“雨”如果解为“下”,则“雨雪载涂”一句变为“下雪载途”。何谓“载”,《汉语大词典》:“载,充满。”〔18〕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载,满。”〔5〕“下雪载途”语义别扭,且在语法上属于一个兼语句,不太符合《诗经》的语法习惯,而且使得“今我来思,雨雪载涂”一句缺乏主语,另外与其前“黍稷方华”也不对称。前面考察过《诗经》四处“昔我往矣……今我来思……”句式,句式对称的特点较为明显,此处也应该对称才妥。因此,将此处“雨”理解为动词比较勉强,若按照孔颖达注疏释为名词“雨”,则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6.《小雅·頍弁》“如彼雨雪,先集维霰”中“雨雪”释义

对于此处“雨”字,陆德明没有注音。郑笺:“将大雨雪,始必微温,雪自上下遇温气而抟,谓之霰,久而寒胜而大雪矣。”〔13〕显然郑玄将此处“雨雪”理解为“下雪”,“雨”即动词“下”义。应该说郑玄的解释是正确的,符合事理逻辑。为什么呢?这里要结合下句“先集维霰”来分析。先看“霰”的含义,《汉语大词典》:“霰,雪珠。白色不透明的球形或圆锥形小冰粒。多在下雪前或下雪时降落。”〔11〕“霰”即小雪珠,小冰粒,小雪籽,常在正式下雪前降落。《楚辞·九章·涉江》:“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11〕这里的“霰雪”就是雪珠和雪花之义。“如彼雨雪,先集维霰”,即下雪前,先下雪珠。由于下雨前是不下雪珠的,因而此处的“雨雪”与作为名词的“雨”无关,应为“下雪”之义。

从上文的分析来看,对“雨雪”在《诗经》中的含义确实不能简单化地理解,必须将训诂资料、语义、语法及《诗经》本身体例特点等结合起来分析,仅凭某一方面的论据是不能下结论的。例如分析“雨雪霏霏”一类句子,当“雨”作动词时,就可能构成“动+名+形”(形修饰名)的句式。从对《诗经》的考察来看,虽有些句子形式上符合“动+名+形”的特征,但却不合“形修饰名”的语义特征。如就叠音形容词而言,除“雨雪”句外,《诗经》中有6 处形式上符合“动+ 名+ 形”的句子,即“视天梦梦”、“执我仇仇”、“视尔梦梦”、“诲尔谆谆”、“听我藐藐”、“听我嚣嚣”,但它们都不具备“形修饰名”这一语义条件。如《小雅·正月》:“民今方殆,视天梦梦”,义为:“人们如今正在遭难,可是天看上去昏暗不明”。《小雅·正月》:“执我仇仇,亦不我力”,义为:“一旦得到我却又很傲慢,不用我时就将我抛弃”。《大雅·抑》:“视尔梦梦,我心惨惨”,义为:“看你昏昏的样子,我的心忧愁烦闷”。《大雅·抑》:“诲尔谆谆,听我藐藐”,义为:“我不知疲倦地教诲你,你却毫不在意”。《大雅·板》:“我即尔谋,听我嚣嚣”,义为:“我去和你商议,你却傲慢地不肯接受”。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不能仅从语法的角度判断《诗经》中不存在“动+名+形”(形修饰名)的句子,因为《小雅·角弓》中“雨雪瀌瀌”和“雨雪浮浮”,以及《小雅·信南山》中“雨雪雰雰”就是例外,尽管这种句式在整个先秦文献中也不多见。这就要求我们分析“雨雪霏霏”类句子时,必须将语义等因素考虑进去,同时要考虑诗歌语言的特殊性。

总之,从训诂资料、语义、语法及《诗经》本身体例特点等方面来看,《小雅·采薇》“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中的“雨雪”为名词,即“雨”和“雪”之义;“霏霏”为形容词,为“雨雪盛貌”之义。将“雨雪”释为偏义复词是不对的。另外,《诗经》中其他7 处“雨雪”应释为名词的有《邶风·北风》“北风其凉,雨雪其雱”与“北风其喈,雨雪其霏”,以及《小雅·出车》“今我来思,雨雪载涂”中的“雨雪”;应释为动词“下雪”义的有《小雅·信南山》“上天同云,雨雪雰雰”,《小雅·頍弁》“如彼雨雪,先集维霰”,以及《小雅·角弓》“雨雪瀌瀌,见晛曰消”与“雨雪浮浮,见晛曰流”中的“雨雪”。以上乃笔者对于《诗经》中“雨雪霏霏”及其他7 处“雨雪”训释之管见,欠妥之处,诚请方家批评指正。

注释:

①见周振甫《诗经译注》,中华书局2002 年出版。后引《诗经》诗句皆出于此书,不再出注。

〔1〕郭锡良,等. 古代汉语(修订本)〔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930,930.

〔2〕聂石樵.诗经新注〔M〕.济南:齐鲁书社,2000:317,317.

〔3〕袁世硕.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33.

〔4〕高 亨. 诗经今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230,230.

〔5〕程俊英,蒋见元. 诗经注析〔M〕. 北京:中华书局,1991:468,468,472.

〔6〕徐中玉,齐森华.大学语文(第八版简编本)〔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83.

〔7〕程俊英.诗经译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306.

〔8〕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新1 版)〔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30.

〔9〕余冠英.诗经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181.

〔10〕徐中舒.汉语大字典(缩印本)〔K〕.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1993:1688.

〔11〕罗竹风.汉语大词典(第11 卷)〔K〕.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610,701,724,730,730.

〔12〕宗福邦,陈世铙,萧海波. 故训汇纂〔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453,2459,1129,1091.

〔13〕阮 元,校刻. 十三经注疏(影印本)〔M〕. 北京:中华书局,1980:414,414,491,491,491,310,310,470,470,470,470,416,416,481.

〔14〕魏 收.魏书(简体字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0:372.

〔15〕罗竹风.汉语大词典(第4 卷)〔K〕.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9:1170,1170.

〔16〕罗竹风.汉语大词典(第5 卷)〔K〕.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736,1238.

〔17〕罗竹风.汉语大词典(第6 卷)〔K〕.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1:203.

〔18〕罗竹风.汉语大词典(第9 卷)〔K〕.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2:1242.

猜你喜欢

采薇大词典雨雪
悲伤的事就不说了
《汉语大词典》“籀”释义辨证
道岔外锁闭装置防雨雪冰冻技术研究
采薇采薇 下
采薇采薇 中
采薇采薇 上
《汉语大词典·火部》书证断句献疑
新闺怨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unctional fabrics and fashion trends
妖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