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构想
2014-03-02万丽娅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讲师
□文/万丽娅,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讲师
纪录片《三镇三秋》海报
随着新媒体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的改革与创新迫在眉睫。探讨和研究在中国社会变革与转型期,建设适应现代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的机制刻不容缓。而独立学院“戏剧与影视学”的人才培养,面临着强大的市场竞争。独立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应该立足于培养复合型人才,与众多一流院校着重培养学术型人才区别开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适应市场需求,立于不败之地。
一、“戏剧与影视学”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架构的定位分析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而采取的培养过程和运行方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正确定位关系到学科的可持续发展与人才的培养质量,是学科教育与各项工作开展的基本保障。构建复合型的“戏剧与影视学”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以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为导向,以培养目标为基本依据。特别是在当前“媒介融合”的国际化背景下,“戏剧与影视学”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更是面临全新挑战。
我国高等教育任务之一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基本单位是专业,专业培养目标的制定是在高校总的培养目标指导下根据各自的专业定向进行的,而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则依靠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下,大多数高校和专业培养都会以就业为导向,走“教以致用、学以致用”的路子,培养学生适应本地区、本行业的实际需要。作为独立学院的生源质量和师资力量是我们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必须正视的前提和客观条件,这也是独立学院教师认为不可能或不应该学习传统高校的一个重要理由。笔者认为,这里谈的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并不是简单地向一流院校看齐,而是强调同一类人才的打造,即使是处在不同办学平台上,其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应存在着普适性和共通性,不论基础好坏、师资水平的高低,其遵循的规律应该没有二致,无非打实基础、提高素质,再来学习实用技能。
但是,“戏剧与影视学”学科要培养学生的实用技能,需要高水平高标准的实习基地,为此,我们遵循大的规律的同时,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不妨针对独立学院的特点,大胆建立一套符合自身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独立学院“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发展特点和问题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有着鲜明的特点,即“优、独、民”。所谓的“优”,是指优质的办学资源,独立学院优质教育资源的组合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所依托的母体办高校,它们有较好的教学传统和教学资源;一方面是社会力量,许多单位或个人有较雄厚的资金和较高的办学热情,更重要的是他们带来了民营的机制与活力。所谓的“独”是指相对独立的办学和管理,教育部规定:“试办独立学院一律采用新办学模式。独立学院应具有独立的校园和基本办学设施,实施相对独立的教学组织和管理,独立进行招生,独立颁发学历证书,独立进行财务核算,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所谓的“民”是指民办的运行机制,教育部规定,“独立学院的申请者,为普通本科高校。独立学院的合作者,可以是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也可以是其它有合作能力的机构。”
这就清楚地表明,独立学院是由普通高校和社会力量合作举办、实行民办机制的学校;独立学院不靠政府投入,其投入主要是合作方承担或者以民办机制共同筹措,招生及收费也是按照国家有关民办高校招生收费政策制定,办学规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确定,管理机构根据办学需要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设置,教师和管理人员队伍按照公开招聘、合约管理的原则建设。
独立学院的特点为“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建立新的人才模式提供了方便,其办学模式灵活,易转向,有一定的自主性,也有利于设置特色专业,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方便快捷地建设硬件设施。
然而,受民办院校商业性质的影响,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使得独立学院这类学科建设存在着先天性的不足,其结构性矛盾显而易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专业设置盲目求全求大
“戏剧与影视学”学科为新兴热门学科,不少独立学院为了盈利,盲目增加热门专业,扩大招生人数。依据笔者2009年对办学较好的独立学院“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的调查发现,专业趋同性、盲目性现象严重。专业设置趋同现象最高的专业分别是播音与主持、广播电视编导,具有学院自身的特色专业或者品牌专业的很少。这类专业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相当高,但是学校实验室建设却跟不上,随着这类专业人数的剧增,导致实验课无法顺利进行。
