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器从动片磨损报警装置的制作与应用
2014-03-01张怀勇杨勇德梁明亮石志伟侯光强
张怀勇,杨勇德,梁明亮,石志伟,侯光强,张 君
(1.胜利油田运输总公司;2.胜利油田海洋采油厂;3.胜利油田油气集输公司,山东 东营 257055)
1 离合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1.1 离合器的结构
离合器的主动部分包括飞轮、压盘、离合器盖等;从动部分包括从动盘、从动轴 (即变速器第一轴);压紧部分主要是指压紧弹簧;操纵机构包括分离杠杆、分离杠杆支承柱、摆动销、分离套筒、分离轴承、离合器踏板等。离合器的结构如图1所示。
1.2 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在分离过程中,踩下离合器踏板,在自由行程内首先消除离合器的自由间隙,即分离轴承与离合器压盘膜片弹簧分离指之间的距离;然后在工作行程内产生分离间隙,即分离轴承在压力作用下使压盘膜片弹簧分离指带动压盘与从动片分离的距离;最后,离合器分离。
在接合过程中,逐渐松开离合器踏板,压盘在压紧弹簧的作用下向前移动,首先消除分离间隙,并在压盘、从动盘和飞轮工作表面上作用足够的压紧力;之后,分离轴承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向后移动,产生自由间隙,离合器接合。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
2 离合器从动片磨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离合器从动片磨损严重将导致从动片上的铆钉裸漏,造成飞轮和压盘工作面不可修复的损伤,致使飞轮和压盘同时报废。造成此问题有以下几条原因:①离合器从动片磨损程度是靠驾驶员根据离合器踏板的自由行程来判断的;②现在车辆上使用的离合器压盘采用的是膜片式,它的压紧力大,可自行调节,导致在摩擦片磨损到极限时还有足够的压紧力;③离合器在密封的离合器壳内,不能直观地观察离合器的分离位置与磨损情况;④如果驾驶员缺乏经验,就会很难及时发现离合器磨损的现象,如离合器自由行程变小、发动机动力降低等。
3 离合器从动片磨损报警装置的制作
3.1 制作原理
离合器每次接合时,离合器从动片和压盘都会受到磨损,从动盘的厚度会变薄,相应地每次压盘位置都会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压盘总成膜片弹簧分离指逐渐向分离轴承方向移动,最后会与分离轴承相接触。压盘膜片分离指随着拉动 (或推动)向心球式分离轴承向发动机方向 (或变速器方向)移动,这时拨叉臂也以分离轴为中心带着分离轴转动一定的角度,并带动离合器从动摩擦片预报警装置转动,触发报警灯达到报警效果。拉式离合器压盘膜片弹簧示意图如图3所示。推式离合器压盘膜片弹簧示意图如图4所示。
3.2 离合器从动片磨损的计算过程
离合器的分离行程为L1,离合器片的最大磨损为L2,现在车辆使用的拉式离合器的分离轴承为常接触式分离轴承,因此,分离轴承与压盘分离指之间的间隙为0mm(推式离合器压盘的分离轴承间隙为2~3mm),拨叉L3为拨叉臂的长度。求拨叉L3与离合器片磨损后拨叉位置离轴为中心点形成的夹角α。
得到公式:α=arctan(L2/L3)。如图5所示。
例:2009年款15顿豪泺车分离行程为10 mm,离合器片最大磨损量为3.6mm,将数据带入公式得到α=21°。
3.3 组成部分
离合器从动片磨损报警装置分:装置壳、摆针、导向键及键槽、弹片式触点开关、带有角度的有机玻璃、报警指示灯及其电路、固定支架等。离合器磨损预报警装置示意图如图6所示,实物图如图7所示,电路原理如图8所示。
4 离合器从动片磨损报警装置的使用及特点
固定在分离轴上的摆针的位置与拨叉初始位置一致。弹片式开关的位置与摆针的夹角,等于拨叉初始位置与离合器从动片磨损后拨叉位置以分离轴为中心点形成的夹角α。弹片式开关固定在变速器上,一端直接搭铁,一端引线至驾驶室与报警灯连接,报警灯另一端与常有电正极连接。当离合器从动片达到最大磨损量时,分离轴带动摆针与弹片式开关相连,这时报警灯的负极线搭铁,报警灯的电路形成完整的回路,报警灯点亮,起到及时提醒驾驶员的作用。
表面上部设计成透明的有机玻璃并刻有角度,便于观看表针活动。在报警器外壳上设有导向槽,与摆针上设有的导向键配合,防止摆针横向摆动幅度过大影响触点接触。弹片式触点开关设计成可按照角度滑动调整,方便调整。
离合器从动片磨损报警装置的特点有:①安全、实用、安装方便;②结构简单,可利用价值高;③提醒驾驶员及时检查维修;④可帮助判断离合器的故障。
根据情况,我们公司现有的180辆车安装此装置。制作成本:装置壳10元、摆针5元、弹片式触点开关5元、带有角度的有机玻璃5元、报警指示灯及其电线2m 10元、固定支架,共用成本35元。
因发现不及时,造成压盘、飞轮总成非正常磨损,每年按平均40辆车计算,直接损失为:车辆的压盘为1850元,飞轮总成为850元,1850+850=2700元。2 700×40=135 000元。可给单位挽回135 000元的直接损失。
5 结语
该装置已得到推广,驾驶员根据预报警装置能够及时发现离合器片的磨损程度,及时地维修检查,可帮助汽车修理工正确直观地判断离合器从动片磨损情况,减轻劳动强度,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1]徐石安,江发潮.汽车离合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张洪欣.汽车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