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是怎样炼就的

2014-02-28韩秀琪程兴瑞

人民公仆 2014年1期
关键词:桂花养老保险

■ 本刊记者 韩秀琪 程兴瑞

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是怎样炼就的

■ 本刊记者 韩秀琪 程兴瑞

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评选表彰活动是由中组部、中宣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国家公务员局组织的。这次表彰会共授予99名公务员“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授予80个集体“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荣誉称号。

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从中选择了6位普通公务员的模范事迹,从他们的言行中,感受到正是他们对党和国家的无私奉献和对广大人民群众的责任担当,实现让人民满意的无尚光荣。

责任与担当放大生命的宽度

“人最应追求的其实是生命的宽度而不是长度,我就尽量放大生命的宽度,多做几件让老百姓称道、家人欣慰的事……”对公正和正义的责任与担当,让老百姓称道, 她放大了生命的宽度。

彭燕,一位女检察官,在公正与正义的担当中,谱写了人生华彩的奉献乐章。

1974年6月出生的彭燕,从大学毕业走进北京昌平区检察院,在公诉一线一干就是1 7年,办理过1700多件刑事案件。她曾罹患甲状腺癌,在9个月内进行了两次手术,但她仍然以坚强的意志,克服病痛折磨,坚持高标准履行职责。她用自己对生命真谛的追求,实现着自己的心愿:“人最应追求的其实是生命的宽度而不是长度,我就尽量放大生命的宽度,多做几件让老百姓称道、家人欣慰的事……”

十三陵天堂别墅非法经营案,是彭燕承办的众多疑难复杂的案件之一。案件涉及1个单位犯罪,9名自然人犯罪,牵涉被害人有2000多人,惊动了中纪委、市纪委、市检院。难办的是证据时间跨度8年,账册等证据达400余册,预审卷宗80余册,塞满近两米高的卷柜。彭燕带领书记员夜以继日对账册进行审查、摘录、核对,仅用一个半月就完成了对73本卷宗、百余本票据账册的审查,对9名犯罪嫌疑人的提讯,对长达26万字阅卷笔录的梳理、分析工作。

最难的还是对被害人的安抚工作,几乎每天都有几十名不明真相的被害人,来电询问或是到检察院集体上访。在几近满负荷工作的案件审查过程中,彭燕始终耐心接待,不急不躁,向他们宣讲法律、澄清事实、消除顾虑,安抚他们的情绪,为他们提供积极有效的法律帮助。

“甲状腺癌!需快速手术!”就在办案的紧急关头,彭燕接到了一纸诊断书,当时,她只有31岁。然而祸不单行,在云南老家的母亲又病逝、在国企工作的丈夫此时下了岗——接连而至的沉重打击,让她难以承受,然而坚强的彭燕,挺起臂膀,勇敢面对。因为她心中有着担当与责任,是决不能放弃的。她笑着宽慰着前来探望的人们。她躺在病床上把接替工作的同事请到医院,详细讲解天堂别墅案的脉络——该案终于被成功提起公诉,9名被告人以非法经营罪被判处刑罚,2000多被害人期待的公正与正义得以伸张。

磨难再次考验了她,在手术后9个月的例行检查中,彭燕又被查出癌细胞向淋巴结转移,必须进行第二次手术。面对这些,她仍泰然处之,还安慰家人和同事:“这是上天特意为我的人生安排了一场苦宴,我的生命力足够坚韧,能够承受这样的重负!”彭燕挑战病魔,积极乐观。无论是大案要案,还是一般案件,她都恪守对职责的庄严承诺,把公正为民视作生命和灵魂,用忠诚和勤奋维护法律的尊严。

2013年8月的一天,彭燕上班前接到一个电话,来电的那头是激动得近乎语无伦次的话语:“彭检察官,录取了!上学了!上大学了!”彭燕听出这是小雨父亲的声音,想起了6个月前陪小雨同来检察院接受讯问时,他的沮丧、无奈和憔悴。