(二)课程体系不合理
课程体系不合理主要表现为:第一,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内容重复交叠现象突出,同时课程体系中知识面偏窄,不全面,缺少构建现代高素质人才先进知识结构所必不可少的课程;第二,课程结构不科学。主要表现为专业课比例较大,选修课较少;重课堂教学,轻校园文化,理论时间多,实践时间少,造成学生缺乏创造性;第三,实验课程不规范。主要表现为学生人数多,教师人手少,实验基本流于放任自流状态,无法具体落到实处。总体上看,目前各校的课程体系仍缺乏多样性与灵活性,学分制不完善,教学管理制度缺乏民主精神和自主意识,因此灵活性较差,课程体系的弹性和柔性也很小。
(三)师资力量薄弱
独立学院的师资队伍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专职教师队伍,二是兼职教师队伍。专职教师主要由高等院校退休教师和本科毕业生或研究生担任,这在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及年龄结构上均不够理想。专职师资基本以青年教师为主,业务课无业界经验。虽然有兼职教师来自传媒界专业人士,一般具有较丰富的业界经验,但是体力、精力都受到一定限制,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存在所学与所教脱节现象。
(四)硬件设施不配套
新闻传播类学科实验教学十分重要,必须有相应配套的实验室。实验室要求教学设施齐备,先进的专业演播厅、广播电视非线性编辑实验室、录音室、摄影实验室等是必不可少的。这些设施建设投入大,标准高,更新快,需要长期大量的资金投入。部分独立学院实验室建设明显不合标准,主要表现为实验面积小,设施不能达标,设备达不到业界要求。
以上的问题集中显示,独立学院“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在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上十分薄弱,为此,笔者作了问卷调查,有以下发现:
1.从业界的反馈得出,业界需要的毕业生不仅要基础扎实,还要动手能力强,上手快。
2.对学生的调查发现,71.3%的学生表示自己想去实习,但没有找到相应的实习机会,而学校提供的媒体实习机会十分有限。
3.对教师的调查表明,80.27%教师表示,学生相应的实习机会少,不少教师只好自己帮学生与校外各类媒体、公司联系实习,但是这类的关系毕竟有限,不能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需要。77.8%的教师认为,如果将影视公司、媒体等的业务引入校内,组建校内实习基地是一个可行的措施,但是要求实习基地的实验条件能与业界接轨。
三、独立学院新闻传播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2010年院长论坛上,全国三十多所高校新闻传播学院的院长、教育部新闻学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聚首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张昆教授认为,目前新闻传播教育存在的问题是教育理念严重落后;教育人才生产模式跟不上形式;陈旧的教育格局与融合媒体趋势不合拍;课程体系老化,几十年一贯制;师资队伍太年轻、业务课无业界经验、有国外经验的少。
众多一流高校所都面临问题,也是独立学院不可回避的,更何况独立学院生源和师资与一流高校不在同一起跑线上。如此严峻的现实,要求独立学院必须独辟跷蹊,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独立学院毕竟年轻,体制灵活,转型方便,资金调配便利,如果能立足实际,不盲目冒进,只求精品的话,建立新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极具可行性的。
(一)树立长远办学的理念
作为独立学院的教育管理者,一方面应对学生进行破除“急功近利”式学习观念的教育和引导,另一方面也应大力消除教师的功利性教学思想,鼓励中青年教师在学习和深化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加强与相关专业的横向接触与贯通,特别应营造环境,帮助和鼓励中青年教师自我培养成知识全面、素养较高、有一定媒介实践经验的教育工作者。独立学院的教育工作者在立足于对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学及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在教育理念树立、教学计划制订等方面共同努力,打造一个适合自身实际、健康的人才培养环境和实现更理性的办学目标将是可以预期的。独立学院新闻教育的成功实践也终将在中国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的格局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一片广阔天地。
(二)集中力量办好校内实习基地,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指导
校外实习基地无疑是“戏剧与影视学”这种实践性较强专业的一个有力支撑,但不足之处是可控性差,无法全面掌握学生学习和实践动态,但是我们可以掌控本校的传媒,可以整合资源,做大做强本校的传媒,将报刊、杂志、广播台、电视台、实验性网站融合,办好校内实习基地,为更多学生提供实践机会。2009级学生武帅导演的口述武汉历史的纪录片《三镇三秋》在荆楚网等媒体平台公开后,获得了社会和业界人士的广泛认可。
(三)把实习基地办成媒体内容的生产基地,实现产学研一体
如果校内实习基地能够高标准严要求地建成,达到行业标准,可以尝试把行业标准和运行机制引入到实习基地中来,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笔者所在的独立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尝试利用学科优势和科研实力及实验中心的技术平台,主动服务社会。2009年开始,学院利用实验室部分先进条件面向社会开放,承接业界制作项目,获得了学校、学生、社会互利互惠的效果。如与湖北电视台影视频道合作制作情景剧《朝南宿舍》;独立承担拍摄制作各类企事业单位专题片;制作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利用演播厅开展大型竞赛活动等,学生在参与中增强了实践动手能力,就业后普遍获得业界好评。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实践的目的是为了指导我们人才培养方案的修改,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提升自身的研究创新能力,进一步实现独立学院个性化,可持续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