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颅内后循环动脉瘤48例手术治疗效果分析1)

2014-03-01丁新民任少华张刚利甄自刚任晋瑞姚晓辉吉宏明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年7期
关键词:小脑椎动脉基底

贾 禄,丁新民,任少华,张刚利,甄自刚,任晋瑞,姚晓辉,张 轩,吉宏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病例选自2005年7月—2013年7月山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后循环动脉瘤患者。男28例,女30例;年龄10岁~73岁,平均48.5岁。48例中有蛛网膜下腔出血47例(81%)。按照Hunt &Hess分级Ⅰ级20例,Ⅱ级12例,Ⅲ级12例,Ⅳ级2例,Ⅴ级2例。未破裂动脉瘤11例(19%),Hunt &Hess分级0级。48例患者中共发现63个后循环动脉瘤,其发生部位分别为:基底动脉14个,大脑后动脉1个,小脑上动脉2个,小脑前下动脉3个,椎基底动脉结合部3个,椎动脉干21个,小脑后下动脉19个;除基底动脉外,左侧31个,右侧18个。其中3例合并前循环动脉瘤,分别为大脑中动脉瘤、颈内动脉颅外段夹层动脉瘤和颈内动脉C1~C2段宽颈动脉瘤。

1.2 临床表现 以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为首发症状47例,主要表现为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脑膜刺激征明显,有的还伴有眩晕、项背痛、腰骶部痛和意识障碍。其他表现有单侧展神经麻痹2例,单侧动眼神经麻痹1例,后组脑神经麻痹4例,偏身感觉麻木2例,肢体运动障碍2例。

1.3 影像学资料 急性期颅内CT可以发现动脉瘤破裂导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多显示为环池后部、脑干周围和第三脑室、第四脑室积血)、脑内血肿以及出血后血管痉挛所致的脑梗死改变。大型和巨大型动脉瘤可被CT或MRA所显示。所有病例均行全脑血管造影(DSA)检查,其中4例为多发动脉瘤,3例合并小脑动静脉畸形(AVM)。在发现的63个动脉瘤中囊性动脉瘤45个(71%),夹层动脉瘤13个(21%),梭形动脉瘤5个(8%)。夹层动脉瘤显示为特征性的串珠样或双腔现象,而梭形动脉瘤则表现为梭形膨大。

1.4 治疗方法 48例接受外科治疗。详见表1。

表1 48例椎基底动脉瘤的部位及治疗方式-例

2 结 果

2.1 总体治疗情况 根据格拉斯哥预后(GOS)计分将本组治疗结果分为好(4~5分)、差(2~3分)及死亡(1分)。48例中好36例,差3例,死亡9例。

2.2 血管内治疗 14例动脉瘤有一例术后3d出现右侧肢体偏瘫和运动性失语,复查CT示左侧大脑半球梗死,经(3~4)周对症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2例死亡。1例系左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位于小脑后下动脉起始处,全麻下行动脉瘤栓塞术,术后两次出现呼吸停止,经抢救恢复自主呼吸,为Ⅳ级病例,最终死亡,考虑为小脑后下动脉阻塞脑干缺血所致。另外1例系巨大左侧椎动脉瘤,瘤颈较宽,第一枚带膜支架到位后不能完全覆盖瘤颈,在置入第二枚支架过程中见血管痉挛改变,予以罂粟碱,在尝试支架到位过程中见血管痉挛加重,且双侧颈总动脉造影见大脑灌注较差,考虑发生颅内出血或严重痉挛缺血,立即终止手术。其余11例患者均一次性栓塞治疗成功,栓塞后即刻行脑血管造影显示动脉瘤腔填塞满意,栓塞达100%10例;栓塞达95%1例。本组中12例动脉瘤栓塞术后无再出血。

2.3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34例术后5例出现一过性动眼神经麻痹,均在短期内恢复;1例在术后2月出现脑积水,行V-P分流术后症状明显缓解。死亡7例,其中3例为颅内巨大基底动脉瘤(1例合并大脑后动脉P1段动脉瘤;1例位于基底动脉分叉部位),均在深低温停循环下行动脉瘤夹闭术,术后患者昏迷,呼吸减慢或骤停,经抢救无效而亡。复查CT示脑干梗死,考虑夹闭瘤颈过程中损伤穿支血管或血管痉挛所致。另外3例为椎动脉动脉瘤(2例夹层动脉瘤),1例术后因脑干梗死呼吸骤停而亡,2例夹层动脉瘤因夹闭不完全均在术后第一天再次破裂而亡。最后1例左小脑后下动脉起始处动脉瘤合并左小脑动静脉畸形,于全麻下行左小脑后下动脉瘤夹闭,畸形血管团切除术,术后当晚患者出现意识加深,复查CT显示后颅凹术区少量出血并伴有水肿,给予加强脱水治疗,4h后突发呼吸循环衰竭而亡,考虑为小脑后下动脉阻塞脑干缺血所致。