2013年初春,在读高三的小雨为凑钱交饭费,与同学小张一起盗窃了室友价值4700元的iphone5手机。被查获后,小雨因涉嫌盗窃罪被学校劝退。案件移送检察院,在审查中,彭燕发现小雨平时表现良好,因一时冲动触犯了法律,且即将参加高考,一旦起诉到法院被判处刑罚,不仅会留下前科,更将错过高考这一改变命运的机会。小雨被学校劝退后,背负了沉重的心理压力,无心学习,对未来也丧失了信心。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彭燕与小雨进行了多次深入的交谈,对他进行了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帮助他减轻思想负担,并积极与其他学校联系,让他安心完成学业。该院最终对小雨作出了附带条件不起诉决定。在接到决定书的那一刻,小雨激动不已、喜极而泣。从初春到夏天,从电话沟通到见面交谈,在随后的考察期内,彭燕多次回访,与小雨的家长、老师互动交流,对他进行帮助教育引导,构建了“检察机关——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帮教体系,最终,小雨经过努力学习被北京某大学录取。

人在船在!我们与船共存亡!危急关头,王桂廷果断地下达命令,用小船撞向大船。正是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的责任与担当,让他和他的兄弟船员早就将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因为在中国海监队员心中,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要用生命捍卫中国的300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决不容许他国染指。

王桂廷,中国海警1117船船长。他是一位身经百战的老船长,20多年来多次带队执行重大维权任务,被誉为“英雄船长”。

2002年5月,王船长带领“中国海监22船”前往黄海海域对某国军事测量船进行跟踪监视和驱离。在抵达目标海域后,王船长立即指挥海监船减速,从该测量船艉部慢慢接近,准备从其右侧穿过船艉再绕到左舷取证,就在“22船”航行至目标船100多米时,突然发现目标船船艉瞬间上下起伏,仔细观察船艏又泛起逆向波纹。这是定点作业船只倒车的征兆,凭着多年的航海经验,王船长立即判断出目标船企图乘“22船”穿越其船艉时采用突然倒车撞击我船,而这么短的距离,船舶转向已经来不及,目标船有4700多吨,而22船只有1000多吨,如果对方庞大的船体和巨大的动力一旦撞上“22船”,“22船”顷刻间就会沉入大海。此刻已来不及转向,情况万分危急,王船长当机立断,命令迅速加速,在六七分钟的时间里,“22船”高速冲过对方船艉部。这时对方船尾距“22船”右舷尾部只有不到2米的距离,这咫尺之间的胆识博弈,让对方的图谋失败了。危急关头,王桂廷和他的兄弟船员早就将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因为在中国海监队员心中,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

王桂廷执行过黄海维权、黄海编队维权、东海钓鱼岛维权以及南海黄岩岛专项维权任务,参加过西沙值班、南沙常态化维权巡航,更不用说千里岩换人和运输,海岛调查,防抗台风等这些日常工作任务。

2007年5月,王桂廷做完喉部肿瘤切除手术后一个月,就在国家海洋局的部署下,带领“中国海监17船”赴南海执行专项维权执法任务。了解到这项任务的特殊性后,他利用航渡时间,指挥全体船员进行了射击、堵漏、救生、防跳帮等针对性演练,为完成任务做好了充分准备。

“中国海监17船”抵达目标海域后,与其他海监船组成护航编队,对某国武装船实施拦截、分隔、阻挡,确保我海工作业船安全。此时,国外武装船对中国编队频繁发起了穿插、横挡等危险行动。在一平方海里的范围内,中国9艘船与30艘武装船共近40艘船胶着在一起,随着时间推移,该国武装船危险行为逐渐升级,肆无忌惮地冲撞中国海监编队。在这种情况下,王船长找到轮机长进行部署,他严肃地说:“一旦在危急状态下,出现我船与武装船发生冲撞的情况,你要安排机舱人员全部撤离,只留你一人在机舱。你必须想尽办法,保证主机正常运转。除非万不得已,我们都要把船开回去,记住,人在船在!我们与船共存亡!”最终,在我海监船的强势压力下,某国武装船撤离该海域,维权行动取得圆满成功!

