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雅过敏”:来自“一腔俗血”的反讽

2014-03-02吴佳玲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博士生

电影评介 2014年1期
关键词:俗人高雅媒介

□文/吴佳玲,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博士生

电影《私人定制》海报

冯小刚导演2013年的贺岁力作《私人定制》无论从题材还是表现形式上,都是在1997年《甲方乙方》基础上的更新和重塑。从《甲方乙方》的“好梦一日游”到《私人定制》的圆梦四人组,一脉相承的小品式段落构成,简短轻松的故事设定,既反映当下社会热点问题,又回归人性世情主旋律,其票房收入也在上映四天飙至3.2亿,轻松刷新华语电影4天票房最高记录,远远超过当年《甲方乙方》3300万的票房。

虽然观影者对电影的评价褒贬不一,如“章节太碎,台词太满,结尾变成环保朗诵诗;可圈处是宋丹丹体验了一把富婆之后孤独走回自己昏暗的小胡同一幕,全城灯火辉煌,而人生各自明灭”[1],再如“这种电影其实就像听相声,数个短段子,加些易上口的搞笑台词组合在一起,你也可以把它看成是《甲方乙方》”[2],影片本身的关注点却是切合时代关注的焦点问题,如:贪腐现象、养老问题、环境问题、贫富差距等,但是对于媒介研究者而言,最关注的恰恰是媒介内容低俗化这一问题。

一、影片中的脱“俗”狂想曲

自《非诚勿扰》拜金崇尚到《红楼梦》中“黛玉裸死”被《人民日报》点名批评,反三俗——庸俗、低俗、媚俗,成为文艺界的共识。但是何为俗,何为不俗,在定义上本就众说纷纭,难以界定。后现代主义认为,相比于现代社会,后现代社会是意义坍塌内爆产生的一大团混沌物,它破坏并消解高雅和通俗、艺术和非艺术之间原有的严格区隔。“雅俗文化的界定标准随整个社会历史语境的变迁而不断流变。”[3]低俗和高雅随着现代文明和技术的发展,早已界限模糊,难分彼此。在《私人定制》中,关于雅俗界定的批判,则体现在一段台词中,“什么是俗,什么是雅?没搞清楚。交响、芭蕾、昆曲,古代的就是雅的吗?宫廷的就是高的吗?以年代判断价值,社会等级区分高下,那是文物观,不是艺术观。”此话出自一个获得“泛太平洋最俗奖”的导演口中,可谓是俗人谈雅,蛤蟆想天鹅,却字字有理。

法兰克福学派本雅明等人在对“文化工业”的揭示中指出,“原则上,艺术作品总是可被再生的,人们创造的客观事物总是被人们复制,复制品被学生们用来练习手艺,被大师们用来传播作品,最后,被第三方用来谋取利益。”[4]流水线生产出的大众文化商品化,首要目的是经济利益的实现,即是满足市场大众的需求。六根不净的凡人本就眷恋俗世红尘,“俗”才能吸引眼球,保证收视率,拥有广告商,获得经济效益。为了和“俗”一刀两断,剧中的主角大导(李诚儒饰)想出了一个看似奇葩的办法,“咱们喜欢的就是俗,不喜欢的就是不俗,把咱们喜欢的剃干净了,剩下的,不就是雅了吗?”葛优顺势推出了“凡是咱们喜欢的就要反对,凡是咱们心里膈应的就要发扬。”在这个看似荒诞又有理的论据下,大导砸掉了漂亮的水晶杯,搬出了别墅豪宅,住进了看似“低雅原生态”实则脏乱差的难民营,闷了就听噪音轰鸣,小白(白百合饰)诚恳提出了令人啼笑皆非的“雅六条——四不二坚持”——“不好看,不好听,不好懂,不接地气。坚持审丑,坚持莫名其妙。”如果这里还不算是对所谓高雅的讽刺,那么接下来的剧情铺展则大胆夸张,令人瞠目。

大导病危送医院抢救,被医生诊断为“雅过敏”,并被告知,“这种病全世界都没有招,只能是依靠患者自身的免疫力,避免高雅文化的刺激。”就像《甲方乙方》中,厌倦大鱼大肉的富豪回到山间体验穷苦的饮食生活,临走时如乞丐般灰头土脸还不忘拼命啃鸡腿的情形。呼吸微弱的大导被送往帝国夜总会,在一群衣着暴露身材姣好的小姐面前终于恢复了生机,那句“俗,到家了”,一语道破了有钱人花钱买罪受,最终以失败告终的局面。

不过,大导和俗一刀两断的决心依然还在,这就导致了接下来更为戏剧性的发展,马青(郑恺饰)等人找来了叔牙一脉弹棉花的后人(王宝强饰),让两人换血重生。于是,原本“高雅”血脉的叔牙后人获得了“泛太平洋最俗奖”,而换完血的大导则弹起了谁也看不懂听不懂的棉花。原本冲突的雅俗两极端角色互换,二元对立转化为了俗中有雅,雅中有俗的共生同一体。“千万别说看懂了……别逼我去死!”大导发自肺腑的呼声得到的反馈是“以后有孩子了,别让他搞文艺。”“这人就算废了吧。”“挺接地气一导演,两脚不沾地了。”这一出荒唐的“换血”闹剧圆了大导的脱“俗”梦,却以黑色幽默的方式无情的揭露了雅俗之间既相容又互斥无奈。

