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运用护理程序进行健康教育的体会
2014-03-03欧尚芳
欧尚芳
(广西梧州市蒙山县中医医院,广西 梧州 546700)
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运用护理程序进行健康教育的体会
欧尚芳
(广西梧州市蒙山县中医医院,广西 梧州 546700)
目的探究护理程序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36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组运用护理程序进行健康教育,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掌握健康知识、执行健康教育计划、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入院后7d健康知识掌握、生活质量、执行健康计划达标率出院前1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入院后7d健康知识掌握、生活质量、执行健康计划达标率分分别为64.71%、61.76%、6029%,与出院前1d的89.71%、88.24%、97.0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组入院后7d与出院前1d的健康知识掌握、生活质量、执行健康计划达标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干预组患者经治医师护理总满意度为87.50%,与对照组的64.58%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护理程序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护理健康与方法,有效的提高了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生活质量、执行健康计划达标率,值得临床推广。
护理程序;高血压脑出血;健康教育
脑出血或称之为脑溢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自发性出血,是当代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组急性脑血管疾病,其预后较差,病死率和致残率极高,给患者的心理、生理带来极大的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家庭生活[1]。近年来,有学者认为,脑出血的救治并不是最大的困难,其重难点在于并发症的防止、期健康教育和出院后康复治疗[2]。本研究主要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种方法的效果差异,对脑出血的健康教育进一步深入体会,具体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神经内科在2012年3月-2014年4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36例,男84例,女52例,I级高血压31例,II级高血压65例,III级高血压40例,平均年龄(53.24±11.57)岁,平均高血压病史(12.36±7.09)年。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68例。病例纳入标准:(1)符合WHO高血压诊断标准;(2)既往未发现有精神病;(3)沟通障碍,意识欠佳。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高血压严重情况、脑出血部位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3]。
1.2 方法
1.2.1 常规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即包括沟通、疾病知识讲解、饮食及用药指导、注意事项、预防保健、康复训练等[4]。
1.2.2 护理程序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运用护理程序进行健康教育,具体程序包括:(1)了解患者及家属需要,做好沟通。通过护理询问、查体等方式收集相关资料,了解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认识情况,发现其存在的健康问题,明确健康教育需求。(2)取得信任,提高患者依从性。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全方位沟通,旨在让其了解健康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建立共同的健康教育目标。(3)选择科学恰当的教育方式。可通过个体教育、集体教育、文艺宣传、书报宣传、影视广播宣传等教育方式,重点进行心理疏导、疾病知识讲解、饮食及用药指导、预防保健、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等方面的教育,树立患者信心,提高配合度。(4)健康教育计划实施。充分了解高血压脑出血病症的特殊性,鼓励患者及家属树立持之以恒的信心,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同时从侧面入手,指导患者家属在保健知识、情感、经济上对患者进行大力支持,同时指导患者掌握一些基本护理知识,协助护理人员,共同进行健康教育工作。(5)效果评价。健康教育工作结束后,通过观察、沟通、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患者进行教育效果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补充教育和再次教育[5-6]。
1.3 观察及评价标准
在患者住院后7天和出院前1天,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生活质量、执行健康教育计划情况达标率进行评价,调查方式均选用我院护理部自行设计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调查量表》、《生活质量指数评价量表》、《执行健康教育计划情况量表》。在患者出院前1天对经治医师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采用我院护理部自制《医师满意度调查量表》,满分100分,评价标准包括(1)较满意,≥85分;(2)满意,70分≤得分<80分;(3)不满意,<70分。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18.0软件包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χ2检验,检验标准α= 0.05,P<α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7d健康知识掌握、生活质量、执行健康计划达标率分分别为39.17%、30.88%、35.29%,与出院前1d的54.41%、44.12%、45.5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入院后7d达标率分分别为64.71%、61.76%、6029%,与出院前1d的89.71%、88.24%、97.0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组入院后7d与出院前1d达标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干预组总满意度为87.50%,与对照组的64.58%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 6.3317,P=0.0119)见表2。
3 讨论
目前认为,脑出血的病因较多,而高血压是其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有关研究显示,约30%的高血压患者会出现脑出血,而脑出血患者中95%患有高血压,其出血的几率与高血压的程度呈正相关[7]。一直以来,认为护理干预在该病症的治疗过程中尤为重要,关于采用护理程序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研究取得了一定成功。护理程序是护理工作中一个综合的、动态的、具有决策与反馈功能的完整的工作过程,是一种有计划的、护理程序系统的实施护理的程序,该过程旨在促进或恢复人的健康,包括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护理实施、护理评价五个步骤[8]。
本研究主要运用护理程序对6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同时与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相比较,其结果显示,无论是在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生活质量达标率、执行健康计划达标率和经治医师满意度方面,护理程序的运用明显优于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有效地实现了优质护理,值得临床护理工作中大力推崇。
[1]于革华,徐桂娟.运用护理程序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12):1243-1245.
[2]韦彩兰,黄丽华,邓晓清等.系统健康教育对脑出血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内科,2010,05(3):329-330.
[3]刘君芹,李慧,张红霞等.护理程序对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影响[J].医学与社会,2013,26(5):68-69.
[4]龙洪.应用护理程序来开展优质化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28(z1):215.
[5]覃秀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院前急救及护理效果观察[J].内科,2013,8(1):91-92.
[6]甘翠容.高血压脑出血68例的护理体会[J].广西医学,2008,30 (9):1453-1454.
[7]绪桂贤,王炳莲.急性脑出血患者院前急救护理程序模式的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9):19-20.
[8]覃艾新,叶翠红,杨秀美等.高血压108例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广西医学,2010,32(9):1149-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