对于他的小家,王桂廷却愧疚太多。妻子多次生病住院动手术,他都出海在外,手术书都是妻子自己签字。孩子高考,他没能陪在身边;孩子考上大学,填报志愿,他也无法给予帮助指导。

这些年,王桂廷一年中出海最长的是在海上301天,最短的也有260天,总航程14.2万多海里,相当于绕赤道6圈半。

勇于改革,创先争优,走在改革的前列

从大局出发,从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做改革的参与者,推动者。不避问题,迎难而上,善于探索,勇于改革,创先争优,走在改革的前列,是公仆,更是专家。

王红,珠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养老保险科科长,十几年来一直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善于创新,敢争第一,创造了珠海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多个全国领先,圆了珠海千千万万老人老有所养的梦。

要做改革的参与者、推动者,敢于在改革前沿勇挑重担,王红她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她心无旁骛,将全部的精力和心血投入到养老保险事业中,推动珠海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从无到有,社会养老保险覆盖范围由小到大,保障水平由低到高,保障层次由少到多,珠海养老保险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她在人民群众眼中,不仅是老百姓的“知心人”、“好干部”,更是善于创新的“养老专家”。

王红从不回避问题,敢于碰硬,迎难而上,善于探索,勇于创新,创造了许多全国领先:一是推动出台了社会养老保险的首部地方立法。2006年1月1日,经过3年的修改、论证,《珠海市社会养老保险条例》正式颁布实施,填补了我国养老保险地方立法的空白。二是在全国率先建立了新农保制度。2005年10月,《珠海市农民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过渡办法》,历经3年耕耘最终“破茧而出”,在全国率先建立了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农保制度,比国家新农保办法出台早了4年多。三是在全国率先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100%人口全覆盖,保障水平居于全国前列。2010年底,珠海新农保实现人口全覆盖;2011年底,珠海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四是在全国率先开展高层次人才补充养老保险,通过政府出资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形式,建立为高层次人才提供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补充养老保险多层次养老保障,目前为珠海独有。

养老问题不仅是个人问题,更是社会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必须细致、再细致,认真、再认真。由此,王红创造了“六个身边”服务模式,实现新农保100%参保。一是到农民身边宣传,在全市组织了20多场培训大会,每周走访1至2个村(居),共走访了全市100余个村;二是让农民在身边参保。将经办服务下放到村(社区),农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参保;三是让农民身边的人办事,对全市所有村(居)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协理员进行重点培训,为农民现身说法;四是选择农民身边的银行发钱,通过在农村网点相对较多的农信社发放养老金,家门口的银行既方便了群众,又增加了新农保制度的可信度;五是将参保缴费和领取养老金情况在农民的身边公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六是让农民的身边有凭据可查,与金融机构合作发放对账簿,使参保人对自己的缴费、集体的补助、政府的补贴及收益情况看得到、放下心。

为了推动全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开展,王红几年来没有休过一个完整的工龄假。2005年10月,正逢新农保政策出台的关键时刻,王红的儿子不小心摔断了腿,她在医院陪护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就去参加市政府常务会议,当新农保办法在会上通过后,她才发觉自己已是满身疲惫。

民生无小事,因此必须“心中有杆秤”。对解决养老保险历史遗留问题,不管有多难,都要尽全力而为。王红的责任心、事业心,正是源于她全心全意服务群众的公仆情怀。由于历史的原因,珠海“两机集团”的许多“家属工”都没有纳入养老保障范围,其中许多人已超过法定年龄,无法按当时政策进行补缴。于是,这些“家属工”成了市里的上访大户,也成了王红办公室的常客。她们经常是几十人一起来,每次王红都热情接待,态度始终如一。考虑到这部分人具有劳动关系,且大都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事实,王红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了研究,并对全市类似群体进行了调查摸底,经过多次研究、论证,并取得省主管部门支持,珠海市于2010年底出台了《关于解决珠海市未参保老年人口养老保障问题的通知》,解决了包括“两机集团”在内的原国有集体企业家属职工等未参保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从此后,“两机集团”家属工不再“闹”了,王红的办公室人少了许多,但电话多了,传来的都是对王红的感谢。

