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新编《牡丹亭》,荧屏光耀戏曲魂
2014-02-28华春兰
华春兰
明代戏剧大师汤显祖“临川四梦”的代表之作《牡丹亭》,自问世以来,一直在昆曲舞台上长演不衰、名闻遐迩,有鉴于此,上海越剧团于1982年决定打造第一个越剧版本的《牡丹亭》(当时叫《还魂记》)。《牡丹亭》在越剧舞台上散发出新的魅力,赢得了广大观众的肯定和赞许。
2009年,CCTV新影制作中心和上海静安越剧团联手将越剧《牡丹亭》搬上荧屏可以说是又一次有益的尝试。《牡丹亭》成为一部难得一见的戏曲电视剧精品,也为今后的戏曲电视剧创作和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和范本。
在中国戏曲电视剧的产生和发展进程中,一直存在“史”(写实)、“诗”(写意)这两种绝然不同的观点:“史家”主张“将戏就影”——认为戏曲电视剧是电视剧的一个分支,戏曲应该屈从于电视剧的创作原则。“诗家”则倡导“将影就戏”——认为戏曲电视剧本质上仍然是戏,戏曲电视剧应坚持以戏曲为本体,其根本性的特质是不可动摇的,影视技术只能作为一种手段服务于戏的要求。其实,任何局部的、微观的借鉴或间接意义上的借鉴并不足以改变一门艺术的基本属性!所以戏曲电视剧不应该只是戏曲艺术与电视艺术的一种简单的拼贴和组合,而应该是二者浴火相溶后的重塑和再生。上述两种观点都陷入了同一个误区,他们都受困于自己原来专业领域的条条框框,没有认识到戏曲电视剧作为一个新的艺术种类应该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应该有自己独立的审美特征和创作规律。就如同一对夫妻的孩子,他虽有父母的血统和基因,但却不是他的父母中任何一个人的翻版。作为一种创新,戏曲电视剧一方面要继承和发扬古老的戏曲艺术的传统、遵从戏曲传统中观众所养成的欣赏趣味和习惯,另一方面也必须随着时代的变迁,在新的“历史性情境”下对戏曲传统加以修正而赋予其新的意义。特别是现代电视传媒的介入,将戏曲以“电视剧”的形式置入“家庭”这一不同以往的“观演场所”,原初的戏曲作品样式无疑需要被加以重新编排和阐释。所以,戏曲电视剧作为一种再创造必将获得其新的生命形态,体现出新的观演关系和时空结构,获得了它的新的呈现方式和传播方式。
当然,任何一种创新都不是对原有本体的彻底否定。戏曲电视剧既要突破戏曲和电视剧本体的束缚,又不能完全脱离戏曲和电视剧的本体特征另寻出路。只有在戏曲和电视剧的统一中继承、对立中发展,才能真正构筑起属于自己的、崭新的秩序和意义。越剧电视剧《牡丹亭》的创作和演出可以说是一次成功的尝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故事为本,高雅艺术大众化
从根本上讲,戏曲和电视剧一样,都是“讲故事”的艺术。作为二者结合体的戏曲电视剧理应把讲故事作为自己的本质特征。因此,一部成功的戏曲电视剧一定要有好的故事,一定要在叙事上下功夫,要按照叙事艺术的美学原则来思维、来创造,敢于“下手”,舍得“割爱”,使得故事有悬念,紧张、曲折、引人,让人有“戏”可看。情节波澜起伏,悬念环环相扣,机关处处设伏,才能形成扣人心弦的艺术魅力。这既符合一般电视观众希望有一个好故事的欣赏心理,又同电视剧的家庭观赏方式相适应。为此,越剧电视剧《牡丹亭》在创作上做了两个方面的努力:
1、凝练情节,突出主旨。
越剧电视剧《牡丹亭》分上下篇,一共四集,201分钟,比照汤氏原著《牡丹亭》,篇幅不算很长。经过对原著的内容大胆取舍、重新编排之后,本剧叙述重点放在了杜丽娘游园伤情、寻梦不得、自画真容、柳梦梅寻梦拾画、二人相会冥誓、春香相助柳脱监牢、二人掘墓柳杜成双这样一些情节上。而对原著中敌寇入侵淮扬,杜宝抗敌,杜母春香辗转,以及柳梦梅赴考中状元等内容则一并削减。这样的故事编排,使得故事内容更加凝练,对青春爱情的表达也因单纯更显浓烈真挚,原著《牡丹亭》中青年男女反抗封建礼教,追求爱情自由、追求个性解放的主旨更加突出。整个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有高潮,有逆转,有惊喜,有叹息,让人一唱三叹、流连忘返。
2、现代演绎,雅俗共赏。
越剧电视剧《牡丹亭》除了在内容编排上的创新外,在叙事语言上也做了大胆的革新。本剧的所有唱词都采用散文体文学语言,对原著典雅瑰丽的曲词进行重新创作、现代演绎,亦文亦白,亦雅亦俗,经由越剧戚派花旦、尹派小生精心演绎,既得古典之神韵,又有时代的气息,风格独特,通俗易懂,很是过瘾,使得《牡丹亭》这千年一梦今又还魂。
(2)戏曲为魂,传统艺术现代化
