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2014-03-03王志华王俊灵
王志华 王俊灵
(1、河北省景县后留名府乡卫生院,河北 衡水 053500;
2、河北省景县人民医院骨科,河北 衡水 053500)
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王志华1王俊灵2
(1、河北省景县后留名府乡卫生院,河北 衡水 053500;
2、河北省景县人民医院骨科,河北 衡水 053500)
目的探讨高龄髋部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根据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机理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预防和护理措施。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仅4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重在预防,预防的关键是早期干预。
髋部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及护理
下肢骨折由于卧床、患肢制动、手术创伤等因素,特别是老年患者血液粘稠度高,易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有报道未做预防情况下,DVT发生率40-80%[1]。笔者于2008年1月~2011年1月对81例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采取了一系列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共81例,男29例,女52例;年龄61~92岁;骨折部位:股骨颈骨折3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43例;均不同程度合并1-3种内科疾病,入院后均行手术治疗,内固定治疗57例,人工股骨头置换24例;入院距受伤的时间1~72h。
1.2 方法
(1)患者入院后行血常规、凝血功能的检查,下肢深静脉彩超检查,若发现D-二聚体及B超均异常,及时行下肢静脉造影检查,及时安放滤器,预防肺栓塞的发生;若发现D-二聚体高于正常,B超正常,应密切观察患肢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2)抬高患肢,但应避免腘窝受压,双下肢穿压力袜,并每日进行一次足底静脉泵的治疗。在足底静脉泵使用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的主诉,观察DVT的相关临床表现,如出现下肢疼痛、肿胀、应警惕DVT的可能,诊断明确排除DVT后方可继续使用。(3)除鼓励患者适当进行足踝功能锻炼外,在病情许可的条件下,尽早手术,以利于早期下床活动,同时密切观察患肢的皮肤颜色、温度、肿胀及感觉情况,测双侧大小腿的周径,便于比较,发现异常,及时处理。(4)遵医嘱给予低分子肝素5000u皮下注射、每日一次(术前一天及术日不用),生理盐水500ml加β-七叶皂甙钠20mg静点、每日一次,口服疏筋通络药物,注意采血及静脉注射时避免穿刺下肢静脉,并避免反复穿刺。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术前有4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均安放了滤器,术后均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约5%(术前)、0%(术后)。
3 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病理生理是血流淤滞、血管内皮损伤和高凝状态。只有根据其形成的机理有针对性的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才会达到满意的预防效果。
3.1 静脉淤滞的防护措施
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物理预防方法主要是早期功能锻炼,早期康复活动可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减轻血液淤滞,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穿加压弹力长袜可减少静脉淤滞和增加回流,降低末端腓肠静脉血栓[2]。足底静脉泵通过周期性的充气和排气,促进肢体产生博动性血流,提高肢体回心血流速度,改善术后肢体血流缓慢现象,防止凝血因子的聚集及对血管内膜的粘附,增加纤溶系统的活性,从而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3]。
3.2 血管内皮损伤的防护措施
除患肢采取一定的制动外,搬动患肢时应注意防止骨折错位造成血管壁的损伤;采血及静脉输液时避免下肢静脉穿刺,因老年患者血管弹性差,脆性大,若护士穿刺技术不熟练,反复穿刺,损伤血管内膜,易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因此,若一次穿刺不成功,应立即更换有经验的护士,切勿反复穿刺。
3.3 血液高凝状态的防护措施
骨折及手术应激后患者血液系统普遍处于高凝状态,加之高龄患者大多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因此血液成分改变而使机体处于高凝状态。应用低分子肝素可起到很好的预防效果,并且与普通肝素相比,可减少出血的不良反应[4]。
下肢深静脉血栓重在预防,预防的关键在于早期干预。
[1]吴新宝,王军强,毛玉江,等.主译.创伤骨科-住院医师指南【M】.第二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60.
[2]CHURCH V.Stayingon guard for DVT PE[J].Nursing,2000,30(2): 34-44.
[3]戴莲,卞丽艳,夏冰.髋膝关节围手术期序贯加压充气泵不同使用时间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9,24(20):22-24.
[4]杨刚,吕厚山,高健,等.低分子肝素预防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J】.中华外科杂志,2000,38(1):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