坚守职责,以敬业的追求,为百姓谋福;积极进取,用专业的创造,建美好家园。他是让老百姓最惦念的人,也是让群众最满意的人民公仆。

钟泰是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标准的“同龄人”。1887年,法国人大卫等根据云南白马雪山有滇金丝猴的传闻,在西方报纸上做了报道。而实际上,当时在云南已是 “只见皮张不见猴”了,以致人们都认为滇金丝猴这个珍稀物种已经灭绝了。直到1983年,我国第一个滇金丝猴保护区——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才拉开了对这一珍稀濒危物种保护的序幕。从1986年起,钟泰一直从事野生动物研究与保护工作,从1990年至1994年,他连续4年在海拔4000多米的野外对滇金丝猴进行长期不间断的跟踪、监测和研究。4年中,他一直坚持在高海拔的原始森林与滇金丝猴“共处”,从来没有下过山,其中还度过了漫长而寒冷的3个大雪封山的冬季。是他首次系统地披露了滇金丝猴的生活习性;是他创造了白马雪山的抗寒饥饿记录——大雪封山的日子,每顿1个芋头的日子他熬过去了,零下20摄氏度的夜晚,垫子下都结了厚厚的冰层他也挨过去了。他上山时儿子刚出生,他下山时儿子已经叫他“叔叔”了,于是“叔叔钟泰”便这样在白马雪山一带叫开了。

2010年,钟泰出任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维西管理分局局长。维西狭长跨度达230多公里,区内林中有村,村中有林,涉及6个乡(镇),24个村委会,170余个村民小组,8868户,4万余人口,贫困人口占70%以上。这里是云南藏区,又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点地区,但由于闭塞和贫困,当地人对保护区资源的依赖性非常强,保护与发展的矛盾非常突出。钟泰一上任,就带领技术和管理人员走遍辖区山山水水和所有社区,深入调查,苦口婆心地向群众宣传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制订出详细的工作计划。在当地党委、政府支持下,在群众的理解和配合下,多年私挖乱采的现象被杜绝了。由于实施了不同切入点的社区共管模式,社区村民的环保意识、生产生活质量以及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贫困落后的维西成为推动绿色产业和新农村建设的模式范例。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30年以来,这里的滇金丝猴已繁衍到8个种群,约1500只,占整个种群数量的60%。这不能不说是中国乃至世界野生动物保护史上的一个奇迹。而这光荣也将永远属于像钟泰这样创造奇迹的人。

钟泰是一位专家型的领导干部,他运用多年对珍稀野生动物与生态环境及人类学的研究成果,在保护生态环境工作中,不断探索建设生态文明的创新之路。在降低和减少村民对资源消耗、提高当地居民生活水平、恢复生物走廊等方面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他提出了一系列机制和办法,解决了保护区因单纯的保护方式与靠自然资源维持生活的居民产生的诸多矛盾。实现了由单纯保护方式向参与式保护转变,形成“村村有人宣传、山山有人管理”的新局面。他还倾注大气力,全心全意投入到了松茸资源可持续发展管理模式的研究,提出了一整套措施在保护区推广,形成了以松茸管理为切入点的“白马雪山社区共管体系”,既保护了自然资源,又增加了村民收入。保护区内的社区村民单项非木材林产品,户均收入从最初的800元增长到现在的6000元。生活在这里的1万多居民成了白马雪山自然资源的自发保护者。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滇金丝猴种群数量呈现出增长的趋势,白马雪山保护模式成为了我国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成功范例。钟泰坚守自己的职责,是因为他热爱这块清纯而得天独厚的山林,大自然赋予的珍稀金丝猴和珍贵山珍,能让这块土地上的老百姓享受大自然的慷慨。他从自己投入到保护这片生态环境之中,到引导山民们共同养护自己美丽的家园,让这块土地上的老百姓得到了可持续的幸福。