二、人是雅俗共生的同一体

在影片“一腔俗血”的故事中,夸张的情节浓墨重彩地渲染了俗和雅之间看似对立实则难辨的界定,并在剧情的发展中前后呼应,环环相扣,形成看似严谨实际荒诞的逻辑回路。因为在这里,假设的起点是俗人喜欢俗物,俗人不喜欢的至少是不俗。所以水晶、别墅、美女、金钱是俗的,脏乱差的难民营、轰鸣的噪音、弹棉花的穷人是不俗的,弹没人能听懂的棉花是雅的,是脱俗后走向艺术雅的最高境界。这一切,最终完美诠释了“不好看,不好听,不好懂,不接地气。坚持审丑,坚持莫名其妙”的“雅六条”。

但是,如果再深入纠缠下去,这样的逻辑从基本假设开始就是未被验证且存在缺陷的。被称为乌合之众的大众,被称为拥有“魔弹”的大众媒介,早在20世纪70年代“有限效果”理论的沿革中被一再证伪。大众是复杂的,分散的,难以预测的,每一个个体,都是特殊的,不同的。只有人才具有审美能力,判断高雅和低俗,本就出自于每一个个人的审美价值观。俗人喜欢俗物,但是谁说俗人就只喜欢俗不喜欢雅呢?如果俗人不能喜欢雅,那么大导就不用跟俗一刀两断了,把俗坚持到底才是真理。海德格尔说,人是向死而后生的存在,那么,人同样也可以是向俗而后雅的矛盾共同体,又或者,人本就是雅俗共生的同一体。弗洛伊德指出,人的“本我”来自先天的本能,遵循快乐原则,是而人本性爱“俗”,但也正是人,具有批判和反省的能力,在人格结构的最高层面发展出道德化的自我——“超我”,也就是爱“雅”。不过,在“本我”和“超我”两个极端中,还存在着从本我中分化而出的“自我”作为调节二者矛盾,遵循现实原则的人格。俗与雅看似相互矛盾,实则相容并包,即使运用后现代主义的碎片化解构,最终也是血肉分离的一坨混沌。在“人是雅俗共生同一体”的基本前提下,无论是两者哪一端的过分极端,都不可取,“超我”的雅与“本我”的俗,最后还是要运用“自我”人格层面进行调节。

电影《私人订制》剧照

三、“俗”与“雅”:物极必反还是过犹不及

在真人秀兴起和媒介商业化浪潮下,媒介内容过分“低俗化”遭到批判者的口诛笔伐,并引起政府决策层的关注。这就好比电影中的大导“俗”到头了,物极必反,开始学雅。但是,政府决策层面在行政调控和整治“低俗化”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刀切”和治标不治本的滞后性。“一刀切”就会产生像电影中的大导那样一下子不能适应环境,患上“雅过敏”,过犹不及;治标不治本就如隔靴搔痒,病情反弹,重回俗窝。如前文所说,人本就是雅俗共生的同一体,有着向俗的本性和向雅的追求,没有一丝俗气的人就好比不食人间烟火不能为人所理解的怪物,过分追求“超我”,既违背“本我”,又不遵循“自我”。商业电影本就是俗人的文化消遣,影片中关于拍电影本身,就有一段对白:

大导:“拍点看不懂的,就他妈不赚钱的。”

杨重:“别怪我给您泼冷水啊,大导,甭管多难看,只要是电影,就跟雅不沾边。”

大导:“不可能吧,我不是第八艺术吗?”

杨重:“经过考证,你们电影是大众娱乐,起源于走马灯,根本上就是一个俗人乐。”

大导:“艺术不带我们玩了?”

杨重:“你们电影门槛多低呀?开门笑迎所有人,你们电影多便宜啊,人一张画卖好几千万,你们电影一千多画面,卖不出二两茶叶钱,你们电影走的是客流量。”

商业电影最终讲求的是票房,票房收入高低决定电影盈亏,而票房的多寡来自于观众,只有观众喜闻乐见的内容才有票房。传播学“第三人效果”理论认为,人们更倾向于认为他者比自己更容易受到媒介的影响,特别是当媒介播放黄色暴力等敏感低俗内容的时候。过分且不经管制的低俗就如没有底线的节操,终将走向波兹曼所断言的“娱乐至死。”[5]但是,过分且盲目的追求雅,也就像影片中夸张放大的“雅过敏”,无论是物极必反,还是过犹不及,都将是既可笑,又可悲的写照。

[1][2]《私人定制》短评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0605978/comments?sort=new_score(豆瓣电影).

[3]郑欣.批判与倾听:电视节目低俗化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2.

[4]Benjamin,W.The Work of Art in the Age of Its Technological Reproducibility,and Other Writings on Media[M].London,England: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8:20.

[5]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M].章艳,吴燕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07.

猜你喜欢

俗人高雅媒介
做一个俗人
张姝钰、高雅萍作品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杨绛:高雅如兰 静若止水
拜佛
文化惠民让高雅艺术走进百姓生活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俗人
活得累,全是因为“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