回顾戏曲的发展历程,“传统戏曲的演剧场所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开放型的广场;封闭型的厅堂;专门化的剧场。”这种戏曲演出场地的每一次变迁,都会带来戏曲表演风格和表演手段上的变化。唯一不变的就是,戏曲艺术一直是人们集体愉悦的娱乐方式;戏曲传播着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传奇性故事,有着在演出实践中形成的相对固定的程式,有着空灵和虚幻的戏剧情境,戏曲依凭综合艺术的多种表现元素将人们带进一个浪漫、理想、空灵的、善美统一的境界,并有着“高台教化”的功能。这不变的其实就是戏曲之魂。
戏曲电视剧如果失去了中国戏曲与生俱来的传统性,不能在电视荧屏上彰显中国戏曲的独特神韵和不朽魅力,给现代观众以巨大的吸引和影响,那么我们很难让戏曲在当代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这与戏曲电视剧创作的初衷显然是背道而驰的。
越剧电视剧《牡丹亭》最大的特色是以“唱段+转场”来结构全剧内容,以大量的戏曲唱段来展开故事内容,刻画人物形象,表达“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至诚开金石,生死情不移”的追求人间美好情感的主题。人物的形体活动、内心情感,场景的意境和戏曲的韵味都展现在这样的结构单元中。众多的结构单元通过对园中特定景致的不同景别来转场,使各结构单元内容紧密,时空连贯,剧情发展顺畅,人物表演也真实自然,始终表达了戏曲的神韵和意境,
越剧电视剧《牡丹亭还魂记》在表演上偏重于戏曲神韵的电视化表现,继承戏曲的因子比较多。人物的造型采用舞台样式,比如杜丽娘、杜宝夫妇都是长衫水袖,用越剧的传统乐器来配乐,锣鼓点也在剧中经常出现,演员的唱念做表也是舞台戏曲的,舞台表演的痕迹虽然较重,但是置于充满诗意的园林场景中,使得整个演员的表演也比较自然,符合观众的审美。可以说越剧电视剧《牡丹亭还魂记》在戏曲与电视剧的结合方面是个非常成功的案例。
(3)电视为体,叙事语言多样化
从传承角度来看,戏曲电视剧源于戏曲,但是它又不等同于戏曲,而是传统戏曲的现代形态,是传统戏曲在现代的一种重要生存方式,是传统戏曲生命的现代延续。这意味着戏曲电视剧必须将戏曲融入到现代电视艺术世界中去,必须进入现代大众审美视野中去,并据此建立起自己独立的语言系统。
当今观众的审美心理总趋势是要求叙事艺术在形式上真实、自然,最大限度地贴近生活本身,尽可能多地知道全部故事的曲折细节,是当代一般观众的审美趣味。戏曲电视剧作为电视与戏曲的联姻,它既以戏曲为本位,更是融传统艺术精神与现代审美情趣为一体,凸现出戏曲电视剧的又一本质特征。
作为一部由舞台戏曲经典改编而成的越剧电视剧《牡丹亭还魂记》,能够恰当地利用影视视听语言技巧,把名著经典的戏曲神韵紧紧抓住并将之很好的表现出来,可以说是一种成功的尝试。
在置景上,鉴于《牡丹亭》属于古典题材,对于其故事发生的特定时空下的环境空间的要求比较严格和具体。本剧选取了特征明显的古代私家宅院、园林景致,作为展开故事内容的大环境、大场景,同时用精心布置的闺楼书斋、书房正堂等处所来凸显情节细节,以及夜晚中的墓地,风雪外的梅花庵、牢房等都很符合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可以说本剧在布景方面考虑周到,使得整个剧情内容的意境与场景的风格浑然一体。所以说本剧可以称得上是园林版的越剧《牡丹亭》电视剧,切合牡丹亭的主旨内容,符合牡丹亭的故事意境。
在影视语言的运用上,编导充分发挥了镜头语言在故事发展,人物刻画等方面的优势,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如《写真》中杜丽娘自画春容那一段戏,画面中运用了很多镜头语言,把杜丽娘和春香的每个行动细节都刻画了出来。从杜丽娘想到自画春容的开心喜悦,春香的沉思、无奈,到春香欢欣雀跃地理开素绢磨墨,为小姐照镜插花协助她作画,再到杜丽娘画成的满足和疲惫,春香看到画作的惊喜和进一步的感叹,用了很多近景特写镜头把人物一系列的动作、神态,和二人不同的心理状态细致入微地分别刻画了出来。
由于影视语言的成功介入,使得以唱为主的剧目并不显得沉闷、单调,观赏性较之舞台版的《牡丹亭》有了长足的进步。
当然,越剧电视剧《牡丹亭》也并非无懈可击,在故事情节、虚实结合等方面也还有一些不足,但是总体来说是瑕不掩瑜,不失为一部优秀的戏曲电视剧。更重要的是,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只有通过创新来促进戏曲电视剧的活跃和繁荣,才能够更好地促进传统戏曲的现代转型,使之融入到当代电视艺术中去,才能够使戏曲电视剧形成一股强大的艺术亲和力和市场冲击力,使戏曲产品真正步入家庭,真正成为现代大众乐于观赏和消费的文化产品。可以说在戏曲的传承和发展上戏曲电视剧必须且也必然要肩负起其所应有的责任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