3 讨 论

椎基底动脉瘤的发生率在各家报告中相差悬殊,Weibel等[1]统计6个组1 031例颅内动脉瘤的尸检资料,后部循环动脉瘤平均8.2%(5%~10.4%)。Pia等[2]统计7个临床组共12 529例动脉瘤,椎基底动脉系统动脉瘤平均占所有颅内动脉瘤的8.67%(3.3%~29.5%)。本组资料显示后循环动脉瘤占同期颅内动脉瘤(1 038例)的5.6%。其中发生在左侧31(63%)个,右侧18(37%)个,可以看出后循环动脉瘤更易发生在左侧,这个发现可能与大多数人左侧椎动脉为优势供血动脉有关。由于左侧锁骨下动脉直接起源于主动脉弓,而右侧锁骨下动脉由头臂干发出,所以左侧椎动脉较右侧血流量多、更为粗大,导致左侧后循环系统受血流冲击影响大,加之血管壁退行性改变或其他等因素,动脉瘤多发。在Hisham等[3]研究的5 2例VA-PICA动脉瘤术后组颅神经麻痹因素中,也提及VA-PICA动脉瘤更易发生在左侧,但目前国内外尚未有大宗病例的报道。

对于后循环动脉瘤目前的治疗方式主要是血管内治疗和手术治疗[4-9]。血管内治疗包括可脱性球囊行载瘤动脉近端闭塞、支架辅助弹簧圈或带膜支架、Neuroform支架治疗动脉瘤。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动脉瘤颈夹闭、动脉瘤孤立、包裹和切除。两种治疗方式有各自的优缺点及适应证,单纯一种治疗方式不可能处理后循环系统的所有动脉瘤。

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遵循下列原则:首先应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如全身状况好,出血后脑功能损害不太重,属Hunt氏Ⅲ级以下患者,应尽可能直接手术。根据血管造影所见动脉瘤的部位、大小和类型。椎动脉-小脑后下动脉瘤多为小型的囊状动脉瘤,加之动脉瘤破裂出血后多伴有脑池、脑室内积血,血管痉挛严重,所以开颅手术夹闭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式;对于动脉瘤位于PICA扁桃体延髓段远端可以连同载瘤动脉一并切除[3],本组4例患者动脉瘤位于PICA扁桃体延髓段远端;1例位于小脑上动脉分支的末梢,由于周围没有穿支血管,采用切除动脉瘤及载瘤动脉的治疗方式。椎动脉干动脉瘤多为动脉粥样硬化性梭形动脉瘤和夹层动脉瘤[5]。在处理这两种动脉瘤时笔者更倾向于使用介入的方法,因为与囊性动脉瘤相比梭形和夹层动脉瘤没有明确的瘤颈,手术常会导致夹闭失败,本组1例夹层动脉瘤手术治疗后第一天突发呼吸骤停,抢救无效而亡,考虑动脉瘤夹闭不完全再次破裂出血所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而带膜支架能够在血循环中屏蔽动脉瘤并重建载瘤动脉,更体现出其优势。本组6例夹层动脉瘤均采用血管内治疗,1例位于PICA起始处,由于带膜支架释放后可能会封闭PICA,故行弹簧圈栓塞,但患者术后出现呼吸衰竭而亡,考虑弹簧圈突出阻塞PICA脑干缺血所致;5例(2例位于PICA近端,远离PICA开口约3mm;3例位于PICA远端)带膜支架栓塞,术后未发生与带膜支架相关的神经系统永久性并发症,随访2年疗效满意。基底动脉的巨型动脉瘤相对较多,本组7例中3例为巨大型,均在深低温停循环下行动脉瘤夹闭术,术后患者昏迷,呼吸减慢或骤停,经抢救无效而亡。手术死亡的最重要原因是手术中损伤了供应中脑、脑桥或下丘脑等重要生命结构的穿支动脉。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和小脑上动脉等邻近动脉各分出(2~8)条分支动脉,主要穿支供血被夹闭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基底动脉的治疗仍是神经外科的一大难题,无论是手术还是血管内治疗都非常棘手。