保护区的村民如果有些日子没见到他,都会说道“我们的钟局长哪里去了”,大家心里都惦念着他。他淡淡一笑说,“办公室里没有滇金丝猴”。实际上他舍不得林区和村民,一年到头都在莽莽林海。他坚守职责,以敬业的追求,为百姓谋利;他积极进取,用专业的创造,保生态文明,成为保护区老百姓最惦念的人。

忠于职守,尽心竭力,爱心铸就平凡荣光

忠于职守、排忧解难,为群众多办实事;尽心竭力、真抓实干,始终将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满意是永远的追求,用爱心铸就平凡荣光。

作为新时期的信访工作者,四川省仁寿县信访局局长吴菊芬深感肩上责任重大。她以一种“我要为信访人排忧解难”的使命感,把来访群众当作自己的亲人。尽管有个别人蛮横无理、谩骂攻击或威胁恐吓,但吴菊芬始终冷静面对,笑脸相迎。对大家的不理解,她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信访人是我们的‘顾客’,对待‘顾客’要像对待‘上帝’”。

2005年11月的一天,吴菊芬接待了来访的文林镇金马路社区李芳云老人。李芳云当时情绪特别激动,一见面就将满口的唾沫吐在吴菊芬身上,紧接着一通大骂,骂累了,就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坐着发呆。吴菊芬发觉情况不同寻常,就到李芳云家中实地走访。经调查了解得知,李芳云丈夫是一名南下干部,在粮站工作,已于1979年去世。李芳云没有工作,带着4个儿女艰难生活,其中一个还患有精神病,另3个也相继下岗。现在,她仅靠每月100多元遗属补助生活。她多次找政府反映情况,但都因各种原因没能得到救助。自尊心强和不善言辞的李芳云在生活和精神的双重压力下,言行偏激,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障碍。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吴菊芬一方面请来心理治疗师,为她进行心理治疗,使李芳云言行恢复了正常;同时还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为她解决了生活问题。打那儿以后,李芳云老人逢人便说:“吴小妹是个好人啊!她对我就像对待亲人一样哦,信访局就是我的家!”

无论身在何处,心里只有信访人。身为乡镇基层干部的吴菊芬丈夫这样说:“一年365天,她有一半时间出差,再加上正常工作日和加班日,其实吴菊芬就只有1%的时间属于我,99%属于信访人……”面对家人的“抱怨”,吴菊芬内心充满歉意:“对不住我的好父母,没能在身边孝敬你们;对不住我的好丈夫,没能为你分担家务;对不住我的好女儿,没能指导你参加高考……”

2007年,省“两会”期间,吴菊芬成功劝返了当地一名到省委上访的信访人张伯春。几年前,张伯春在成都市新津县打工,一家人全靠他拉三轮车养活。天有不测风云,在一天夜里,张伯春被人打伤左臂致残。该案经法院审理后,张伯春获赔12万元,但因当事人无支付能力,法院无法执行,造成一分钱也未得到赔偿。伤残的张伯春一家人的生活和儿子的学杂费都没了指望。生活无着落的张伯春开始走上了漫漫的上访路。当吴菊芬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尽管知道张伯春信访问题事发地不在仁寿县,协调解决的责任也不在仁寿,处理起来非常困难。但她不畏艰难,主动承担起来。利用周末赶到新津县全面调查了解实事,然后向省人大反映了这一情况,请求协助解决。同时,积极联系满井镇党委、政府,将张伯春纳入城镇低保,对其儿子就学予以定时定期的资助,解了燃眉之急。最终,张伯春被打伤致残案件也得到相应赔偿,一家人过着安定的生活,也和吴菊芬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吴菊芬有时出差回来或下访顺道时,都会去他家探望,嘘寒问暖,就像一家人一样。这正如吴菊芬丈夫说的那样“无论她身在哪里,心里牵挂的总是信访人”。

一名救助管理员,23年来,一直坚持救助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人员。把自己的爱全部献给了这个特殊的困难群体,8000多个日日夜夜,用爱心温暖了渴望幸福的人。

