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高血压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
2014-03-03李洪芬
李洪芬
(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人民医院,云南 保山 678200)
抗高血压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
李洪芬
(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人民医院,云南 保山 678200)
目的从治疗效果与治疗成本两方面,对几种抗高血压药物进行研究与分析,为临床抗高血压药物的选择与应用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依据。方法将我院2013年5月~2013年8月接诊的64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体研究对象入院后,被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患者选用利尿剂进行治疗;B组患者选用β-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C组患者选用钙离子拮抗剂进行治疗;D组患者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进行治疗。结合药物治疗效果与治疗成本两方面,对四种药物的应用价值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四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经对比分析,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四组患者治疗成本对比分析,A组治疗成本相对B、C、D三组明显更低,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为临床常见抗高血压药物,从治疗效果的角度出发,四种药物疗效对比无显著差异;从治疗成本的角度出发,利尿剂治疗成本相较于其他三组明显更低。综合分析最终发现,利尿剂药物经济学价值最高,适合于临床推广应用。
利尿剂;高血压;应用分析
高血压为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是加大脑卒中、主动脉瘤等疾病发病风险与病死率的罪魁祸首。我国每年用于治疗高血压疾病的费用高达上百亿,近年来,高血压患者数量呈增长趋势,且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社会负担日益加重。在临床治疗期间,如何正确应用抗高血压药物,使疗效有所保障的同时,尽量减少治疗成本是各大医院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在本文中,笔者将我院2013年5月~2013年8月接诊的64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从治疗效果与治疗成本两方面,对几种抗高血压药物进行研究与分析,为临床抗高血压药物的选择与应用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依据。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3年5月~2013年8月接诊的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经常规检查,按照2000年中国高血压治疗指南建议的标准,均已被确诊为高血压患者。64例患者均为知晓本次研究详情,资源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正式参与本次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A、B、C、D四组,A组(16例)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9例,患者年龄范围为21~77岁,平均年龄(49±5.4)岁;B组(16例)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6例,患者年龄范围为18~75岁,平均年龄(46.5.5±4.8)岁;C组(16例)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5例,患者年龄范围为19~76岁,平均年龄(47.5± 6.2)岁;D组(16例)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8例,患者年龄范围为20~74岁,平均年龄(47±3.6)岁。A、B、C、D四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组患者选用利尿剂进行治疗;B组患者选用β-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C组患者选用钙离子拮抗剂进行治疗;D组患者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进行治疗。四组患者治疗时间为6周,6周后对四组患者治疗费用、临床效果进行统计与分析,总结四种抗压药物的药物经济学。
1.3 四组患者治疗成本
使用利尿剂进行治疗的A组,人均治疗成本为2152.5元;使用β-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的B组,人均治疗成本为3658.9元;使用钙离子拮抗剂进行治疗的C组,人均治疗成本为4804.8元;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进行治疗的D组,人均治疗成本为3942.7元。
1.4 治疗效果判断标准
显效:患者舒张压下降值超过10mmHg,舒张压恢复到正常范围内,高血压伴有的头晕、恶心等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患者舒张压下降未超过10mmHg,但舒张压同样恢复至正常范围内,高血压伴有的头晕、恶心等症状基本消失;无效:患者治疗前后,病情无任何好转甚至加重。
1.5 四种药物成本效果分析
使用药物经济学最佳表达方式,对四种药物成本疗效进行分析,将药物治疗费用发挥的治疗效果转化为以货币为单位的数字(C/E)。
1.6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均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处理,计数资料经卡方检验,以t检验计量资料,P<0.05代表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四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A、B、C、D四组患者治疗效果:A组(16例)患者,显效7例(43.75%),有效8例(50.0%),无效1例(6.25%),治疗总有效率93.75%;B组(16例)患者,显效8例(50.0%),有效6例(37.5%),无效2例(12.5%),治疗总有效率87.5%;C组(16例)患者,显效9例(56.25%),有效6例(37.5%),无效1例(6.25%),治疗总有效率93.75%;D组(16例)患者,显效8例(50.0%),有效5例(31.25%),无效3例(18.75%),治疗总有效率81.25%。四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详情如表1所示。
2.2 四种抗高血压药物费用效果对比
A、B、C、D四种治疗方案药物经济学分析详情如表2所示。
从表2中可发现,A组治疗方案药物经济学比值为22.96,B组治疗方案药物经济学比值为41.82,C组治疗方案药物经济学比值为51.25,D组治疗方案药物经济学比值为48.53。经对比分析最终发现,相较于B、C、D三组,A组治疗方案药物经济学比值最小,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该分析结果提示,从治疗效果与治疗成本的层面来看,选用A组治疗方案,也就是使用利尿剂治疗能获得最理想的经济效果。
3 讨论
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是临床治疗高血压患者的常用抗压药物。利尿剂有一定的利尿促排功效,进入患者体内后,能促进血管扩张,增加血流量,达到降压效果。据现有报道统计结果显示,利尿剂的降压效果最高可达84%[1]。β-受体阻滞剂能选择性与β肾上腺素受体进行有效结合,所以临床多使用该药物治疗心率较快的高血压患者。另外,该药物同样适用于心绞痛、妊娠高血压患者。钙离子拮抗剂,能有效阻滞钙通道,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与利尿剂一样,钙离子拮抗剂同样能有利于扩张血管,除此以外,它还能发挥扩张负性肌力的功效,减缓心肌收缩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则是削弱末梢血管阻力,促进血管平滑肌放松,以此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
考虑到高血压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且大多数高血压患者还会合并其他疾病,如心率失常、冠心病、肾功能异常、血脂异常等。因此,在临床选择抗压药物时,务必要结合患者个人病情,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式对症治疗。据祝力骋等研究人员报道,血压下降幅度越高,治疗效果越显著;血压降得越低,心血管疾病发病几率越小[2]。我们可以将该结论理解为,在患者不会出现低血压反应的基础上,血压降得越低越好。此外,高血压治疗需要不间断用药,治疗费用会给患者家庭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所以在选择用药时,还需综合疗效与成本,对治疗方案的药物价值进行充分考量,在疗效有所保障的前提下,尽量将治疗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3]。
综上所述,本文对从治疗效果与治疗成本两方面,对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这四类临床常见抗高血压药物进行研究与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四种药物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但相较于其他三类药物,利尿剂治疗成本最低。由此可知,利尿剂作为临床抗压药物,经济学效果最为理想,具备于临床推广应用的意义与价值。
[1]武轶群,胡永华.复方抗高血压药物在我国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06):4-6.
[2]祝力骋,汤挺兵,刘炳进.抗高血压药物在当地医院应用情况分析[J].海峡药学,2012,(01):205-208.
[3]张启君.抗高血压药替米沙坦新的合成工艺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2.
李洪芬,1964年生,女,云南施甸人,大专学历,主管药剂师,主要从事药品调配、处方审核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