根据术者特长经验及医院设备条件、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综合考虑。采用颞下入路处理基底动脉顶端及其分支动脉瘤,至今仍被视为后循环动脉瘤的主要手术入路之一。Yasargil[10]则提出采用翼点入路处理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已被证实适用于大多数病例。近年来,颅底外科的迅速发展为动脉瘤手术提供了新的入路选择,如眶-颧-颞-翼点入路、经岩骨幕上下联合入路及枕下极外侧入路等[5,11]。由于后循环动脉瘤的复杂性,手术治疗要根据动脉瘤部位、指向及与周围的关系等因素选择短手术路径,并且能够暴露充分的入路是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关键。根据本组经验,对于基底动脉分叉部位、基底动脉主干及大脑后动脉PI段动脉瘤采用传统的翼点入路。此入路的优点在于,能够为手术提供较为满意的解剖显露,处理动脉瘤时沿着基底动脉的主干从远心端到近心端逐渐分离、暴露瘤颈,避免了动脉瘤的提前破裂,有效地保护了穿支动脉、颈内动脉及其分支,对于合并前循环动脉瘤的患者可同时治疗。

如果动脉瘤位于椎动脉干,最好采用“改良远外侧入路”。由于椎动脉颅外段常与肌肉、软组织粘连紧密,周围有丰富的静脉丛及神经结构,手术寻找时费工夫,且容易损伤,此入路不需椎动脉颅外段分离,将硬脑膜打开,牵开小脑扁桃体便可以暴露椎动脉,然后沿动脉的主干上下寻找动脉瘤。“改良远外侧入路”避开了椎动脉颅外段的操作,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血管和神经,能够较快地找到动脉瘤并将之夹闭。其他部位动脉瘤手术入路在此不再赘述。要达到最佳的临床效果,除了术前个体化的设计,还需要术者具备丰富的显微外科经验和操作技巧。

[1] Weibel J,Fields WS,Campos RJ.Aneurysms of the posterior cervicocranial circulation:Clinical and angiographic considerations[J].J Neurosurg,1967,26(2):223-234.

[2] Pia HW.Classification of vertebra-basilar aneurysms[J].Acta Neurochir(Wien),1979,47(1-2):3-30.

[3] Hisham AK,Haitham AK,Joseph B,et al.Verterbal artery-postero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 aneurysms:Clinical and lower cranial nerve outcomes in 52patients[J].Neurosurgery,2005,56(1):2-11.

[4] Lozier AP,ConnoHy ES,Lavine SD,et al.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 embolization of posterior circulation aneurysms: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Stroke,2002,33(10):2509-2518.

[5] 廖旭兴,马廉亭,杨铭,等.颅内后循环动脉瘤的诊断及治疗(附41例告)[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0,36(9):550-552.

[6] 阮玉山,肖绍文,卢桂花,等.颅内后循环动脉瘤的血管内栓塞治疗[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1,16(8):485-487.

[7] Dzierzanowski J,Sxoniewski P,Rut M.Morphometry of the ptefional and pterional-orbitozygomatic approaches to the basilar artery bifurcation by the use of neumnavigation systems:A new technical concept[J].Folia Morphol(Warsz),2008,67(4):267-72.

[8] 岳双柱,周国胜,周文科,等.显微手术治疗基底动脉分叉动脉瘤17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9):4582-4583.

[9] 沈媛,侍海存,周桂龙,等.后循环动脉瘤的血管内介入治疗[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2,25(3):214-216.

[10] Yasargil MG.Vertebrobasilar aneurysms[M]//Yasargil MG.MicroneuresurgeryⅡ.New York:Thieme Stratton,1984:232-295.

[11] 廖旭兴,马廉亭,杨铭,等.扩大额颞颧弓入路暴露Willis环及其主要分支的应用显微解剖学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9,35(5):304-306.

猜你喜欢

小脑椎动脉基底
小脑对吞咽神经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对上颈椎后路手术并发椎动脉损伤防治策略的探讨
《我要我们在一起》主打现实基底 务必更接地气
大跨度多孔箱涵顶进过程基底摩阻力研究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孕妇及胎儿先天性小脑蚓部发育不全MRI表现
彩色多普勒评价椎动脉走行异常的临床价值
动动小手和小脑
超声诊断右侧椎动脉罕见变异1例
a-C基底对WSx 薄膜组织结构及摩擦学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