1991年,22岁的杨桂花从呼和浩特市民政局机关打字员的岗位上,调到了呼和浩特救助管理站,成为一名救助管理员。面对满身散发着刺鼻气味的流浪乞讨人员、目光呆滞的智障人员、大喊大叫的精神病人,还有那些肢体残疾的病患者们,让杨桂花有些无所适从。几个月过去,随着与受助人员的接触,渐渐地从刚开始的害怕、厌烦转变为同情和关爱,内心深处产生了要用自己的真情实爱对待这些生活无着人员,尽力提供服务和照顾,就这样一坚持就是23年。她把自己培养成了“多面手”,将受助人员当作亲人,奉献着自己的爱心。

1998年冬季,被区公安厅解救的一名被拐卖的藏族妇女,送到救助管理站时已怀有身孕。这天,杨桂花当班,这位藏族妇女突然肚子疼了起来,马上就要临产了。杨桂花赶紧拨打了“120”急救电话。救护车来了,杨桂花陪着藏族妇女上了车,还没到医院,孩子就出生了,车上没有医生,杨桂花赶忙脱下自己的棉衣,包住了孩子,并招呼司机把救护车开到距离最近的医院,帮着医护人员将连着脐带的孩子和妇女一起推进了手术室。这是她有生以来最紧张、最害怕的一次经历。直到把产妇和孩子送进手术室,杨桂花的心还在怦怦地跳。两天后,母子俩被平安地接回救助站,杨桂花又扮演了一个新角色——月嫂,给没有母乳吃的孩子喂奶、洗澡、换尿布,给产妇熬小米粥,一直照顾了40多天。后来,在护送母子俩返乡时,藏族妇女依依不舍地拉着杨桂花的手说:“辛苦你了!等孩子长大了,我一定带他来看你!”

一位叫李改梅的受助智障妇女,吃饭需要别人喂,大小便也不能自理,不是尿在床上就是拉在裤子里。杨桂花值班时,总是第一个照顾她。渐渐地,李改梅对杨桂花有了一种亲近感和依赖感,只要一见到杨桂花,就嚷着要她喂饭吃。杨桂花的真诚关爱,不只是换来了李改梅的信赖,也赢得了其他智障患者对她的亲近。

派出所的民警送来一位患有健忘症、离家走失的老大娘。她看到杨桂花给李改梅喂饭吃,涨红着脸对她说:“我好几天没大便了,想拉也拉不出来,你能帮帮我吗?”听到老人的求助,杨桂花当即去药店买来了开塞露,扶她趴到床上,给老人肛门里上了药。老人躺着休息了一会儿,杨桂花又扶着她去厕所。做完这一切后,老人感激地对她说:“在家时,每当大便不畅,是我的三儿子给我料理这一切,没想到来了这里,是你这个好心的闺女照顾我,真是谢谢你了!”当老人的儿子来救助站接老人回家时,老人将杨桂花买药为自己治病的事告诉了儿子,小伙子感激地掏出钱来要谢谢杨桂花,被她婉言谢绝了。“这是我应该做的事”,无论是领导的表扬、同事们的夸赞,还是受助人员家属的感激,杨桂花总是用这句话轻轻地回应。

杨桂花觉得,来到救助管理站的受助人,有的是自己走失离家,有的是受家庭虐待、歧视,被当作包袱推向社会,多数人自己根本无法说清楚家庭地址和亲属姓名,甚至连自己的姓名和年龄也不知道。杨桂花常说:“他们本来就缺少了爱才流浪社会的,他们来到救助站,我们就得多付出一点爱心才行。”23年过去了, 杨桂花坚守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将爱洒播到每一个被救助人员的心田。

猜你喜欢

桂花养老保险
桂花
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系列 宣传养老保险关系转移问答
做桂花糕
今年的桂花
桂花蒸
打桂花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缴纳两份社保可同时享受两份养老金吗
退休后可以从职工养老保险转为居民养老保险吗